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發作不只皮膚症狀! 她「喉嚨腫脹、呼吸困難」三度送急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據統計,每五人就有一人曾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值得注意的是,不單純只有皮膚症狀!56歲的謝小姐就因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發作,導致呼吸困難,三度被緊急送急診,嚇到現在隨身攜帶藥物,避免疾病突然來襲。皮膚科醫師提醒,蕁麻疹若症狀持續超過六週即為慢性蕁麻疹,千萬不能消極治療。
謝小姐回想,自己從小就有慢性蕁麻疹困擾,懷孕時症狀加劇,因而開始接受治療,七年治療期間就曾突然急性發作,喉嚨腫脹、呼吸困難三度送急診,「很多人以為只是皮膚病,但那種癢到喘不過氣的恐懼,真的難以想像」,如今即使病情已穩定,她仍習慣隨身攜藥,以防突發,只為了求心安。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朱家瑜表示,蕁麻疹若症狀持續超過六週即為慢性蕁麻疹,主要受到自體免疫失調導致,其中有六成屬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為常見蕁麻疹類型。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好發於20至40歲之間,其中又以女性最多,約為男性的兩倍,台灣患者推估約有20至25萬人。
朱家瑜說,一旦發病,因免疫細胞過度活化釋放出組織胺,導致血管擴張、組織腫脹,會造成風疹塊與血管性水腫,引起「紅、腫、癢」三大症狀。臨床上,若症狀超過6週就有可能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棘手的是,這些症狀來無影、去無蹤,可能突然出現、然後又在幾個小時後消失,有時候患者在就診前還有病灶,但是走進診間時就已經消失,因此對於初診斷的患者而言,可能會產生我的病沒有這麼嚴重的錯覺。
不只是過敏!每日都該服藥!朱家瑜強調,多數蕁麻疹患者只要積極治療,大多可以獲得良好的疾病控制,尤其,許多患者有迷思「只是過敏,避免攝取容易過敏的食物就好」,事實上,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源自於免疫系統失調,就算完全不接觸過敏原仍會發病,且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誠如其名,屬於慢性病,治療方式與糖尿病、高血壓控制一樣,需要每日規律服藥才能改善病程。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免疫科主任鐘文宏指出,為協助病友及早獲得妥善治療,國際間推動UCARE 認證制度,目前林口長庚、台大醫院、台中榮總與高雄長庚等4家醫院已獲得認證,治療與研究水準皆與國際接軌;以地理密度計算,更是亞洲之最,象徵台灣在蕁麻疹照護網絡上已邁向國際領先地位。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最新採檢又驗出一顆「毒雞蛋」! 食藥署:連蛋雞羽毛也含芬普尼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常被誤認過敏 醫:超過6週須警覺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2日電)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發作來無影去無蹤,容易被誤認成過敏,卻可能嚴重到讓人睡不著。醫師提醒,若連續6週反覆發作就要警覺,服藥更不能有症狀才吃,每日規律才能真的改善。
中央社 ・ 1 天前
大街滿泥沙! 蘇澳居民忙清家園 整條街成"家具街"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受到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影響,宜蘭蘇澳鎮昨晚被豪雨轟炸,但水退去了,才是一大難題,家裡、街道上通通都是黃色泥沙,今早天氣放晴,居民們都在忙著清理家園,更把被泥沙波及的桌椅、沙發等通通丟出來,整條街變成"傢俱街",滿目瘡痍。蘇澳災情慘重,行政院顧問林國漳、立委陳俊宇和蘇澳鎮長李明哲也都趕緊來勘災,協助災後復原,以及傾聽災民需求。
民視 ・ 1 天前
疫苗接種率下降!加拿大麻疹疫情失控 喪失「清零國」地位
加拿大公共衛生署10日宣布,加拿大已失去維持25年之久的麻疹「清零國」地位,同時導致整個美洲地區失去集體防疫成就。官方聲明指出,加拿大正經歷「大規模、跨轄區的麻疹疫情」,過去一年已在10個省份和地區報告約5000例確診病例,並造成兩名早產兒死亡。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遊日必備西瓜卡重大變動!服務25年吉祥物企鵝明年底「畢業」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交通IC卡「Suica」(西瓜卡)將出現重大變動!JR東日本今(11)日宣布,服務長達25年的西瓜卡吉祥物「Suica企鵝」將在2026年底「畢業」,未來將由新角色接棒。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孩子發燒逾3天恐非小感冒! 10歲女童燒一週竟變敗血症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孩子發燒,只是小感冒?家長最需警覺「燒多久了」!新竹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林千裕近期就收治一名10歲女童,發燒一週後,出現關節痠痛、腳痛等症狀送醫,檢查發現中耳已化膿,化驗確診肺炎鏈球菌感染,甚至由嚴重中耳炎演變成敗血症,住院長達28天;林千裕提醒,一般發燒症狀約2到3天,但若超過3天,就應懷疑已有細菌引發第二波...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只是皮膚過敏?慢性蕁麻疹讓她三度急診 呼吸困難險喪命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朱家瑜指出,台灣每5人就有1人曾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其中若症狀持續超過6週,就屬於慢性蕁麻疹。這類疾病並非單純過敏反應,而是與自體免疫失調有關,症狀包括「紅、腫、癢」,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就有個案因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發作三度被送進急診室。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陳亭妃完成台南市長初選登記(1) (圖)
民進立委陳亭妃(右)12日說,颱風鳳凰來襲,她今天固守台南,由辦公室主任代為前往民進中央部,正式完成2026年台南市長初選登記,圖為陳亭妃了解台南防災狀況。
中央社 ・ 1 天前
(影) 恐攻釀近40傷亡! 伊斯蘭堡法院遭巴塔自殺炸彈客襲擊 巴基斯坦揚言報復
[Newtalk新聞] 當地時間 11 日,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發生一起自殺式炸彈恐怖攻擊事件,造成近 40 人的傷亡。事件發生後不久,巴基斯坦塔利班組織隨即公開承認為該起事件負責,並揚言將繼續攻擊「執行非伊斯蘭法律」的法官與官員。巴基斯坦當局則宣布與阿富汗塔利班政權進入「戰爭狀態」,並準備策畫針對塔利班組織的報復行動。 白俄羅斯媒體《NEXTA》在 X 上發布推文指出,此次恐怖攻擊發生在伊斯蘭堡的地方法院,一輛停靠在法院外的警車被自殺炸彈客引爆,總計導致 12 人死亡、 27 人受傷,法院周邊地區也遭到嚴重的破壞。針對此次的恐怖攻擊事件,巴基斯坦內政部透過聲明表示,該名自殺炸彈客原先計畫進入法院襲擊司法人員,但由於受到阻攔,只能在法院入口引爆炸彈。 巴基斯坦塔利班組織不斷發動恐怖攻擊事件,一台裝滿爆炸物的車輛直接衝撞巴基斯坦軍方的車隊,造成 16 人死亡、超過 20 人受傷。 圖:翻攝自 騰訊網 田柳 Talk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塔利班也發布聲明,宣稱對此次的恐怖攻擊事件負責。該聲明表示,巴基斯坦塔利班希望在該國建立伊斯蘭教法統治的環境,強調在目標達成前,該組織將繼續襲擊「執行非伊斯
新頭殼 ・ 1 天前日本花卷機場停機坪有熊現蹤 跑道一度關閉
(中央社東京12日綜合外電報導)位在日本岩手縣花卷市的花卷機場停機坪,今天下午1時過後驚見一隻熊出沒,花卷機場事務所為此一度關閉跑道,且造成2架班機誤點。
中央社 ・ 1 天前
高血壓病患頭暈元凶竟是「粉光蔘」 中醫師這樣解釋
不少民眾為了養生、補氣,會服用中藥「西洋蔘」,然而,中醫師羅珮琳提醒,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服用西洋蔘,尤其有血壓問題的民眾,最好先諮詢醫師專業建議,避免導致血壓不穩。 羅珮琳日前在臉書提到,西洋蔘又稱作粉光蔘、花旗蔘。她透露,日前遇到一名患者表示,其丈夫患有高血壓,已經服用降血壓藥10幾年了,血壓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明利村洪水難阻斷 水利署疏通排水系統避免朝北漫淹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2日電)馬太鞍溪水漫淹花蓮萬榮鄉明利村及台9線道路,水利署長林元鵬今天會勘指出,因水量仍大,無法立即阻斷,會與縣府合力維持現有排水系統順暢,避免漫淹範圍朝北擴大、降低災損。
中央社 ・ 1 天前
驚險!蘇澳白米溪暴漲 警消攙扶受困民眾橫越湍急溪流
即時中心/林韋慈報導鳳凰颱風帶來的雨勢持續影響東北部,宜蘭蘇澳今(12)日上午傳出有一民眾受困於白米溪上游,因溪水暴漲無法自行脫困,消防人員獲報後緊急架設繩索,渡溪進行救援,最後幫助住戶順利脫困。宜蘭蘇澳持續傳出淹水災情,今日上午6時宜蘭縣政府消防局接獲消息,蘇澳鎮白米溪上游暴漲,有1居民受困溪邊,消防局獲報後,立即派遣消防車3輛及消防人員8名攜帶救生器材前往現場搶救。救援人員到場後,評估水勢與地形,發現現場水流湍急,住戶於溪邊待援,消防人員於是先架設好繩索再進行救援,順利救出受困民眾,整起救援行動迅速有效。宜蘭縣政府也呼籲民眾,近日山區與河川沿岸地區應嚴防溪水暴漲,民眾如發現水位上升或路面積水,應儘早撤離,切勿強行涉水或逗留,確保自身安全。原文出處:快新聞/驚險!蘇澳白米溪暴漲 警消攙扶受困民眾橫越湍急溪流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台海衝突挺哪方? 薄瓜瓜:只支持兩岸和平餐廳「變漂漂河」還客滿!議員PO「真流水席」掀網戰新壽分手費今議會闖關 蔣萬安曝T17、T18最快移轉時程
民視影音 ・ 1 天前
有人天天用!家中4常見用品「恐折壽」專家警告:快丟掉
你的家中可能藏著看不見的健康危機!美國一名主打長壽與功能醫學的醫師警告,有4樣常見家用品可能悄悄影響荷爾蒙、睡眠與長期健康,建議應盡快移除,其中也包括許多人愛用的香氛蠟燭、空氣清淨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8歲高中女發育好!月經卻從未來過 醫檢查驚「沒有陰道」
孩子在發育期還未出現性徵,可能是身體有問題。婦產科醫師鄭丞傑分享,一名身材發育良好的18歲高三生,月經遲遲沒有來,被母親帶到醫院做檢查,發現她先天性無陰道,子宮也發育不全,雖然可透過手術建立人工陰道,但生育能力受到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摘瘤竟刺破子宮…2刀疤如蜈蚣「輸8袋血才還魂」!女控國軍醫院:要我命
我差點死掉!一名30多歲羅姓女子控訴醫療疏失,今年4月到國軍高雄總醫院摘除子宮肌瘤,聽信醫師說詞,微創手術從陰道進去,沒有傷口、恢復快,幾乎不會有風險。原定上午8時開刀,情況出現變化,直到晚上21時她又被推進手術室,原來子宮和靜脈被穿刺大量失血,緊急輸8袋血才還魂,肚子就此留下2道超過15公分刀疤如蜈蚣爬至私密處,讓熱愛潛水、攝影的她相當自卑,而她第一時間喊痛求救,似乎被漠視,護理師只回「妳可能太緊張了」。對此,院方回應,患者術後發生併發症,調解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一半台灣人中鏢!喝酒臉紅恐「1體質」惹禍 大增7癌風險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偶爾小酌紓壓,但若喝酒容易臉紅,可能暗藏健康危機。馬偕醫大國際處與醫學系主辦的「精準醫療健康促進實踐」衛教活動指出,台灣的酒精不耐症高達近50%,酒精早在2007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經常飲酒恐增加罹患消化道癌風險,飲酒後若出現臉紅、頭痛、嘔吐及宿醉等症狀,可能為酒精不耐症的警訊,呼籲民眾盡可能避免飲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紫米VS黑米」哪個健康?醫揭答案 這1種最能減重、控血糖、護心血管
許多人聽到「澱粉」就立刻聯想到體重增加或血糖飆高,然而澱粉並非單一類型。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思賢表示,依照結構與消化速度,可區分為「快澱粉」與「慢澱粉」。快澱粉如白飯、白麵包,進入身體後迅速分解,使血糖短時間內上升。相對的,慢澱粉結構完整,含有較多纖維與抗氧化成分,能延緩能量釋放,對血糖調控及代謝更加友善。 黑米提供抗氧化功能 膳食纖維含量高 在眾多澱粉來源中,黑米值得特別推薦。李思賢醫師指出,黑米保留了外層糠皮與胚芽,因此膳食纖維含量明顯高於白米與紫米。這些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增加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者具有幫助。此外,黑米富含花青素,這是一種天然抗氧化物質,能對抗發炎反應並維護心血管健康。甚至黑米的抗氧化能力可超越藍莓。黑米在血糖反應上的表現相當突出,其血糖指數(GI)約落在42至50,屬於低GI食物。這對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特別重要。李思賢醫師解釋,原因在於黑米含有較多直鏈澱粉,其排列線性且不易被消化酵素分解,消化速度較慢。反之,紫米與糯米主要成分為支鏈澱粉,分解快、吸收快,因此血糖容易快速上升。這也解釋了為何部分人誤以為紫米健康,卻發現血糖控制不佳。 香氣與嚼勁 帶來額外飲
常春月刊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