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陸軍太平洋司令示警:印太最大風險是「行動遲緩」
〔記者陳成良/台北報導〕專業軍事媒體《Defense One》報導,美國陸軍太平洋司令部(USARPAC)司令、陸軍上將克拉克(Ronald Clark)近日在夏威夷檀香山舉行的美國武裝部隊通訊與電子協會(AFCEA)印太科技論壇上警告,美軍在印太地區面臨的最大風險是「無所作為」,也就是在危機或衝突出現時「行動遲緩」、部署錯位,甚至「什麼都不做」。
為克服此風險,克拉克表示,太平洋司令部正扮演「陸軍的創新試驗台」,加速推動名為「接觸轉型」(Transformation in Contact)的現代化。該計畫強調以實戰接觸為核心,在訓練與部署過程中同步進行科技實驗。他強調:「作為領導者,我們必須習慣快速失敗、快速迭代,並開發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他透露,USARPAC現正測試新型無人系統與「零信任」(Zero Trust)架構的統一網路。會議上,士兵展示了新一代無人機K1000,原定於現場飛行,但克拉克笑稱其噪音「會嚇壞觀眾」,因此臨時取消示範。
克拉克早前接受《Defense One》訪問時指出,美陸軍在印太的兩大挑戰為「距離的壓迫」(tyranny of distance)與中國軍事行動的「日益具侵略性與脅迫性」。他強調,問題不僅限於台灣海峽,而遍及整個地區。
他表示,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威脅美國條約盟國及夥伴的主權,因此美軍必須「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部署正確的能力」,以不僅能匹敵,更要能有效威懾中方行動。
克拉克在演說中強調,威懾是美國陸軍在印太戰略的「最高職責與基石」。他說:「失敗的代價實在太高,我們必須確保士兵、其家人,以及盟友與夥伴,都能為任何挑戰做好準備。」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以為「打工賺點零用錢」很簡單!60歲阿北自尊心徹底碎了
軍事博物館計畫十年終於幾近完工 M3A3戰車等裝備吊掛入館
國民可改名「投降」!鄭麗文追思共諜吳石 蔡正元批顛倒歷史定位
台灣不買!南非牛肉遭中封殺傻眼 急找亞洲國家賣貨
其他人也在看
蕭副總統與蔡英文訪歐 總統:台灣是國際可信賴夥伴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9日電)副總統蕭美琴結束訪歐行程今天清晨搭機返台,前總統蔡英文昨晚搭機出訪德國出席「柏林自由會議」。總統賴清德說,台灣是國際社會可信賴夥伴,將與歐洲及所有理念相近的朋友站在一起,持續向世界展現台灣人守護民主自由的信念與決心。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鄭麗文祭共諜唱紅曲〈安息歌〉!挨轟「安習近平的心」 律師:兩蔣情何以堪?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昨(8)日出席「白色恐怖秋祭追思大會」,親祭共諜吳石,引發各界譁然。對此,律師黃帝穎變在臉書痛批,鄭麗文在現場高唱紅曲〈安息歌〉,是「敵我不分、向表忠」,質疑此舉是在「安習近平的心」。他指出,吳石是滲透國民的「密使一號」,還被中國封為英雄、立像紀念。黃帝穎怒轟,鄭麗文追悼共諜,「對畢生反共的國民故總裁蔣介石、前主席蔣經國情何以堪?」。
民視 ・ 12 小時前新北耶誕城14日開城 蘇巧慧盼多點繁榮、商機均霑、交通順暢
「新北歡樂耶誕城」14日將於新北市民廣場周邊登場,但活動交通問題引起民眾關切,立委蘇巧慧今接受媒體聯訪再次回應該議題說到,未來活動若朝多點繁榮,商機雨露均霑,交通疏解順暢,同時具有在地經濟意義,成為「新北的耶誕城」是很好的想法,她期待市府朝這方向做審慎的評估及規劃。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海巡署:全程監控蒙古籍貨輪動態 已向外航離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9日電)軍事粉專「Taiwan ADIZ」指有艘可疑的蒙古貨輪近日在台灣外海流浪逾1個月;海巡署今天表示,全程監控其動態,已於昨晚航出台灣鄰接區外。
中央社 ・ 12 小時前狂!機車載大水塔趴趴走 高雄警方要開罰
有民眾近日行經高雄市三民區澄清路與建國路口時,驚見1輛普通機車後座竟載著1個巨大水塔,水塔大到看不到騎士,驚呼台灣騎士沒有極限,不過警方檢視畫面,認為物品高度、寬度已超出規定,依法可開罰300至600元。據民眾在「爆料公社」臉書社團分享的畫面,可見1個比機車大的巨大水塔被五花大綁載運於機車後座,騎士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亞馬遜低價版尬中國電商 拓展港台等14地市場
(中央社紐約7日綜合外電報導)亞馬遜公司今天表示,旗下低價電商服務Amazon Bazaar拓展至香港、台灣、菲律賓等14個國家和地區市場,加強與Shein和Temu等中國跨境電商在全球銷售廉價商品的競爭態勢。
中央社 ・ 1 天前

參選市長是志向!蘇巧慧:無關對手多少人
[NOWnews今日新聞]立委蘇巧慧日前獲民進選對會徵召參選新北市長,反觀藍白合進程卡關,對此蘇巧慧今(9)日受訪時被問及是否預設李四川或黃國昌作為對手,蘇巧慧回應,自己準備新北市長已有一段時間且非...
今日新聞NOWNEWS ・ 12 小時前
蕭美琴訪歐凱歸!中國臉綠氣炸 徐國勇神回:就讓它繼續不開心吧!
即時中心/顏一軒、謝宛錚報導副總統蕭美琴7日在外長林佳龍的陪同下現身歐洲議會,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布魯塞爾年會,並以「台灣:動盪世界中的可靠夥伴」(Taiwan: A Trusted Partner in a Volatile World)為題發表演說,備受矚目,蕭副總統已於今(9)日凱歸,並馬不停蹄現身世貿中心展覽一館,出席「2025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針對蕭美琴的元首外交圓滿成功,民進秘書長徐國勇表示,這是台灣自由民主在世界受到肯定最大的鼓勵;至於中國不開心,徐則說,就讓它繼續不開心下去吧。
民視 ・ 12 小時前趙少康罷免投票涉亮票遭起訴 羅智強質疑司法追殺
(中央社記者劉冠廷、陳俊華台北9日電)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在罷免案投票時涉嫌亮票,遭台北地檢署依違反選罷法起訴,並請法院從重量刑。國民團書記長羅智強今天說,從未聽聞有因亮票而遭判刑者,檢察官卻仍執意起訴,還要求法院從重量刑,這是否又是司法追殺。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陳其邁PO合照力挺參選新北市長 蘇巧慧:照片可再選漂亮一點
高雄市長陳其邁今於個人臉書臉專PO出過去與立委蘇巧慧在立法院當同事的合照,支持蘇巧慧參選新北市長,蘇巧慧今接受媒體聯訪回應時,謙稱陳其邁為「政治上的學長」,高雄進步得非常快,未來希望能夠學習,除了感謝他的發文鼓勵,還幽默表示「他照片可以選得再漂亮一點。」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鄭麗文出席追思會名單惹議 蔡正元酸:應改名「中國國民投降」
新任國民主席鄭麗文週六出席馬場町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會,但追思名單中包括安插在國府內部的最高階共諜將官吳石,引發輿論譁然與內外批評。此舉不只遭民進痛批,國民前立委蔡正元也看不下去,直言「鄭麗文
台視新聞網 ・ 12 小時前
邱毅落淚讚鄭麗文「真正的女英雄」 稱馬場町三鞠躬讓亡靈終得安息
前立委邱毅昨(8日)在臉書發文,表示親眼目睹國民主席鄭麗文出席馬場町秋祭活動時,手持花圈向白色恐怖受難者靈前三鞠躬的一幕,令他當場落淚。他強調,那一鞠躬象徵70多年來冤魂終於得到安慰,並大讚鄭麗文「是真正的女英雄」。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2 小時前「鳳凰」未登陸已傳災情 3公尺風暴潮沖毀菲國沿海民宅
據菲律賓媒體《Rappler》報導,第26號颱風「鳳凰」(Fung-wong,菲稱Uwan)尚未正式登陸,其強大的外圍環流已在菲國東部沿海造成嚴重災情。在阿爾拜省(Albay),高達3公尺的風暴潮週日(9日)上午不斷衝擊海岸,已有多棟民宅不敵巨浪而被沖毀、捲入海中。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中國三號航艦「福建艦」服役:跳過蒸氣彈射直上新科技,美智庫說北京仍有3點不如美軍
中國央視7日報導稱,在經過完整海上試航後,解放軍麾下最新型航空母艦「福建艦」,已正式在海南島服役、並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儀式。隨著福建艦入列,也代表如今的解放軍海軍艦隊,繼遼寧、山東之後,又增加一艘可用的航空母艦,專家普遍認為,這能讓北京擴展其軍事力量到更遠的遠洋區域,不過美方智庫卻點出,雖然擁有新科技與三艘航艦,可解放軍在短時間之內,仍有三點無法超越美......
風傳媒 ・ 1 天前
武統在即?中導彈設施大擴建「儲量4年增5成」 CNN示警:美防務供應卻陷困境
據《CNN》報導,在該媒體分析的136處與導彈生產或火箭軍相關的設施中,超過6成出現擴建跡象。這些設施涵蓋工廠、研究中心與測試場,自2020年初至2025年底,新建樓面面積增加超過200萬平方公尺。衛星影像顯示,多處新增塔樓、掩體與疑似武器開發的掩壘,部分地點甚至可見導彈...
CTWANT ・ 1 天前
武統倒數?CNN揭中國「導彈生產」4年增5成 儲量「指數級上升」
一場規模空前的導彈生產設施擴張正在中國境內悄然進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布獨家調查報告,透過對136處導彈相關設施的衛星影像、地圖及政府公告進行全面分析,揭示自2020年以來,中國解放軍(PLA)的武器產能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其導彈儲量在短短四年間已增加五成,且擴張腳步未停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RF-16偵察機全新千里眼 空軍:MS-110偵照莢艙今年起交貨
空軍花費98億元向美國採購的6具新式MS-110型偵照莢艙,國防部戰略規劃司長黃文啓中將透露,目前美方已完成生產,並正在進行測評,預計年底前將開始分批交貨。未來MS-110型偵照莢艙服役後,將可為空軍F-16型戰機提供多重頻譜的先進全天候偵照能力。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寧賠錢「提早退伍」 立院曝4年逾1萬志願役
立法院預算中心最新資料顯示,過去4年內有高達1.2萬名志願役士兵選擇提前退伍,即使需要賠償近9億元也在所不惜。同時,許多94年後出生的志願役士兵在申請提前退伍時,才發現必須補服1年義務役,引發不公平感。這種現象凸顯了國軍人才留用的嚴峻挑戰,有專家呼籲應全面檢討現行人事制度,以因應少子化與新世代從軍人才的留用問題。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