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霧溪堰塞湖便道開挖多日 僅剩10米落石不斷難度增
工程人員在場、機具進場施工,經過多天開挖已挖出便道通行,目前距離壩頂路程還有10公尺,只要成功挺進就能開始處理在太魯閣燕子口形成的立霧溪堰塞湖,但林保署表示,最後的這段路作業環境險惡。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說明,「怪手進去它還會落石,所以我們現在等作業環境比較穩定後他們會再進到壩頂上,我們的目標是希望能夠把壩頂降低5公尺,讓它的水溢流。」
依照中央觀測,目前堰塞湖水位正常、出水量175萬噸,距離壩頂溢流只剩約4.5公尺,依舊維持紅色警戒,儘管相關工程正在加快推進,最快3到4天、最慢一星期,引流排水將有初步成效,但堰塞湖危機至今未解除,也讓下游部落居民擔心自身安全。
當地居民說道,「從以前住到現在有50到60年,擔心也是會擔心。」
富世村長張文盛表示,「最好能夠就是說,上面的壩體趕快給它能夠用什麼樣的方式就給它處理,現在是居民最大的期待。」
其實在太魯閣不是第一次有堰塞湖。翻開歷史,在這次的災變位置曾經2度上演,1951年的花蓮大地震形成的天然壩,有73公尺高,隔了半年才潰堤;1998年的芭比絲颱風在立霧溪錐麓段也形成堰塞湖。
根據這次監測,17日的清晨4時58分,短短18秒,數萬立方公尺的岩石堵住河道,瞬間形成天然壩,連知名地標酋長岩都被淹沒。面對這次災害,太管處高度戒備,祭出封閉管制措施。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燕子口堰塞湖距壩頂4.8米 施工人員估明可抵壩體正上方
立霧溪堰塞湖便道開挖多日 僅剩10米落石不斷難度增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距壩頂5公尺 中央:未有立即危險
其他人也在看

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 太魯閣大橋不排除封閉 鐵公路備戰
花蓮立霧溪邊坡坍塌造成燕子口堰塞湖,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下游的太魯閣大橋恐受影響,公路局今天(20日)考量人車安全,不排除大橋南北端實施封閉車道;台鐵說,未達警戒值,會審慎評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9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頂降挖屢遇險 維持紅色警戒 (圖)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集水區雨量20日未如預期多,農業部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採機具開上壩頂降挖,但沿途邊坡不穩,影響進度,最慢1週處理完,目前維持紅色警戒。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距壩頂4.8米 施工人員估明可抵壩體正上方
太魯閣燕子口形成的立霧溪堰塞湖,距離壩頂溢流約4.8公尺,居民憂心安全問題,目前工程單位持續向壩頂靠近,公視記者則詢問到第一線的施工人員,得知最快明(21)日就能抵達壩體正上方,但沿路落石不斷,也加大挺進難度與風險,中央則是預估最快3到4天,降壩引流會有初步成效。其實在這次以前,太魯閣已被記錄過3度形成堰塞湖,這次災害目前除了封園與中橫部分路段管制,公路局也不排除必要時封閉台9線的太魯閣大橋。
公視新聞網 ・ 13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降挖艱難 怪手每走一米就有石頭掉落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燕子口邊坡大規模崩塌形成堰塞湖,目前蓄水量約175萬噸,因湖水持續從公路溢流及壩底滲流,水位距壩頂還有4.8公尺未溢流。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表示,預計採降挖方式讓水從壩頂溢流,現在機具剩下10公尺就可到達,不過因邊坡持續落石,「怪手每走一公尺就有石頭掉落」,為顧及人員安全,還需要一些時間,最快3到4天、最慢1周才能看到成效。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溢流水位上漲 台9線太魯閣大橋準備封閉
[Newtalk新聞] 近日台8線燕子口附近立霧溪因邊坡坍塌造成堰塞湖,造成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後續發生溢流至下游影響沿線橋梁安全,花蓮工務段今(20)日考量於太魯閣台9線實施封閉措施,提醒民眾避免進入山區路段,並隨時注意相關交管訊息。 太魯閣國家公園台8線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坍塌形成堰塞湖,湖水由靳珩隧道口溢流,造成立霧溪水位持續上漲,恐影響沿線橋梁安全,公路局東區養護工程分局花蓮工務段考量台9線用路人車安全,已派員於高處觀察河川水位變化,並備妥封橋設備,必要時不排除於太魯閣大橋南北端(台9線168k 391、169k 209)實施封閉車道。 公路局呼籲,颱風豪雨期間山區道路易發生坍方、落石,路況難以掌握,請避免進入山區道路;請用路人持續注意道路管制訊息並預先規劃行程及相關應變措施,颱風過後山區道路不穩定性高,災後搶通時間需俟災情規模而定,請用路人提前因應規劃避免受困滯留,並充分利用公路局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或手機下載「幸福公路APP」及收聽路況廣播訊息,掌握最新道路資訊。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境外恐嚇電話驚擾北捷!中國口音男揚言「在捷運放炸彈」警方啟動全面巡檢今年最後
新頭殼 ・ 19 小時前
太魯閣為堰塞湖封園挨批昏庸蠻橫 內政部:考量地震頻繁及交通動線不穩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溪水漲至與路面齊高,太魯閣國家公園為安全起見,決定封園。不過,登山部落客雪羊批評內政部高層昏庸蠻橫,為了300公尺的堰塞湖危機,就封閉3000公尺的高山區域,完全不符比例原則。對此,內政部今(19)日在中央前進協調所回應,太管處考量近期地震頻繁及相關交通動線不穩的情況,才做出封園的決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水位逼近壩頂! 立霧溪堰塞湖恐決堤1/靳珩隧道內水量變少 怪手挺進做堰塞湖「降挖」工程
花蓮太魯閣的立霧溪堰塞湖昨天(18日)來到第三天,公路總局還有林保署持續監控壩體狀況,因為花蓮從昨天晚上已經開始下起零星雨勢,到中午為止累積雨量不到70毫米,「降挖」工程持續進行中,會先確保兩側岩壁穩定性後,利用怪手降低高度以利排水。今天(19日)上午,秀林鄉公所也開放警戒區居民回家拿東西,但是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只能簡單拿一些衣物,就要馬上回安置所。
鏡新聞 ・ 1 天前
水溝積淤泥高1.8公尺! 首用「潛鑽機」清除堆積泥沙
花蓮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受災,中央地方政府努力清除淤泥,也發現多處水溝蓋板疑似遭竊,詳細情況如何,連線記者李依儒。 #光復鄉#水溝淤泥#1.8公尺
東森新聞影音 ・ 13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曾兩度上演」 傳地標酋長岩消失湖水下
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地區因立霧溪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太魯閣國家公園粉專發文表示,此處在過去曾有兩次形成堰塞湖,傳出酋長岩消失在湖水下,太管處對此澄清了。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燕子口堰塞湖湍急 「距壩頂4.8M」 部落居民回不了家
經過一夜大雨,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地區邊坡坍塌形成的堰塞湖水流仍然非常湍急,截至19日,堰塞湖水位距離壩頂高程還有4.8公尺的安全距離,民樂部落還有21位居民在安置所。根據估算,若堰塞湖在1小時內潰決,水流預計50分鐘就會抵達下游錦文橋,屆時河床水位可能上升約5公尺!目前持續進行開挖引流工作,積極防止意外再次發生。
TVBS新聞網 ・ 14 小時前
蘇澳「泡泡河」現蹤!阿里史溪白茫茫一片 環保局揪出「兇手」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宜蘭縣蘇澳鎮阿里史溪今(19)日上午驚見「泡泡河」景象,河面佈滿大片白色泡泡,畫面曝光引發地方熱議。居民指出,泡沫從林森橋下東側一處排水口排出,懷疑有業者趁颱風天偷排廢水。宜蘭縣環保局獲報後派員稽查,循線查出為一間洗衣業者排放所致,已法可處3萬至300萬元罰鍰。環保局已要求業者撈除泡沫,並限期設置污水處理設備,以免再度污染河川。
民視 ・ 1 天前
落石不斷!燕子口堰塞湖便道開挖 剩「最艱難」10公尺
中央前進協調所今進行光復鄉災後復原專案記者會,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2座堰塞湖水位正常;近日馬太鞍溪堰塞湖紅色警戒可望解除,燕子口堰塞湖水位距壩約4.5公尺,便道開挖剩最後10公尺,仍維持紅色警戒。林保署補充說明,目前進度已快要抵達壩頂,大約還有10公尺路程,但是作業環境很差,怪手進去還會有落石,等環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LIVE/大雨狂炸北台灣 氣象署15:30最新說明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受到東北季風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的影響,台灣天氣極其不穩定。對此,中央氣象署將於今(20)日下午3時30分,召開「較大規模/劇烈豪雨記者會」說明天氣狀況。現場最新消息,請持續鎖定《民視新聞網》直播。
民視 ・ 17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水位持續上漲 太魯閣大橋恐封閉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17日因燕子口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雖然水位離壩頂還有4.8公尺,不過湖水持續從公路溢流及壩底滲流,致下游溪水位持續上漲,雖然林保署認為壩體結構由大理石岩組成,預估壩體潰決不影響下游橋梁,不過公路局防範未然不排除封閉太魯閣大橋,台鐵則說目前水位還未達警戒值,考量避免交通中斷,會再審慎評估。
中時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太魯閣燕子口3度形成堰塞湖 太管處:學會尊重山的脾氣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邊坡17日大規模崩塌,立霧溪被堵住形成1座「天然壩」,不過這並非該處首次出現堰塞湖,據東華大學團隊研究發現,燕子口1951年地震及1998年芭比絲颱風過後也曾出現堰塞湖,太管處也透過分享讓社會大眾認識太魯閣的持續變動的演變過程,除認識大自然的力量,也尊重山的脾氣及管制措施。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
五股疏洪道淹水成河!2人1狗受困車內 搶救畫面曝光
[Newtalk新聞] 受東北季風、第24號颱風「風神」外圍環流影響,氣象署今日上午對北北基桃、宜蘭、新竹等7縣市發布豪雨特報。新北市五股區疏洪一路因瞬間豪雨而淹水,一輛小客車深陷水中,造成2人1犬受困,所幸消防隊出船艇到場救出受困民眾與寵物。 北部地區上午受大雨侵襲,疏洪道水位暴漲,水利局通知警方疏洪道開始積淹水,請警方配合實施封閉管制疏洪石路以北路段。警方也指出,強降雨致疏洪道積水,二重疏洪道淹水,預防性封閉1.2.4.5.7越堤道,警方全力疏導車流改道行駛。 今日上午1輛藍色自小客車開往疏洪道內道路,由於積水嚴重,導致車輛陷在水中無法動彈,積水甚至已經超過輪胎一半,導致車輛拋錨,甚至水還一度淹進到車子裡,車內2人1犬因此受困。 消防局於上午10時53分獲報,立即派出搜救人員與橡皮艇前往,搜救人員身著救生裝備,在水中協助乘客上艇脫困,約半小時後,2名受困民眾跟寵物安全撤離。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光復鄉排水工程完工見效 仁愛路民宅積水為屋內排水堵塞所致今年最後連假!光復連假國道5實施高乘載管制
新頭殼 ・ 19 小時前
一文看懂「內卷地獄」吞噬中國:從電動車到太陽能的割喉戰,習近平為何不得不出手整治
「內卷」如今成為籠罩中國經濟的最大陰影,這場由過度競爭引發的「向下奔赴」,正侵蝕企業利潤、壓榨勞工血汗,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推向通縮的惡性循環。當電動車價殺到見骨,當太陽能板產能已是全球需求的兩倍,這場荒謬的消耗戰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演變為地緣政治的燙手山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將「反內卷」列為核心議程,但是對於自身經濟模式的改革與敲打,真的有機會成功嗎?「內卷......
風傳媒 ・ 1 天前
明後天雨更大!連假迎「更強東北風」一週濕冷警戒 各地低溫下探20度
今天(19日)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桃園以北、東部地區以及恆春半島出現短暫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可能有大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降雨明顯且持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6縣市雨量達停班課標準!北北基桃入列 氣象署:雨會下到明天
[FTNN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在東北季風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雙重夾擊下,北部與東半部地區今(20)日雨勢不斷,中央氣象署最新預測顯示,從今天下午2時到明...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