福島食品解禁!食藥署:取消雙證及逐批檢驗 日本5縣食品回歸常態管理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日本2011年福島核災迄今已逾十多年,近年全球多國逐步放寬日本食品輸入限制。食藥署依據科學證據與國際趨勢, 8月29日預告廢止「停止輸入查驗之日本食品品項別及其生產製造地區」,日本食品管理措施將回歸常態,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及千葉5縣所有產品輸入取消檢附「雙證」(產地證明、輻射檢測證明)和邊境100%逐批檢驗;60天預告期已於日前屆滿,食藥署21日宣布即日起生效。
風險評估「可忽略」 食藥署21日宣布日本食品全面解禁
食藥署指出,日本食品可能造成的額外輻射暴露風險評估為「可忽略」。基於科學證據原則、並與國際接軌,食藥署研議日本食品回歸源頭管理與邊境管制,也就是日本政府就其限制流通的食品品項,由該國進行管制,我國食藥署於邊境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根據風險管控機制,抽樣檢驗輻射
食藥署21日宣布,預告期間未收到反對意見,日本食品正式調整為與其他國家食品管理一致,採取以風險分級為基礎的抽驗機制。食藥署強調,我國每年可檢驗達7萬件,檢驗量能足夠,未來也將持續在上市前後檢驗日本和他國食品輻射,確保食安與健康。
2022年起福島食品逐步鬆綁 檢驗不合格率為0
台灣自福島核災後採行嚴格限制,2022年起在科學證據基礎上,逐步開放日本福島等5縣部分食品輸入,同時提高檢驗量能以確保安全。根據「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容許量標準」,以一般食品為例,其銫134和銫137之總和應低於100貝克/公斤。食藥署統計,2011年至今,我國已累積檢驗27萬餘批次日本輸入食品,另外自福島等5縣食品開放以來至今,累積檢驗2萬餘批次,以上不合格率均為0。
全球99%國採常態管理 台灣接軌國際
食藥署指出,根據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公開資訊,日本政府已採取妥適的監測及管理措施,並依檢測結果滾動式更新國內食品管理制度,有效控管食品供應鏈的安全性。核災事故15年來,經IAEA認可安全,國際間多數國家也陸續解除日本食品輸入限制。
原施行管制措施的53國中,包括美國、歐盟、英國、加拿大等49國已對日本食品解除限制、採常態管理。截至目前,仍要求輻射檢驗證明或禁止輸入的國家,僅剩中國(含香港、澳門)、俄羅斯及韓國。
【延伸閱讀】
非洲豬瘟疑似侵台 會傳染人類嗎?豬肉還能不能吃?一起看解答!
天氣變冷最危險!呼吸道病毒升溫 疾管署急籲:流感、新冠疫苗一定要打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90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卓榮泰表揚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 (圖)
行政院長卓榮泰(左5)25日下午在農業部,出席「114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頒獎及表揚活動」,頒獎表揚獲獎產銷班並合影留念。左6為農業部長陳駿季。
中央社 ・ 1 天前
毛豬產銷班零臭味養豬獲表揚 (圖)
農業部25日舉行「114年全國十大績優農業產銷班表揚典禮」,台中外埔毛豬產銷班第1班以追求零臭味養豬,及完善防疫制度獲表揚,由行政院長卓榮泰(左6)頒獎。
中央社 ・ 1 天前
高雄鳳山驚傳自助餐混入菸蒂!業者訴苦「員工不吸菸」 衛生局仍揪多項缺失
衛生局依「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進行查察,發現業者已投保產品責任險並完成食品業者登錄,但現場仍有部分缺失,包括作業場所地板濕滑、部分食材未覆蓋、從業人員未定期體檢等,衛生局已責令業者限期改善,屆期未改善者,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8條第1項及第44條第1項規定...
CTWANT ・ 1 天前高雄轎車紅燈硬要過 女騎士衰遭擊倒
有網友在影音平台貼出影音,於昨(25日)行經高雄市苓雅區中正一路與高速公路東側路口時,當時下高速公路的車道路口號誌已轉紅燈,中正一路方向行駛的車流綠燈已開始通行,卻有1輛銀色轎車從高速公路東側路口闖紅燈硬要通行,導致1名機車女騎士被擊倒摔車在地,幸僅受輕傷。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澎湖丁香魚「鎘」超標 澎祖海產急聲明「已全面下架」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食藥署昨(24)日公布「114年度市售食品中重金屬監測計畫7至9月執行結果」,發現共有8件產品檢出重金屬鎘超標,包含「日本百合、巴西蘑菇、澎湖丁香魚、旗魚、海膽」等。其中,「澎祖海產加工廠」的產品也列入「需加強管理」名單;對此,該加工廠今(25)日也緊急發出聲明,強調目前已全面下架2024年出產的「澎湖生鮮丁香魚」,並說明相關產品來源、檢驗時序與後續處理措施,「公司一向以食品安全為最高原則,所有流程皆符合主管機關規範。」
民視 ・ 1 天前
M痘疫情持續!11月新增7例「皆本國青壯男性」 全台案例分布曝光
疾管署說明,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年11月24日累計確診504例病例(469例本土及35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計確診52例(45例本土及7例境外移入病例),社區疫情傳播風險仍持續。另我國持續監測M痘病例之病毒型別,均為Clade IIb型,目前未有Clad...
CTWANT ・ 1 天前
M痘疫情延燒!疾管署曝新增確診「全是青壯年男性」 點名「無固定性伴侶者」有風險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25)日公布國內11月新增7例M痘確定病例,皆為本國籍青壯年男性,分別為北部5例、中部及南部各1例,因身體...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M痘新案例遍布北中南!本月7確診皆青壯男性 專家示警:症狀前就能傳染
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國內11月新增7例M痘確定病例,皆為本國籍青壯年男性,分別為北部5例、中部及南部各1例,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疫調發現皆為散發病例。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2025)年11月24日累計確診504例病例(469例本土及35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計確診52例(45例本土及7例境外移入病例),社區疫情傳播風險仍持續。另我國持續監測M痘病例之病毒型別,均為Clade IIb型,目前未有Clade I型之境外或本土病例。 M 痘 Ib 型病毒擴散 專家:已形成隱藏傳播鏈 疾管署指出,全球M痘疫情持續,自今年初至10月31日,全球累計98國通報逾4萬8千例M痘病例,186例死亡,目前病例主要集中於非洲與美洲。歐洲、北美與東南亞近期呈上升趨勢,亞洲多國(包含中國、泰國、日本、香港、韓國等)以及澳洲持續零星通報。另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於9月5日至10月中旬,除中非與東非外,其餘區署合計新增21例Ib型病毒個案,其中9例無疫區旅遊史。另非洲以外之6國(義大利、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美國、馬來西亞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赴日小心!羅一鈞:日本流感「快到高峰」15縣超標 國內下波高峰時間曝
日本流感拉警報!冬天不少民眾會飛日本旅遊,不過近日不少醫師提醒日本流感個案數激增,疾管署署長羅一鈞今(25)日也提醒,日本流感疫情快速升溫「快達到高峰了」,目前預估就落在耶誕節,呼籲民眾出國前務必要先打好打滿流感疫苗。(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聖誕跨年恐迎傳播高峰!疾管署急加購1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 對象再放寬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疾病管制署表示,截至今(114)年11月24日,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612萬人次,新冠疫苗接種累計約142萬人次,其中Novavax JN.1疫苗接種14,792人次。考量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情形踴躍,為提升高風險族群接種率,減少重症與死亡,將再額外採購1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若採購程序順利,預計12月下旬到貨配送。 家庭型態多元化 嬰兒雙親皆可打公費疫苗 此外,考量現今家庭組成型態多元,有關公費流感及新冠疫苗接種對象「6 個月內嬰兒父母」調整為「6 個月內嬰兒雙親」,資格亦由「父母」放寬為「持有嬰兒出生證明或戶籍登記之雙親」,並納入足以認定與被收養嬰兒有「先行共同生活」之證明文件者,以協助尚在收養程序中的家庭順利同時接種。 65 歲以上長者流感重症最多 全球同步升溫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7週(11/16-11/22)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85,425人次,較前一週下降10.1%;另近7日新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3例H1N1、21例H3N2、1例A未分型)及12例死亡(7例H1N1、5例H3N2)。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流行之呼吸道病原體
健康醫療網 ・ 3 小時前
全球首例!美國爆人類感染 H5N5 禽流感亡 專家揭可能傳染來源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近日公布全球首例人類感染 H5N5 禽流感病毒之病例。該病毒過去僅曾在動物中出現,從未在人類身上偵測。個案為居住於華盛頓州格雷斯港郡的高齡民眾,患有慢性疾病,於今(114)年11月初住院治療,並於今年11月21日不幸過世。州政府在其後院飼養的家禽環境中檢出禽流感病毒,最可能的感染來源為家禽本身、其飼養環境或可能受野鳥污染之場所。曾接觸該後院禽鳥及環境者目前均列入健康監測;截至目前,無其他密切接觸者檢測陽性,亦無人傳人跡象。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與華盛頓州衛生機構皆評估,此案不會提升對一般民眾之整體健康風險,對公眾的風險仍屬低度。 我國旅遊疫情建議維持第一級「注意」:風險評估未變 疾管署指出,新型A型流感係指每年週期性於人類間流行的季節性流感H1N1及H3N2以外,偶發出現感染人類的其他動物流感病毒,這些病毒主要感染對象為雞等禽鳥類或豬等哺乳類動物,屬於A型流感病毒,一旦感染人類,即統稱為「新型A 型流感」病例。我國於今年4月已將美國華盛頓州列為「新型A型流感」第一級:注意(Watch)之旅遊疫情建議地區。本次個案並未出現人傳人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11月狂爆7例M痘!北中南全淪陷 3萬人疫苗只打半套恐成破口
[Newtalk新聞] 國內M痘疫情拉警報,11月一口氣新增7例確診,全數為本國籍青壯年男性,且分佈遍及北中南各地。這波個案雖多屬散發,但顯示社區傳播風險持續存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仍有逾3萬人只打1劑疫苗,防護力恐不足。衛生單位示警,全球疫情升溫,呼籲高風險族群儘速完成2劑接種,若出現皮疹或水泡等疑似症狀應立即就醫,切勿輕忽隱形傳播鏈威脅。 疾管署今(25)日進一步分析,新增個案居住地細分為北部5例、中部及南部各1例,顯示病毒蹤跡已遍布全台。這些確診者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疫調發現多為散發病例,但也有部分個案有流病相關性。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指出,我國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年11月24日累計確診504例病例,其中今年計確診52例,包含45例本土及7例境外移入病例,社區疫情傳播風險仍持續。 針對病毒型別監測,疾管署表示,目前國內持續監測M痘病例之病毒型別,均為Clade IIb型,目前未有Clade I型之境外或本土病例。不過,全球M痘疫情持續,自今年初至10月31日,全球累計98國通報逾4萬8千例M痘病例,1
新頭殼 ・ 1 天前腸病毒入冬反常燒!9人重症死亡,專家:恐延燒到明年,大人別輕忽
近期全台腸病毒疫情再起。相較於過往流行期多落在夏天至秋初,現在即將入冬,腸病毒疫情卻反常呈現持續上升趨勢。為何入冬腸病毒疫情仍持續燒?大人也需要注意嗎?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發燒」。根據疾管署統計,11月16日~11月22日腸病毒門診、急診統計就診為1萬1,893人次,與前一週1萬1,444人次相比,增加3.9%。現階段社區流行腸病毒型別以克沙奇A16型為主,其次為克沙奇A6型及克沙奇A5型。 在今年的腸病毒感染者中,共計19例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全部重症中有9例死亡。其中以感染伊科病毒11型轉重症人數最多,有17人,新生兒即佔約15例,而克沙奇A16型及克沙奇B5型則各有1人。 腸病毒入冬逆勢增加,竟是3元兇導致! 一聽到腸病毒,多數人都會直覺認為這是發生在夏天的疾病,因此今年入冬腸病毒疫情持續燒,也讓不少人感到疑惑。對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表示,腸病毒的活躍與否與氣溫有很大關聯性,氣溫高,病毒就愈活躍。這也是為何每年到了4~5月天氣轉暖,第一波腸病毒就蠢蠢欲動的原因。 不過,由於受全球暖化影響,入秋至今氣溫仍偏高,甚至有連續幾天高達27°C的「好天氣」,也讓
康健雜誌 ・ 2 小時前
流感增25重症12死!中部20多歲男染A流「發病5天呼吸困難」住加護病房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今(25)日表示,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較前週下降10.1%,另增25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及12例死亡;其中具心臟、腎臟病史的20多歲男性,一度重症住加護病房。(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流感狂燒全中國!醫院排1200人掛號 6歲女童「發燒1天」腦損險送命
近日中國稱為「甲流」的 A 型流感疫情升溫,其中又以兒童確診居多,各地醫院塞爆。不只連帶影響抗病毒藥物價格飆漲,掛完號想看診還得等1200多人,更有一名 6歲女童僅發燒1天,竟引發腦部受損,所幸經搶救後挽回性命。對此,醫師提醒,一旦身體不適,應進行快篩確認是否為流感,並在發病後黃金48小時內就醫治療,以免提高感染重症的風險。
鏡報 ・ 1 天前
疫情警告:12月下旬流感恐升溫 重症與住院將明顯增加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亞東醫院內科部主任廖俊星醫師提醒,H3N2 來勢洶洶,輕症期即應及早就醫,避免惡化/亞東醫院提供 流感年年來襲,但多數人總
好醫師新聞網 ・ 20 小時前
本土登革熱疫情解除!臺南市持續精進策略
南部中心/台南報導臺南市本土登革熱疫情已於25日解除,市府防疫團隊仍不敢鬆懈,今(27)日由徐健麟副秘書長主持召開登革熱防治跨局處會議,除對本次本土登革熱疫情防疫作為進行通盤檢討外,更針對日益嚴峻的境外移入登革熱疫情威脅研擬精進策略,規劃針對本市移工宿舍,加強盤點並落實分級巡查管理,降低社區登革熱疫情傳播風險。
民視 ・ 2 小時前
11月新增7例M痘 皆為青壯年男性、北中南都有病例
疾病管制署今(25)日公布國內11月新增7例M痘確定病例,皆為本國籍青壯年男性,分別為北部5例、中部及南部各1例,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疫調發現皆為散發病例。我國...
華視 ・ 1 天前
亂吃成藥害慘!72歲翁流感拖成重症,緊急插管救回一命
很多人一旦出現感冒症狀,習慣自己買成藥吃,以為可以輕鬆應付,但對高齡或慢性病患者而言,這樣的做法可能帶來嚴重風險。亞東醫院近期就收治一位72歲葉姓病患,就是因為自行服用成藥延誤就醫,導致流感惡化成重症,不得不緊急插管治療。
鏡報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