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新台幣被低估程度全球之冠
[NOWnews今日新聞] 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以「台灣經濟繁榮中隱藏的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報導,稱新台幣長期遭到人為低估,低估程度達到全球之冠,而這項貨幣政策正在懲罰台灣消費者並增加金融風險。
《經濟學人》報導表示,台灣的出口實力令人稱羨,是全球尖端晶片製造的中心。然而,同樣令人矚目卻鮮為人知的是,台灣的龐大經常帳戶盈餘不僅是貿易繁榮的結果,更是貨幣長期被低估所導致,這種貨幣政策曾助力台灣出口導向經濟崛起,然而現在台灣經濟早已過了那個階段,貨幣政策卻持續至今,製造商們一直受到優待,一般消費者卻未能享受到經濟成長的成果,「台灣是時候放鬆對貨幣政策的管制了」。
台幣被低估助力台灣累積巨額貿易順差
幾十年來,台灣央行一直保持讓新台幣被低估,藉此提升製造業出口商的競爭力。根據經GDP調整的「大麥克指數」,可用來衡量匯率偏離基礎價值的程度,而新台幣對美元被低估了55%,是全球低估程度之最。
這讓台灣累積了巨額貿易順差,剔除轉口貿易中心和石油國家後,台灣的經常帳盈餘佔GDP的比重位居世界第一,隨著AI交易蓬勃發展,台灣的收支失衡狀況更是急劇加速,10月份,商品貿易順差按年率計算達到GDP的31%,創歷史新高。根據今年的最新數據,台灣的經常帳盈餘已達到GDP的16%。相較之下,作為典型的貿易順差經濟體,中國大陸的經常帳盈餘僅3%。
《經濟學人》認為,便宜台幣是一種代價高昂且危險的過時產物,不在能像過去那樣帶來好處,因為台灣已不再是工業化經濟體,人均GDP現已超過日本,外匯存底高達6000億美元,足以應對中國的封鎖或金融危機衝擊。而台灣最頂尖的晶片和電腦製造商,貢獻了四分之三的出口總額和名目GDP的近一半的,他們完全可以承受新台幣升值的影響,新台幣升值20%可能會讓台積電營業利潤率下降約8個百分點,但即便如此台積電的利潤仍比Alphabet或蘋果更豐厚。
台幣被低估帶來扭曲與其他風險
同時,貨幣低估帶來的成本和扭曲也在增加。首先,這相當於對消費者隱性課稅。在一個依賴進口食品、燃料和商品的經濟體中,低匯率使得購買力從普通家庭轉移到了出口商手中。結果是,即使以出口型經濟的標準來看,台灣的儲蓄過多而消費過少。自1998年以來,私人消費佔GDP的比重下降了20個百分點。這項旨在幫助台灣致富的政策,如今卻損害了一般台灣民眾的利益。
另一個扭曲之處在於,廉價貨幣推高了房價。印鈔購買外匯使台灣金融體系資金過剩並壓低了利率。這種雙重作用導致台灣房價自1998年以來上漲了4倍。此外,第三個扭曲在於為了將盈餘資金循環利用,台灣人壽保險業已將近1兆美元的家庭儲蓄大量投入購買美國國債,造成了巨大的貨幣錯配,因為新台幣負債是用美元資產來融資的。任何一種貨幣的突然波動都可能導致保險公司破產,進而引發金融危機。
那麼,這項政策為何持續至今?原因之一是出口商的游說壓力。台灣先進的晶片製造商或許能夠承受匯率走強,但現行政策造就了一批利潤微薄、一旦新台幣升值就將遭受重創的製造商,這類企業約佔台灣製造業就業人數的70%。
另一個原因是台灣央行具有非同尋常的權力。透過印發新台幣來攫取外匯資產,央行創造了豐厚的利潤,這些利潤上繳政府,成為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中央銀行的上繳款項佔政府總收入的6%,而已開發國家的平均水準僅為0.4%。這鞏固了台灣央行的政治影響力,進而能夠壓制批評者(台灣央行否認這一點)。
央行應調整過時的經濟模式
如今,局勢正日益危險。風險之一在於美元進一步貶值會動搖台灣人壽保險公司的根基,這些公司已「大到不能倒」。另一個風險是,美國貿易順差鷹派可能再次抬頭,利用關稅和美國對台灣的安全影響力迫使台灣重新評估台幣的價值。這種情況隨時可能發生,與韓國、日本或中國不同,台灣尚未與川普達成貿易協議。
《經濟學人》呼籲,台灣必須調整過時的經濟模式,央行應逐步放鬆對貨幣的控制。轉型過程必然充滿政治和金融風險,依賴台灣出口補貼維持生存的製造商將不得不縮減規模或關閉工廠;台幣升值過快甚至可能引發人壽保險業的崩盤,但這些風險都是可以管控的。
台灣政府的債務總額僅佔GDP的23%,有能力協助失業者重新培訓後再就業。保險業雖會遭受損失,但只要給予緩衝時間,就可望順利渡過。此外,台灣擁有一個關鍵優勢,溫和地推動本幣匯率升值比反向操作要容易得多,台灣可以隨時增加發行新台幣,以抵銷投機者的搶兌行為。
關鍵在於台灣央行要像新加坡一樣,為貨幣制定一條長期發展路徑,中國近幾十年來也實現了人民幣的溫和升值。如此一來,一般台灣民眾最終將能更享受到出口奇蹟所帶來的經濟成果。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美國批准3.3億美元對台軍售案!提供戰機零件 川普第二任首次
美國欲撤中南美部分關稅、年底前達更多協議 曝與台灣正積極談判
美要求台投資「3500至5500億美元」?學者:台灣政府應證明4件事
其他人也在看

威京小沈陷司法、寶佳乘勢出擊 中工經營權之戰全面升溫
中華工程(中工)近期陷入經營權攻防,寶佳集團旗下堡新投資自10月底以來在短時間內大舉買進中工股票,持股突破一成,引發市場對「非合意併購」的聯想。中工批評此舉為「禿鷹式掠奪」,並向主管機關喊話調查資金來源;董事長周志明更致信全體員工,強調這場爭奪戰牽動中工70多年基業,呼籲內部團結一致、守住經營主導權。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台股ETF高息型有出息 群益00919漲幅居冠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近日大盤表現高檔震盪,2萬8千點關卡來回游走,近1周大盤表現膠著僅上漲0.01%,不過觀察近1周包含槓反的76檔台股ETF表現,共有20檔打敗大盤,其中日成交量萬張以上,呈現量價...
自立晚報 ・ 1 天前
美國與瑞士敲定貿易協議 關稅從39%降至15%
美國與瑞士於14日共同宣布敲定一項貿易框架協議。美方將把目前對瑞士輸美商品高達39%的關稅,降至15%的上限作為交換,至於瑞士則承諾,將在2028年底前投入至少2000億美元於美國市場。美國貿易代表葛
中廣新聞網 ・ 16 小時前
瑞士黃金外交奏效!送勞力士、金條擄獲川普的心 關稅大砍至15%
瑞士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其中瑞士承諾對美投資2000億美元,美方則將把瑞士進口商品關稅從39%大幅調降到15%。而外媒評論,瑞士這回動用了「黃金魅力攻勢」,瑞士實業大亨們扮演關鍵角色,拜訪橢圓形辦公室
台視新聞網 ・ 10 小時前日本流感疫情嚴峻 醫籲公共場所戴口罩、自備口服抗病毒藥
日本流感疫情嚴峻,東京病例數激增。國泰醫院感染科顧問醫師黃政華今天(14日)受訪時表示,台灣流感疫苗覆蓋率高,且目前施打的流感疫苗對抗A、B型流感皆有效,因此日本疫情對台灣衝擊不大。他也提醒國人前往日本旅遊時,在公共場所應戴口罩、勤洗手,並建議自備口服抗病毒藥物,若出現症狀便可立即服用。 日本流感疫情急速升溫,其中,東京、神奈川、福岡及沖繩等台灣民眾愛去旅遊的地區疫情嚴峻,東京都更於13日發布「流行警報」,比去年提早6週,也是16年來首次在11月就發布警報;目前日本主要流行的病毒株為A型H3N2,與台灣相同。 由於國人相當喜愛到日本旅遊,日本流感疫情是否會衝擊台灣?國泰醫院感染科顧問醫師黃政華14日受訪表示,台灣每年10月均固定開放接種公費流感疫苗,我國流感疫苗注射普及率相當高,可能還高於日本,大多數族群均具保護力,因此日本疫情對台灣衝擊不大。而接種流感疫苗後,約需2、3週才會產生抗體,民眾若在開放施打時便接種,就不用太擔心。 黃政華也建議民眾前往日本前,可自費購買單劑口服流感抗病毒藥物,若在當地出現相關症狀便可立即服用,僅需單次口服便完成療程;他並提醒流感抗病毒藥物無法自行在藥局購買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下週防「今秋最冷」低溫剩14度 北海岸、東部雨不斷
下週將迎來今秋最冷時段,局部低溫預計只剩14度,且水氣影響範圍擴大,北部、東部和恆春半島都有降雨機會,直到19日起水氣減少、東北季風趨緩,天氣有望好轉,溫度也將些許回升。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租金連16年上漲!專家揭「合理租金算法」:租太貴一看就知道
近期有民眾指出,自己3年前以每月6800元租房,如今退租後發現房東重新上架,租金竟漲至7500元,漲幅超過10%,而且據...
聯合新聞網 ・ 9 小時前經濟學人評台灣暗藏「台灣病」 央行五點聲明:比喻很不恰當
針對《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出刊「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
聯合新聞網 ・ 22 小時前
陽台種菜找通路 古巴微型經濟拚翻身
古巴哈瓦那貧困社區一間小型創業公司,原本在陽台種植蔬菜苗,現在透過創新方式,帶動貧困社區居民參與種植,把作物供應給城市高端餐廳,增加收入,這項創舉獲得國際肯定,目前也正在擴大規模,努力在經濟危機中...
大愛電視 ・ 1 天前
錢鏡你家/2026高股息ETF大風暴! 超馬芭樂:四大天王中這1檔壓力最大
今年台股靠著台積電及AI股拉抬,創下史上新高28,554點,市值型ETF跟著吃紅利,而去年人氣爆夯的高股息ETF則進入冰凍期,不僅股價不漲、甚至還吹起「降息風」,投資人唉聲嘆氣;投資達人超馬芭樂王仲麟指出,檢視成分股的EPS(每股純益)表現,上半年大多不如去年同期,要是持續下滑恐減弱配息能力,明年高股息ETF將迎來更大挑戰。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台灣經濟榮景是假象? 《經濟學人》:經濟成長亮眼卻暗藏「福爾摩沙流感」
今日金融圈討論最為熱烈,莫過於最新出版《經濟學人》雜誌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為封面故事。內容指出台灣中央銀行抑制新台幣匯率,以免於貨幣升值衝擊出口導向的經濟,可能步入「荷蘭病」情況,造成經濟嚴重失衡,形成所謂的「台灣病」(Taiwanese disease)或「福爾摩沙流感」(Formosan flu)。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台幣被嚴重低估?《經濟學人》喊話央行「是時候該放手」,讓一般民眾也能真實感受經濟成長
最新一期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直接在封面故事上、以台北101大樓為背景,刊出名為「台灣成長底下的隱藏危機」(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專題文章。該文章直接點出,如今的台灣呈現貿易榮景和股市熱潮,可是新台幣卻受到央行長年介入干預,導致一直被低估,不只讓普通民眾無緣體會經濟成長的果實,也使台灣......
風傳媒 ・ 1 天前全球NAND Flash三哥股價慘崩23% 記憶體大黑馬為何一夕爆雷?
全球第三大儲存型快閃記憶體(NAND Flash)供應商日本鎧俠(Kioxia)上季財報爆雷,7~9月淨利驟減6成,致今(14)日股價重挫23%,成為市場焦點。業界人士指出,鎧俠表現不如預期,可能與其對蘋果提供NAND晶片時所簽訂的「固定價格協議」有關,美光將於下月公布11月營收,屆時可望再度檢驗記憶體族群的整體需求狀況。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鴻海400元還輸它!這「隱藏版老AI巨獸」噴出800元目標價 EPS連兩年賺逾5個股本、股息有望上看42元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AI伺服器財報季掀起震撼行情,市場焦點原本鎖定鴻海、緯創、緯穎與英業達等指標企業,但真正讓法人驚呼「被低估多年的AI黑...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最後期限!第3季財報「62家上市公司」還沒交
最後期限!證交所統計指出,還有62家上市公司還沒交今年第三季財報,今(14)日截止,如沒準時送達,恐被證交所開罰,後續若未補交恐面臨下市危機。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台股燒到發亮!電力+散熱+伺服器三路齊噴 法人點名「這9檔」強勢黑馬、它目標價上看300元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台股在11月初一度衝上28,554點歷史天價,卻在隨後的震盪中拉回,第一週更大跌582點,創下自四月以來最慘單週表現。外界憂心...
FTNN新聞網 ・ 19 小時前
記憶體不行了?鎧俠暴跌23%+DRAM漲幅瞬間急凍 法人曝「集體暴跌原因找到了」:還有希望回來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記憶體族群原本熱得發燙,卻在14日迎來突如其來的冷水,整體走勢一夕翻盤。台股記憶體大軍本月強攻多日,但隨著DRAM漲勢急...
FTNN新聞網 ・ 20 小時前
記憶體熄火了?「這2大廠」股價雙雙走疲 外資反手猛砸48億進場共13萬張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本週(11/10~11/14)加權指數收在27397.50點,週跌253.91點、跌幅0.92%。據證交所盤後公布籌碼動向,外資週賣超981.78...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諾貝爾大師示警,美股AI行情已「瘋狂」,七雄占標普市值逾三成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彭斯(Michael Spence)直言,美國股市已陷入「瘋狂」狀態,核心推手正是人工智慧(AI)帶動的投資浪潮。從大型科技企業到金融市場,資金正大舉湧入AI模型研發、量子計算與數據中心建設,隨之而來的是對電力與基礎設施需求的急速膨脹。史彭斯在中國舉辦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錢塘對話上指出,當前市場「確實存在泡沫」,但泡沫成因與一般風險偏好過度不同,更像是一場戰略競賽下的「被迫加碼」。他以博弈論視角分析稱,在全球科技競爭與AI軍備賽格局中,對決策者而言,「投資不足的代價遠高於投資過度」,企業寧可被批評燒錢,也不願承擔「落後一代技術就被淘汰」的風險。在此背景下,美股市值高度集中問題愈來愈突出。史彭斯提到,目前標普500指數中,超過三成市值集中在科技雄身上,這種集中程度在歷史上「幾乎前所未見」。市場人士指出,這種極端集中一方面推高指數表面表現,另一方面也放大了單一產業或少數個股回調時,對整體市場造成的系統性衝擊。談及美國主權債務風險,史彭斯認為,現階段債務路徑「不可持續」,但要如何平穩脫離這條軌道,政治與政策層面迄今尚未給出可行方案。表面上看,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美股盤後〉降息機率驟跌 道瓊下殺近800點 三大指數均創逾一個月最慘日
美股週四 (13 日) 暗夜降臨,科技股殺聲隆隆,投資人對未來利率政策的預期轉弱,聯準會 12 月降息機率跌破 50%,加劇主要指數跌勢。
鉅亨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