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德國柏林演說!談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
[NOWnews今日新聞] 前總統蔡英文出訪德國於10日出席「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並以「Threats facing democracies: Taiwan's experience defending freedom」(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發表演說,過程中,蔡英文以俄烏戰爭以及台灣面對假訊息、網軍、媒體滲透,「台灣的鄰居」透過灰色地帶戰略不斷侵擾為例,同時也提到她的繼任者總統賴清德在國防安全上的投資。
蔡英文演說一開始表示,能夠在這個特別的時刻,第一屆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與各位齊聚一堂,是她莫大的榮幸。她首先特別感謝 Axel Springer 自由基金會、柏林觀光局(visitBerlin),以及世界自由大會(World Liberty Congress)邀請她出席演講。同時,也感謝柏林市長魏格納(Kai Wegner)的熱情款待。
蔡英文透露自己相隔將近十五年再次踏上德國的土地,感到無比美好。能與這麼多志同道合、堅守民主價值的朋友們相聚,讓她深受鼓舞。她相信在場許多人一生都致力於守護民主及其價值,為了這樣的信念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然而,即便面對艱難挑戰,依然堅定不移。能與各位這樣勇敢、堅毅的人同行,是她的榮幸,因為大家的努力,使世界變得更好。
蔡英文提到,柏林自由週,紀念 1989 年 11 月 9 日柏林圍牆的倒塌。三十六年後,這一歷史事件依然是民主戰勝威權最鮮明的象徵。她希望身在柏林參與這場會議,能激勵大家繼續思考、共同制定策略,讓辛苦捍衛、並珍視的自由與民主,能更長久地延續。
蔡英文指出,蘇聯解體是歷史上的一大轉捩點,它讓自由得以在東歐及更廣大的地區綻放,並帶來新的希望與進步。話鋒一轉,他表示,在這股民主化浪潮的激勵下,台灣也努力邁向民主世界的一員。然而,台灣的道路並不平坦。那之前,是數十年的威權統治;許多台灣人因言獲罪入獄,新聞自由受到嚴重限制。
儘管如此,台灣人民從未放棄希望,也未曾放棄對民主的追求。最終,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在 1996 年迎來了台灣第一次總統直選,並開啟了民主鞏固的時代。今天,台灣被公認為全球最自由、最有活力的民主國家之一。
然而,蔡英文也點出,當我們慶祝並珍惜台灣與其他國家數十年來的民主進展時,也必須正視,民主所面臨的威脅,變得前所未有地嚴峻。近年來,全球的民主制度正遭遇日益嚴重的挑戰。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喚醒了全世界的警覺。三年多的戰爭過去,威脅仍在擴大。俄羅斯不僅入侵他國領空,還破壞關鍵基礎設施,如海底電纜。
蔡英文認為,在歐洲與亞洲,威權政體使用的手段也很相似。近年台灣面對的許多不穩定手段,最終也出現在歐洲,包括認知作戰與資訊操弄,這些攻擊往往隱蔽難辨,卻對民主社會造成深遠的傷害。包括假訊息、網軍、媒體滲透,並因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而突破語言障礙。威權者藉此利用民主社會的開放性,干預選舉、製造分裂、削弱人民對政府與民主制度的信任。
蔡英文呼籲,如今正是民主國家彼此連結、調整策略、確保國家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時刻。交戰的規則已改變,集體策略也必須隨之演進。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
蔡英文強調,在台灣,深知什麼是韌性,也深知那些試圖利用民主缺陷之人所帶來的危險。幾乎每天都面臨更強烈的威脅與恫嚇;蔡英文以「我們的鄰居」代稱中國,指出中國以為透過持續的影響行動、灰色地帶作為與軍事演習,可以讓台灣人陷入恐懼或麻木。但事實恰恰相反,台灣人民將這些挑戰化為養分,鍛鍊出更強的韌性。台灣守護了選舉;度過了疫情;抵禦資訊操弄。對台灣而言,韌性有許多面向,從個人到集體,從經濟到國防。
蔡英文強調,民主國家之間,必須加深安全合作。其中一項實際作法,是建立溝通與資訊共享的機制。唯有團結一致,民主陣線才不易被擊破。她舉例,台灣在多個面向積極強化韌性,特別是在國防投資上持續加碼。自她在 2016 年就任至 2024 年卸任的八年間,國防預算增加超過80%,年均成長近8%,是台灣歷來最有系統、最具規模的國防投資。
談到現任總統賴清德,蔡英文以「我的繼任者賴清德總統(My successor, President Lai Ching-te)」稱呼,提到賴清德持續依據安全需求增加投入。除了傳統戰力如戰機,台灣也大幅投資不對稱戰力,如機動式陸基反艦飛彈系統,強化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與韌性。同時也從歐洲朋友的經驗中學習,設立「全民防衛動員署」,加強後備部隊訓練,推動全社會的防衛韌性。並強化數位基礎建設,抵禦網路威脅,與公民社會協作,對抗資訊操弄。隨著科技發展,台灣持續提升科技能力,對抗外來資訊操弄與認知戰。
蔡英文認為,透過策略夥伴關係,台灣建立了可貢獻於全球供應鏈安全的生態系。尤其在半導體領域,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已成為全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環。在人工智慧定義力量的新時代,台灣的晶片產業,更是全球繁榮的基石。這些努力,讓台灣在威脅之下更能強化國防及社會韌性,也展現我們願意分享經驗、承擔責任,並珍惜安全夥伴的支持。這一切不僅是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更是為了區域穩定與全球民主的安全。
蔡英文喊話,區域的穩定和全球的安全是共同責任,需要共同努力。無論距離遠近,志同道合的國家都能以行動與聲音,為印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發聲。明確且一致地支持台灣安全,本身就是對威權擴張的一種有效嚇阻。
蔡英文也感謝七大工業國集團(G7)、歐盟、美國與德國聯邦議會近年來的聲明,這些都展現了國際社會對台海穩定的關切與重視。這樣的聲音,讓中國明白,台灣並不孤單;也讓台灣人民感受到世界的支持。她強調,今天台灣站在民主防線的最前線;但明天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可能面臨同樣的挑戰。因此,加強合作、強化防衛,應成為所有民主國家的共同優先事項,唯有如此,才能確保我們的安全與民主生活方式,得以世代延續。
蔡英文期許今天的會議,是邁向更緊密合作的重要一步。就像當年柏林圍牆的倒塌,使德國人民凝聚為更堅強的民主力量一樣,希望「柏林自由週」能引領民主夥伴,建立更堅實、更團結的國際民主共同體。台灣,以及所有共享自由與民主價值的夥伴,將在確保民主長存的努力中,扮演關鍵角色。即使當前挑戰前所未有,只要我們攜手合作,她深信自由社會的未來必將光明。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8日出訪德國柏林!蔡英文將出席「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
蕭美琴歐洲議會演說!外媒:恐惹北京報復、台灣積極拓展歐洲外交
中國外交官嗆日本插手台海就「砍頭」! 矢板明夫:別讓他繼續囂張
其他人也在看

鳳凰颱風來襲 北市勞動局啟動工地防颱抽查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鳳凰颱風來襲,臺北市政府勞動局表示,已指示臺北市勞動檢查處啟動大型營造工地防颱抽查,針對外牆施工架及塔式起重機(塔吊)等高風險設施加強檢查,要求各工地在強風到來前確實落實防颱措施...
自立晚報 ・ 3 小時前
解開「生命物流」奧秘 諾貝爾獎得主羅思曼台大談細胞傳輸
2013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美國耶魯大學細胞生物學系主任詹姆斯・羅思曼(James E. Rothman)教授,以及其妻子耶魯大學知名神經科學家喬伊・赫希(Joy Hirsch) ,日前共同出席台灣大學舉行的座談會。 羅思曼分享最新研究證實鈣離子感受蛋白在最後的釋放階段扮演著「啟動器」的關鍵角色,同時援引神經性疾病患者相關蛋白質突變的案例予以佐證。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不靠天賦也能勝出! 「成功者」心理特質大公開
對許多成功人士來說,成功並非靠天賦或運氣,而是在挑戰與失敗中持續學習、堅定前行。心理學研究顯示,成功人士普遍具備「成長型心態」,能將挫折視為學習機會,並在壓力下保持冷靜與專注,也懂得延遲滿足,重視過程中的累積與成長,而非追求短期成果。
TVBS新聞網 ・ 7 小時前沙柯吉獲釋以待上訴審理 稱「真相終將大白」
(中央社巴黎10日綜合外電報導)法國前總統沙柯吉(Nicolas Sarkozy)今天獲准在司法監督下離開監獄以待上訴審理,他獲釋後在社群媒體平台X寫下「真相終將大白」。
中央社 ・ 4 小時前
鳳凰颱風來襲!桃園多家醫院門診異動一次看 宜蘭羅東聖母醫院急診照常
鳳凰颱風逼近,桃園市、宜蘭縣11日停班停課,多家醫療院所同步啟動颱風應變機制。榮總桃園分院、桃園醫院及新屋分院、天成醫療體系(中壢天晟、天祥、楊梅天成醫院)、聯新國際醫院皆宣布開設「颱風特別門診」,惟門診科別與掛號方式有所調整;羅東聖母醫院則維持急診、住院與手術作業,其它暫停。(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BBC總裁蒂姆·戴維為何辭職?紀錄片剪輯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BBC總裁蒂姆·戴維和新聞主管黛博拉·特內斯已辭職。BBC此前因一檔名為《廣角鏡》(Panorama)的紀錄片而備受指責,該紀錄片被指控錯誤剪輯了特朗普的演講,使其看起來像是在煽動人們襲擊美國國會大廈。
BBC NEWS 中文 ・ 7 小時前
千元換個資2/瞄準街友開帳戶換萬元 無良民宿養套殺騙高額保險金
過往最為人所知的是,新北市淡水區一間知名民宿「老董的家」,民宿負責人李憲璋與原名連上瑩的女友連鈺湘等人共謀,以安排工作為由,將街友騙到民宿囚禁,製造街友於民宿工作,有還款能力的假象,以他們的名義向銀行申請貸款,粗估累計向銀行詐貸1億餘元,直到其中一名梁姓街...
CTWANT ・ 1 小時前新疆|新疆農商銀行獲批籌建
大陸金融監管總局官網近日公布,正式核准新疆農村商業銀行的籌建申請,宣告大陸全國第六家、西北首家省級農商行即將誕生。據新疆農信測算,新疆農商銀行開業後,其資產規模可超人民幣7,000億元。
中時財經即時 ・ 5 小時前
擠爆!中山店家辦周湯豪快閃 行人怒:被逼讓路
南西商圈一家店家舉辦藝人周湯豪快閃活動,引發人潮擠爆現場,民眾不滿圍觀群眾站到馬路紅線上,導致行人被迫與車輛擦肩而過,形成危險情況!目擊民眾指出,「那些車輛都已經被人群包圍住,基本上可能只差5至6公分就會撞到人」,主辦單位為此道歉,表示人潮超出預期,已派出約10位工作人員維持交通,但民眾呼籲下次辦活動應更加周到,避免危險發生。
TVBS新聞網 ・ 8 小時前
赴中央登記台南市長初選 林俊憲喊話當「桶箍」團結大家
民進今(10)天展開台南、高雄和嘉義縣縣市長初選登記,立委林俊憲原定週三(12日)要完成登記,卻因為擔心颱風攪局,臨時提早在今天下午前往中央。另外,針對傳出綠營內部憂心,身為賴清德子弟兵恐因總統因
台視新聞網 ・ 13 小時前BBC陷新聞倫理風暴 英相支持「強大、獨立」公共媒體
(中央社倫敦10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廣播公司(BBC)因爆發將美國總統川普演說片段移花接木的事件,導致總裁與新聞部主管請辭。英國首相施凱爾今天透過發言人表示,他支持一個「強大、獨立的BBC」。
中央社 ・ 7 小時前
戰貓赴歐洲議會、小英訪德 賴清德回應了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統蕭美琴昨日驚喜現身歐洲議會,以台灣副總統身分在「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峰會」發表演說,達成罕見的外交突破,前總統蔡英文也在昨晚啟程德國應邀出席首屆「柏林自由會...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法國前總統沙柯吉將獲釋 稱獄中20天「非常難熬」
(中央社巴黎10日綜合外電報導)法國前總統沙柯吉因親信涉非法收取政治獻金被判刑,並於上月遭到關押,不過巴黎上訴法院今天裁定,他可在等待上訴審理期間獲釋。沙柯吉今天透過視訊出庭,表示自己入獄這20天「非常難熬」。
中央社 ・ 8 小時前德語媒體:算出來的「好心情」
《南德意志報》報道稱,中國以算法語言推動「正能量」傳播的嘗試,其實只是操控網絡輿論的新手段而已。《商報》評論指出,關鍵原材料領域對中國的嚴重依賴,德國經濟界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德國之聲 ・ 7 小時前
以哈首階停火滿月 和平前景存變數
記者廖子杰/綜合報導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瑪斯間的停火協議第一階段,10日屆滿1個月,儘管雙方聲稱持續履行協議,但以軍近期仍對加薩發動零星攻擊,且指控哈
青年日報 ・ 7 小時前福建艦仍為常規動力航艦 中國專家:目前夠用
(中央社台北9日電)中國第一艘電磁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5日在海南三亞某軍港入列。中國軍事專家傅前哨預計下一代航艦會到10萬噸以上,而福建艦仍是常規動力航艦,而非像美國的核動力航艦,但「目前看來是夠用的」。
中央社 ・ 1 天前
普發1萬夠繳房貸 六都這區有人房貸月繳不到1萬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普發現金1萬元來了,首波11月12日就可入帳,不少民眾關心這筆「全民紅包」該怎麼花最實在,除了補貼生活開銷,房價高漲時代,1萬元夠抵付1個月房貸嗎?六都這幾區還有機會。如...
自立晚報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