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很多路」不等於有運動到! 中度身體活動每次10分才能增心肺耐力
要活就要動!許多民眾將「每天走1萬步」當作運動標準,希望促進健康,不過國民健康署提醒,「走很多路」不一定等於「有運動到」,若是慢慢走、走走停停,或走不夠久,可能只屬於輕度活動,無法當作運動。
有人說「腳是第二顆心臟」,新光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周靖堯指出,下肢是大量血液儲存的部位,走路時肌肉收縮,將下肢血液帶回心臟,有助於血液循環,減少靜脈血栓風險,也會活化自律神經,確實對於身體機能有好處,但若目標是增加心肺功能、強健體魄,光靠走路恐怕效果有限。
許多人力求每天走1萬步,周靖堯說,這比較偏向鼓勵性質,比起整天躺在家裡,當然還是有稍微活動到,這會刺激自律神經活化,讓心跳加速、呼吸變快。因此,走路可以當作暖身,但仍需要一定強度的運動,才能達到促進健康的效果。
國健署社區健康組也提醒,想要促進健康,需要進行中度以上的身體活動,例如健走、騎腳踏車、快走等,並且每次至少持續10分鐘、每周累積達150分鐘,才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控制體重、減少慢性病風險。
國健署建議,健走就是很好的運動入門選擇,只要記住口訣「抬頭挺胸縮小腹、雙手微握放腰部、自然擺動肩放鬆、邁開腳步向前行」,就能輕鬆把運動融入生活中。
另外,可以在日常中加入一些「有強度的活動」,例如下班時提早一站下車,快步走回家,或改走樓梯不搭電梯,這些都是簡單又有效的方式,幫助累積運動量。
周靖堯則提醒,如為身體衰弱族群,或有相關病史如心臟衰竭、肺纖維化、慢性阻塞性肺病、中風等,可能影響體能,因此較不適合做高強度運動,仍鼓勵病人多出門走走,以個人能承擔的強度為限,仍有一定的健康益處。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整理亡母遺物翻出「漫畫收藏頂點」!拍賣價破紀錄 兄弟爽賺近3億
小情侶為鹹酥雞分手引熱議!業者搶推「365拜金套餐」 誇口:一定讓你吃不完!
台鐵車廂內抽菸遭車長廣播「請當人別當畜牲」 一票人讚爆:大快人心
其他人也在看

這種頭痛很危險!醫揭「腦壓高」原因、症狀與治療:嚴重恐腦損傷
腦壓是指顱內的壓力,當腦壓升高時,可能影響視神經周圍的靜脈回流,導致眼內房水排出受阻,使眼壓上升。因此,當出現頭痛、嘔吐、視力模糊等症狀時,可能不僅是單純的眼壓問題,也需考慮腦壓是否過高。《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腦壓高的原因、症狀與治療,幫助民眾理解腦壓的影響。
優活健康網 ・ 9 小時前
藍色小藥丸逆轉特定聽損? 專家:別自己亂吃
治療男性勃起障礙的藍色小藥丸「威而鋼」,最近又被發現有新功能。福斯新聞網(Fox News)報導,一項最新研究揭示,針對特定基因突變引發的遺傳性聽損,「威而鋼」(Viagra)搭配營養補充劑能逆轉部分
中廣新聞網 ・ 7 小時前
散落的種子 落在同一片善的土壤
歲末祝福是慈濟人的年度盛會,也是不少人新受證的日子,其中張雲龍,前半輩子誤入歧途,經常進出監獄,認識慈濟之後,加入慈濟志工、陳岳良,創立的「菩薩之家」,與其他更生人,一起學習為善付出,也漸漸培養出...
大愛電視 ・ 1 天前
男大生擠痘痘慘了!「肺部穿十多洞」 醫喊:這部位別亂擠
中國浙江省一名20歲的大二學生日前因擠痘痘,不慎引發嚴重併發症,最終導致肺部出現十多個空洞、部分組織壞死,所幸經治療後已康復出院。醫師表示,臉部尤其是臉上「危險三角區」的痘痘切勿任意擠壓,一旦出現發燒或呼吸不適,應立刻就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睡夢中過世真的「走得安詳」?醫揭4大猝逝真相:不一定沒痛苦
睡夢中過世看似平靜無痛苦,真是如此嗎?醫師指出睡夢中猝逝常見4類原因,並非所有猝逝都未經歷疼痛受苦。想要無憾,平日也能做好預防。 每隔一陣子,就會聽聞身邊親友或名人在睡夢中猝逝,不少人認為,在睡夢中過世似乎沒有痛苦,是相對平靜安詳、甚至是比較「幸福」離開人世的方式。 但醫師說,不見得所有在睡眠中過世都未經歷痛苦,如果不想帶著遺憾離開,平時的預防還是相當重要。 睡夢中猝死常見4原因,睡眠呼吸中止也不可大意 睡夢中過世有4大常見原因: 1.心因性猝死 最常見是心肌梗塞和心律不整。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陳冠群指出,有時單純的心血管狹窄雖然還未造成完全阻塞,但心臟已處於缺氧狀態,可能引發心律不整而猝死。 陳冠群進一步指出,心臟有自主神經節律竇結調控、定時放電,維持心律跳動,當竇結老化,心臟愈跳愈慢,有時甚至忘了跳動,就可能暈厥,恢復跳動時再醒過來,醫學上稱病竇症候群;但是當停跳時間過長,心臟缺血缺氧過久,有可能引發心室顫動,甚至心臟完全沒有血液供應而猝死。 2.腦血管疾病 基隆長庚醫院胸腔科醫師吳黃平指出,人體的生命中樞在腦幹,控制呼吸心跳,當腦血管出血或阻塞(腦中風),波及腦幹,就有可
康健雜誌 ・ 3 小時前
通緝我資通電軍、心戰大隊官兵 立院外委會通過提案予以強烈譴責
中國今年先後通緝懸賞我國資通電軍20名、心戰大隊18名官兵。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今(24日)通過臨時提案,對中國「長臂管轄」表達最強烈譴責;另外,針對中國長期扭曲聯合國第2758號決議,也通過相關提案,駁斥中國錯誤主張,重申我國立場。
鏡報 ・ 3 小時前


跑步會顯老?「跑者臉」元兇不是跑步!養成5習慣讓你跑得更凍齡
有些長期跑步的人看起來比較蒼老,尤其是臉部消瘦、皺紋多、膚色不均勻,這種現象被稱為「跑者臉」(Runner’s Face),甚至讓部分人誤以為跑步會加速臉部老化。但很多人不是都說,運動可以抗老化嗎?那為什麼跑步會有「跑者臉」、看起來顯老?
Yahoo奇摩趣運動 ・ 1 天前
金馬獎/告五人頂住了!戴佩妮、9m88金馬開嗓 網友狂轟:收音有問題!
2025金馬獎(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11月22日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登場。今年由方郁婷、劉若英、林依晨、高伊玲、范冰冰角逐影后;許瑞奇、柯煒林、張孝全、張震、藍葦華入圍影帝。
林政平|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上任主席後首度謁陵兩蔣 鄭麗文:民進是民主最大受益者也是最大破壞者
今(24)日是國民創131周年慶,國民主席鄭麗文上午率副主席等務高層及幹部,前往桃園市大溪區慈湖及頭寮謁陵。鄭麗文表示,民進是台灣民主轉型最大的受益者,也是台灣民主最大的破壞者,過去近10年,民進不但侵犯新聞自由,破壞言論自由,同時破壞司法的獨立,藐視國會的尊嚴,行政擅權專斷,嚴重腐蝕台灣民主憲政基石,國民必須延續捍衛台灣的民主憲政。鄭麗文上......
風傳媒 ・ 3 小時前
不同調?「直美」改革爆醫界內戰!醫師公會反彈、醫團力挺
「直美」改革爆醫界內戰!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管理辦法》,祭出多項加嚴限制醫美診所及醫美醫師的新制,包含醫師公會、醫團今(24)日都發聲明表達立場,不同於醫師公會反彈,反對醫美診所納評鑑,醫團則「不同調」,有的支持、有的反對。(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15歲女學生常偏頭痛 「頭痛日誌」揪甜食、空腹地雷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3日電)台南一名15歲女學生長期受偏頭痛困擾,家長原以為課業壓力導致,醫師協助建立「頭痛日誌」後發現,巧克力等甜食與長時間空腹是重要誘發因子,經調整飲食等多重治療成功改善。
中央社 ・ 1 天前
健身減脂狂吃雞胸肉 醫揭1關鍵恐嚴重便祕
前台大醫院兒科醫師、知名健康Youtuber「蒼藍鴿」(吳其穎)21日在社群平台臉書分享一段影片,提醒不少以「狂吃雞胸肉」作為減脂策略的民眾,小心可能因此引發便祕。蒼藍鴿指出,雞胸肉雖然低脂又高蛋白,但若缺乏其他必要營養與水分,反而容易造成腸道不順。蒼藍鴿表示,便...
CTWANT ・ 21 小時前高市早苗民調衝高 他判斷:暫時性的 明年4月非常關鍵
對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民調高達 69.9 %一事,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認為,這是暫時性的,有可能會往下降。高市早苗在明年4月能否通過預算,是非常關鍵的。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嫌365元鹹酥雞貴? 來台北看看! 「沒買齊」已475元
這對情侶因為365元的鹹酥雞吵架,那麼如果用相同價錢,在台北點鹹酥雞,能買到哪些料呢?我們前往實測,連東西都還沒買齊,少了蛋餅皮跟黑輪,價格已經來到475元,鹹酥雞份量跟高雄相比,更是少了6塊肉。北漂族就直呼,南北的物價,實在差太多! #365元鹹酥雞#情侶吵架#台北實測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11月底還有颱風!最新路徑曝 周四防大雨
受東北季風、冷空氣影響,本周各地降溫、有雨,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提醒,本周菲律賓群島一帶有熱帶擾動生成,目前預估路徑將一路朝西前進,抵達南海後增強為颱風,並在周六(29日)登陸越南,雖然不會對台灣造成直接影響,但受其外圍環流影響,周四(27日)北部、東南部地區降雨會很顯著。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嗆退回政院版《財劃法》!民眾轟卓榮泰:白賊院長
行政院20日通過《財劃法》修正草案,將送立法院審議。民眾痛批行政院長卓榮泰是「白賊院長」,並指在野修法完成,中央還想把國家騙帶回集權又集錢的老路,並表態退回政院版《財劃法》,「國家必須前進,不該為了懶惰的萊爾們停下來!」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哈佛大學推薦5種運動!走路也入榜 改善頻尿、降膽固醇快試試
運動有益健康,尤其年紀漸大更需要運動調節身心。哈佛大學醫學院推薦5項適合一般人的健康運動,不但可瘦身減重、強健骨骼、改善平衡,還能延緩記憶力衰退,年長也適合。 哈佛大學醫學院列出有益健康的5項運
健康2.0 ・ 1 天前
白內障手術險瞎1/左右眼數據疑誤植倒置 眼科名醫遭控犯低級錯誤
台北市一名林姓男子今年4月因左眼白內障至新光醫院尋求該院眼科主任鄭成國治療,雙方約妥以飛秒雷射超音波乳化前置手術施作,手術完畢後,林男發現左眼角膜嚴重水腫,視力也越來越模糊,一個月後狀況未好轉,視力反而比術前更差,林男認為有問題,調出病歷資料後,赫然發現病歷中竟只有右眼水晶體試算數據,懷疑醫生將右眼數據植入左眼,憤而提告。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