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車的真正戰場!研華AI自駕車隊在礦山、港口狂奔20年,為何鎖定封閉場域?
一場價值上兆美元的自駕車競賽,誰會是最終贏家?
當全球目光聚焦在特斯拉、Waymo等道路上的自駕車明星隊伍時,卻忽略了一群已經在「封閉賽道」內狂奔近20年的隱形冠軍,這場競賽主角不是穿梭於都市的無人計程車,而是重達數百噸、搭載智慧駕駛系統的礦山卡車,以及精準穿梭在貨櫃中的自動化港口拖車。
「真正的全自駕(Level 5),連馬斯克都說可能還需要10至20年,」研華科技資深協理林威佐表示,自駕技術發展速度快是一回事,但在開放道路上依然需要面對法規、保險、甚至是人性的考驗。「但在封閉場域,這一切(自駕車)早在十幾年前就開始了。」研華的自駕車系統已在礦山、港口、機場等「封閉場域」中大放異彩。
全球工業電腦大廠研華科技的角色不是打造車輛本身,而是為汽車裝上「大腦」與「神經系統」,從物聯網(IoT)延伸至車聯網(IoV),甚至再結合AI,進化為「AIOV」(AI Internet of Vehicles)智慧車聯網。
車用電腦功能百百種,從控制娛樂系統、鏡頭,車輛狀況監測、AI分析路況以及自駕等。這些也都是研華隨著業務拓展,而不斷新開發的功能,此外,林威佐指出,「(一台車的)車用電腦可能硬體是1、2000美金,但加入AI、雲端平台等服務,有望達到10倍業績!」
自駕車的價值:安全、效率、成本也能降低8%!
自駕車的價值,遠不止於解放駕駛的雙手。面對分秒必爭、成本斤斤計較的工業場域而言,自動駕駛AI系統的導入,需要先回答2個問題:解決哪些痛點?創造什麼價值?
「一台滿載的油罐車或重型卡車,盲區多、煞車距離長,一次追撞事故的賠償和營業損失,動輒超過新台幣30萬元。」林威佐分享,早在2007年研華就已經踏入自駕車場域,從一般民眾看不見的封閉式高危險工作場域開始,發現僅是加裝前方攝影機或雷達,透過AI運算實現「緊急煞停(AEB)」,就可以大幅降低追撞意外風險,車輛停擺的損失。
自動駕駛的關鍵價值體現在「安全」與「效率」兩大面向。林威佐進一步指出,減少燃油成本,透過最佳化調度與駕駛行為分析,平均能夠節省5%至10%的油耗。
另外,許多司機休息時習慣不熄火吹冷氣,造成燃油浪費與引擎磨損。透過研華的遠端監控與管理,可再降低3%至8%的成本。而且AI系統能提醒司機「該換檔了」、「轉速過高」等不當操作。
「這就像讓一個只有一年經驗的菜鳥,身邊隨時坐著一位20年經驗的老師傅在指導。」林威佐形容,光是這個機制又能省下6%至8%的成本。當所有數字疊加,對企業而言,不再是錦上添花的科技,而是提升競爭力的必要投資。
研華不製造一般乘用車,而是鎖定工業型車輛,舉例來說,像是客運、貨運、危險品運輸的油罐車或緊急救難車。林威佐指出,這些大型車輛一旦發生事故,代價高昂。
「人的反應,從眼睛看到危險到腳踩煞車,需要時間,更別提恐慌下的情緒管理問題。」林威佐說表示,「AI加上攝影機、雷達的反應速度遠快於人類。」這不僅是避免追撞,更是避免事故後的高額營運成本,包括警務處理以及高昂的賠償與維修成本。
自駕車Level 5的困境,將研華推向封閉場域深耕
自駕車為何在台灣的一般道路上仍然窒礙難行?林威佐直言,開放道路的複雜性與責任歸屬是最大瓶頸。
「常討論的一個極端情境:往前撞會撞到牆(駕駛自傷),往右撞是小孩,往左撞是老人。AI該如何判斷?」這已經超越自駕技術,進入道德與倫理層面,目前無解。
在現行的Level 2到Level 4自駕輔助,普遍存在一個機制:在最緊急的狀況下,「系統會將主控權交還給駕駛」。林威佐直言:「這是一個很弔詭的結構。」他分析,這本質上是車商為了規避法律與保險責任的設計,「這只是在法律上排除了車商的責任。」因為當緊急狀況發生時,分心的駕駛根本沒有時間反應。
正因為在一般道路上充滿不可控的因素,像是台灣複雜的機車路況。因此,研華與供應鏈夥伴選擇另一條路徑,在「封閉或半封閉場域」實現全自駕。
「在封閉場域,不用擔心突然衝出來的小孩或阿嬤。」林威佐強調,環境的單純化,讓自駕技術可以快速落地。研華自2005年起即與合作夥伴投入日本礦區自駕。林威佐表示,研華與日本重工業具代表性的集團小松製作所(Komatsu)合作超過20年,在2007年就推出了第一台自駕礦車,成功搭載研華電腦的無人駕駛礦車投入實際運作。
研華在礦區自駕的演進是:智慧化(監測)、遠端遙控(人員在冷氣房如打電玩般操作) 到自駕(24小時運行、AI排程加油)。從最初的智慧輔助,演進到讓人員在舒適的冷氣房中「像打電動一樣」遠端遙控,最終實現全天候的自主運行。
港口是研華自駕車發展的另一個重點。由於貨櫃尺寸20尺、40尺是全球統一標準,自動化導入相對容易。林威佐分析,如長榮、陽明等航運巨頭在港務局的碼頭(租地)上,如同「租客」,對自己租下的碼頭區域擁有絕對主導權,可以導入新科技。
目前,研華的技術已經應用在龍門式起重機上,協助辨識貨櫃、確保吊掛安全,同時也與系統整合商合作,推動碼頭內的拖板車走向無人化,目前在港口的應用遍佈全球,除了台灣之外,美國、中國、日本和 東南亞都已在運作。
為何智慧的路,難以遇上聰明的車?
相較於封閉場域的遍地開花,一般道路的「車路協同」(V2X)願景顯得步履蹣跚。
「做智慧車輛的,跟做智慧號誌的,是兩群不同的人,」林威佐表示,關鍵在於「標準」的不同,他形容兩群人需要一個像USB一樣的共通標準才能對話。然而,美、歐、日等各方勢力都想主導通訊標準,導致標準遲遲無法統一。
此外,更現實的問題是,即使路口裝上了最先進的感測器,又要如何通知一輛沒有聯網功能的十年老車?車商也不可能為單一市場的特殊標準,去修改全球通用的車輛。
「這不是台灣獨有的問題,而是全球性的結構困境。」林威佐認為,在標準確立前,所有車路協同都只能停留在「示範場域」階段。未來最可能實現的路徑,是由政府主導,建立國家級標準,再透過像是eTag般的「後裝」設備,逐步將所有新舊車輛納入智慧交通網,不過這將需要預算與長期政策支持的漫漫長路。
研華從早期被動地讓客戶將工業電腦改裝在警車、消防車上,到今天憑藉40年累積的硬體實力,再結合AI軟體服務,以「車隊顧問」角色,推出完整的AIOV(AI + Internet of Vehicle)解決方案。林威佐在採訪最後強調,車輛就是一個移動的「物件」,核心任務始終是利用自動駕駛「解決」交通運輸痛點。
更多報導
Chrome分頁總是越開越多?教你3個方法快速整理,不用額外下載擴充也能用!
整個高雄變粉紅色!從黃色小鴨到BLACKPINK,為什麼只有它能做到這樣的城市行銷?
其他人也在看

看好3千億美元「XR商機」!文策院助業者2天開181場媒合會,李遠:台灣兼具文化與科技底蘊
近來台灣XR產業受到矚目,由文化部與高雄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5 TTXC台灣文化科技大會」上,也特別聚焦XR作品,不僅邀請國際作品聯合展出,更為台灣創作者媒合資方。
今周刊 ・ 11 小時前
實測|Google AI Studio有感升級! 新手友善VibeCoding神器,如何一鍵部署到雲端?
Google AI Studio推出全新「Build」介面,以一鍵部署為亮點,讓使用者能零門檻地快速開發並部署Web應用。
數位時代 ・ 21 小時前
上市櫃9月營收創4個新高,非AI績優生誰被低估?山林水、康普...把握Q3財報空窗期,卡位10檔委屈股
拜AI成長所賜,今年上市櫃公司營收、獲利表現亮眼。不過,在非AI的電子與傳產股中,還有不少「遺珠 」,可望在後續財報公布前後有所表現。
今周刊 ・ 1 天前
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北市囊括3大獎,嘉義縣獲永續城市特優!陳其邁蟬聯最佳首長信任獎、張麗善首進榜
《今周刊》第六屆「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結果週三(10/22)揭曉!綜觀整體調查結果,今年度,有3個縣市連續五年蟬聯「永續城市特優獎」(台北市、新竹市、新竹縣)及1個新進榜縣市(嘉義縣)。 六都「永續城市特優獎」由台北市、桃園市奪得,十五縣市部分,特優獎為嘉義縣、新竹市、新竹縣、嘉義市。
今周刊 ・ 11 小時前
雷達看不見的,AI看見了!歐特明靠「視覺技術」攻進歐洲自駕商用車市場
歐特明電子看準大貨車致命盲區,轉攻商用車藍海。用「純視覺AI」能辨識雷達看不見的靜止行人,搶下歐盟法規商機,聚焦於全球自駕封閉場域。
數位時代 ・ 6 小時前
改寫失智大縣命運!80萬小錢,屏東縣把單年失智新確診數拉升4成,及早精準照護
2015年,聯合國公布17項SDGs永續發展目標,走過10年,台灣持續在這場耐力賽穩健前行。《今周刊》連續6年進行「永續城市SDGs大調查」,今年拿下「永續創新獎」社會力首獎的屏東縣,用獨有的創新政策,寫下令人驚歎的永續篇章。
今周刊 ・ 1 天前
營邦開盤即收盤 攜手AMD成為MI450系列首家合作夥伴
機殼大廠營邦(3693)於昨(22)日召開法人說明會,公司表示超微半導體(AMD)有重大合作案,使得身為關鍵合作夥伴的營邦有望受惠,使得今日營邦股價一字線漲停鎖死在298大關,將重回300元大關。
理財周刊 ・ 4 小時前
爆倉190億美元的一夜!比特幣閃崩、穩定幣脫鉤...槓桿引爆,加密貨幣迎來史上最大清算
川普一句關稅威脅,連帶影響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資產崩盤,連穩定幣也難逃一劫,短短24小時內引爆190億美元槓桿清算,無情揭開市場層層堆疊的泡沫與系統性風險。
今周刊 ・ 1 天前
閃兵造假症狀過重、心血管、脊椎、精神疾病…內政部:未來體檢要看健保紀錄!上銬標準在哪?閃兵下場?
藝人閃兵案持續延燒,多名大咖男藝人修杰楷、陳柏霖、坤達等涉案,也讓役男體位區分標準受矚目,內政部長劉世芳週二(10/22)在立法院表示,今年5月已和國防部啟動修法作業程序,按照112年全體役男免役率高達16%,但對照現在全台健保等,不可能這麼高。 劉世芳也說,因此在未來體檢過程中,會配合役男健保就醫紀錄做雙方勾稽,確定體位判定合乎免役。 至於閃兵下場,律師房彥輝指出,涉嫌花錢找業者造假醫療證明以逃避服兵役,涉及刑法偽造文書罪、行使偽造文書罪,以及妨害兵役治罪條例第3條之罪嫌,如役齡男子意圖避免徵兵,而為不實申報,或者以其他方法變更體位,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縱然部分人士依照兵役法規定,已於屆滿36歲之年底後除役,但追訴權時效,自犯罪成立之日起算為20年,故仍有機會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今周刊 ・ 11 小時前
鄭麗文撂倒正規軍,接掌國民百年老店!誓當最接地氣魁,不甩紅標籤拚世代交替
民進出身、曾在街頭對抗國民的鄭麗文,成為國民第二位員直選女性魁。她在加入國民20年後登上頂峰;未來,她要靠非典型的模式,強化國民,制衡民進。
今周刊 ・ 1 天前

智原大漲多頭確立!聯電集團股可以期待
近10個交易日,外資大舉敲進聯電(2303)共買超14萬張,拉到20個交易日,買超達27萬張,近期聯電終於有新的消息,22日宣布推出全新的55奈米BCD (Bipolar-CMOS-DMOS)平台,為下世代行動裝置、消費性電子、車用與工業應用實現更高的電源效率與系統整合。此平台針對電子產品日益複雜的電源管理需求而設計,實現更小的晶片面積、更低的功耗與卓越的抗雜訊表現,賦予電源電路設計更高的靈活度與可靠性。
理財周刊 ・ 22 小時前
高齡駕駛新制明年上路!換照降至70歲、繳回駕照持敬老卡搭車「2年最多賺3.6萬」...新規一文詳解
有鑑於台灣高齡駕駛不時造成交通意外,交通部公布駕照管理新規。自明年5月起,換發駕照年齡從75歲下修至70歲;此外,為鼓勵長者主動繳回駕照,公路局加碼提供TPASS公共運輸乘車優惠,使用敬老卡搭乘公共運輸回饋50%,每月金額最高1500元。
今周刊 ・ 5 小時前
10部最「致鬱」動畫推薦!你可以不看,但一定要請你朋友看!
人生在世,難免有心情鬱悶、需要「療癒」的時刻。但如果你以為接下來要推薦的是那種溫暖人心、看完會覺得「啊~明天也能努力活下去」的作品,那你就大錯特錯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看著朋友被騙進坑、再一步步走向絕望的深淵,這份「分享的快樂」或許才是最棒的舒壓方式!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22 小時前印媒:美印接近達成貿易協議 關稅稅率傳將降至15至16%
印度媒體《Mint》22日報導,消息人士透露,印度與美國接近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進口印度貨品的關稅稅率將由50%降至15至16%,顯示印度和美國一度陷入僵局的貿易談判已出現轉機。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BBU充電再上,哪一檔主力最愛?
BBU已成為輝達AI伺服器的標配,隨著GB200及GB300出貨旺季,順達、AES-KY、新盛力等第三季營收轉強,斯檔股價在經過休息之後,今日重新轉強,純達及新盛力亮燈漲停。
理財周刊 ・ 1 天前林佳龍:若美方APEC代表涉及關稅 應會自然接觸
(中央社記者楊堯茹台北22日電)朝野立委關注台美關稅談判進展及川習會,外交部長林佳龍今天表示,若美方出席APEC峰會的代表涉及關稅談判,應會自然接觸。至於確切進度,林佳龍說明,正在總結報告中,應已有草案。
中央社 ・ 1 天前
(影) 巧合? 人為破壞? 都收俄石油 羅馬尼亞、匈牙利煉油廠同夜連爆起火
[Newtalk新聞] 昨日(21)在羅馬尼亞與匈牙利的兩間煉油廠,於同一日深夜發生爆炸與火災。兩座設施皆有接收俄羅斯石油,且事發時間太過接近,引發部分人士猜測是否為有組織的襲擊行動。類似的破壞行為若由國家主導,恐被視為嚴重的主權侵犯,故也有網友猜測是俄羅斯要嫁禍烏克蘭。目前兩案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 羅馬尼亞爆炸的煉油廠位於南部,普洛耶什蒂的 Petrotel-Lukoil 煉油廠,是東歐最大的煉油廠之一,目前由俄羅斯企業盧克石油(Лукойл)運營。匈牙利媒體《Vilaggazdasag》表示,爆炸發生時煉油廠正因定期技術檢查停止運作,但仍造成一名工人重傷,已被送往當地醫院加護病房。 該工廠的成立可追朔自 1904 年,因其生產能力,曾是二戰中重要的戰略目標。圖:翻攝自 X《Lumi Watch》 匈牙利的煉油廠則位於首都布達佩斯南部,薩茲豪隆包陶(Százhalombatta) 鄰近多瑙河的煉油廠,隸屬於匈牙利石油和天然氣公共有限公司(MOL),為匈牙利最賺錢的企業。該煉油廠僅發生火災,沒有爆炸。匈牙利當局與 MOL 表示,火災已被消防單位控制,目前無傷亡報告,該公司表示往後將優先
新頭殼 ・ 1 天前
比上次更樂觀! 主計總處:今年經濟成長率不低於5%「關稅影響有限」
我國經濟成長率可望再上修!主計總處主計長陳淑姿今(22)日在立院答詢表示,原先預期關稅因素影響甚鉅,但目前看來影響有限,第3季出口與景氣動能皆維持高檔,評估AI需求將持續支撐出口動能,今年經濟成長率應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日股》賣壓出籠 日經跌0.5%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連漲兩天的日經指數,22日因獲利回吐開低走低,早盤結束時,日經暫收49,077.56點,下跌238.5點或0.48%。東證收在3,260.15點,上漲10.65點或0.33%。 路透社指出,受到那斯達克收黑的影響,日股的科技族群也表現疲弱,例如,人工智慧概念股代表軟銀,就一度大跌5.2%,AI概念股的藤倉跌1%,古河電氣工業也跌0.8%。 日圓匯價雖小幅走升,但因美國同業通用汽車上調獲利預估,股價收盤時飆升15%,因此,豐田汽車也大漲3%,使得運輸設備類股一度大漲2.6%,是所有33個分類產業中表現最佳的。 分析師表示,因為日經指數21日未能突破50,000點重要心理大關,且日本新政府的利多有限,短期指數可能會回測到47,000點。 不過,高市早苗的政策立場對日股還是有支撐的作用。另外,也要觀察美日與中美貿易關係的最新發展。 受到日圓貶值的幫助,日本9月出口是過去5個月首次成長,出口總額年增4.2%,低於市場預估的4.6%,8月則是小減0.1%。同時,日本出口美國較去年同期減少13.3%,連續第6個月下降。其中,汽車出口大跌24.2%,晶片製造設備更是暴跌
時報資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