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也要與中國脫鉤,美日歐澳急建「去中供應鏈」能成嗎?
不想全靠中國供應的稀土,美國急著自建產線、日本偷偷轉單東南亞、歐盟砸錢挖北極圈,只為擺脫這場「科技命脈被卡住脖子」的噩夢。一場看不見硝煙的資源戰,正在悄悄全面開打。
稀土,一組17個看似冷僻的化學元素,實則是現代高科技產業的命脈。從電動車馬達到戰鬥機雷達,再到智慧型手機震動馬達,無一不仰賴稀土材料。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中國大陸不僅掌握全球六成以上的稀土開採量,更壟斷超過八成的精煉產能,不想被「卡脖子」的美國、歐盟、日本等,正試圖在大陸主導的稀土供應鏈之外,另起爐灶。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資料,2024年美國進口的稀土中高達77%來自大陸;日本經濟產業省數據亦指出,該國60%的稀土倚賴大陸供應;就連致力推動綠色轉型的歐盟,也有46%的稀土得靠大陸輸送,其次才是來自俄羅斯(29%)與馬來西亞(20%)。
全球多數國家對中國稀土的「上癮程度」,堪比早上沒喝咖啡就無法開工的上班族。此一高度集中現象,自然成為各國關心國家安全與產業韌性人士的隱憂。
五角大廈祭出《國防生產法》
為降低風險,美國率先行動。《路透》報導,2025年3月,中美貿易爭端升溫,大陸暫停了稀土向美國出口;四個月後,美國政府便宣布,與美國唯一的稀土礦企業MP Materials達成了一項數十億美元的協議,以提高稀土永久磁鐵的產量。
該項重大投資並援引了一項冷戰時期的立法:《國防生產法》(Defense Production Act),美國國防部將成為MP Materials的最大股東。受交易消息提振,MP Materials股價隨之飆升近50%。
與此同時,來自澳洲的萊納斯稀土公司(Lynas Rare Earths),計畫在德州建設重稀土分離廠,亦獲得五角大廈的支持。
研究報告《2025中國稀土產業市場洞察報告》分析,MP Materials和萊納斯美國項目,被視為美國數十年來最積極的關鍵礦產本土化政策,目標是在2027年前讓國防相關的稀土需求「自給自足」。只是,從挖礦到精煉,中間環節繁複又耗時,加上環保人士抗議,能不能如期完工?恐怕連五角大廈自己都在心裡默念:「希望不要延期……。」
歐盟、日本打造「去中」稀土防線
再來觀察日本,則採取「東南亞路線」分散風險。根據《日經亞洲》2025年10月31日報導,日本雙日株式會社自此開始進口澳洲生產的稀土元素:「這標誌著日本首次從中國大陸以外的來源,購買這種關鍵物資。」
除持續深化與澳洲的合作外,更積極拓展與越南、泰國的稀土貿易關係。日本政府預期,爭取至2025年將對中國稀土的倚賴度從60%降至50%以下,以降低風險。
歐盟則選擇立法先行。2023年通過的一部長達數百頁的《關鍵原材料法案》(CRMA),不僅為2030年設下開採、加工與回收的具體目標,更將稀土列為「戰略原料」。
另一方面,歐盟加速推動愛沙尼亞Silmet工廠升級與芬蘭Sokli礦場開發。只是,在北歐極寒氣候與嚴格環保規範下,這些項目能否如期量產,仍是未知數。
澳洲:從袋鼠國變「稀土後援王」
值得注意的是,澳洲正悄然成為西方稀土戰略的關鍵支點。
澳洲市調機構《DiscoveryAlert》指出,澳洲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稀土生產國,約占全球產量的11%。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穩定的政治環境以及成熟的採礦技術,使澳洲企業成為國際供應多元化計畫的首選合作伙伴。
儘管澳洲的稀土儲量僅占全球的2.8%,但計畫新建的稀土廠卻占全球總計畫的一半以上。
澳洲政府近年來也透過貸款與補貼,大力支持萊納斯、Arafura Resources及Hastings Technology Metals等企業擴充精煉產能。澳洲官員曾半開玩笑表示:「我們或許沒有晶片,但我們有讓晶片運作的稀土。」
與其硬脫鉤,不如學會「慢慢放手」
正當各國忙著「去中國化」,現實卻頗為殘酷,因為即便各國挖得出稀土礦物,全球逾80%的稀土精煉產能仍集中於大陸,意味著就算美國在加州找到新礦脈、歐盟在芬蘭成功開採,假使缺乏後端分離與提純技術,最終仍可能需將原料送往大陸處理——如同買了新鮮雞蛋,卻發現全世界僅大陸這裡「有平底鍋能煎蛋」。
圍繞著稀土所展開的地緣競賽,表面上是資源爭奪,實則考驗各國在技術、環保與產業政策之間的平衡能力。短期內,完全「與中脫鉤」並不現實,但逐步降低單一倚賴,已成不可逆的趨勢。
在大國博弈日益白熱化的今日,稀土這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才剛剛進入中場。
其他人也在看

■FONDA 香氛診療室|脈輪遇見香氣,開啟減藥生活
在與植物分子相遇的過程中,精油不只是緩解了身體的不適,更重新「聽見身體發出的聲音」。她深深體悟到——芳香療法,不只是氣味的美學,而是一門可被實踐的「生活修復術」,讓植物的能量透過一呼一吸,重新校準身體的節奏,讓身心再次合拍。
理財周刊 ・ 6 小時前
和泰車股價能守穩600元?還有近萬輛訂單未交、今年市佔逆勢近4成!明年車市如何,法說會說分明
汽車龍頭和泰車(2207)周三(11/26)法說會,除公布第3季財報,也釋出全年展望。即便台美經貿談判未定案,和泰車仍將全年銷售目標維持在16.5萬輛,市占率逆勢逼近4成。 和泰車公布公布財報,第3季稅後純益55.83億元、年增30.4%,EPS 10.03元,前3季累計營收2119億元,稅後淨利138億元、年減13.7%,EPS達24.86元。
今周刊 ・ 10 小時前
■主動出擊!房地產達人分享如何大學畢業即創業
創業不分年紀,只要有好的商業模式、穩定的現金流,成功的機率就會很大,房地產專家羅右宸大學畢業即創業,投入房屋買賣及包租代管,後來成立好生活公司,目前代管的房子超過500間,每年收租金超過千萬元,他的成功可以做為時下年輕人創業的典範。
理財周刊 ・ 6 小時前
■司法園區建設啟動 迎暫緩重劃區機能再升級
土城房市熱度持續,在交通建設與重劃開發持續推動下,生活機能逐步成熟,已成為雙北移居熱門選擇。尤其在金城路沿線的暫緩重劃區、司法園區、市地重劃區等陸續開發,在公共建設、街廓重劃與捷運工程推動下,區域結構正在加速成形,其中,司法園區預售新案「紅布朗花園」主打2~3房純住規劃,訴求全齡適居,即將落成備受自住買家關注。
理財周刊 ・ 6 小時前
■楊占個展「重生與守護」:青銅神獸的靈性鑄造與笑像畫的人間幽默
本展攜手長期深耕亞洲當代藝評的獨立策展人張禮豪策劃,結合理善藝聚空間「以理善為名、藝術為底、聚為核心」的策展理念,透過藝術家楊占近百件青銅雕塑與笑像畫將構築一座介於神話與現實、形體與靈性之間的內在宇宙,邀請觀者在其中重新理解「重生」與「守護」的意義。理善藝聚空間總經理許洛婕表示,透過本次展覽也開啟藝聚未來的新美學實踐方向。
理財周刊 ・ 6 小時前
台灣壽險業「特殊中的特殊」!壽險業年投千億資金抗匯率波動,金管會彭金隆:長期以往恐弱化產業體質
台灣壽險業的財報表達,長期受到匯率波動影響,為了維持資產負債平衡,壽險業一年投入上千億資金進行避險,匯率避險比率普遍高達65%~70%,遠高於實際外幣短期現金流量曝險約10% 的經濟需求。
今周刊 ・ 10 小時前
■國安基金還在場
這次下跌包含的利空:AI泡沫,高市的台海有事、日本有事,美國就業報告撼動FOMC降息步調,台積電二奈米遭洩密案,台美對等關稅談判近收尾階段,這些因素匯集加上處在歷史高位的加權指數,正好給了外資順勢進行年底的結帳行情。
理財周刊 ・ 6 小時前
■正確的事要堅持 對的人總會相遇
「莫名,我就喜歡你,深深的愛上你,沒有理由,沒有原因」,近來腦中偶然總會想起的樂音,也是我近期生活體驗的深刻感受,確實萬事因緣俱足,成果斐然。近日接到知名教育基金會邀約擔任董事一職、另一知名企業主聘我擔任顧問,突然有種花香自來的感覺。
理財周刊 ・ 6 小時前
靠肥皂攻進半導體業!日本花王海外首座「精密洗淨中心」落腳新竹:為何清洗晶圓,是良率大魔王?
日本化學與家庭日用品大廠花王(Kao)將在台灣新竹設立海外首座化學品精密洗淨中心,目標2026年初投產。
數位時代 ・ 7 小時前
來當高年級觀光志工、3年玩全台!雄獅招募條件曝光…從一瓶水開始減碳,雲品盛治仁聊6個心得
因應高齡化社會趨勢,雄獅旅遊於2018年推出樂齡品牌「大人囝仔聚樂部」。雄獅周二(11/25)頒發旅遊玩家獎項,台灣樂活永續協會理事長、雄獅旅遊董事總經理黃信川表示,有一對夫妻參加60次以上的平日周間遊,可說是最恩愛的夫妻。 雲品國際董事長盛治仁發表永續作法及看法。他表示,在飯店做減碳有2個挑戰,一是沒有前例可循,要去嘗試很多錯誤;二是客人覺得房價已經賣這麼貴,還要減少給東西,在尊榮感又要減碳中的取捨會有兩難。
今周刊 ・ 10 小時前
影片|「我們領先一個世代!」輝達回擊市場疑慮背後:GPU跟TPU差在哪?Google真的會動搖AI霸主地位嗎?
輝達稱其 GPU 平台「領先一個世代」,可在各種環境執行各類 AI 模型,回應外界對 Google TPU 競爭的疑慮。
數位時代 ・ 6 小時前
THE跨領域科學大學排名,台灣四校入列全球百大
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近日發布「2026 THE跨學科排名」(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ankings),該排名是THE因應全球高教領域的跨域趨勢,從去(2024)年開始發布,主要評估全球各大學在計算機科學、工程學、生命科學、物理科學等領域的跨學科研究實力。今年
遠見雜誌 ・ 5 小時前
鴻海科技日》FoxBrain如何治矽谷AI巨頭的致命傷?
鴻海科技日上,人工智慧帶動下一波商機的動能鮮明。但除了硬體設備,鴻海在軟體模型的布局也不可輕視。身為全球製造業龍頭的鴻海,為什麼要自己做模型?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所長栗永徽點出了 OpenAI、Google、Anthropic等巨頭的「致命傷」,也正是發展利基。究竟身為少數持續推進基礎模型研發的
遠見雜誌 ・ 14 小時前
央行「不干預宣言」新台幣必升?經濟專家:越怕變化、經濟越下滑
《經濟學人》日前報導,認為台灣長期讓新台幣維持弱勢,衍生低薪、高房價等「台灣病」,這件事不僅讓央行發新聞稿回應,更引起台灣社群上各種正反討論。隨後,很巧合的,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發表聯合聲明,宣稱要提升央行透明度,又讓匯率政策再度成為焦點。商周採訪到中研院院士謝長泰,他是美國經濟研究局計畫共同主持人...
商業周刊 ・ 13 小時前
雙11熄火卻增資247億!酷澎不打負毛利戰了,劍指momo物流軟肋
相較於年中618檔期不惜鉅資衝刺營收,韓國電商酷澎在今年雙十一,無論是對廠商的拉貨力道或對消費者的促銷深度,都明顯收斂。然而,正當市場以為其攻勢熄火,酷澎卻又宣布在台注資247.5億元。這家韓國電商巨頭究竟在盤算什麼?雙11冷清背後:策略從衝營收變顧毛利對消費者而言,最期待的莫過於獲得銀彈挹注的酷澎...
商業周刊 ・ 13 小時前

台灣最強里長捍衛移工 奔走陳情、拜廟要「留住這些泰國囡仔」
台灣最強里長、聖泰工業總經理陳永和為爭取放寬移工轉任中階人力比率,四處奔走、拜廟,終於盼得公司內11名泰籍移工久留的資格。為何他認為,留住所有技術人力,是攸關企業存亡的關鍵?
天下雜誌 ・ 14 小時前
臺中勤美洲際酒店采月鍋品推出冬季限定粵式細火湯底搭配海陸套餐
台中勤美洲際酒店 2F 采月鍋品推出全新冬季主題「冬養之味・粵湯煦心」,由帶領明娟樓入選《2025 米其林指南》的吳錫卿主廚團隊,研發出三道粵式老火湯品,以細火慢煨的工法展現「清、
大千電台 ・ 4 小時前日前議員批野田佳彥3大誤判 籲把國家利益放首位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27日專電)日本前眾議員山尾志櫻里今天在X發文,針對立憲民主代表野田佳彥昨天對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存亡危機事態」相關發言提出的詢問,她認為有3項誤判,「希望不只執政,最大在野也能以國家利益為優先」。
中央社 ・ 7 小時前
18分鐘狂偷3趟! 無人泡麵店怒報警 女判拘役20天
台南市 / 綜合報導 今年5月15日,一名陳姓女子到台南一間無人自助泡麵店,18分鐘,分了3趟,搬走店家10包泡麵,及10幾桶配料、食材,事發隔天,還稱說要進到店內煮泡麵,試圖撬開店家電子鎖,由於犯案過程全都錄,業者氣的報警抓人,這名女子除了賠償店家等價損失外,還因竊盜被判1萬2000元罰金、緩刑,毀損部分則是拘役20天。女子進到無人自助泡麵店,東張西望一會時間,接著看準目標,把泡麵一包包抽出來,放進自備的塑膠袋裡面,一包兩包三包,接著又來到一旁的配料區,每一桶都打開來看,事後店家清點備料時發現,數量明顯不對,少了3千多塊錢的內容物,調閱監視器畫面發現,原來是店裡遭竊了,緊急報警。其他民眾說:「本來就是秉持人心善良,信賴原則,但是有人利用這點來偷取產品我覺得真的很不可取。」今年5月,台南這一家無人自助泡麵店,遭陳姓女子盯上,15日這天下午4點40分來第一次,得手後食髓知味,短短18分鐘內,來了3次,從貨架與冷藏櫃中,拿走韓國泡麵10包,泡菜、黑輪、年糕等配料10多桶。當事業者說:「清晨來就是那種6、7點,早上6、7點,然後,但是我一直抓不到他,加他破壞我的門鎖應該(損失)2萬多塊,2、3萬塊吧。」除了偷竊外,事發隔天,女子聲稱想進去煮麵,拿螺絲起子試圖撬開電子鎖,害店家損失嚴重。台南第一分局東寧所長顏旭志說:「全案依竊盜罪嫌陳報台南地檢署偵辦。」原以為沒人看管的店面,能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一舉一動全被電眼給拍下,除了要賠償店家外,涉及刑事罪部分,也要付出代價。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