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收縮、褪黑激素作祟!醫揭「冬季難起床」生理機制
冬天早晨難以起床並非單純懶惰,而是人體面對低溫環境時啟動的生理保護機制。黃軒醫師表示,當氣溫下降時,人體會自動啟動多項「原廠設定」功能,從血管收縮到荷爾蒙調節,都是為了維持生命所需的核心溫度。
重症醫師黃軒解釋,人體面對寒冷的第一道防線是周邊血管收縮,「皮膚、手腳的血管迅速縮小,讓血流往身體核心集中,包括心臟、肺和腦部,這是人體保住核心溫度的基本反應。」在這種模式下,身體將熱量優先用於內在保溫,因此早晨起床時會感到懶洋洋,缺乏活力。
除了血管反應外,褪黑激素的分泌也是冬季特別想賴床的關鍵因素。「真正決定你醒不醒得來的,不是鬧鐘,是生理時鐘加上褪黑激素的作用,」黃軒醫師指出,褪黑激素在黑暗中分泌,光照下降低,而冬天夜長日短使得褪黑激素分泌時間延長。
黃軒醫師引述北歐一項研究結果表示:「冬天清晨7點的褪黑激素濃度,明顯比夏天高。換句話說,冬天同一個時間,你的大腦還覺得是夜班。」這解釋了為何在冬季早晨,即使鬧鐘響起,人們仍感到特別想再睡一會兒。
此外,「睡眠慣性」也是影響早晨清醒度的重要因素。黃軒醫師表示,研究顯示剛醒來的一段時間內,注意力、反應速度和工作記憶都明顯下降,這種「剛醒來的笨笨狀態」可持續15分鐘到一小時以上。日本研究發現頻繁使用貪睡按鈕反而會延長睡眠慣性,「因為大腦被迫在短時間內醒一下又睡回去好幾輪,就像電腦一直被強制關機重開,開機時間只會越拖越長。」
黃軒醫師強調,冬季起床困難若只是季節性現象,且白天精神狀態良好,多屬正常生理反應。然而,若出現全年性起床困難、白天嚴重嗜睡、睡眠無法恢復精神或合併打呼、呼吸中止等症狀,則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憂鬱症或甲狀腺問題等疾病徵兆,應尋求醫療協助。
「冷天起不來,先不要責怪自己,這是人體為了保暖與節能,啟動的古老生存機制,」黃軒醫師總結,冬季起床慢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生理狀態,而非個人意志力不足的表現。
延伸閱讀
中日外交風波 陸學者揭「結構性矛盾」:亞太格局已變
凌濤驚爆鄭文燦回鍋選桃園內幕!「一切都要看賴清德的態度」
台裔「霸王餐網紅」慘了!欠房租逾百萬 下月將被「掃地出門」
其他人也在看
美國俄烏和平方案需補強 歐洲挺基輔爭取更好條件
(中央社約翰尼斯堡22日綜合外電報導)歐洲及其他西方領袖今天表示,美國提出的和平方案可作為終結俄烏戰爭的談判基礎,但「仍需進一步研議」。這是西方國家力拚在27日期限前為基輔爭取更好條件的努力之一。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搬到台灣是人生最糟決定」!外國人定居驚覺巨大落差 列4缺點嘆:人們很冷漠
不少外國人到台灣旅遊後,會選擇定居,但卻有一名外籍補習班老師真的來台長住後,才發現跟他想像中的巨大落差,認為在台灣生活「令人心靈受創」,年輕人對一切都漠不關心,只活在自己的網路中,連生活成本都比很多已開發國家貴,即使台灣仍有優點,也彌補不了每天那種不開心的感覺。
鏡報 ・ 1 小時前
范冰冰奪金馬影后後首發文 秀自拍照喊幸福「爆啃了3隻大閘蟹」
第62屆金馬獎圓滿落幕,最終本屆影后由中國女星范冰冰抱回,她在電影《地母》中飾演鳳音,她不惜摧毀臉蛋,用精湛演技征服評審。雖然范冰冰未親臨金馬頒獎典禮,但透過導演張吉安的電話連線向現場致意,也能明顯聽
台視新聞網 ・ 1 小時前
飛車追逐! 副駕坐毒品通緝犯拒檢 警急舉槍逮人
花蓮慈濟路20日凌晨3點多,發生一起警匪飛車追逐案。一輛轎車在馬路上高速狂飆,巡邏員警立刻鳴笛攔查,但駕駛拒檢,直接踩下油門加速逃逸。原來,車上的副駕駛是一名毒品通緝犯,而且當時車內還有喪屍煙彈等毒品...
華視 ・ 49 分鐘前
中國寒流太猛!佛祖「佛像流鼻涕」照瘋傳⋯網急了
國際中心/李明融報導隨著冬天季節到來,中國有多個地區已經出現大雪天氣,然而不僅人受不了寒冬的天氣,近日有民眾在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地區發現一個引人注目的的景象,一尊大佛的鼻子上掛著數個冰錐,遠看就像是大佛在流鼻涕,畫面曝光後,引發熱烈討論,有網友忍不住笑稱「佛祖對不起,祢看起來是真的感冒了」。
民視 ・ 1 天前麻將館緊鄰國小挨批 竹市:管理條例送審並加強稽查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市23日電)新竹市有多間麻將館開設在校園附近,市府遭質疑在管理與執法上完全失能。竹市府表示,已完成「新竹市經營休閒娛樂事業管理自治條例」草案,並送議會審議,也持續加強稽查臨檢。
中央社 ・ 2 小時前
柯佳嬿結婚8年認為「戀愛黏在一起」有毒!曝心聲:親密關係需適當距離
Netflix影集《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昨(21日)舉行《如果我不曾見過太陽》「聖誕約定同樂會」,邀請主演群與粉絲玩互動問答遊戲,現場氣氛熱烈,今(22日)也釋出二部曲主預告,柯佳嬿飾演的神秘視障女子「夏天晴」將扮演故事關鍵角色,為何她手上有著與江曉彤(李沐 飾)同樣的蝴蝶刺青?重重謎團將隨劇情推演一一揭曉。趙浩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參選2026?凌濤:地方盛傳鄭文燦接觸樁腳
[NOWnews今日新聞]媒體人吳子嘉近日爆料,前民進桃園市長鄭文燦有意代表綠營回鍋參選,鄭卻透過綠議員反駁,「我心如止水,沒有任何選舉的規畫」。對此,桃園市議員凌濤今(23)日直言,「鄭文燦參選2...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
皮膚蒼白、易疲倦…別以為只是「貧血」!6症狀揪出「血液罕病」:健保新療法20秒恢復正常生活
若常感疲倦、貧血,別只以為是月經問題。若出現茶色尿、腹絞痛或反覆輸血,可能是罕見血液病「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的警訊,需及早就醫檢查。新一代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符合條件,便可向健保署申請使用。不再需要頻繁輸血,也不必常常請假回診,減輕了工作上的壓力與焦慮,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出遊……
幸福熟齡 ・ 4 小時前
低頭族頸椎退化與神經受壓 骨科醫師2招穩定頸椎
現代人不論是上班工作還是下班休息時間都離不開3C產品,長時間低頭的姿勢已成為許多人生活日常。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顥文提醒,長時間低頭與頸肩痠痛、頭前傾姿勢及部分頸椎的退化性變化很有關聯,陳顥文醫師教民眾兩個簡單且安全的自我訓練,建議低頭族應養成每30分鐘起身活動一次的習慣,即使只是轉轉頭、伸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天然解憂良方!連喝4週綠茶 壓力指數下降近18%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綠茶可能是天然的解憂良方,服用綠茶萃取物能有效改善憂鬱、焦慮症狀,連續服用4週後,受試者的壓力指數下降了17.98%,同時也能提升睡眠品質。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83歲宋玉潔修女守護偏鄉46年 醫讚:慈悲是持續陪伴
83歲台東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修女宋玉潔從瑞士到台東服務46年,照顧部落居民,甚至開辦學生課後安親班,21年前發現罹癌,放棄回瑞士老家療養,仍繼續在台服務,於2013年榮獲醫療奉獻獎,日前因右手3指麻木的老毛病發作,和她結緣多年的台中市中醫師蔡全德專程前往台東為其診治,蔡全德說,她是我最敬佩的長輩,每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柬埔寨劫獄爆案外案!越籍情婦美貌曝光 押解途中遭性騷「胸部真大」
柬埔寨斯雷省法院外,18日上演了一場讓所有人瞠目結舌的「白日越獄」。這場行動的策劃者,並非窮凶惡極的黑幫組織,而是一名越南籍女子。她滿心只想救出被押解受審的黑幫情夫。為了這份不顧一切的愛,據稱她將情夫贈送的百達翡麗名錶變賣,換來了一把用來劫囚的手槍。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超市女員工低頭補貨傷頸椎 接受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重拾健康
宜蘭縣一名在超市工作的50歲陳女士,長時間勞力工作經常腰酸背痛,近期肩頸痛、手麻症狀加劇,甚至痛到睡不著、坐不住,就醫檢查發現頸椎間盤突出,接受微創人工頸椎間盤置換手術,術後疼痛不再,重拾健康生活步調。陳女士長期在超商工作,疑似低頭補貨傷到頸椎,羅東博愛醫院脊椎微創中心醫師黃安平檢查後,查出頸椎的椎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男子手受傷抱嬰兒就醫拍X光 醫師暖心接手變身「替身爸爸」
一名男子手受傷日前到台中市清水區安程骨科診所回診,手著護具抱著扭動的嬰兒,無法照X光,而且十分危險,骨科醫師嚴可倫見狀經過男子同意,趕緊接手抱起嬰兒,並帶嬰兒隔窗看嬰兒父親,「來!阿北抱!不哭不哭,我們來看把拔拍照」,帶嬰兒隔著鉛玻璃往裡面看,嬰兒果然因為好奇、突然不哭了,讓男子順利完成照X光。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這些動作」都會害子宮脫垂!用力排便也中招 醫:很多女性根本不知道
子宮脫垂是許多女性隨著年齡增長可能面臨的健康問題,尤其在生產過、長期負重或進入更年期後更容易發生。透過正確的預防方式,可以大幅降低子宮脫垂的風險。對此,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張瑜芹主治醫師說明,預防子宮脫垂需要注意的5個重要方法! 1、正確執行凱格爾運動強化骨盆底肌骨盆底肌肉是支撐子宮、膀胱和直腸的重要結構,透過規律的凱格爾運動可以有效強化這些肌肉群。 2、維持適當體重避免腹部壓力過重或肥胖會對骨盆底肌肉造成長期的壓力負擔,增加子宮脫垂的風險。體重過重時,腹部的重量會持續向下壓迫骨盆腔內的器官和支撐結構,使肌肉和韌帶逐漸鬆弛。 3、改善便秘預防長期用力排便長期便秘導致的用力排便會反覆對骨盆底肌肉造成向下的壓力,是造成子宮脫垂的重要危險因子。要預防便秘應該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每天至少攝取25-30克纖維,多吃蔬菜、水果和全穀類食物。 4、避免提重物與長時間站立 工作或生活中無法避免需要提重物,要學習正確的搬運姿勢:彎曲膝蓋蹲下、保持背部挺直、用腿部力量而非腰部力量來提舉物品。盡量避免一次搬運過重的物品,可以分多次搬運或使用輔助工具。長時間站立工作者建議穿著舒適的鞋子,適時休息並抬高雙腳,減輕骨
常春月刊 ・ 4 小時前
今年流感疫苗打氣旺! 林氏璧:大S讓全台驚覺「原來流感會死人」
林氏璧在臉書發文表示,據台北市衛生局統計,截至11月17日,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65萬313劑,較去年同期接種量增加13%,設籍北市65歲以上長者及6歲以下幼兒施打率僅分別為40%及49%,目前公費流感疫苗約剩餘12.3萬劑。林氏璧認為,今年台灣流感疫苗打氣上升,主要原因可能與...
CTWANT ・ 3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