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評台灣暗藏「台灣病」 央行五點聲明:比喻很不恰當
針對《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出刊「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報導,指稱台灣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及金融風險累積等問題,中央銀行昨(14)日發布澄清稿逐點回應,並提出五大說明反駁報導內容。
央行理事強調,《經濟學人》將新台幣被低估類比為「荷蘭病」,稱之為「台灣病」,這個比喻也很不恰當。
央行理事昨日表示,「荷蘭病」是荷蘭因天然氣單一產出出口導致貨幣升值、擠壓其他產業。但台灣AI產業(如台積電(2330))不僅出口,還須從荷蘭、日本等大量進口設備與原料,貿易結構遠比天然氣出口複雜,依一般經濟學理論,台灣AI產業帶動出口暢旺、貿易順差擴大,理應推升新台幣升值。但外資持有大量台灣資產,如台積電市值約1兆美元,外資持股約72%(約7,200億美元),遠高於台灣外匯存底的6,000多億美元;若外資大量匯出,將導致新台幣重貶而非升值。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指出,匯率確實影響經濟,但將台灣目前經濟結構性問題「全都歸因於匯率」過於片面,真正核心應是產業失衡與所得差距擴大。
央行則表示,匯率變動牽涉因素多元,匯價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金融自由化以來,跨境資本移動已經成為新台幣升貶關鍵因素。
央行指出,《經濟學人》過去已坦承「大麥克指數」存在侷限,不適用於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估或低估。早在2003年,該刊即承認指數有缺陷,2006年更直指其被全球「廣泛引用甚至濫用」。央行強調,僅以單一商品來推論匯率本屬不恰當,其他商品指數也可能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以2016年野村控股提出的「iPhone指數」為例,美國當時反而被評為最遭低估的貨幣;若以最新iPhone售價換算,新台幣對美元甚至顯示「高估17.1%」,與《經濟學人》大麥克指數顯示的台幣「低估55%」完全相反,凸顯此類單一商品指標並無一致性,也不具科學性。
央行說明,當前外匯市場供需以金融交易為主。2024年台灣外資與本國資金進出規模為商品貿易金額的19.3倍,使以一籃商品與服務計算的購買力平價(PPP)難以有效反映均衡匯率,更遑論僅用單一商品來評估匯率高低,因此不應以大麥克指數推論台幣匯價合理水準。
對於報導指出的匯率低估衍生負面效應,央行嚴正澄清,既無法以大麥克指數推論合理匯率,其結論亦不成立。
更多udn報導
星途太黑暗?父憂陪酒又陪睡 女星認了很受傷
久違回老家 上班族見大批「不速之客」竟發病
比馬桶還髒!醫曝飯店「1備品」成衛生殺手
被安排跟客戶老闆同房 女領隊嚇傻:潛規則?
其他人也在看
台美匯率聯合聲明 施俊吉稱一件好事:避免台資拋售美債
中央銀行昨晚與美國財政部發布聯合聲明,強調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也承諾將把干預匯市金額等資料的發布頻率改為每季公...
聯合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回擊《經濟學人》匯率壓抑論!台美罕見發佈聯合聲明 央行:匯率沒在騙
台美雙邊罕見聯手發聲,引起外界高度關注。中央銀行與美國財政部14日同步發布匯率政策聯合聲明,台北時間晚上8點半、美東時間清晨7點半同時對外公告,這不只是形式上的合作,背後也透露雙方對於維持全球貨幣政策公信力與匯市穩定的重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經濟學人指低利率引發「台灣病」 央行5點駁斥:iPhone指數更準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經濟學人》近日以大麥克指數指出,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上漲與金融風險累積等「台灣病」。中央銀行14日發布五點聲明反駁,強調匯率由市場供需決定,大麥克指數並不適合作為判斷新台幣被低估的工具,甚至不如「iPhone 指數」具有參考性。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台股重挫外資連11賣,新台幣連四貶收31.15元,創逾半年新低
【財訊快報/陳孟朔】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週五隨台股走弱同步承壓,終場以31.150元作收,為5月1日以來的逾半年新低,貶值6.9分連四跌。交投區間介於31.055元到31.167元,單日成交量放大至13億8,200萬美元,上日為11億3,900萬美元,顯示外資調節與避險需求同步升溫。台股週五追隨美、亞股走低,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同日收盤重挫506.06點或1.81%,報27,397.50點,單日跌點創近月來新高,電子權值股與金融股同步遭到調節,使大盤自高檔明顯轉頭向下,外資今日集中市場賣超603.99億元,為連續第11日淨賣超。 本週法人賣壓罩頂下,加權指數週線下跌2.06%,為連續十週上漲之後首度收黑,結束此前十週累計約18.8%的強勁升勢,顯示多方氣勢出現明顯降溫。 匯市與股市同時走弱,市場人士指出,一方面反映外資在全球風險資產波動加劇下調整新興市場部位,另一方面也顯示短線資金對台股前期大漲後評價面的疑慮升溫。 交易員預期,後續新台幣走勢將視外資動向與國際風險情緒而定,若美債殖利率與美元指數再度轉強,不排除新台幣仍有續試低點壓力,台股高檔震盪加劇的機率也相對升高。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經濟學人:新台幣被低估程度全球之冠
[NOWnews今日新聞]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以「台灣經濟繁榮中隱藏的風險」(ThehiddenrisksinTaiwan’sboom)報導,稱新台幣長期遭到人為低估,低估程度達到全球之冠,而這項貨幣...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經濟學人示警 台灣經濟嚴重失衡
英國《經濟學人》指出,台灣是全球最富裕國家之一,但在亮眼數據背後,潛藏著新台幣被嚴重低估、勞工薪資被犧牲等議題。台灣央行正持續抑制新台幣匯率,好讓台灣免於貨幣升值衝擊經濟的「荷蘭病」,但這反而造成經濟嚴重失衡,形成所謂的「台灣病」或「福爾摩沙流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經濟學人》:台灣亮眼成長暗藏「台灣病」 央行匯率政策恐難維持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最新一期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ks in Taiwan' boom)...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經濟學人》點出4大失衡「台灣病」 央行5點澄清駁斥
[Newtalk新聞]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最新一期以台灣作為封面故事,首次將台灣經濟結構性扭曲總結為「台灣病」(Taiwanese disease),直指台灣雖靠晶片與出口稱霸全球,卻陷入匯率嚴重低估、薪資停滯、房價失控與金融系統性風險等「四大失衡」,若不盡快改革,可能面臨美國施壓台幣升值與內部金融危機雙重夾擊。對於《經濟學人》的看法,中央銀行今天(14日)發出5點澄清說明。 央行澄清稿全文 本(14)日《經濟學人》報導引用其編製之大麥克指數指稱,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本行澄清說明如下: 一、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匯率係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金融自由化以來,跨境資本移動係影響新台幣匯率升值或貶值的重要因素。 二、過往《經濟學人》已坦承大麥克指數並不適合用來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低)估。(一)只以單一商品來評估匯率並不恰當,《經濟學人》早在2003年便坦承,大麥克指數有其缺陷;2006年時《經濟學人》更直指,大麥克指數多年來在全球被各界廣泛引用、甚或濫用。(二)若利
新頭殼 ・ 1 天前《經濟學人》警告台灣病!新台幣被低估55%成元兇 引爆大風險
近年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扶搖直上,經濟表現亮眼。英國《經濟學人》指出,台灣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富裕的經濟體之一,但卻隱藏著結構性的矛盾現象,包括新台幣長期被低估等問題,被稱為「台灣病」或「福爾摩沙病」。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經濟學人》形容台灣經濟患「福爾摩沙流感」 中央銀行提5點回應了!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報導,政經界討論沸沸揚揚。晚間7時56分,中央銀行對此也做出第一手回應。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經濟學人》指台幣嚴重低估生「台灣病」 ! 央行引iPhone指數反擊:大麥克指數失準
針對英國《經濟學人》報導引用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指控我國中央銀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等經濟金融問題。央行今(11/14)日發布聲明,嚴正駁斥此論點,強調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單一商品價格無法衡量,況且《經濟學人》早已坦承大麥克指數有缺陷,且若以各國 iPhone 售價計算的「iPhone 指數」來看,新台幣對美元反而是高估 17.1%。
太報 ・ 1 天前11/14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31.150元作收、貶值6.9分;本週貶0.34%
11/14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以31.150元作收、貶值6.9分,成交金額13.82億美元。上午新台幣以31.060元開出,盤中最高31.055元,最低31.167元。 資料來源-MoneyDJ理財網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
在現世行走的棒球之神!史上第二、現役第一:大谷翔平四度「滿票」MVP制霸美國職棒大聯盟
洛杉磯道奇的日本巨星大谷翔平13日得到全美棒球記者協會(BBWAA)全票通過正式,榮膺本年度MLB國家聯盟的最有價值球員(MVP)。這不僅是他連續第三年獲此殊榮,也是他職業生涯第四座MVP獎盃。令人咋舌的是,大谷翔平四次MVP掄元,每一次都是囊括所有第一名選票的「滿票」當選,持續刷新由他自己保持的歷史紀錄。 這座MVP獎盃,不僅讓大谷翔平正式......
風傳媒 ・ 1 天前
台東卑南溪「水覆蓋」抑制風飛沙 議員質疑治標難治本
目前正值東北季風時節,卑南溪河道抑制揚塵的「水覆蓋」工區受豪雨破壞,未全面完成,市區飽受風飛沙之苦,縣府正加緊修復工程的修復工作,縣議員吳景槐則認為水覆蓋易被大水沖刷破壞,也有防治盲點,縣府應再找更有利工法。環保局指出,根據近年觀測資料,風速每秒超過4.6公尺時,PM10揚塵濃度也易達對敏感族群不健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經濟學人》質疑台幣遭低估造成「台灣病」 央行5點聲明駁斥
一、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匯率係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金融自由化以來,跨境資本移動係影響新台幣匯率升值或貶值的重要因素。二、過往《經濟學人》已坦承大麥克指數並不適合用來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低)估(一) 只以單一商品來評估匯率並不恰當,《經...
CTWANT ・ 1 天前
瑞士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關稅39%降至15%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14號表示,美國與瑞士已經達成貿易協議,瑞士承諾對美投資2000億美元,美方將把瑞士進口商品的關稅從39%大幅調降到15%。葛里爾說明,瑞士會將許多製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金融》點名新台幣被低估55% 民眾吞苦果
【時報-台北電】近年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扶搖直上,經濟表現亮眼。英國《經濟學人》指出,台灣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富裕的經濟體之一,但卻隱藏著結構性的矛盾現象,包括新台幣長期被低估等問題,被稱為「台灣病」或「福爾摩沙病」。 報導認為,台灣央行的貨幣政策已經過時,不但造成房價高漲,也讓食物、能源都仰賴進口,並導致台灣ㄧ般民眾無法享受經濟成果。 台灣受益全球對晶片的強烈需求,使台灣出口在五年內大增三倍,帶來史上罕見的巨額貿易順差,今年十月單月貨品貿易順差高達226億美元,年化後相當於GDP(經濟成長率)的31%,是歷史新高。 觀察今年以來台灣經常帳順差也達GDP的16%,遠高於過去十年的平均水平。理論上,出口飆升會推動貨幣升值,但報導認為,台灣央行長期壓抑新台幣匯率,以維持出口競爭力,形成類似「荷蘭病」的經濟現象。 報導引用衡量匯率偏離基礎價值程度的指標「大麥克指數」指出,新台幣兌美元的幣值被低估55%,為全球調查中最嚴重者,此外,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匯率模型亦顯示,新台幣自2008年起平均被低估約24%。雖然台灣央行強調僅是「順勢調節」,但外匯存底已從1998年的900億美元,攀升至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地牛又翻!上午7點56分 宜蘭外海4.2淺層地震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最新消息,上午7點56分,宜蘭外海發生芮氏規模4.2淺層有感地震,深度僅6.2公里;至上午8點05分截稿時,暫時沒有傳出災情資訊。
民視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