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世宏專欄: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當左派理想主義進入現實政治
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我知道川普在看,請把音量調大!」——這句話,在紐約市長當選人祖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的勝選之夜,既像挑釁,也像宣告。這位34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將於2026年1月成為紐約史上最年輕的市長、第一位穆斯林市長,也是首位出生於非洲的市長。
從少數族裔到紐約市長
他的勝選,讓全美左派振奮,也讓保守派警覺;而對我們身處台灣的觀察者而言,這場遠在美國東岸的選舉,正好反映著一個更普遍的問題——當理想主義登上現實政治舞台,它究竟能走多遠?
曼達尼幾乎是以素人之姿闖入紐約政壇:沒有選舉機器支持,沒有龐大財力,卻憑藉社群動員與族裔社區的凝聚力,擊敗前州長安德魯・古莫(Andrew Cuomo)與共和候選人柯蒂斯・斯里瓦(Curtis Sliwa)。這場選戰象徵的不只是世代交替,更是政治文化的轉型。曼達尼不再以「菁英治理」為榮,而以「草根共生」為傲;不再以「市場效率」為主軸,而以「社會正義」為基礎。他的政見,包括免費托育、擴大公共運輸投資、對大型資本課徵城市稅,乃至重新審視警政預算,都來自一個明確的信念:城市應該為人民服務,而非為資本服務。
曼達尼的出身,使這個理念更具象徵性。他的父親是知名政治學者馬哈茂德・曼達尼(Mahmood Mamdani),研究殖民權力與社會解構;母親米拉・納爾(Mira Nair)則是印度裔導演,代表作《雨季的婚禮》(Monsoon Wedding)早在2000年代即為南亞移民文化發聲。換言之,曼達尼不只是政治人物,更是全球南方學術與文化遺產的繼承者。他的政治語言裡,流動著反殖民、跨族裔與經濟民主的血脈。這樣的身分組合,在紐約——一座以移民構成的城市——顯得恰如其分,甚至浪漫;但也注定與美國主流政治發生碰撞。
左派理想的試煉
正如英國《衛報》記者勞倫・甘比諾(Lauren Gambino)報導指出,曼達尼的勝選夜更像是一場文化節慶:Twitch 實況主哈桑・派克(Hasan Piker)現身助陣,葉門咖啡館與巴勒斯坦餐館擠滿支持群眾。那一刻的紐約,是多元與激情的縮影,也是全球左派的新想像——一場以社群串連的公民慶典。
然而,浪漫之後仍須面對現實。紐約州州長凱西·霍楚(Kathy Hochul)已明言反對提高稅收以資助曼達尼的政策;華爾街金融界也對這位「自稱社會主義者的市長」存疑。
對美國民主而言,曼達尼的崛起,也是一場內部的靈魂拷問。當晚除了紐約,維吉尼亞與紐澤西的州長選舉也由民主中間派勝出。維吉尼亞州長當選人艾比蓋兒・史班柏格(Abigail Spanberger)在勝選演說中呼籲「選擇務實而非混亂」,暗示她將拒絕走向意識形態對抗的路線。此一對比顯示,美國民主正同時被兩股力量拉扯:一邊是以曼達尼、奧卡西奧-柯蒂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為代表的理想主義派,另一邊則是延續拜登與賀錦麗路線的溫和務實派。
曼達尼的挑戰,不只在於財政或議會合作,更在於如何重塑政治想像。他不否認自己的「社會主義」標籤,反而把它定義為「讓工人與中產階級重新看見自己在城市裡的位置」。他主張公共交通是「城市的血脈」,托育是「未來的基礎設施」。這種語言既有經濟訴求,也有倫理訴求——強調照顧、連結與再分配正義。這樣的語彙,與台灣當下被市場化與選舉化的公共政策形成對比。在我們的政治文化裡,托育、交通、住宅往往被視為「支出」;在曼達尼的框架裡,它們是「投資」,投資於人與社會的可持續性。
然而,他也必須面對來自右翼的攻擊。川普在Truth Social上怒罵曼達尼是「猶太人憎恨者」,甚至威脅若他上任將削減聯邦經費。這不僅是一場政策之爭,更是文化戰場的延伸。曼達尼的反以立場與穆斯林身分,將成為右翼動員的方便靶;而他的每一次施政失誤,恐怕都會被放大成「社會主義失敗」的證明。這樣的政治生態,與台灣極為相似——在兩極化媒體環境中,政治人物幾乎無法擁有「中間地帶」,不是被神化,就是被污名化。
理想主義政治的再思考
有趣的是,曼達尼在勝選後的第一份聲明中,特別強調「民主應該是一個能讓所有人看見自己的政」。這句話道出他的企圖心:不只是成為紐約的市長,更是重塑民主的象徵。若他能成功治理紐約,左派理念將獲得前所未有的正當性;若他失敗,則可能讓共和藉機將「社會主義」與「治安崩潰」畫上等號。
對台灣而言,觀察曼達尼現象,最重要的啟示或許在於「政治新語言的再造」。他的勝選證明:在一個資訊飽和、信任貧乏的時代,政治動員不再靠單向宣傳,而靠共感與共創。政治人物若要重新贏得人民信任,必須願意回到最基本的提問——誰的城市?誰的國家?誰的未來?這樣的提問,不僅適用於紐約,也適用於台灣。當我們習慣以技術官僚的語言處理社會問題,是否也該重新學會以倫理與情感思考公共決策?
曼達尼的故事提醒我們,理想主義並非天真,而是一種對公共生活的信念真正的挑戰,或許不在於他是否能實現所有政策,而在於他能否在現實與理想之間,保持那份不被體制吞噬的誠意。當全球民主陷入犬儒與分裂之際,正需要這樣一個來自烏干達、成長於紐約皇后區、挑戰華爾街的年輕政治人物。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川普危機來了!共和地方選舉輸得難看 紐約選出首位穆斯林市長
林佳龍紐約設宴無人到場真相反轉 綠委質疑:中國外交失利釋放錯假訊息
羅世宏專欄:公民的誕生——期待肯.伯恩斯的《美國革命》
其他人也在看

鄭任汶專欄:賴清德與卓榮泰要有「被討厭的勇氣」
最近幾件事看似彼此無關,但跟民進政府要堅持怎樣的「執政價值」息息相關。那就是普發一萬現金、吳音寧掌台肥不成,以及立院藍白政主導停砍公教年金的修法,此三件事考驗著賴卓體制的政策選擇與政治判斷。前兩項,民進政府前倨後恭的結果落得灰頭土臉;最後一項的年改,立院民進團力擋,但少數不敵多數,全案保留送朝野協商。當天、周四下午,前總統蔡英文非常罕見的跳出來發文,「年金改革,不該半途而廢。只靠政府預算,救不了大家的退休金。」但至今還不見賴卓體制對外的正式態度,頗讓外界擔憂與注目。
鏡報 ・ 14 小時前

高雄市長初選白熱化!綠4強布局造勢、政策搶支持
2026高雄市長選戰升溫,民進4強林岱樺、邱議瑩、賴瑞隆、許智傑角逐提名,初選進入白熱化;林岱樺雖陷助理費爭議民調仍居高不下,邱議瑩推生活政策、賴瑞隆拚客家票、許智傑勤走基層,各自鞏固支持者。不過,綠營基層也憂心,若整合失利,恐重演「三腳督」,讓藍營柯志恩得利。
太報 ・ 14 小時前暗批川普 馬克宏:打擊販毒必須尊重主權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7日表示,任何打擊毒品走私的努力都必須尊重所有國家的主權,含蓄地批評了美國在加勒比海與太平洋具爭議性的反毒行動。 馬克宏在結束短暫的拉丁美洲訪問後抵達墨西哥。他在和墨西哥總統薛恩鮑姆(Claudia Sheinbaum)的聯合記者會上,被問及美國此舉、以及有關美國最終會在墨西哥採取類似行動的報導時,發表了這番評論。 馬克宏說,「打擊販毒是一場結合我們所有人的戰役」,「是基於主權國家之間的合作、以及對各國主權的尊重來進行管轄」,指出他和薛恩鮑姆已討論過這項議題。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在拉丁美洲集結了大量軍力,並稱此舉是為了消滅毒販。 美國的空襲行動至今已摧毀至少18艘船隻,但華盛頓尚未公佈任何具體證據、顯示被攻擊的目標在走私毒品或對美國構成威脅。(編輯:宋皖媛)
中央廣播電台 ・ 14 小時前
是選票硬?或石頭硬 被罵翻的健保補充保費下一步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特稿全民健保持續虧損,衛福部為籌措資金來源,近日推出「補充保費」改革新制。結果宣佈後,全台從北到南一片罵聲,短短7個小時,行...
FTNN新聞網 ・ 14 小時前
阿富汗與巴基斯坦談判無疾而終 雙方暫時保持停火
官員週六(8日)表示,巴基斯坦與阿富汗在伊斯坦堡舉行的和平會談已無疾而終,這項旨在緩解邊境緊張局勢,維持脆弱停火協議的談判破裂,雙方都指責是對方要負責。
太報 ・ 2 小時前
工商社論》從APEC倡議,論台灣面對人口危機的應對
韓國總統李在明於APEC大會上提出呼籲,籲成員國應共同面對「人口危機」,因為「人口結構的變化是一個嚴重且重大的危機,影響社會的各個層面,包括經濟成長、勞動市場、育兒與福利等。」他說,若只有部分或個別國家來面對,將更難以解決人口結構變化所帶來的危機,而他的呼籲納入了APEC「慶州宣言」裡。`
工商時報 ・ 17 小時前
風評:失言又失格的曾文生,專業何在?
雖然這不是政治性遠高於專業性的台電董事長曾文生第一次失言,但這次情況算是更嚴重,因為是既失言又失格更無專業。台北市翡翠水庫多次緊急支援台電發電,翡管局研擬收補償費,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回應,台北市需要的電力主要是靠其他縣市發電提供,若台北市以翡翠水庫多次支援台電發電為由要加收額外費用,恐怕其他縣市也會要求送電來台北市要額外計費。每個水庫(公共建設)規劃與興建時一......
風傳媒 ・ 12 小時前
「福建號」航艦採電磁彈射起飛 專家:共軍飛行員恐有戰力間隙
海軍「福建號」航空母艦日前正式入列服役。淡江大學戰略所副教授林穎佑指出,福建號使用傳統動力,如何維持電磁彈射器持續作...
聯合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戴資穎突然告知要退休 父親戴楠凱:她想去爬玉山、環島
31歲的台灣羽球一姊戴資穎昨無預警在社群媒體宣布退役,提到過去一年因傷所苦,在球場上痛到被迫離開,沒能在職業生涯有個完整的結局,「不想讓大家看見那麼脆弱的我」,選擇在臉書宣布引退。父親戴楠凱今天(11/8)受訪表示,尊重小孩個人意見,並透露戴資穎曾說,退休後想爬玉山、環島。
太報 ・ 6 小時前
美國網媒創辦人開始找房子搬離紐約 曝共領導城市肯定不會有好結果
美國網路媒體公司Barstool Sports 創辦人戴夫.波特諾伊(Dave Portnoy) 日前在直播中表示,正認真考慮關閉公司位於紐約市的辦公室,理由是新當選市長佐赫蘭.曼達尼(Zohran Mamdani) 的政治立場令他極為不滿。波特諾伊直言,自己「無法接受讓一位共員管理紐約市」,更批評曼達尼「痛恨美國」。波特諾伊在上周的YouTube直......
風傳媒 ・ 1 天前
美超市爆「李斯特菌群聚」釀6死 醫揭「4族群」高風險!
生活中心/王靖慈報導美國聯邦官員前陣子提醒消費者避免食用沃爾瑪(Walmart)和喬氏連鎖超市(Trader Joe’s)的某些義大利麵加熱即食包,因為這些產品可能受到李斯特菌污染。7日婦產科蘇怡寧醫師於臉書粉專《蘇怡寧醫師愛碎念》發文,表示這次事件造成27名確診個案,目前至少6人死亡,其中還包含流產,並於文中指出病毒的危險,以及4大高風險人群。
民視健康長照網 ・ 4 小時前
開車、騎車族快看!油箱「見底才加油」超傷車 正確加油時機曝
台灣交通發達,滿街都是汽車、機車,但是對於油車來說,其實油箱見底才加油,對車子而言是很傷的一件事。有網友就說自己的朋友很愛車,但是每次都油箱見底才去加油,而其實中油公司也有提醒過,不要等油箱見底再去加油,這樣對於油箱底部之汽油泵非常不友善,中油也提供了「最佳加油時機」供民眾參考。
鏡報 ・ 8 小時前
物業不幹了!控住戶欠繳管理費逾5千萬 清潔人員拿不到薪水罷工出走
「我司將於2025年12月31日24時起,正式停止對小區的物業服務,並完成人員撤場。」中國杭州一處社區管理公司發布聲明,指出由於持續支出費用維護社區環境,又管理費收繳率過低,導致長期處於嚴重虧損狀態;對此杭州市相關部門表示,原物業撤場前需完成下任管理公司選聘,保障住戶基本生活秩序。
鏡報 ・ 5 小時前
謝謝小英總統!媒體人宣布「登記結婚」十年情緣開花結果
資深媒體人徐嶔煌近日宣布喜訊,與相戀十年的伴侶正式完成結婚登記,預計將於近期舉辦婚禮。消息傳出後,各界好友與粉絲紛紛送上祝福,許多人恭喜這段長跑十年的感情終於修成正果。徐嶔煌在接受主持人翁有繼專訪時透露,兩人感情穩定、相知相惜,這段關係的基礎在於「理解與支持」,歷經歲月的磨合後,感情更臻成熟。徐嶔煌表示「我們兩個大概在一起十年的時間」,強調不是「閃婚」,而是「順其自然、也尊重對方」,徐嶔煌也說,結婚這件事是交給對方決定的,「他應該也思考十年有了」。談及婚姻的意義,徐嶔煌認為,結婚不僅是愛情的延續,更是一種彼此的保障與承諾。他說,能與伴侶攜手走過未來的日子,是人生中重要的幸福時刻。徐嶔煌曾任《北美智報》總編輯,長期撰寫財經評論文章,現活躍於多個政論節目,橫跨財經與政治兩大領域。談到兩人緣起,他透露「對方在和我交往之前,是我的讀者,算是粉絲」,如今兩人從文字結緣、相伴成家,也為這段故事增添幾分浪漫色彩。對於外界的祝福,徐嶔煌特別感謝家人與朋友長年支持。他表示,自己將以更加積極與穩定的心態面對生活,也希望能鼓勵更多人勇敢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原文出處:謝謝小英總統!徐嶔煌宣布登記結婚 與十年伴侶步入禮堂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豬瘟防疫不力變笑柄?徐嶔煌:連「這國家」萬聖節也扮盧媽媽!小豬宣布結婚!不藏了「一家三口畫面曝」她才被拍飄孕味正妹女友低調陪15年!黃明志昔喊「想結婚」卻爆同房謝侑芯
民視影音 ・ 14 小時前
鄭麗文不放棄武力保台卻反對加軍費?9000億排擠民生?沒國家花GDP 5%在國防?苗博雅逐一拆解
台灣國防預算GDP 2.1%比韓國、新加坡、美國都低,卻常問「美國會否協防」?鄭麗文德國之聲專訪引爆爭議:質疑GDP 5%、稱普丁非獨裁者、俄烏戰爭歸咎北約。苗博雅事實查核各國軍費、拆解以問答問話術、警告短影音認知戰。
風向台灣 ・ 1 天前
連晨翔脫衣秀武打滿足幻想! 自爆曾跳八家將有「橫著走」氣場
《舊金山美容院》最新一集中,劇情進入主角們展開反擊的第二步:鄧惟宇(章廣辰飾)透過拯救即將熄燈的特殊門市「日初店」,企圖以實力證明自己擁有接班集團的能力;而江之浩(連晨翔飾)則與他裡應外合,化身為在江湖打滾、號稱能「躲過米格魯」查緝的梟雄,以新人之姿進到日初店上班。
鏡報 ・ 3 小時前
凌晨躲貓貓!台中通緝犯狂奔3路口「躲車底」 熱心民眾一句話讓他栽了
台中凌晨驚魂!通緝犯駕車遭攔查,棄車狂奔500公尺,最終躲藏超市停車場車底下,仍難逃警方法眼。警方在熱心民眾協助下,成功在大連路一家超市停車場,發現躲在車輛下方的王姓男子,當場將其逮捕。經查,王男因毒品和公共危險案件遭通緝,才會奮力逃逸。儘管他費盡心思,但最終仍難逃法網,落入警方掌握。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葛萊美獎入圍名單出爐 肯卓克拉瑪9項提名成大贏家
(中央社紐約7日綜合外電報導)2026年葛萊美獎入圍名單今天出爐,今年2月一舉抱走5座獎項的饒舌歌手肯卓克拉瑪獲得9項提名,成為最大贏家。全球爆紅動畫電影「Kpop獵魔女團」熱門歌曲Golden也獲3項提名。
中央社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