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史上最長關門落幕 兩皆輸徒留民怨
(中央社華盛頓1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關門已告終,但幾乎沒有人對最終結果感到滿意。民主未能爭取到他們要求加入支出協議的健康保險條款,而掌控華府權力的共和也未能倖免於民意指責。
以下是美聯社分析這次政府關門事件的始末與可能的結局。
●引發關門的導火線
民主為支持短期撥款法案開出數項條件,核心要求是延長一項加碼的稅收抵免,這項措施能降低透過「平價醫療法」(Affordable Care Act)市場取得的健保費用。
這項稅收抵免在COVID-19疫情期間獲得提升,並透過前總統拜登的重大能源與健保法案再次延長,但預計於今年12月底到期。國會預算處(CBO)預估,若無這項抵免,數以百萬計美國民眾的保費平均將上漲超過1倍,明年將有超過200萬人完全失去健保。
儘管民主人呼籲就此事進行協商,但共和人表示必須先通過撥款法案。
參議院多數共和領袖圖恩(John Thune)最終承諾民主,將於12月就稅收抵免延長案進行表決以化解僵局,但許多民主人要求的是一項有保障的解決方案,而非一場很可能失敗的表決。
●民主領袖面臨壓力
根據華府無派非政府組織「公共服務夥伴關係」(Partnership for Public Service)統計,在總統川普第2任期的第1年,已有超過20萬名聯邦雇員因解僱、強制調職或共和政府的延後離職計畫而離職。
與政府施政重點不符的整個機構遭到裁撤,國會先前批准的數十億美元資金也被凍結或取消。
民主不得不依賴法院來阻止川普的部分舉措,卻無法透過立法達成目標。他們也無力阻止川普的大規模減稅及打擊移民法案;共和為籌措這項法案的財源,削減了公營保險「醫療補助」(Medicaid)和俗稱糧食券的「營養補充援助計畫」(SNAP)等未來安全網計畫的支出。
民主在削弱川普政府施政重點上的無力,引發了要求民主國會領袖採取更強硬回應的呼聲。
●兩甩鍋大戰
這次政府關門的政治風險極高,這也是為何兩領袖幾乎每天舉行記者會以形塑輿論。
根據美聯社-美國民意研究所公共事務研究中心(The Associated Press-NORC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 Research)的民調,約6成美國民眾認為川普和國會共和人對政府關門負有「很大」或「相當大」的責任,同時有54%的民眾對國會民主人持相同看法。
至少3/4的美國人認為,兩都應承擔至少「中等程度」的責任,凸顯沒有任何一方能成功規避指責。
●政府關門帶來的傷害
國會預算處表示,政府關門對經濟的負面衝擊大部分將在結束後恢復,但無法完全復原。國會預算處估計,為期6週的關門將造成約110億美元的永久性經濟損失。
然而,除了數字之外,政府關門也為許多美國民眾帶來一連串麻煩。
聯邦雇員領不到薪水,造成財務和精神壓力;旅客的航班被延誤,有時甚至被取消;依賴「營養補充援助計畫」等安全網計畫的民眾福利中斷,全國各地的美國民眾在食物銀行排隊領取餐食。
堪薩斯州共和籍聯邦參議員莫蘭(Jerry Moran)說:「這種失能對國內的選民和經濟已具足夠破壞性,但它也向正在觀望的世界發出一個危險訊息。」
他指出:「它向我們的盟友表明我們是個不可靠的夥伴,並向我們的對手發出信號,即我們甚至無法合作履行國會最基本的職責。」(編譯:李佩珊)1141113
其他人也在看

史上最長政府停擺結束 兩沒贏家 3/4國人認都要扛責
美國史上持續最長的政府關門最快可能在12日,也就是第43天結束,但此次停擺沒有贏家,只有傷害,且兩都難辭其咎。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4 小時前全球網路自由連15年下滑 台灣第7亞洲最佳、中國緬甸墊底
(中央社華盛頓12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今天公布的「網路自由度報告」,全球網路自由連續第15年下降,中國與緬甸一樣敬陪末座,冰島仍是全球網路最自由的國家,台灣以79分名列全球第7,為亞洲最佳。
中央社 ・ 14 小時前薛劍發表斬首言論惹議 日本外長已要求中方因應
(中央社加拿大尼加拉地區12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上週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關於台灣有事的答詢,在社群平台X發表斬首言論而引發爭議。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今天批評此舉,「極為不妥」。
中央社 ・ 17 小時前領全額?沒收到?糧食券經費24小時到位 但各州恢復不一
受到聯邦政府關門影響,俗稱糧食券的「營養補充援助計畫」(Supplemental Nutrition Assistanc...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4 小時前
曝台灣考慮晶片武器化 彭博:反制不友善國
[NOWnews今日新聞]南非先前對台灣駐處名稱降級,台灣政府一度祭出「晶片出口管制」作為反制,南非政府在壓力下提出協商請求,台也同意暫緩,被外界解讀「晶片外交」奏效。而台灣並未完全放棄這項手段。《彭...
今日新聞NOWNEWS ・ 15 小時前
八炯團隊3成員遭揭露未列懸賞 辦案人員:盼迷途知返、改過自新
民進立委沈伯洋日前被宣布「立案偵查」,今(13日)再發懸賞公告,懸賞最高人民幣25萬元(約新台幣109萬元)要逮捕台灣網紅八炯、閩南狼(陳柏源)。中國央視旗下媒體《日月譚天》指出,公安機關已掌握八炯團隊3名成員的資訊,強調沒將3人列入懸賞通告,是希望給予「迷途知返、改過自新」的機會,體現「依法懲獨」針對的是極少數人。
鏡新聞 ・ 15 小時前
涉助詐團洗錢數千萬 台北知名麻辣鍋女負責人遭羈押禁見
台北市一間知名麻辣鍋連鎖店蔡姓女負責人,竟然涉嫌將公司帳戶提供詐騙集團使用,還指示公司會計協助轉匯,在今年4月到8月間協助詐騙集團洗錢數千萬,台北地檢署指揮警方兵分32路,搜索蔡姓女老闆及相關人頭公司
台視新聞網 ・ 20 小時前川普擬普發逾6萬元關稅分紅 白宮:正評估如何執行
(中央社華盛頓12日綜合外電報導)路透社報導,白宮發言人李威特今天表示,總統川普依然「堅持」發放給全國民眾每人2000美元(約新台幣6萬2700元)的分紅,這筆款項將來自關稅的收入。
中央社 ・ 14 小時前曼達尼新政府徵才 1周湧5萬人
距離候任市長曼達尼(Zohran Mamdani)開放求職履歷投遞入口不到一周,已有超過5萬人提交申請,希望加入其新政府...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4 小時前
朱家軍延續火力!三門大砲合開節目 首播轟賴清德「沒病識感」
國民前主席朱立倫卸任後,過去旗下務發言系統的子弟兵楊智伃、鄧凱勛以及智庫副執行長凌濤開設新節目《大風吹,吹什麼?》評論時政。首集節目談到立法院長韓國瑜回應總統賴清德要求聲援民進立委沈伯洋一事,跟進對賴清德喊話,「要有病識感」,凌濤更提到近日外傳國安會、外交部內鬨消息,「對美關係沒斷也瘸了」。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頭號傳染病 世衛:結核病2024致123萬人死
(中央社日內瓦12日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天表示,結核病仍是全球頭號傳染病,估計去年奪走123萬條生命;世衛警告,近年在對抗結核病的進展十分脆弱。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特朗普威脅對BBC採取法律行動 全面撤稿否則面臨重金賠償
BBC總裁蒂姆·戴維已經宣佈辭職,和他同步辭職的新聞主管黛博拉·特內斯堅稱BBC並不存在「系統性偏見」。
BBC NEWS 中文 ・ 13 小時前鄭麗文會新加坡代表 稱新加坡對台具重要借鏡價值
(中央社記者劉冠廷台北13日電)國民主席鄭麗文今天與新加坡駐台代表葉偉傑會談,鄭麗文肯定新加坡一貫清晰、務實的外交溝通風格,認為新加坡在區域事務中所展現的穩健角色與溝通能力,對台灣具有重要借鏡價值。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外傳美需索台灣3500至5500億美元 施俊吉:好幾代人積蓄必須拒絕
美國媒體Politico針對台美關稅談判,引述知情人士指出,美方要求台灣投資「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而台灣目標月底前與美敲定協定。對此,財經出身的前行政院長施俊吉今(13日)表示,台灣必須拒絕美國的需索,因為這項介於台幣10.85兆至17.05兆的鉅資是好幾代台灣人的積蓄,我們這一代人有什麼權力能將它送給美國人?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KK園區主謀佘智江「被送中」受審!涉案金額12兆、數10萬人受害
中國博弈大亨同時也是緬甸KK園區首腦之一的佘智江,遭泰國警方逮捕後,經過3年多的司法攻防,12日正式引渡回中國受審,他被指控在緬甸興建2座賭場,以及設立200多個非法賭博網站,涉案金額高達台幣12兆。
台視新聞網 ・ 15 小時前芝橋港區多名華人居民遭ICE拘捕 引發社區恐慌
芝加哥華人聚居的橋港區,近來頻傳疑似移民執法行動。短短兩周內,至少有華裔、拉丁裔等居民遭ICE蒙面特工以「身份核查」名義...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4 小時前美政府停擺落幕 民主爆內鬥:舒默遭圍剿 期中選舉變數升高
美史最長政府停擺落幕後,民主迅速陷入新一輪內鬥。八名參議院民主人本周末爭取到醫療補助的明確讓步,就倒戈為共和提供重...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6 小時前颱風鳳凰豪雨宜蘭釀災 藍委控中央拖延分洪工程
(中央社記者王承中、賴于榛台北13日電)颱風鳳凰導致宜蘭縣蘇澳鎮發生嚴重淹水災情,國民立委吳宗憲今天表示,蘇澳溪分洪道工程地方喊了很多年,行政院卻一拖再拖,直到12日發生災情,行政院才將增加的經費納入縣市管河川改善工程計畫中,若無嚴重災情,宜蘭不知道還要等多久。
中央社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