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花蕊」常設展開展 鄭竹梅:荒謬!盼「中正紀念堂」改以台灣人為主體名稱
[Newtalk新聞] 「自由花蕊」常設展於中正紀念堂1樓常設展廳開展,展示從1945年至今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歷程。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鄭竹梅表示,自由花蕊必須在土地上生根茁壯,但在「中正紀念堂」這個名稱下呈現這個展覽,讓人覺得荒謬,期待當孩子們長大時,這裡可以改為以台灣人為主體的名稱。
中正紀念堂「自由花蕊」常設展24日開展,文化部長李遠表示,1980年成立的中正紀念堂,完全是為了膜拜一個人而存在,但經過45年,台灣歷經驚天動地的變化,每個人對於中正紀念堂也擁有不一樣的記憶,中正紀念堂的廣場成為許多民主運動的地點,包含他也曾於2013年在廣場歷經100天的反核五六運動,「每個人對於中正紀念堂的情感、經驗不同,不是只有一個想法」。
李遠提及,期待「自由花蕊」能突破之前「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台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的35萬參觀人數,可以有超過350萬人看見,除了讓許多不知道這段故事的台灣人,理解爭取自由花蕊所經歷過的所有故事,也讓全世界的觀光客,共享人權這個共同的價值,期待透過漫畫、繪本、電影、電視、文學等,將這段故事深植在所有人的記憶。
李遠也以即將上映的電影《大濛》期許,「大濛」代表的是霧起的時候,台灣經過這麼多年,還是處在看不清楚的大霧中,希望透過展覽讓台灣的霧氣慢慢散掉,「因為只有看見真相,才是和解唯一的道路」。
民進立委張雅琳表示,有位外國友人曾說,來到台灣讓他們印象最深刻,就是在中正紀念堂看到之前「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台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讓他們對台灣曾發生的事情有深入了解,也更清楚台灣和中國不一樣的地方。當今國際威權壓迫愈來愈嚴重、假訊息滲透,更需要瞭解自由是如何爭取、進而守護得來不易的自由花蕊,希望透過展覽讓國人知道這片土地真真切切發生的事,以及台灣多年來在自由民主之路的追求。
政治受難者陳欽生指出,1967年他從馬來西亞到台灣求學,1971年被以莫須有罪名關進黑牢,至今仍無法理解當年為何會被關入黑牢12年,讓人生變調,留下的創傷至今依然存在,今天看到這個展覽在中正紀念堂展出有很多感觸,尤其聽到最尊敬的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蔡焜霖所唱的〈千風之歌〉、高一生的〈長春花〉特別感動,盼透過各種管道,讓世界都知道台灣的民主故事,台灣土地代表自由民主與人權,只要世界上任何地方需要,台灣都願意貢獻力量。
鄭竹梅表示,2025的台灣持續談過去發生什麼事,未來要怎麼往前進,是需要誠實的歷史與健康的社會,說過去曾發生什麼樣的迫害,並不是為了留下仇恨,而是要闡述台灣歷史的現況是斷裂的,而展覽的用意是要把斷裂連結起來。
「自由花蕊必須在土地上生根茁壯」,鄭竹梅說,很多國家用花來象徵革命,不僅因為花很燦爛,而是因為花的美麗來自於突破種子而成長,各種突破就像流血抗爭痛苦淚水。然而,在「中正紀念堂」這個名稱下呈現這個展覽,讓人覺得荒謬,期待當孩子們長大時,這裡可以改為以台灣人為主體的名稱。
「自由花蕊」五大單元 認識台灣民主化歷程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長張惠君指出,展覽並非百科全書式的完整呈現,而是認識台灣民主的「第一課」。期待與全台其他相關場館,包括國家檔案館、國家人權博物館、二二八紀念館、不義遺址與紀念碑等,共同打造台灣民主的完整地景,說台灣的民主故事,讓我們更了解自己,也讓世界認識台灣。
文化部說明,「自由花蕊」常設展以自由花蕊為寓意,取自於舉世爭取自由的抗爭及文化作品中,常可見自由如花朵的隱喻,台灣文學作品中賴和的「自由花」、楊逵「壓不扁的玫瑰花」;街頭運動中則有野百合與太陽花學運。
展覽內容包括5大單元,第1單元「世界浪潮」,回顧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爭取民主化與人權的重要事件,並對照台灣民主大事記,介紹台灣言論自由重要人物鄭南榕,一生追求台灣成為一個自由國度的契機;第2單元「噤聲年代」,具象化台灣在戒嚴時期統治者採取各種社會控制手段,包括禁歌、禁母語、宵禁管制、山地及海防管制、審訊室場景模擬等。
第3單元「台灣言論自由之路」,述說1945年至今,台灣從長達47年的威權統治、人權黑暗期,在一群不分省籍族群的先行者們前仆後繼,不計生死地衝撞對抗威權體制的努力下,終於開創民主自由新篇章的歷史。
第4單元「創傷」,透過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生命劇場及家書、遺書,理解國家機器迫害人權,對於個人、家庭、社會所造成的創傷;第5單元「綻放光華」,邀請民眾閱覽當代民主人權議題的書籍、漫畫、繪本、影視音作品,看見台灣對於歷史的反思,也歡迎寫下心得,分享對於展覽的看法。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台韓《人權海報設計展》開展 全球50組藝術家100件作品 跨國交流轉型經驗
義美電話接到手軟!「高市早苗巧克力」12月將上市 網嗨喊一定買爆
其他人也在看

中正紀念堂「自由花蕊」開展 認識臺灣民主化故事
中正紀念堂「自由花蕊」常設展今天(24日)正式開幕,展覽取自於舉世爭取自由的抗爭及文化作品中,常可見自由如花朵的隱喻,以「自由花蕊」為題,展示從1945年至今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歷程,希望藉此讓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中正紀念堂常設展開出自由花蕊 有人感動,她評「荒謬」
中正紀念堂1樓常設展廳推出全新的主題策展「自由花蕊」,展示從1945年至今台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歷程。展名源於常可見自由如花朵的隱喻,比如賴和的「自由花」、楊逵「壓不扁的玫瑰花」;街頭運動中的野百合與太陽花學運等。政治受難者陳欽生於開幕致詞時表示,他於1967年從馬來西亞到台灣求學,1971年被以莫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自由花蕊」常設展開展 為下一代上一堂民主課
(中央社記者趙靜瑜台北24日電)中正紀念堂「自由花蕊」常設展今天開展,帶民眾認識台灣民主化歷程,也為下一代上一堂台灣的民主課。展覽盡現史實,帶入藝術氛圍,為中正紀念堂落實民主教育園區再跨一步。
中央社 ・ 1 天前
愛心捐款箱遭行竊!警逮犯嫌:依竊盜罪移送地檢
屏東縣 / 綜合報導 屏東一名35歲張姓男子,日前趁著夜深人靜時,前往屏東夜市內一家攤商,搜光愛心捐款箱內的 金錢 ,直到事後業者驚覺不對,看了監視器畫面,才發現張姓男子的行竊過程,立刻報警,而警方加強巡邏後,也在昨(24)日發現這名張姓男子,他疑似又想故技重施,當場被逮捕,依照竊盜罪嫌移送屏東地檢署偵辦。店家監視器畫面拍下,一名男子走到櫃檯前,接著男子將手伸入櫃台內,取出一個盒子後,將內容物倒出,並且放進自己口袋內,隨後將盒子放回原位,揚長而去,沒想到,當時男子拿起的盒子,竟然是愛心捐款箱,業者說:「當天是沒有什麼其他錢財被偷,他就晚上,拿了就走。」遭行竊店家位於屏東夜市內一家攤販,日前,這名35歲張姓男子,趁著四下無人的大半夜,前往行竊愛心捐款箱內的銅板紙鈔,店家開店時才察覺不對,立刻報警,記者VS.當地里長辦公室人員說:「(他大概都什麼時候來偷的)晚上都收攤的時候,(聽到大概有幾件了)可能5、6件吧,(5、6件都是這種翻箱倒櫃的這樣子)對。」附近攤商說,過去就曾經發生過,愛心捐款箱遭人行竊案例,沒想到這回再度發生,警方不敢大意加強巡邏後,昨日晚間發現張姓男子蹤影,屏東分局建國所副所長張峰翊說:「當場帶回說明,全案依竊盜罪嫌,移送屏東地檢署。」似乎食髓知味,又想行竊民眾愛心,不過這一回沒那麼好運,栽在警方手裡,張姓男子也將為自己行為付出法律代價。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7 小時前北市都發局推社宅可租冷氣 估2026年下半年啟用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25日電)台北市都發局今天表示,市長蔣萬安任內已完工社會住宅共4805戶,明年估完工有1975戶。今年有5處新社宅試辦冷氣以租代買方案,明年下半年啟用社宅由住都中心統一租賃冷氣。
中央社 ・ 7 小時前
柯文哲「獄中筆記」曝光 指定接班人「若沒黃國昌,民眾早就垮了」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同時也是台灣民眾創主席柯文哲的妻子陳佩琪醫師,接受民眾之聲《言之有午》專訪。她在節目中首度公開柯文哲於北所期間撰寫的十餘本筆記部分內容,並轉述他在歷經長期羈押後與隨身電子監控,目前的身心狀況。訪談中,陳佩琪數度哽咽落淚,除感謝一路相挺的支持者與內夥伴,更代表柯家人特別向主席黃國昌致謝,感謝他這一年多來站在第一線奉獻付出,為柯文哲爭取公道。一年沒一起吃飯 比打掃廚房更重要的事節目一開始,陳佩琪便透露出門前,柯文哲特別叮囑要她務必代為向「小草」們與支持者問候。「他說,這整整一年來,支撐他撐下去的真正心靈動力,就是來自小草與支持者的相挺。」針對日前網友以廚房照片攻擊她「家務能力不佳」一事,陳佩琪感性回應:「我已經一年沒有和他同桌吃飯了,廚房再亂,我也不想先整理。我只想把握時間先陪他吃飯,之後再慢慢收拾。」對她而言,能與丈夫共進晚餐的時光遠比整潔更重要。談及夫妻分工,她認為沒有絕對標準,長久之道在於互相體諒。她解釋,過去柯文哲無論在台大醫院或擔任市長期間,工作量都是她的兩倍,因此由她多分擔家務十分合理。她更幽默反問:「難道晚上十點多要倒垃圾,
台灣好新聞 ・ 7 小時前
新北水利局CCTV聲納齊出動 守護2663公里地下汙水管網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唐有為/台北報導 新北市擁有超過2663公里的污水地下管網,堪稱城市的超級「隱形工程」。為保障超過126萬戶市民的生活品質,新北市水利局每年投入近3億元,透過「預防-檢視-修復」的系統化機制,全力確保管線穩定運作,打造安全可靠的城市基礎設施。 水利局長宋德仁表示,目前新北市污水管線服務超過126萬戶,其穩定性對城市運作至關重要。為提升...
匯流新聞網 ・ 7 小時前綠指是民主最大破壞者 藍:執政先檢討毀棄民主行為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劉冠廷台北25日電)民進今天表示,國民主席鄭麗文祭拜兩蔣時,竟然說「民進是台灣民主的破壞者」,但中國國民有一個親近極權、讚揚極權的主席,中國國民才是台灣民主最大的破壞者。
中央社 ・ 7 小時前
若台海發生戰事恐無人援台 吳子嘉:怪賴清德整天搞內鬥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初發表「台灣有事」言論,引發陸日外交衝突,台灣也捲入政治角力。《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24日痛批,總統賴清德明明有機會與在野合作團結保台,掌權者卻一天到晚搞內鬥,對時局毫無幫助,若台海發生戰事卻無人援台,「台灣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獨家》「門徒制度」綁架教徒?TCOC被控詛咒離開者「下地獄」
台灣國際基督教協會(TCOC)否認與ICOC同教派,但管理方式相同,宣稱是「神的唯一真正教會」,離開者會「下地獄」,且具嚴重「門徒制度」,形成階級化的金字塔型權力結構,頂端領袖以神為名,掌控底層教徒思想,讓人失去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被害人Allen(化名)指出,目前教會不斷流失教徒,近期將觸手伸進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地獄廚房實習記!徐新洋被封最佳外場服務生 焦曼婷切菜見紅仍獲主廚盛讚|Yahoo星二代很忙內
Yahoo《星二代很忙內》焦曼婷與徐新洋前往號稱「全台最強」的員工餐廳,挑戰從清晨七點開始的內外場工作,既然要成為餐廳員工,味覺是必備條件,第一個考驗就是必須調出指定比例的糖水、鹽水與醋水,看起來還未從睡夢中完全清醒的徐新洋顯得手忙腳亂,無法掌握遊戲規則,相較之下,平時愛下廚的焦曼婷自認對味道掌控「應該有七八成」,沒想到結果兩人雙雙失敗,挑戰一開始就吃癟。
星二代很忙內 ・ 6 小時前
舒華「仙氣感」掀整形疑雲?盧建勳醫師解析:她的變化不是醫美造成的
近期,南韓女團 I-DLE 成員舒華的經紀公司CUBE為回饋粉絲,透過官方平台發布一張舒華的自拍照,臉頰被調得更澎潤、下巴線條被內縮,膚色也被硬生生改成偏暖色調,被粉絲驚呼「仙氣感爆棚」。不過,隨著討論度升高,也掀起「舒華是不是有做醫美?」疑雲。
姊妹淘 ・ 6 小時前
【2025年11月活動推薦】新北歡樂耶誕城、沐心泉白雪木、新社花海、仙草花節、礁溪溫泉燈花季、士林官邸菊展、銅鑼杭菊...全台熱門活動一次看!(不斷更新) |【玩樂行事曆】
【玩樂行事曆】小編幫大家統整了11月的精彩活動內容整理!不用煩惱要去哪裡玩,11月有新北歡樂耶誕城、沐心泉白雪木、新社花海、仙草花節、礁溪溫泉燈花季、士林官邸菊展、銅鑼杭菊生活節、鸚鵡螺圖書館、草嶺古道芒花季、大湖草莓季、碧潭地景水豚君...等各式各樣的活動,趕快將這篇懶人包收口袋,看看有哪些有趣的活動,讓假日出遊更加充實開心!
Yahoo奇摩旅遊編輯部 ・ 3 週前
大溪月眉濕地落羽松季登場 交管詳情曝光
2025年大溪「月眉濕地落羽松季」,於今(24)日熱鬧登場,由桃園市水務局主辦,活動自今日起至明(115)年2月22日。月眉人工濕地生態公園種植大片落羽松林,每到秋末時節,總吸引大批遊客前往拍照打卡;周邊亦鄰近石門水庫、角板山楓葉景點及大溪老街,預料活動期間尤其是假日將湧現大量車潮、人潮。大溪警分局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
今年冬天,別讓寒冷成為他們夜晚的恐懼...邀你認購愛心棉被衣物,守護獨居長輩、弱勢孩童溫暖過冬
你能想像嗎?在那些我們裹著棉被還覺得冷的夜裡,有一群弱勢孩子與長者,正穿著不合時宜的單薄衣物,在屋內瑟瑟發抖,「保暖」這件事也成為他們每年冬天遙不可及的願望。
Yahoo奇摩新聞 ・ 1 天前
故宮校園大使招募開跑 拉近年輕世代距離
記者劉昕翊/臺北報導 為擴大青年參與及培育推廣生力軍,國立故宮博物院即日起至12月15日上午10時止推動「第6屆故宮校園大使」招募計畫,對象不限科系年級,採網
青年日報 ・ 1 天前
想知道世界各地換牙傳說、史前人類拔牙習俗嗎? 南科考古展報你知
南科考古館推出全新特展「牙齒知多少:全糖市的神秘面具」,以牙齒為主題,結合精彩的故事敘述與研究發現,透過標本模型與互動裝置,帶領親子從多角度認識牙齒在人類生活、歷史上的重要性,及其代表的文化象徵意義,還有世界各地的換牙傳說、史前台灣的拔牙習俗與刻牙紋飾等,內容有趣,今天熱鬧揭幕。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桌球》17歲郭冠宏再度貢獻2勝 台灣隊粉碎中國隊U19男團5連霸美夢
今年六月底,17歲小將郭冠宏從中國隊手中拿下2勝,但台灣隊在2025年亞洲青少年桌球錦標賽男子團體4強賽,仍以2:3落敗,無緣爭冠;今晚郭冠宏在世界青少年錦標賽U19歲組男團8強賽,連續擊退李和宸、溫瑞博,再度貢獻2勝,終於率領台灣隊以3:1扳倒中國隊挺進4強。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
誰點的海陸大餐?服務生送錯崩潰「薪水都不夠賠...」 謝金燕一句話幫解決太霸氣
「姐姐」謝金燕雖已50歲仍又酷又辣,時常與網友分享生活,昨(23日)晚她透露近日出門用餐遇到服務生送錯餐,還是該店最貴套餐,讓服務生險些爆哭,但最後謝金燕的舉動超霸氣!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