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紅對話之必須
鄭麗文日前在《中國時報》訪問中說:「兩岸和平非國民一廂情願就可,若無對岸呼應、國際社會支持,無法落實。」這席務實的敘述,跨出了長期以來國民的思維窠臼,清醒地指出兩岸和平需要多方面的條件配合。近年對於統一已有自己的戰略進程,國民在台灣的代表性逐漸降低,由此國共之間的合作難盡其功,猶需考量民進與美日等關鍵因素。
檢視國民的處境,其問題有三。第一,過去20多年來,兩岸形勢主客易位,主要以民共僵持對峙為主;國民雖期待2028重回執政,然國民仍需顧及台灣民意與美國因素,未必能突破馬英九執政時期的兩岸格局太多。
第二,在總統大選時,目前國民最多只有不到40%的選票支持,若不是民進水平太低,又抓了柯文哲羈押1年,民眾未必凡事需要藍白合。國民員平均年齡太高,缺乏新血,若遲遲無法執政,務實的共對於國共平台會否仍寄予厚望?不容樂觀。第三,許多國民員自我感覺良好,缺乏理解現實的危機感,習以鄙視民進及笑罵美國為能事,傲慢心態仍待調整。
民進多年執政品質粗糙,短期內難以完全改善,若不是靠恐嚇老百姓的「抗中保台」,並無條件取得執政。假若民進能像當年康熙那樣,高瞻遠矚及早「漢化」,以優秀文化與制度中國自居,大量起用外省第二代,不搞族群鬥爭,哪裡會有眼下台灣的亂局與兩岸的困境?
近年來,美國國內問題沉重而難聚集民意與財力進行護台戰爭,乃轉移日本為守護第一島鏈的前沿代理人;雖然如此,共統一台灣是時間問題。但共來台,隨著台灣生活方式的內地化,中國近代以來累積最優質的政治制度與經濟環境是否前功盡棄,變成今日的香港?關於此,有識之士亦應深刻探討。
不容否認,兩岸政治矛盾無解、協商中斷多年,輔以軍事戰雲密布,台灣多數民意對統一疑慮仍深,致使統一議題迄今仍是大陸單方面的議程。在此僵局下,無論是國共、民共,乃至於藍綠紅的對話,都顯得益發重要。
正如鄭麗文所說「兩岸絕對不能再有戰爭」,因此我們應將兩岸維持現狀視為統一前的過渡時期,進行必要的和平融合交流。不論外在條件如何變動,陸方皆勿躁動反應,避免掉入陷阱,讓兩岸因意外而走向無可挽回的戰局,如此兩岸逐步走向和平統一方可避開種種障礙。(作者為作家)
其他人也在看

新勢力竄起 楊梅區議員選戰悄開打
桃園市楊梅區應選4席議員,生活區分為楊梅、埔心、富岡、高榮,因五楊高架完工、鄰近竹北及各工業區,交通便利,新移入人口多,明年大選有多數外來年輕選票,面對新型態人口要如何贏得選戰,考驗各市議員參選人。目前楊梅區藍綠及無籍議員各有1席,地方上流傳的網路民調僅針對國民、民進人選,未提及無籍、民眾有意參選人,儘管目前各勢力角逐不明顯,但有數位新秀摩拳擦掌。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

處理台日關係 「不是吃壽司就好」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台灣有事」發言遭大陸報復,賴清德總統日前在社群平台PO出大啖壽司的照片聲援,李登輝基金會董事長李安妮22日表示,台灣面臨不對稱位置或壓力問題,要很細膩的去處理,民眾覺得很惶恐很不安時,政府不應該再對著人民訴說自己的委屈,應該具體行動跟承諾,「不是只吃壽司、喝味噌湯就好了」。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賴總統緬懷黃百韜 未提抗日事蹟
日前國民主席鄭麗文追思白色恐怖受難者,其中包括共諜吳石,引發爭議,賴清德總統22日在臉書發文,緬懷民國37年11月22日徐蚌會戰中殉國的將領黃百韜,強調該場會戰短短66天內犧牲約55.5萬名國軍生命,「緬懷這段歷史,是為國奮戰的國軍官士兵袍澤,而不是共諜」;國民批評賴清德「選擇性失憶」,只敢讚揚黃百韜「打共」的經歷,方便民進高喊「抗中保台」攫取政治利益,未提黃抗日事蹟,充滿虛偽與算計。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陸致函聯合國 對日有自衛權
大陸對日反制再升級,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構成日本出兵」論,陸常駐代表傅聰致函聯合國,指如日本膽敢武力介入台海,將行使《聯合國憲章》自衛權,該公函將作為聯合國大會正式文件,分發全體會員國;北京並否決舉行陸日韓三國峰會,報《人民日報》更警告,將採取更嚴厲堅決的反制措施。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校事會議修正 匿名投訴不處置
「校事會議」制度上路後,衍生出校園濫訴,讓許多老師怨聲載道。教育部近日預告相關辦法修正草案,部長鄭英耀22日受訪時強調,修正重點之一在於設置過濾機制,確定校事會議僅處理不適任教師,若是不具名、無事證等投訴,明定不處置。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
濫訴無解 教團批毀師滅校
教師團體多次抗議之下,教育部終於預告「校事會議」相關辦法修正草案,新增不接受匿名投訴等規定,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仍不滿,嚴厲譴責草案是在「毀師滅校」,無助解決學校困境,憂心甚至會變本加厲,治絲益棼。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美端出烏俄和平計畫 CNN:俄羅斯「機關算盡」處處埋伏筆
美國與俄羅斯協商後提出終結烏克蘭戰爭的和平計畫草案,要求基輔做出多項讓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指出,這份草案的大部分內容,都與俄羅斯在2022年伊斯坦堡談判時所持立場極為類似,現在重新提出,關鍵之一是時間點對俄國有利,而且莫斯科在草案內容裡還埋下多個伏筆。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明年中日韓首腦會談 傳中國拒出席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關於召開日本擔任輪值主席國的中日韓首腦會談一事,日本向中韓兩國徵詢了明年1月實施的意向,據悉中方已拒絕。目前也無法磋商今後的具體召開時間,能否實現會談變得不明朗。
工商時報 ・ 3 小時前垂秀夫揭 陸日釣魚台紛爭破冰關鍵
日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引發大陸強烈反彈,讓人想起13年前日本將釣魚台列嶼(尖閣諸島)國有化掀起的爭端。前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回憶這一關係惡化的先例,盛讚後來的官房長官菅義偉堅持不退讓,最終促成「習安會」,讓陸日關係破冰。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
本尊無奈 稱李四川條款不是壞事
立法院藍白聯手在21日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案,直轄市不受人口限制皆可設置3位副市長,因北市人口變少,一旦副市長李四川轉戰新北市長,修法使北市副市長仍可維持3人,被視作「李四川條款」。李四川22日首度回應說,不曉得為什麼會變成「李四川條款」,直轄市有3位副市長不是壞事。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
可能空出1席 有志者觀望中
雲林縣第6選區縣議員選舉應選5席,現任4人黃文祥、蔡岳儒、蔡孟真、蔡咏鍀有意尋求連任,另一人林哲凌因光電弊案審理中,外界分析應不會再參選,可能留下1席空間,目前傳出民眾雲林縣部前執行長王新堯有意參選,另民進在蔡岳儒、蔡孟真之外,可能評估再提名1人參選。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川普下通牒 逼烏簽28點計畫
川普政府力推結束俄烏衝突「28點計畫」,要求烏克蘭割地裁軍,讓烏克蘭與歐洲國家大感震驚!此外白宮日前還對烏國施壓,要求它在感恩節(27日)前接受這項提案,否則將會失去美方的支持。
工商時報 ・ 3 小時前新北毛寶貝耶誕趴 10專屬遊具11月29日開玩
「2025毛寶貝狂想曲樂遊耶誕趴」將於11月29日在板橋車站站前廣場登場,為讓市民能攜帶毛寶貝一同參與新北歡樂耶誕城盛會,新北市動保處已在站前廣場設置多項寵物專屬遊具,包含寵物蹺蹺板、平衡木、平台走梯及鑽圈等,民眾可帶毛寶貝到場同樂。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
院版財劃法 25日朝野首波攻防
行政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亮相後,在野態度備受關注。民進團書記長陳培瑜22日呼籲藍白理性討論外,並透露立法院長韓國瑜21日曾找藍委賴士葆、林思銘與政院官員交換意見。賴士葆表示,政院承諾25日會把各縣市試算表送往立院,等看到試算後,國民團再決定是否繼續審查;民眾團則直接表態,將退回政院版草案。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
小草稱「黃國昌高鐵罰站、綠委搭商務艙」!秒遭陳柏惟打臉:忘記買票
近日網路上流傳著「政治人物搭高鐵」的對比圖,聲稱國民、民眾搭高鐵是在自由座站著,然而民進卻是搭乘高鐵商務艙,似乎意有所指,然而貼文曝光後隨即遭前立委陳柏惟打臉,透露「工作福利是有包含高鐵通勤補助」,直言「通常站著的比較多是忘記買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新北議員選戰 政二代躍躍欲試
新北市因應人口增加,預計下屆市議員席次將由66席增至68席,加上受到本屆市議員轉戰立委勝選、上屆資深議員落馬與資深議員面臨世代變化、交替,不少「政二代」有意接班參選,在地方上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
胡佛研究員:李登輝訪美 導致美台關係失衡
國史館與李登輝基金會22日舉辦「2025年李登輝紀念學術討論會」,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林孝庭表示,1995年李登輝訪問康乃爾,導致美國檢討對台政策;美國國安會亞太事務主任蘇葆立認為,讓李訪美,已讓台美關係「失去平衡」,華府主政者認定,一旦兩岸發生衝突,把美國推下水,將導致無法預測的嚴重後果。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
獨家/粿粿同母異父哥哥「出身富二代」 拿遺產金援妹妹告酸民
粿粿和范姜婚變爆發後,同母異父的哥哥韓秉融一路力挺,據悉韓秉融的父親財力雄厚,但前陣子因病過世,留下了一個基金會讓他繼承,顯示出粿粿家的經濟頗為寬裕,也因此韓秉融先前才會痛批范姜一路吃軟飯。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周佳琪爭取連任 綠盼奇兵再現
屏東縣綠色執政逾20年,卻一直無法攻陷藍營鐵票倉屏東市,而近2屆屏東市長選舉民進都搶先敵營確定人選、積極布局,不過,面對國民籍現任市長周佳琪明年確定爭取連任,綠營至今遲遲無人表態。綠營人士形容,這次彷彿在復刻民國94年、98年的「奇兵戰術」,盼能打出一場漂亮選戰。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