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蒼白、易疲倦…別以為只是「貧血」!6症狀揪出「血液罕病」:健保新療法20秒恢復正常生活
若常感疲倦、貧血,別只以為是月經問題。
若出現茶色尿、腹絞痛或反覆輸血,可能是罕見血液病「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的警訊,需及早就醫檢查。
新一代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符合條件,便可向健保署申請使用。不再需要頻繁輸血,也不必常常請假回診,減輕了工作上的壓力與焦慮,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出遊……
常被忽略的罕見疾病PHN
「有位年輕女性患者,在很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出現貧血症狀。起初都以為是月經量過多導致的缺鐵性貧血。」彰化基督教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曾若涵醫師表示。
「然而這位患者的輸血頻率異常高,且血紅素濃度長期無法穩定。因此進一步安排流式細胞儀檢查,結果顯示她的白血球與血小板上缺乏GPI錨定蛋白,確定診斷為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
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aroxysmal Nocturnal Hemoglobinuria,PNH)是一種後天基因突變而造成的造血幹細胞疾病,其症狀表現範圍廣泛且不典型,在診斷上相當具有挑戰性。
曾若涵醫師說,典型的表現是年輕患者因急性溶血導致血紅素急劇下降,而突然出現茶色尿、變得很喘、很疲倦、很虛弱等。 然而,部分患者的溶血程度較輕微,臨床表現可能偏向慢性,例如腹部絞痛、頭痛,或在不常見部位形成血栓,這些非典型表現容易被忽略。因為初期症狀容易與貧血混淆,尤其在年輕女性族群更容易被延誤。
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的名稱來自其中一項特徵,患者會在早上起床時出現深色尿液。曾若涵醫師解釋,這是因為夜間水分攝取減少,尿液濃縮,使血紅素分解產物在尿中濃度升高,呈現茶色或深褐色。但是,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茶色尿,也不會以此做為診斷依據。
由於長期溶血的關係,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最常見且嚴重的併發症之一是血栓形成。此外,長期溶血會導致膽紅素代謝異常,增加膽管結石與膽管炎的風險。
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的成因是PIG-A基因發生突變,讓紅血球的細胞膜上缺少幾種保護性蛋白質,所以會受到體內補體系統的攻擊而破裂,導致貧血、疲倦、虛弱等症狀。
懷疑罹患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時,會利用流式細胞儀分析周邊血液中的血球表面是否缺乏CD55、CD59等保護性蛋白質。曾若涵醫師說,因為紅血球常常遭到破壞,所以除了看紅血球的異常細胞比率之外,也要看其他血球的異常細胞比率。另外也會檢測溶血指標(如LDH、間接膽紅素)、腎功能、尿液分析等。
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的治療方式
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的治療包括改善貧血、避免溶血。在改善貧血方面,可補充鐵劑、葉酸,幫助紅血球形成。若貧血較嚴重,也需要輸血治療。
在避免溶血方面,主要是使用C5補體抑制劑,透過阻斷補體活化來減少血管內溶血。
傳統藥物是採用靜脈注射點滴給藥,需要較長的滴注時間。曾若涵醫師說,新一代藥物採用皮下注射4毫升,約20秒完成,不需長時間留院等待靜脈注射,大幅縮短就醫時間,提升便利性。因為四週注射一次,能夠幫助減少回診次數、提升治療意願、改善生活品質。
新一代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符合條件,便可向健保署申請使用。曾若涵醫師說,「曾經有患者分享,接受補體抑制劑治療後,不再需要頻繁輸血,也不必常常請假回診,減輕了工作上的壓力與焦慮,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出遊。」
補體抑制劑的作用是阻斷持續性溶血,因此溶血狀況可迅速減少,但是血紅素回升則需要數週至數月,無法立即完全恢復。
曾若涵醫師說,接受藥物治療能夠有效減少溶血、降低輸血需求並降低血栓形成的風險。減少慢性輸血可避免鐵沉積症,減輕肝臟、心臟等器官負擔。請與醫師詳細討論,共同選擇合適的藥物!
筆記重點整理
1、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是一種後天基因突變而造成的造血幹細胞疾病。典型的表現是年輕患者因急性溶血導致血紅素急劇下降,而突然出現茶色尿、變得很喘、很疲倦、很虛弱等。部分患者的溶血程度較輕微,臨床表現可能偏向慢性,例如腹部絞痛、頭痛,或在不常見部位形成血栓,這些非典型表現容易被忽略。
2、懷疑罹患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時,會利用流式細胞儀分析周邊血液中的血球表面是否缺乏CD55、CD59等保護性蛋白質。因為紅血球常常遭到破壞,所以除了看紅血球的異常細胞比率之外,也要看其他血球的異常細胞比率。
3、陣發性夜間血紅素尿症PNH的治療包括改善貧血、避免溶血。在改善貧血方面,可補充鐵劑、葉酸,幫助紅血球形成。若貧血較嚴重,也需要輸血治療。
4、在避免溶血方面,主要是使用C5補體抑制劑,透過阻斷補體活化來減少血管內溶血。傳統藥物是採用靜脈注射點滴給藥,需要較長的滴注時間。新一代藥物採用皮下注射4毫升,約20秒完成,不需長時間留院等待靜脈注射,大幅縮短就醫時間,提升便利性。因為四週注射一次,能夠幫助減少回診次數、提升治療意願、改善生活品質。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獲「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普發一萬進行中,家人過世還能幫代領?律師親揭流程:資格認定日是「這天」,想不觸法得這樣做
少吃多動也沒用?她半年胖6公斤好冤枉!醫揭「圍更年期」真相:10招穩胰島素、甩脂不復
65歲大叔登四獸山,爬贏小30歲年輕人!施昇輝:「持續」運動比強度重要,父母健康是給子女最好禮物
其他人也在看


天主教學校師生逾300人遭擄! 奈及利亞遇11年最嚴重綁架事件
非洲國家奈及利亞一間天主教寄宿學校,本週遭遇持槍歹徒闖入,擄走多名師生後,週六(11/22)上調遭綁架人數至300多人,成為11年來當地最嚴重的大規模擄人事件。
太報 ・ 1 天前青少年偏頭痛被誤以為是課業壓力 醫揪2大誘發殺手
15歲的林姓女學生一直飽受偏頭痛困擾,家人誤認是課業壓力大所致,奇美醫學中心以藥物雙軌治療,透過追蹤,了解她最愛巧克力、起司,也常長時間空腹,進行調整後,再搭配規律運動、固定睡眠,已有改善,院方強調,高熱量美食與秋冬低溫是誘發的2大殺手,值得注意。
自由時報 ・ 1 天前
3合1專案台南歸仁警方「抓一波」 2週查獲6槍
台南歸仁警分局執行「3合1專案」,為了整頓治安,全力動員「抓一波」,2週之內查獲6支長短槍枝,並直搗黃龍,攻破1處改造兵工廠,阻斷犯罪源頭,在即將進入歲末之際,強力打擊不法,要讓民眾好過年。警政署全國同步展開「打詐、掃黑、肅槍」專案,歸仁分局循線部署、收網,大有斬獲,有的甚至往上溯源,擴大偵辦,不到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換季感冒是「風寒」還是「風熱」?中醫:辨證論治是關鍵
隨著11月天氣變化,許多民眾開始出現喉嚨發癢、流鼻水等感冒症狀,而感冒不能一概而論,需要透過「辨證論治」才能有效治療,對症下藥才能快速康復。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原風325鐵道音樂節29、30日登場 匯集音樂、體驗與市集3主題活動
「原風325鐵道音樂節」這個週末(29、30日),將在新竹縣「Wah! 幾散竹東」園區登場,活動串聯竹東、尖石、五峰與關西等原鄉,以原民音樂表演、親子體驗營與主題市集3大主軸,展現部落產業與文化創新,歡迎旅客停下腳步一起來參與。新竹縣政府原住民族行政表示,「原風325」計畫自2022年啟動以來,已邁
自由時報 ・ 1 天前1986年前出生民眾有福 國健署推終身一次篩檢B、C肝
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民健康署2025年8月1日起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1986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此措施將使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NOW健康 ・ 1 天前低頭族頸椎退化與神經受壓 骨科醫師2招穩定頸椎
現代人不論是上班工作還是下班休息時間都離不開3C產品,長時間低頭的姿勢已成為許多人生活日常。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顥文提醒,長時間低頭與頸肩痠痛、頭前傾姿勢及部分頸椎的退化性變化很有關聯,陳顥文醫師教民眾兩個簡單且安全的自我訓練,建議低頭族應養成每30分鐘起身活動一次的習慣,即使只是轉轉頭、伸
自由時報 ・ 1 天前83歲宋玉潔修女守護偏鄉46年 醫讚:慈悲是持續陪伴
83歲台東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修女宋玉潔從瑞士到台東服務46年,照顧部落居民,甚至開辦學生課後安親班,21年前發現罹癌,放棄回瑞士老家療養,仍繼續在台服務,於2013年榮獲醫療奉獻獎,日前因右手3指麻木的老毛病發作,和她結緣多年的台中市中醫師蔡全德專程前往台東為其診治,蔡全德說,她是我最敬佩的長輩,每
自由時報 ・ 1 天前超市女員工低頭補貨傷頸椎 接受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重拾健康
宜蘭縣一名在超市工作的50歲陳女士,長時間勞力工作經常腰酸背痛,近期肩頸痛、手麻症狀加劇,甚至痛到睡不著、坐不住,就醫檢查發現頸椎間盤突出,接受微創人工頸椎間盤置換手術,術後疼痛不再,重拾健康生活步調。陳女士長期在超商工作,疑似低頭補貨傷到頸椎,羅東博愛醫院脊椎微創中心醫師黃安平檢查後,查出頸椎的椎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天然解憂良方!連喝4週綠茶 壓力指數下降近18%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綠茶可能是天然的解憂良方,服用綠茶萃取物能有效改善憂鬱、焦慮症狀,連續服用4週後,受試者的壓力指數下降了17.98%,同時也能提升睡眠品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久坐腰痛困擾多年?研究揭「最有效運動」:4-12周就看到改善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林子云/綜合報導腰痠背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困擾之一,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提醒,現代人的腰痛不僅與年紀有關,更與生活習慣息息...
FTNN新聞網 ・ 1 天前男子手受傷抱嬰兒就醫拍X光 醫師暖心接手變身「替身爸爸」
一名男子手受傷日前到台中市清水區安程骨科診所回診,手著護具抱著扭動的嬰兒,無法照X光,而且十分危險,骨科醫師嚴可倫見狀經過男子同意,趕緊接手抱起嬰兒,並帶嬰兒隔窗看嬰兒父親,「來!阿北抱!不哭不哭,我們來看把拔拍照」,帶嬰兒隔著鉛玻璃往裡面看,嬰兒果然因為好奇、突然不哭了,讓男子順利完成照X光。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寶寶眼睛霧霧的?醫示警:「這些徵兆」恐是先天白內障 爸媽最容易忽略
寶寶的眼睛怎麼霧霧的?新生兒健檢時發現寶寶眼睛有白色混濁?瞳孔看起來不夠黑亮?對光線反應不靈敏?別以為白內障只是老年人的專利!眼科粘靖旻院長指出,先天型白內障可能在寶寶出生時就已經存在,如果沒有及早發現和治療,不只會影響視力發展,更可能導致永久性的弱視、斜視,甚至完全失明。 1、遺傳基因突變—家族史是最大警訊先天型白內障有高達三分之一的案例與遺傳有關!如果父母、祖父母或其他近親有白內障病史,寶寶罹患先天型白內障的機率會大幅提升。這類白內障通常是由於染色體異常或特定基因突變造成,導致水晶體蛋白質結構異常、無法正常透光。 2、孕期感染—病毒是隱形殺手懷孕期間的某些病毒感染是導致先天型白內障的重要元凶!特別是「德國麻疹」(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純疱疹病毒」、「水痘病毒」等,這些病毒會透過胎盤感染胎兒,破壞正在發育的水晶體細胞!孕期前三個月是胎兒眼睛發育的關鍵期,此時感染風險最高。 3、代謝異常疾病—身體失衡眼睛遭殃某些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會導致有害物質在水晶體內堆積,進而形成白內障。最常見的包括「半乳糖血症」(無法代謝乳糖)、「低血鈣症」(副甲狀腺功能異常)、「威爾森氏症」(銅離子代
常春月刊 ・ 1 天前8共機、6共艦擾台 國防部:3架次逾越台灣海峽中線
中國解放軍軍機、艦持續對台灰色地帶襲擾,國防部今天(23日)公布,自昨(22)日上午6時起至今上午6時止,偵獲軍機8架次及軍艦6艘,持續在台海周邊活動。其中,3架次軍機逾越台灣海峽中線。據國防部公布的航跡圖,昨上午7時35分至19時15分之間,共有5架次主戰機及無人機出現,其中3架次跨越海峽中線
自由時報 ・ 1 天前TWICE掀熱潮!高雄「韓國文化日」5城市吉祥物同框亮相
韓國天團TWICE在港都開唱,掀起K-POP熱潮!今年邁入第14年的「韓國文化日」也同時於昨(22日) 登場,透過韓語演講、K-POP歌唱及舞蹈比賽,展現年輕世代對韓國文化的熱情,高雄熊並與韓國5城市的超萌吉祥物同框,吸引民眾打卡。活動由高雄市韓人會、高雄韓國國際學校及高雄世宗學堂共同主辦,今年適逢
自由時報 ・ 1 天前6架次共機越台海中線擾周邊空域 國軍監控
(中央社記者游凱翔台北23日電)國防部今天表示,統計自昨天上午6時起至今天上午6時止,6架次共機逾越台海中線侵擾北部及西南空域,國軍運用任務機艦及岸置飛彈系統,嚴密監控與應處。
中央社 ・ 1 天前
金馬62/ 范冰冰封后首發文曬照 「收600則祝福訊息」:有點懵
《地母》導演張吉安在范冰冰拿下影后後與她視訊,在影片中可見她全程爆哭,拿著衛生紙捏著鼻子,相當激動。范冰冰工作室也在微博發文表示,「恭喜范冰冰憑藉《地母》中『鳳音』一角,榮獲來自寶島的最佳女主角!」並強調這份榮譽不僅屬於鳳音,更是對所有堅守演藝理想、深耕...
CTWANT ・ 1 天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13 小時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