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感冒/鼻涕臭揪黴菌性鼻竇炎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1名52歲男子長期受流鼻涕、鼻涕異味困擾,幾乎三天兩頭就感冒,即使到診所拿藥但很容易復發。直到他前往長安醫院耳鼻喉科就診,經醫師林恆甫以內視鏡及電腦斷層檢查後,才發現鼻竇內疑似有黴菌,確診為「黴菌性鼻竇炎」。透過鼻竇內視鏡手術結合導航系統完整清除病灶,術後隔天就出院,1週後恢復正常生活,惱人的鼻塞、異味消失了,感冒次數也大幅減少。
林恆甫表示,黴菌性鼻竇炎是黴菌感染鼻竇黏膜引起的慢性發炎,常見於台灣這類潮濕環境。患者多為單側發病,常見症狀包括單側鼻塞、黃綠色濃稠鼻涕、鼻腔飄出腐臭或魚腥味、鼻涕倒流及持續性頭痛等。由於症狀與一般感冒或鼻竇炎相似,容易被誤判,若藥物治療超過2週仍未改善,就應提高警覺。
林恆甫進一步說明,黴菌球一旦形成會逐漸增大,堵塞鼻竇開口,藥物治療效果有限,手術清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此次患者採用「鼻竇內視鏡導航手術」。透過3D立體影像導航系統,如同為醫師配置精準定位的醫療版GPS,能準確辨識病灶位置並完整清除黴菌,大幅提升手術安全性與成功率。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第2天即可出院並從事輕度工作,1週後完全康復。
林恆甫指出,根據統計,每年台灣約有15至20%的民眾曾感染鼻竇炎,其中黴菌性鼻竇炎約占1成。他提醒,黴菌性鼻竇炎好發於免疫力相對低下者、生活在潮濕環境或通風不良地區的民眾、從事園藝農作或畜牧業者,以及本身有氣喘、鼻過敏病史或鼻中隔彎曲等鼻部結構異常者。
若未及時治療,黴菌可能擴散至眼眶甚至腦部,引發視力喪失、腦膜炎或腦膿瘍等嚴重併發症,免疫力差者甚至有致命風險。
林恆甫建議日常預防可從3方面著手:第1,控制過敏與氣喘,減少鼻腔黏膜發炎;第2,保持居家通風與乾燥,降低黴菌滋生;第3,若長期反覆感冒,應至具備內視鏡檢查設備的醫療院所尋求專業診斷。林醫師強調:「鼻竇看不見、卻影響深遠,早期發現並精準治療,才能防止小毛病演變成大問題。」
其他人也在看

居家4大危害黴菌!黑黴菌、青黴菌、麴黴菌⋯這1種超毒「恐致失智」
你有聽過「黴菌毒素」嗎?超全能診所醫療院長王偉全於《萬萬黴想到》一書中,深入解析黴菌毒素對身體的潛在危害,並系統性介紹從環境檢測、身體評估到全面修復的完整處理流程。其中,他特別強調「4D除黴療法」的重要性,包括引流(Drain)、排毒(Detox)、去敏(Desensitize)、掌舵(Drive)4大步驟,協助身體恢復自我調節與修復功能。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川普將會習近平 駐美代表處:與美行政部門密切溝通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23日專電)高度受矚的川習會30日舉行,台灣議題料成討論焦點之一。美方是否循例會後向台灣簡報,駐美代表處今天表示,將與美國相關部門保持密切溝通。駐美代表俞大㵢先前則提到,沒有跡象顯示台灣將成交易對象。
中央社 ・ 9 小時前

光復節連假出遊注意!台鐵平溪線「三貂嶺=十分」段停駛
台鐵平溪線三貂嶺=大華間今(24)日上午因擋土牆有位移之虞,經宜蘭工務段段長現場評估後,決定自上午8時25分起至26日24時止(光復節連續假期期間)暫停行駛。受影響區段為三貂嶺=大華=十分列車,台鐵已
台視新聞網 ・ 6 小時前不給糖、就搗蛋 高雄熊今天在高雄車站變裝快閃
不給糖、就搗蛋!高雄觀光大使「高雄熊」萌力引爆萬聖節,今(24日)下午4點將以最萌的萬聖節裝扮,在高雄車站下沉式廣場參加「2025高雄熊變裝快閃見面會」;26日並將成為蓮池潭「高雄熊主題商店」,擔任一日店長。高雄市觀光局長高閔琳表示,萬聖節即將到來,特別規劃於高雄車站舉辦「2025高雄熊變裝快閃見面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
世界視覺日 / 黃斑部病變非長者專利!醫籲用 1 居家檢測及早發現與治療,別讓人生風景變扭曲
每年十月的第二個星期四為「世界視覺日(World Sight Day)」,隨著 3C 產品普及與使用時間不斷增加,視覺健...
Heho健康網 ・ 11 小時前
日本警「街邊賣大麻給同事」被逮 警方將查是否有其他警務人員涉案
根據日媒《NHK》報導,42歲巡查部長岩城裕貴與一名24歲的巡查,今年10月初就因持有大麻被逮捕並起訴,同月23日,警方再次將他拘提調查,理由是涉嫌違反《麻藥取締法》。警方表示,岩城裕貴今年6月,就曾在神戶市街頭以日幣4萬元(約新台幣8076元)價格,將約10公克大麻賣給年...
CTWANT ・ 5 小時前
禁止廚餘養豬 桃園養豬協會批「政策無配套」籲政府公開疫情爆發原因
台中傳出疑似非洲豬瘟疫情,全台啟動禁運、禁宰、禁廚餘養豬防線。不過卻引發以黑豬肉聞名的桃園市養豬戶不滿。桃園養豬協會理事長林承德痛批,政府應該公開疫情爆發的原因,而不是沒有配套措施就直接下令禁用廚餘。
台視新聞網 ・ 4 小時前
秋燥防泌尿道感染 醫推3飲食
近日天氣轉涼,節氣進入霜降,中醫師指出,秋天氣候轉乾、氣溫下降,若水分攝取不夠,容易導致排尿減少、尿液濃縮,讓細菌有機可乘,增加泌尿道感染風險。建議可多攝取利尿清熱類食物如冬瓜、綠豆,及新鮮蔬果或具利尿作用的海產。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累喘又速胖 恐是心臟衰竭上身
隨著人口老化及心血管疾病盛行,心衰竭已成重大健康挑戰。當心臟打不出足夠血液時,身體會逐漸出現缺氧、疲倦、水腫等症狀,就是「心臟衰竭」的警訊。國泰醫院醫師指出,心臟衰竭除了會感到累、喘,體重快速增加,也是警訊,及早察覺才能及早治療、控制。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精神患者喉嚨痛誤以為邪體作祟 就醫已是癌末
患有思覺失調症的45歲程姓女子,喉嚨痛好幾個月,卻一直認為是邪體附身導致,家人發現有異後帶她就醫,赫然發現是咽喉癌末期。衛福部彰化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張博竣表示,在臨床上,精神科患者和老人家的病識感較為不足,是延遲就醫的2大族群,易釀成一發現癌症即為末期的困境,家人須更用心觀察溝通。醫師張博竣說,程女患有思覺失調症,有妄想及幻聽、幻覺的症狀,雖然服藥治療,但其服藥順從性不佳,也使得病情反反覆覆,在幾個月前,她被父母帶來就醫,因為父母發覺她聲音沙啞及進食有困難的模樣,經過多項檢查及正子攝影,發現在咽喉處有個5.1公分的腫瘤,並確定為第4期的末期癌症。張博竣指出,程女抗拒治療,醫護及放射人員苦心勸她,與她建立交情,她才願意接受治療,也才說出她整個病發經過,原來她在就醫前已經喉嚨痛好幾個月了,但她一直認為那是邪體在她的身上作祟,因為她每次經過喪家法事都會很不舒服,所以她到了宮廟求得符咒,與之對抗,從沒想過就醫。張博竣說,程女向醫護人表示如果她接受治療,會被邪體搞死,其父母也勸說不動,他們以耐心及同理心和程女溝通好一段日子,她才願意接受治療。他們對程女做了5次化療,並進行了35次的光子刀治療,以
台灣好新聞 ・ 9 小時前
醫奉獎個人獎之6/賴力行背著X光機翻山越嶺 行醫44年走遍原鄉
南投埔里基督教醫院山地醫療科主任醫師賴力行,人如其名,凡有助於山地醫療的事,他都身體力行。他長達44年的行醫歷程,服務過...
聯合新聞網 ・ 9 小時前臺北市校園午餐防堵非洲豬瘟 加強肉品溯源管理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臺北市政府重視學生健康與飲食安全,學校午餐所使用之肉類食材均採用具 CAS 台灣優良農產品標章、產銷履歷農產品(TAP)標章,或國產生鮮豬肉追溯碼等「三章一Q」認證食材,各校並要...
自立晚報 ・ 22 小時前
北市萬興國小萬聖節闖關趣 雙語玩出學習力
臺北市萬興國小舉辦「萬聖節闖關趣」活動,主題關卡結合情緒教育,讓學生在充滿創意與驚喜的學習活動中,學習健康生活、防災意識與情緒表達,並感受西方節日的熱鬧氛圍。 萬興國小表示,本次活動由教師和家長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22 小時前


風神遠離"東北季風+低壓"接手 北台灣發超大豪雨特報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颱風外圍環流導致的共伴效應逐漸減弱,但巨浪、強風、勁雨,還沒結束。因為低壓帶跟東北季風影響下,迎風面基北北宜,還是有驚人風力及雨勢。位在海岸線第一排的北海岸,學生挺風雨進校上課、岸邊卻打起六米長浪,甚至有多艘漁船,被吹翻。
民視 ・ 1 天前
台南9旬嬤失聯 遭兒棄屍嘉義山區
台南傅姓男子獨自帶90歲老母親郭姓婦人外出後失聯,期間曾傳訊息給女兒說母親快死了,要帶著阿嬤上山自然離世,家屬大驚報案。警方掌握男子手機定位軌跡,在南投縣一間民宿找到傅男,但郭婦不知去向,23日循線在嘉義縣中埔鄉山區找到裝在黑色塑膠袋的郭婦遺體,初驗無明顯外傷,擇定29日解剖確認死因。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洪耀南觀點》四中全會:從「乘風破浪」到「驚濤駭浪」——五年語言轉向的政治信號
[Newtalk新聞] 從2020年「十九屆五中全會」到2025年「二十屆四中全會」,表面是規劃週期的更新,實則是一場政治語言與統治思維的斷層轉折。五年間,語言從「發展自信」滑向「穩定恐懼」,從「開放進取」轉為「戒懼防禦」。這場語言的位移,不僅揭示權力焦慮的升溫,也映照出政權邏輯的內縮與封閉——從「建設型國家」邁入「防衛型政權」。 篇幅與語密:語言儀式化的權力擴張 結論:四中全會公報篇幅為史上最長,語言密度前所未見。它不只是《十五五規劃》的技術文件,而是一次「權力再確認」的語言儀式。 結構與修辭:從發展邏輯到統治邏輯 三、語言風格與制度意涵:從法治國到治國 語料差異:關鍵詞的權力漂移 功能轉換:從「規劃」到「警示」 一句話總結: 2020年的五中全會,是一份「規劃未來中國」的藍圖;2025年的四中全會,則是一份「防衛現有體制」的宣言書。 政治語言從「發展主義」轉向「安全主義」,從「經濟合法性」過渡到「忠誠合法性」,完成「領袖化—安全化—自我革命化」的封閉循環。 語境轉調:從「建設工程」到「風險管理」 2020年的公報語氣仍充滿發展樂觀——「乘風破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象徵制
新頭殼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