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FAP 腸道長滿瘜肉恐癌化!預防性全大腸切除
〔記者丁偉杰/嘉義報導〕家族性腺瘤性瘜肉症(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簡稱FAP)是一種罕見但極具危險性的遺傳疾病,若未及早診斷與治療,幾乎百分之百會演變為大腸直腸癌。嘉義基督教醫院最近為多名患者預防性全大腸切除術,目前恢復良好,醫師提醒,家族中若有人年輕時就罹患大腸癌或出現大量瘜肉恐癌化,其他成員必須提高警覺。
一名60歲男子在30多歲時確診FAP,接受預防性全大腸切除術後,目前狀況穩定無癌化。他的兒子在30歲時也被發現腸道布滿數百顆瘜肉,經嘉基醫師評估同樣做全大腸切除手術,目前恢復良好。
另一名40歲男子大腸內出現數百顆大小不一的瘜肉,因腸阻塞送嘉基急診,檢查發現降結腸瘜肉癌變,又罹患十二指腸壺腹癌及肝癌,經3次手術與多科團隊合作,最終成功清除病灶。
嘉基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朱峻廷醫師表示,FAP為顯性遺傳,只要父母任一方帶有突變基因,下一代就有50%機率遺傳。患者多在青少年時期就開始出現大腸瘜肉,30歲左右腸道可能布滿上百或上千顆。若未治療,90%以上會在中年以前癌化,「只要活得夠久,終其一生幾乎百分之百會變成大腸癌」。
朱峻廷指出,FAP由APC基因(腫瘤抑制基因)突變引起,最有效預防方式是全大腸切除術,並保留直腸部分,搭配定期追蹤仍能維持良好生活品質。FAP患者除易罹患大腸癌,也可能發生上腸胃道瘜肉、甲狀腺及消化系統腫瘤,術後仍須持續監測胃、小腸與甲狀腺狀況,才能確保健康。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健康網》紅白鳳菜營養比一比 促進腸胃蠕動選它
健康網》「鉀」對血壓自然降! 逆轉高血壓3食物 地瓜也入列
台灣義氣相挺!砸1.4億吃爆友邦白蝦 前三季掃貨超過2024全年
健康網》逆轉脂肪肝、糖尿病新救星! 研究揭菊糖活化腸菌助抗炎
其他人也在看


吃冷飯能防大腸癌?醫師澄清:尚無科學證據,預防關鍵在「這幾招」
近來網路盛傳「吃冷飯、隔夜飯能預防大腸癌」的說法,引起不少民眾討論。不過,醫學界目前並無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這項論點,醫師呼籲,預防大腸癌仍應以醫界認可、具實證效果的方法為主。醫師指出,「冷飯」之所以受到討論,主因在於其含有「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當熱飯冷卻後,部分澱粉會轉化為抗性澱粉,此類澱粉不易被小腸吸收,進入大腸後可發酵生成短鏈脂肪酸,有助於輕微促進腸道蠕動。不過,目前尚無研究證實抗性澱粉能直接降低大腸癌風險。反而需要注意的是,冷飯或隔夜飯若保存不當,容易滋生細菌或受污染,吃下肚可能造成腸胃不適甚至食物中毒。建議民眾若要食用冷飯,應確保保存環境乾淨、溫度適當,以免適得其反。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大腸癌已連續11年高居國人癌症發生率首位,台灣每10萬人中約有45人罹患大腸癌,居全球之冠。消化內科醫師簡錫淵提醒,大腸癌的預防與早期發現至關重要。日常生活中應多攝取蔬果與膳食纖維、減少加工肉類攝取,並定期進行糞便潛血檢查及大腸內視鏡檢查;若發現腺瘤型息肉,及早切除即可降低癌變風險。簡錫淵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大腸癌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不僅治療效果佳,也能減少
常春月刊 ・ 13 小時前
台灣老人工作率不到1成…遠低於日韓!專家揭「1關鍵」:不是因為存夠錢
台灣老年人工作率不到1成?財經專家游庭皓在臉書發布貼文,表示台灣65歲以上高齡者的勞動參與率僅有9.9%,遠低於南韓38.3%、日本25.7%,這跟就業結構有關。不過,他認為「65歲以上人口重返勞動市場,是維持國家經濟活力的關鍵課題」。
鏡報 ・ 1 天前台籍男飛機上酒後抽菸 飆罵航警被上銬送辦
(中央社記者葉臻桃園25日電)航空警察局昨天深夜獲報,26歲呂姓男子在日本飛回桃園機場的星宇航空班機上喝酒後情緒失控、在座位抽紙菸,飛機落地後還對要逮捕他的員警咆哮髒話,最後被上銬、移送法辦。
中央社 ・ 1 天前
「AV界赤木晴子」坐在詹皇後方看球掀暴動!葵伊吹嗨回應:夢想近了
日本知名AV女優、被粉絲封為「AV界赤木晴子」的葵伊吹(葵いぶき),近日因在NBA開季戰中現身洛杉磯湖人主場,坐在球星LeBron James(詹皇)正後方觀賽而在社群登上熱搜。畫面曝光後立刻掀起熱議,原帖在社群平台X的觸及量超過1800萬次。對此,葵伊吹也親自回應,透露觀賽時的興奮心情與下一步計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嘉義小貨車「倒車不慎」慘墜20米深谷 警消垂降救人
竹崎分局內埔龍山聯合所上午8時接獲報案,警消到場展開救援,經吊掛下降20公尺邊坡,在四輪朝天、車體嚴重變形的貨車上找到受困的賴男,架設繩索將其吊掛拉上產業道路脫困。賴男意識清楚,身上多處擦傷及腹痛,無酒精反應。賴男向警方表示,當時要前往大坑山區探訪友人,因道...
CTWANT ・ 5 小時前
現實版神力女超人!弓倒立射火箭 火花四濺點亮火神祭
是藝術,也是極限!來自英國的「足弓射手」Orissa Kelly,曾為英國王室獻藝在超級盃中表演、登上《英國達人秀》,以「倒立雙腳射火箭」聞名全球!這位結合柔術、雜技與射箭的傳奇藝術家,不僅是金氏世界紀錄保持人,還曾參與奧運典禮與電影《神力女超人》的演出。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現況曝光!「豐原5口命案」透天厝人去樓空 宅前站牌入夜格外冷清
7月初台中「豐原5口命案」因詐騙投資害命,震驚全國,王家在豐原車站前方開設生存遊戲與軍用品社10多年,這間4樓透天厝地處黃金地段,7旬房東成最大受害者,房價瞬間崩跌,甚至連相鄰住戶都被波及,目前軍用品店內外空間已清理完畢,招牌也拆除,房東暫時擱置,也無心招租或賣房。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荒腔走板!台籍男機上喝酒點菸 對航警罵三字經遭壓制上銬
昨(24)日一名台灣籍旅客搭機,從日本成田機場返回桃園機場,但在機上喝酒後行為脫序,直接於座位上抽起紙菸,一落地立即被航警上銬逮捕。24號晚上11點航空警察接獲通報,一名台籍男子在星宇航空JX805班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癌王胰臟癌唯一早期警訊!醫示警:年過50罹「1病」要小心
胰臟癌被認為是難以對付的「癌王」,早期大多沒有症狀,患者很難有所警覺,且胰臟位於後腹腔,長了壞東西相較其他器官的癌症更不容易被發現,預後不佳且復發率高,是名副其實的「9死1生」,包括資深體育主播傅達仁、名嘴劉駿耀、法國名廚侯布雄、聲樂家帕華洛帝、資深藝人巴戈等名人皆因胰臟癌過世。醫師林相宏分享一名55歲個案,提醒高血糖是胰臟癌的警訊,「糖尿病可能是早期診斷胰臟癌的唯一機會」,要特別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1 小時前
25歲男血壓飆163!少吃「1物」不藥而癒 還治好糖尿病
提及高血壓,一般會想到過量鈉鹽攝取,但醫師魏士航表示,一名25歲男子並非因吃太鹹而高血壓,而是因為體重高達125公斤,且患有嚴重胰島素阻抗,經過少吃「碳水化合物」後,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下降。5個月後,男子瘦了20公斤,此時已不需要血壓藥物,也能維持在理想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婦人「鼻涕清澈、卻吐黃痰」 醫:有點怪!一照果然是癌症
一名50多歲婦人長期受到鼻塞與黃鼻涕倒流困擾,即使治療1至2個月,症狀不僅未改善反而逐漸惡化,打呼聲也越來越大。經耳鼻喉科醫師陳亮宇進一步檢查,竟發現婦人鼻咽部長了一顆惡性腫瘤,確診為鼻咽癌。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都錯了!吃太鹹未必傷身 研究揭「1物」才真害血壓飆
一般認為,吃太鹹會導致高血壓,但醫師魏士航表示,研究發現,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高鈉鹽的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但對非高血壓患者,鈉鹽的影響卻非常不明顯。而且,無論有無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他表示,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避免過多的鈉鹽外,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若能改善高胰島素分泌的問題,高血壓就可望獲得真正解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維生素C多檸檬20倍!醫讚「1冷門水果」抗發炎、延緩慢性病
你吃過這款冷門水果嗎?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油甘果」果實富含維生素C,約檸檬的20倍,同時具有極強的抗氧化與抗發炎能力,是泌尿道與攝護腺健康的守護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一堆人中!吃飽就睏恐「1重病」警訊 醫嘆:健檢也難發現
許多人有「飯後嗜睡」的現象,不以為意,但醫師張家銘表示,其實這是常被輕忽的糖尿病早期警訊,一篇今年新發表的文章指出,糖尿病,其實從細胞能量,也就是粒線體,當「粒線體功能失調、活性氧暴增、血糖代謝異常」這三大核心,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人體表現出來的「容易累、容易脹、容易煩」,因此飯後睏倦,早就是一種警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研究揭「3生活習慣」加速老化!第一種害人老7歲
抗老化是現代重要議題。醫師劉博仁表示,最新研究發現,人在 30、40 歲時,身體老化速度就已開始出現明顯差異,3種生活習慣會讓身體「加速變老」,包括抽菸、肥胖、運動量少都會加速老化,尤其抽菸是最可怕的因子,會使生物年齡較不抽菸者老了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不只十字花科蔬菜!醫師認證「這4種」食物有效防癌:每天吃,乳癌、大腸癌、攝護腺癌風險都降低了
吃對食物才能有效防癌!但你知道吃什麼才是對的嗎?台灣基因營養功能醫學會理事長劉博仁醫師列出「四類防癌食物」,除了眾所皆知十字花科蔬菜之外,菇類、 薑黃、Omega-3等不只能有效幫助身體排毒,更可以強化免疫系統、抑制癌細胞,而且不只是「偶而吃」,要將其融入日常飲食「天天吃」,才是能夠預防癌症的關鍵。
幸福熟齡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