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尊無奈 稱李四川條款不是壞事
立法院藍白聯手在21日三讀通過《地方制度法》修正案,直轄市不受人口限制皆可設置3位副市長,因北市人口變少,一旦副市長李四川轉戰新北市長,修法使北市副市長仍可維持3人,被視作「李四川條款」。李四川22日首度回應說,不曉得為什麼會變成「李四川條款」,直轄市有3位副市長不是壞事。
《地方制度法》第55條修正動議,取消直轄市須人口超過250萬才能增設第3位副市長的門檻。李四川昨說,北市人口從250多萬降為245萬,這些人口大多搬到新北或桃園。新北人口原先有403萬,現增加為406萬,但白天還是到北市上班,所以用戶籍人口來算其實不合理,應該用白天的活動人口較精確。
李四川也舉例,之前台南風災嚴重,但副市長只有2位,若多1位學工程的副市長去解決問題也沒有壞處;另六都之外,彰化縣幅員廣大,但只有1位副縣長,光跑活動就跑不完。
民進拍板由新北立委蘇巧慧參選新北市長,目前坊間民調呈現李四川領先蘇巧慧。蘇巧慧昨回應表示,《地方制度法》本來因人口狀況而設有規定,現在北市人口變少了,符合規定的狀況下也該作調整,但國民卻因人設事,再次調整地制法的規定,這並不是好的做法。
國民立委李彥秀昨指出,之前非直轄市都只能有1位副縣長,真的很難有對市政工作軟體、硬體都專業的副縣長,修法後不僅台北市、桃園市、台南市受惠,包括民進執政的屏東縣、嘉義縣以及澎湖縣也可以增補1席副縣長,人民能享有更好的市政建設規畫。
至於《地制法》修法被外界稱為「李四川條款」,李彥秀強調並非替單一個人量身訂做,也說李四川是國民的重要資產,不論是協助台北市長蔣萬安連任,或是替國民開疆闢土,「2026李四川絕對不會缺席」。
民眾主席黃國昌則表示,修正《地制法》是為了讓各縣市的治理更順暢,用「李四川條款」來形容,「有點太沉重了」,對李不盡公平;李四川現在是台北市副市長,輔助台北市長蔣萬安的表現有目共睹。
其他人也在看
陸致函聯合國 對日有自衛權
大陸對日反制再升級,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構成日本出兵」論,陸常駐代表傅聰致函聯合國,指如日本膽敢武力介入台海,將行使《聯合國憲章》自衛權,該公函將作為聯合國大會正式文件,分發全體會員國;北京並否決舉行陸日韓三國峰會,報《人民日報》更警告,將採取更嚴厲堅決的反制措施。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校事會議修正 匿名投訴不處置
「校事會議」制度上路後,衍生出校園濫訴,讓許多老師怨聲載道。教育部近日預告相關辦法修正草案,部長鄭英耀22日受訪時強調,修正重點之一在於設置過濾機制,確定校事會議僅處理不適任教師,若是不具名、無事證等投訴,明定不處置。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川普下通牒 逼烏簽28點計畫
川普政府力推結束俄烏衝突「28點計畫」,要求烏克蘭割地裁軍,讓烏克蘭與歐洲國家大感震驚!此外白宮日前還對烏國施壓,要求它在感恩節(27日)前接受這項提案,否則將會失去美方的支持。
工商時報 ・ 4 小時前
可能空出1席 有志者觀望中
雲林縣第6選區縣議員選舉應選5席,現任4人黃文祥、蔡岳儒、蔡孟真、蔡咏鍀有意尋求連任,另一人林哲凌因光電弊案審理中,外界分析應不會再參選,可能留下1席空間,目前傳出民眾雲林縣部前執行長王新堯有意參選,另民進在蔡岳儒、蔡孟真之外,可能評估再提名1人參選。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垂秀夫揭 陸日釣魚台紛爭破冰關鍵
日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引發大陸強烈反彈,讓人想起13年前日本將釣魚台列嶼(尖閣諸島)國有化掀起的爭端。前日本駐中國大使垂秀夫回憶這一關係惡化的先例,盛讚後來的官房長官菅義偉堅持不退讓,最終促成「習安會」,讓陸日關係破冰。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法新:美官員證實和平計畫 將提供烏「北約模式」安全保證
美國媒體曝光美俄28點俄烏和平計畫,重點包括烏克蘭割讓烏東土地、不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美國提供安全保證,以及俄羅斯將不入侵歐洲與烏克蘭政策入法等。法新社報導,一名美國官員今天(21日)證實和平計畫草案內容,美國與歐洲盟邦承諾提供烏克蘭「北約模式」(NATO-style)的安全保證,承諾對未來攻擊做出回應。 根據美國媒體Axio日前披露的內容,「未來任何重大、蓄意且持續的武裝攻擊烏克蘭行為,都將被視為對跨大西洋共同體和平與安全威脅」,美國與其盟邦將相應反擊,包括動用軍事武力在內。 國際媒體陸續報導,美俄已商定俄烏和平計畫,根據美聯社報導的28點和平計畫草案內容包括確保烏克蘭主權、限制烏克蘭武裝員額等。在領土方面的協議內容包括,克里米亞、盧甘斯克(Luhansk)、頓內茨克(Donetsk)將視為俄羅斯所有,美國亦承認;赫松(Kherson)和札波羅熱(Zaporizhzhia)依目前戰線凍結,以及烏克蘭軍隊自頓內茨克撤出,烏軍撤離區域為非軍事化中立區,國際上將承認領土由俄羅斯所有,但俄羅斯軍隊不得進入非軍事化區。 美聯社報導的草案內容還包括,烏克蘭不加入北約,俄羅斯將不入侵歐洲與烏克蘭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桃市議員選舉起跑? 爭取民進提名的張贊聞今早站路口
桃園市議員選舉預計明年(2026年)底舉辦,民進初選可能在明年4月登場,有意爭取民進提名在龍潭區參選市議員的張贊聞,今早已在龍潭區中正路口向忙著上班、上學的民眾爭取支持,讓許多經過的民眾好奇:「桃園市議員選舉,已起跑?」張贊聞站路口也發布參選宣言,盼以「龍潭出發,真心前行」為核心理念、以「看得見
自由時報 ・ 1 天前法德英三國領袖:任何俄烏和平計畫須獲歐洲北約共識
(中央社巴黎21日綜合外電報導)法國總統府表示,法國、德國和英國三國領袖今天攜手呼籲,解決俄烏戰爭的辦法必須「完全」有烏克蘭參與,且任何決定都必須得到歐洲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共識」。
中央社 ・ 1 天前非洲豬瘟心慌慌…廚餘養豬新政策下周出爐 陳駿季:將召集縣市充分檢討
台中梧棲1家養豬場10月爆發非洲豬瘟疫情,禁廚餘養豬今未解封。農業部長陳駿季今天說,過往政策是「原則禁止」,符合特定條件...
聯合新聞網 ・ 2 小時前
彭博:若中國加強施壓 日本將深化與美同盟、可能加強對中科技管制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將台海局勢與日本的「存亡危機」連結,中國迅速反擊,並祭出經濟手段。《彭博新聞》分析,若中國加強施壓,日本可能更仰賴美國及其他盟友。
太報 ・ 16 小時前
濫訴無解 教團批毀師滅校
教師團體多次抗議之下,教育部終於預告「校事會議」相關辦法修正草案,新增不接受匿名投訴等規定,但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仍不滿,嚴厲譴責草案是在「毀師滅校」,無助解決學校困境,憂心甚至會變本加厲,治絲益棼。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公地放領 恐轉租設置光電場
賴清德總統宣布重啟公地放領,台南市有606筆土地、364名自耕農符合資格,雖可協助農二代正名身分、取得農漁登記證,卻也傳出部分農地與養殖地一旦私有化,恐轉租設置光電場。台南市地政局表示,公地放領的美意是落實農地農用,將待中央公告規定細節後配合辦理。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日本業者看中國旅遊警示 有人淡定有人擔憂
(中央社東京22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與日本發生外交爭端,並在本月中旬起建議公民不要赴日旅遊後,東京部分店家不以為意,不過以中國遊客為主要客源的旅宿業者已陸續接到取消通知,並對此感到擔憂。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院版財劃法 25日朝野首波攻防
行政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亮相後,在野態度備受關注。民進團書記長陳培瑜22日呼籲藍白理性討論外,並透露立法院長韓國瑜21日曾找藍委賴士葆、林思銘與政院官員交換意見。賴士葆表示,政院承諾25日會把各縣市試算表送往立院,等看到試算後,國民團再決定是否繼續審查;民眾團則直接表態,將退回政院版草案。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賴總統緬懷黃百韜 未提抗日事蹟
日前國民主席鄭麗文追思白色恐怖受難者,其中包括共諜吳石,引發爭議,賴清德總統22日在臉書發文,緬懷民國37年11月22日徐蚌會戰中殉國的將領黃百韜,強調該場會戰短短66天內犧牲約55.5萬名國軍生命,「緬懷這段歷史,是為國奮戰的國軍官士兵袍澤,而不是共諜」;國民批評賴清德「選擇性失憶」,只敢讚揚黃百韜「打共」的經歷,方便民進高喊「抗中保台」攫取政治利益,未提黃抗日事蹟,充滿虛偽與算計。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明年中日韓首腦會談 傳中國拒出席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關於召開日本擔任輪值主席國的中日韓首腦會談一事,日本向中韓兩國徵詢了明年1月實施的意向,據悉中方已拒絕。目前也無法磋商今後的具體召開時間,能否實現會談變得不明朗。
工商時報 ・ 4 小時前
藍綠紅對話之必須
鄭麗文日前在《中國時報》訪問中說:「兩岸和平非國民一廂情願就可,若無對岸呼應、國際社會支持,無法落實。」這席務實的敘述,跨出了長期以來國民的思維窠臼,清醒地指出兩岸和平需要多方面的條件配合。近年對於統一已有自己的戰略進程,國民在台灣的代表性逐漸降低,由此國共之間的合作難盡其功,猶需考量民進與美日等關鍵因素。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新勢力竄起 楊梅區議員選戰悄開打
桃園市楊梅區應選4席議員,生活區分為楊梅、埔心、富岡、高榮,因五楊高架完工、鄰近竹北及各工業區,交通便利,新移入人口多,明年大選有多數外來年輕選票,面對新型態人口要如何贏得選戰,考驗各市議員參選人。目前楊梅區藍綠及無籍議員各有1席,地方上流傳的網路民調僅針對國民、民進人選,未提及無籍、民眾有意參選人,儘管目前各勢力角逐不明顯,但有數位新秀摩拳擦掌。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誹謗王美惠是小三 嘉市議員助理判3月
民國113年總統立委大選前,嘉義市民進籍議員林煒軒的李姓助理在網路發文,內容貶損同立委王美惠是小三、市議員黃敏修準備砸5千萬元選議長、前市議員江熙哲持槍介入議長選舉等被控誹謗,一審判決無罪,二審台南高分院認定李男未經審慎查證,率爾發表文章,貶損3人的人格、名譽與社會評價,依加重誹謗罪判刑3月,可上訴。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