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易增骨折風險 AI模型助早期預測、優化長者健康

【NOW健康 林郁敏/台北報導】隨著人口高齡化及生活作息之影響,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的肌少症(Sarcopenia)近年來備受關注,臺北醫學大學偕同臺北神經醫學中心、臺灣生醫創新學會(TiBIA)等單位11月8日舉辦「肌少症國際研討會」,邀集美、日、港等國內外學者專家與會,共議肌少症之醫療、復健及公衛等議題,肌少症易增加跌倒、骨折等風險,盼能提升國人對肌少症的認識與重視。
台灣長者肌少症盛行率逾3成! 醫示警:早期難察覺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顯示,65歲以上人口肌少症盛行率達34.1%。北市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調查也指出,每3位長者就有1位具肌少症風險。
北醫大醫學科技學院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陳怡帆教授強調,肌少症不僅會導致肌肉質量與力量的流失,還可能增加跌倒、骨折、失能及慢性病等風險,而且許多長輩在肌少症初期並不會察覺異狀,但之後會陸續出現手腳無力、走路變慢、爬樓梯變得困難,甚至生活起居需要他人協助,對個人、家庭及醫療體系造成沉重負擔,民眾不可輕忽。值得注意的是,許多長者都伴隨有慢性疾病,也是加肌少症發生的原因之一。
北醫大醫工學院康峻宏院長在會中以「朝向肌少症管理的世界模型」為題進行分享,康峻宏院長表示,肌少症是指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質量、肌力及身體功能逐漸下降的退化性疾病,也是許多長者虛弱、跌倒,甚至影響生活品質的主要原因,但肌少症早期預測不易,容易被忽略為正常老化現象。
AI模型捕捉日常活動 結合穿戴設備優化長者健康措施
為了克服早期評估的困難,研究團隊建立AI模型,將無標記動作捕捉系統結合可穿戴式設備進行日常活動監測,透過步態、姿勢等量化數據,記錄、檢測民眾的細微變化,如步伐縮短、步行速度變慢或有代償等情形,進一步發現身體功能的可能異常;而透過這些數據的蒐集建置,可進一步根據患者肌少症狀況建立優化骨骼肌肉健康的建議措施。
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定義,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7%時稱為「高齡化社會」,達到14%是「高齡社會」,若達20%則稱為「超高齡社會」,人口老化對社會最大的衝擊是醫療與長照需求快速增加,我國2025年也邁向高齡社會。
國際研討會聚焦肌少症 日本專家揭維生素D新作用
日本國家老年醫學中心肌肉骨骼疾病科細山徹副主任(Dr. Hosoyama Tohru)指出,肌少症是一種與年齡相關的肌肉疾病,目前仍未發現肌少症特定的分子標記,因此在預測及診斷上都有困難,也很難找到有效的肌少症預防及治療標靶,目前各國皆積極投入開發預防及治療方法,尤其人口老化快速發展的亞洲國家,Dr. Hosoyama Tohru在本次研討會則說明維生素D的相關研究及其新作用,主要在強化肌少症病理生理學以及作為疾病生物標記中的重要性。
研討會探討議題包括肌少症的篩檢與治療、銀杏減緩肌少症之潛力以及身體功能性行動能力評估等等,美、日、港、台等學者專家分享經驗熱烈討論,今年並特別規劃「徵求研究摘要」,廣邀各界投稿,一同為肌少症議題提出新見解,以期打造肌少症學術與醫療資訊及資源交流平台,促進產學技術創新,以減緩肌少症對患者及整體社會之衝擊。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秋冬慎防腦中風!醫提醒注意保暖 維持血流暢通是關鍵
▸換季擦再多保養品也難吸收? 無針導入保養告別敏感肌
其他人也在看

老化還是肌少症? 「這些症頭覺得吃力」別輕忽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隨著高齡化加劇,「肌少症」成為影響長者健康的重要問題。台北醫學大學攜手台北神經醫學中心、台灣生醫創新學會等單位,共同呼籲希望提升國人對肌少症的認識與重視,同時指出爬樓梯、走路等動作覺得吃力,恐是肌少症的徵兆。
壹蘋新聞網 ・ 8 小時前讓錢更好用 美國中產階級掀海外定居潮
(中央社紐約7日綜合外電報導)隨生活成本上升與工作模式彈性化,美國越來越多中產階級尋求定居海外,以提高美元購買力、生活品質及降低稅負,成為一種不放棄美國公民身分下兼擁更多生活選擇的Plan B。
中央社 ・ 1 天前
高齡化來襲!他問「未來不租老人要租誰」 網點關鍵:市場最終都會平衡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予芊/綜合報導隨著高齡化程度加劇,台灣已在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預計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近日,有網友發文表示,隨著...
FTNN新聞網 ・ 1 天前居家醫療另一缺口 護理人力流動率高 偏鄉更難找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居家醫療已成為長照與醫療體系的重要支柱,但居家護理師人力短缺問題卻持續惡化。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
聯合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吳明賢喊話石崇良「健改要成功」 賴清德:明年健保將破兆元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今(8)日表示,他就任總統以後,去年及今年都以高推估5.5%高推估提高健保總額,「沒有跟醫界討價還價」。明年就是9,883億,若又增加了199億公務預算,就超過10,082億元,歷年來最高。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提高醫療服務,留得住人才,然後加惠民眾的健康福祉」。 衛福部擬調整「健保法」,利息所得、股利所得及租金收入將從現行每月結算改為年度總計,1年累計逾2萬元就要收取2.11%保費。但因反彈太大喊卡。總統賴清德與衛福部長石崇良今日上午雙雙出席「2025台灣醫學週-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開幕典禮」。 台大醫院院長、大會會長吳明賢致詞時除了感謝賴清德出席,並在致詞最後喊話,「我們石崇良部長健保改革,一定要成功」。 賴清德致詞時則表示,他因為1996年台海發生第一次飛彈危機,所以就響應民主運動前輩的號召,毅然決然棄醫從政,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經要30年了。 賴清德說,他回顧這30年來我發現,他的問政是深深受惠於醫學跟醫療的專業訓練,因為我們醫學的診斷一定要有證據,治療一定要有根據,那同時呢我們醫療的服務是不分貧富貴賤不分種族,所以他在問政的時候都是秉持著誠實面
新頭殼 ・ 1 天前
居家醫療需求大幅成長 管制藥物受限!讓安寧照護困難重重
衛福部積極推動居家醫療,今年前三季使用人數已逾八萬人,但居家安寧僅占一成三。專家指出,居家安寧比例偏低並非需求不足,而是基層診所面臨管制藥物取得困難及醫師給付不足等問題,使服務難以擴大。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長輩每3人就有1人肌少症 專家喊早期警訊別輕忽
隨著人口結構逐漸老化,影響生活品質甚鉅的肌少症(Sarcopenia),也成為備受關注議題。台北醫學大學偕台北神經醫學中心、台灣生醫創新學會等單位舉辦「肌少症國際研討會」,邀請美、日、港等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會,探討肌少症之醫療、復健及公衛議題。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警救援遇「山道猴」擋車道 鳴笛趕救受困童
年邁阿公阿嬤帶著2歲孫子在宜蘭礁溪五峰旗風景區散步時,發生了驚險的意外事件。他們準備返回台北時,孫子不慎被反鎖在車內,嚇得嚎啕大哭。阿公心急如焚,立即報警求助。警方趕往現場途中,竟遇到山道猴霸占道路,必須鳴笛驅趕。最終,在警消人員細心破窗救援下,孩童安全獲救,一家人終於鬆了一口氣。
TVBS新聞網 ・ 1 天前賴總統親頒褒揚令表彰超人醫師徐超斌奉獻一生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今(9)日下午前往臺北醫學大學頒贈褒揚令,表彰超人醫師徐超斌燃燒自身生命,提升偏鄉醫療資源的貢獻,由徐超斌的妻子仇芸女士代表接
青年日報 ・ 1 天前
創歷年新高!明年健保總額破兆元 賴清德親揭「3大目的」挺醫護
即時中心/黃于庭、李美妍報導總統賴清德今(8)日出席「2025台灣醫學週─台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開幕典禮」,他表示,政府為了打造「健康台灣」,明(2026)年度健保總額將達到9,883億元,政府再投入199億元公務預算,實質規模預計達到1兆8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期盼與醫界攜手合作,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
民視 ・ 1 天前陶晶瑩評粿粿出軌!點名范姜彥豐1舉動扣分 「像在消費婚姻」
陶晶瑩近日在節目中針對范姜彥豐指控粿粿婚內出軌「王子」邱勝翊發表看法,她直言「公然偷情真的有點吃人夠夠!」不認同以婚姻瑣事作為出軌藉口。不過,陶晶瑩同時也對范姜彥豐日前在直播中「喝小王粿果綠」的舉動提出質疑,認為這樣的畫面容易被解讀為「消費婚姻」,恐怕對形象造成反效果。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龜山大坪頂公園改建啟動 打造全齡共享特色綠地新亮點
為提升市民休憩空間與生活品質,桃園市政府近年啟動「龜山大坪頂公園改建計畫」,該基地位於龜山林口生活圈核心地帶,鄰近林口長庚醫院、機場捷運及科技園區,交通便捷、人口密集,具高度發展潛力。由於當地雖有多座小型鄰里公園,卻缺乏大型遊戲場及廣闊綠地,市府期盼透過本次改建,進行全區整體規劃,打造兼顧全齡共享、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接住70萬獨老族 普查115年啟動強化照護網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9日電)全台約有70萬名獨老族,獨老普查明年起首度啟動,全面普查不排富,以家庭支持、健康狀況、自理生活能力進行風險分級,以利投入社福關懷、居家醫療長照3.0社區整合照護資源。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哈佛研究!「多說2字」讓大腦回春20年 手腳都靈活了
維持身心年輕相當重要。醫師黃軒表示,哈佛研究人員曾找來一群70多歲的長者,進入一間「時光屋」,播放著當年的老歌、舊時報紙等,並告知長者已回到20年前,結果5天內他們姿勢挺直、手腳靈活、記憶力增加,連聽力與視力都有所改善。外人甚至認為長者的臉都變年輕了。研究團隊建議,中老年者可改掉自己的老化用語,例如常在用語中加入「不過」這兩個字,來增強動力與自我肯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租屋別想有生活品質?「租屋市場」殘忍現實被揭開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鄭巧薰/綜合報導買房與租房,究竟哪一種更有生活品質?近日,一名網友發文指出,租屋生活受限、環境不穩定,連想買大型電器都要顧慮搬...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防孤獨死!衛福部、內政部拚2年完成「獨老普查」
長者孤獨死案例攀升,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1/9)表示,明年起與內政部合作,編列62億元預算,展開獨居老人普查,預計2年內完成。調查後,若長者屬高風險狀態,將導入社區照護、長照3.0等資源,降低孤獨死發生率。
太報 ・ 13 小時前
極重症者長照居家補助3.6萬、送機構只補1萬 家屬盼政策修正
台灣長照2.0規定第8級的極重症失能者可獲每月3萬6180元補助,有家屬認為此等級的病患很難居家照顧,改送住宿型安養機構補助卻降為1萬元。今年透過長照業者向政府求助,盼長照3.0方案將極重症補助納入住宿型機構選項,真正減輕照顧者負擔。衛福部日前卻以不符長照政策「社區老化、在宅醫療」政策精神,未表同意。業者將訴諸召開立法院公聽會,持續為家屬需求發聲。
中時新聞網 ・ 10 小時前
點亮醫療之路 緬懷徐超斌醫師
有超人醫師稱號的、徐超斌,看見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多年來,投身在南迴、台東等偏鄉地區,為自己家鄉的醫療而奔走,卻不料9月中,不敵癌症病魔病逝家中,享年58歲。而他生前成立的南迴基金會,今天也特別為他...
大愛電視 ・ 7 小時前
全台首次獨居長者普查! 石崇良:編62億防孤獨死
衛福部與內政部將合作進行全台首次「獨居長者概況調查」,已編列六十二億經費,預計自明年起兩年內完成。調查將依照顧需求分級,銜接問安、裝設預警設備等服務,以降低孤獨死案件。目前我國獨居長者人數推估約五萬人,但衛福部認為該數據「嚴重被低估」,預計實際人數可能達七十萬人。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表示,這數字也包含「兩兩獨老」。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