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威脅對BBC採取法律行動 全面撤稿否則面臨重金賠償
美國總統特朗普威脅要對英國廣播公司(BBC)採取法律行動,原因是BBC在《廣角鏡》紀錄片中剪輯並使用了他的一段演講,引發爭議。
特朗普的法律團隊已向BBC下達最後期限,要求其在11月14日前對該紀錄片作出「全面且公正的撤回」,否則將面臨高達10億美元(約7.6億英鎊)的賠償訴訟。
一份洩露的BBC內部備忘錄指出,該節目通過拼接特朗普2021年1月6日演講的兩個片段,使其看起來像是在明確煽動民眾於選舉失利後攻擊美國國會大廈,誤導了觀眾,。
BBC總裁蒂姆·戴維(Tim Davie)已經宣佈辭職,和他同步辭職的新聞主管黛博拉·特內斯(Deborah Turness)堅稱BBC並不存在「系統性偏見」。
在《每日電訊報》上週刊登了這份備忘錄後,面對日益升高的壓力,兩人於週日辭職。該備忘錄由BBC編輯標準委員會的前獨立外部顧問麥可·普雷斯科特(Michael Prescott)撰寫。
這份備忘錄指控BBC在報導加沙相關新聞時存在問題,並對其反特朗普、反以色列的偏見以及對跨性別議題的片面報導提出批評,還提及《廣角鏡》節目的剪輯爭議等「令人憂慮的事項」。
週一,BBC主席薩米爾·沙阿(Samir Shah)承認該紀錄片存在「判斷錯誤」,並表示剪輯後的演講內容給人一種「直接號召行動」的印象,BBC願意為此道歉。
然而,在回應英國議會文化、媒體與體育委員會的來函時,沙阿指出,BBC並未如備忘錄中所指「刻意掩蓋」這些問題,關於BBC未曾處理備忘錄中提出的疑慮的說法也並不正確。
特朗普總統於週日致函BBC,要求道歉並「適當賠償」。
該信指控BBC對他作出「虛假、誹謗、貶低、誤導且煽動性強的陳述」。
特朗普的律師亚历杭德罗·布里托(Alejandro Brito)也根據佛羅里達州法律指控BBC誹謗。
沙阿在致委員會的信中表示,自備忘錄公開以來,BBC已收到超過500宗投訴。
他指出,《廣角鏡》節目的剪輯內容曾於今年一月及五月在委員會中討論,作為BBC美國大選報導整體審核的一部分。
他補充說,普雷斯科特與部分委員會成員當時已對此表達關切。
沙阿表示,他「也聽BBC新聞部門說,剪輯片段的目的在於傳遞演講的訊息」。
這樣做是為了讓《廣角鏡》的觀眾「更能理解特朗普總統的支持者如何接收該演講,以及當時現場的情況」。
他解釋,該議題未被深入探討,是因為「並未引起大量觀眾反饋,且節目播出時間早於美國大選」。
他補充道:「事後回顧,若能採取更正式的處理方式,會是更好的做法。」
在2021年1月6日的演說中,特朗普表示:「我們要走向國會山,為我們英勇的參議員與國會議員們加油打氣。」
但在《廣角鏡》節目中,他被呈現為這樣說:「我們要走向國會山……我會和你們一起去。我們要戰鬥。我們會拼死一搏。」
這兩段原始發言實際上相隔超過50分鐘,卻在節目中被剪接在一起。
戴維於週日表示,圍繞BBC的「近期爭議」並非他決定卸任的唯一原因,但「合乎情理地促成」這一決定。
他說:「整體而言BBC運轉不錯,但確實犯了一些錯誤,作為總裁,我必須承擔最終責任。」
自2022年起開始負責新聞與時事節目的特內斯,週一在宣布卸任後首次公開發言時表示,BBC並不存在「系統性偏見」。
她在BBC倫敦總部外對記者說:「雖然會犯錯,但BBC的記者都是努力工作、力求公正的人。」
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的發言人表示,首相不認為BBC「存在系統性偏見」。
首相辦公室也否認BBC是「腐敗的」——這是特朗普用來形容部分BBC記者的詞語。
英國保守魁巴德諾克(Kemi Badenoch)則表示,BBC「長期以來一直有嚴重問題需要回答」,並稱紀錄片事件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英國自由民主魁埃德·戴維(Ed Davey)則表示,特朗普想要「摧毀BBC並奪走我們的資源」,並指責英國改革魁法拉奇「在一旁煽動」。
法拉奇則在倫敦的一次記者會上表示,自己週五與特朗普通過話,「他對我說:『你們就這樣對待最好的盟友嗎?』」
普雷斯科特亦曾表達關切,指出BBC阿拉伯語頻道在報導以色列加沙戰爭時存在他所稱的「系統性偏見」,且未見有效處理。
他還對BBC在跨性別議題上的報導表示擔憂,認為相關內容遭到了推動跨性別立場的LGBT專責記者的「審查」。
沙阿在信中指出,這些問題已在編輯標準委員會中討論,包括對BBC阿拉伯語頻道的關切。
他表示,針對性別與性認同議題報導的核查發現,「大量內容符合BBC的公正與準確標準」。
他補充說,委員會「承認BBC有時確實會犯錯」,並在必要時採取了行動,包括紀律處分、更新指引及發布更正。
「普雷斯科特先生可能認為這些個別措施仍不足夠。」
「那是他的判斷——他當然有權如此認定。但說BBC忽視疑慮或未採取行動,並不屬實。」
在接受BBC文化編輯凱蒂·拉札爾(Katie Razzall)訪問時,沙阿強調,BBC「絕非毫無作為」,並指出BBC阿拉伯語與長篇報導部門已採取相關行動。
他也為BBC在以色列加沙戰爭報導中被指的「反以色列偏見」進行辯護。
他表示,對普雷斯科特提出的各項問題,包括「個別錯誤與深層問題」,BBC皆予以重視,並已採取行動,但他否認BBC存在系統性偏見。
今年七月,BBC在美國的合作夥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及其母公司派拉蒙,在特朗普採取法律行動後以1,600萬美元(約1,350萬英鎊)達成和解。特朗普指控該公司在2024年大選前,對時任副總統兼民主候選人賀錦麗的訪問進行欺騙性剪輯。
《紐約時報》、CNN與《得梅因紀事報》也曾面臨特朗普的法律行動。
其他人也在看

美眾院通過臨時撥款法案 結束史上最長43天政府「關門」
美國眾議院在當地12日晚間以222票同意、209票反對的表決結果,通過臨時撥款法案,將提供政府資金至2026年1月30日。美國總統川普隨即簽署成法,正式結束美國史上持續最久的43天政府關門。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美國政府史上最長關門落幕 兩皆輸徒留民怨
(中央社華盛頓1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關門已告終,但幾乎沒有人對最終結果感到滿意。民主未能爭取到他們要求加入支出協議的健康保險條款,而掌控華府權力的共和也未能倖免於民意指責。
中央社 ・ 1 天前
「最想進美術館黑貓」Ken醬離世!粉絲不捨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廣島尾道市立美術館有一隻網紅黑貓「Ken醬」,因為經常想要闖入館內與門口警衛「鬥智鬥勇」在社群網路爆紅,不過,館方日前透露「Ken醬」已經去世,以後在美術館再也看不到「K...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台將投資美逾3500億美元?胡采蘋曝正反風險
[NOWnews今日新聞]外媒《Politico》12日報導,美國與台灣正針對台灣對美國的投資條款進行拉鋸,投資承諾金額將介於韓國的3500億美元與日本的5500億美元之間,如果美國政府的停擺危機能盡...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洗澡別開燈!專家證實「關燈洗澡」助緩解失眠 新療癒法外國爆紅
外媒報導分享,近期國外社群上掀起一股「關燈洗澡(Dark Showering)」的趨勢,顧名思義就是在燈光昏暗或全暗的環境中洗澡,這不是為了氣氛,而是有醫師分享,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大腦放鬆,對改善失眠也有一定的幫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違規太多 北京決定展開電動自行車與自行車酒駕篩查
據北京日報報導,由於北京屢屢查到民眾酒後騎乘自行車或電動自行車,這對於騎乘者與路人都有危險,因此,北京朝陽交通支隊決定在朝陽區一帶展開酒駕夜查,也會把自行車與電動自行車,納入酒駕篩查範圍。 據報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昨見AIT!鄭麗文今會面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共同維持台海和平穩定
國民主席鄭麗文今(13日)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進行了一場友好且建設性的會談。雙方就台灣政治發展、兩岸情勢,以及台日關係深入交換意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路透最新民調 8成經濟學家估 聯準會12月將再降息
根據《路透社》報導,在美政府關門、缺乏關鍵官方數據下,約有80%的經濟學家認為,美國聯準會將在下個月再次降息一碼,以支撐疲軟的就業市場。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麻辣鍋大牌「滿堂紅」風光開業一路崩壞 蔡閔如為救品牌走歧路內幕曝
知名麻辣鍋品牌「滿堂紅」負責人蔡閔如,涉嫌利用旗下公司協助詐騙集團洗錢,自今年4月至8月間,短短4個月有18名受害者被騙,不法獲利高達9億元,據了解,滿堂紅去年開始面臨經營不善的窘境,蔡閔如是為了還清債務重振事業,才會加入詐團行列。
鏡報 ・ 1 天前
一發文引萬人追蹤!IPAC創辦人加入Threads 預告「很快訪台」
日前副總統蕭美琴在國際場合「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的年會發表演說。值得注意的是,IPAC共同創辦人、執行董事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本人也熱衷於民主議題;12日他註冊了台灣人常用的社群Threads與大家交流,首篇發文後,目前已有逾1萬名粉絲,被網友問到有沒有訪台計畫,他本人也回應「soon(很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議員︰非洲豬瘟疑點重重問盧秀燕是誰故意整妳? 盧︰幸好病毒沒有擴散
台中市議會13日起進行市政總質詢,國民議員陳本添抽到籤頭1號首先質詢,他說,非洲豬瘟風波暫緩,但非洲豬瘟事件疑點重重,中央至今無法公布病毒來源,懷疑是因盧秀燕「未來的狀況,人家故意整妳」。陳本添說,廚餘運送車輛腳踏板驗出病毒,是否市府厲害,病毒只在案場,但疑點重重;市長盧秀燕坦承,至今不知病毒何來,但最重要的是止住,沒有擴散。陳本添隨後也為盧秀燕叫屈,表示「老實講目前為止不知道這病毒從哪來的。」一般旅客回國入關檢查都很嚴格,但發生這麼大的事,中央防治單位和海關卻沒有人負責。整個事件很詭異,市府免不了有疏失,但非洲豬瘟事件影響民生甚鉅,也重創盧秀燕形象,並造成3名局處長丟官。環保局代理局長陳政良答詢時表示,防疫網是全國性的問題,且有很多層次,最後一關是蒸煮的部分,台中市執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全球網路自由連15年下滑 台灣第7亞洲最佳、中國緬甸墊底
(中央社華盛頓12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今天公布的「網路自由度報告」,全球網路自由連續第15年下降,中國與緬甸一樣敬陪末座,冰島仍是全球網路最自由的國家,台灣以79分名列全球第7,為亞洲最佳。
中央社 ・ 1 天前BBC主席致信向川普道歉 駁斥誹謗指控
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董事會主席已經致信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為對他的演說進行誤導性剪輯一事道歉,但駁斥這是構成誹謗訴訟的依據。 在此之前,BBC表示,他們正在調查川普的演說可能被誤導性剪輯的第二起案例。 BBC在10日為一部已播出的紀錄片道歉,影片中暗示川普在他的支持者2021年1月6日襲擊國會山莊前,直接呼籲採取「暴力行動」。 影片的剪接方式引發了軒然大波,造成BBC執行長、新聞部門主管9日辭職下台,川普的律師也威脅提告索賠10億美元。 BBC在聲明中表示,董事會主席夏哈(Samir Shah)「已向白宮遞交一份私人信件,向川普總統表明他與公司對總統演說剪輯一事感到抱歉。」 然而,BBC表示:「儘管BBC對影片的剪接方式深感遺憾,但我們強烈反對這是誹謗指控的依據。」 BBC稱,BBC的律師已經向川普法律團隊提出書面回應。 隨著在電視節目「廣角鏡」(Panorama)2024年10月播出的紀錄片引發的爭議持續發酵,BBC表示,正在調查川普在國會山莊動亂當天發表的演說的另一段剪輯片段。 英國「電訊報」(The Telegraph)報導,BBC也在2022年6月的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BBC為誤導性剪輯向川普道歉 但拒絕賠償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13日專電)英國廣播公司(BBC)今天晚間為新聞節目的誤導性剪輯向美國總統川普致歉,但拒絕賠償,不認同關於BBC「誹謗」川普的指控。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大陸泉州公安懸賞百萬 徵求八炯、閩南狼「犯罪線索」
繼大陸重慶公安局以涉及《分裂國家罪》,對民進立委沈伯洋立案調查後,大陸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今(13日)發佈最新懸賞通告「徵集台灣網紅溫子渝(網名「八炯」)、陳柏源(網名「閩南狼」)違法犯罪線索」,並開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民進2026北市最強棒是她?王世堅點評「足以抗衡蔣萬安」:勝率有50%
2026年九合一選舉腳步逐漸逼近,各縣市選戰逐漸拉開序幕,民進陸續拍板各縣市長的提名,不過向來被認為綠營苦戰區的台北市,目前只有「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遞交參選意願書,其餘人選有社民議員苗博雅、立委王世堅等人的呼聲都很高。對此,已經再三表達沒意願參選的王世堅則點名民進的一位戰將,直言「她足以抗衡蔣萬安」,且勝率有50%。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日前赴......
風傳媒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