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與遺忘:胡風事件以及肅反七十年後的統治術
1955年的胡風事件和肅清反革命運動已過去70年,官方從未對造成這些災難的成因做出報告,也淡化提及這些事件。相反,每年,宣傳系統固定紀念「偉大成就」周年:建、建軍、建政年以及其他宣傳內容。這類國家記憶被制度化成為偽造合法性的一部分,近30多年又以效績敘事固化人們的記憶,排除任何造成人禍的記憶。
這種「紀念體系」本身就是統治術——通過控制歷史記憶和敘述,決定何為國家記憶,以此杜撰統治的正當性。將暴力與欺騙制度化,使每一代許多人只留下了短暫恐懼的親身記憶,而以「民族復興」和愛國主義主導的國家記憶被塑造成為長期記憶,並成為政治忠誠表述的樣本,同時過濾任何有關人禍的記憶。
胡風事件和肅反運動與初期的「鎮壓反革命」,都是的「階級鬥爭」劃分敵人。不過與「鎮壓反革命」不同,胡風事件和肅反運動主要是從體制內部尋找異議,製造新類型的敵人。胡風事件和肅反的邏輯後來演化為每一次增加定點的鎮壓對象,鎮壓新舊「黑類」,通過運動劃分的「黑類」或「敵人」的類型在不斷擴大,「清理階級隊伍」,公安六條劃定的21種人,「一打三反」,「清除精神污染」,「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
在鎮壓拉薩抗議和六四屠殺後,將「反革命罪」改為「煽動或顛覆國家政權罪」,這些罪名實質都是「討論國事罪或公共議題中的主張罪」,防止革命的爆發。「煽動或顛覆國家政權罪」實質是掩蓋它是真正壓制推翻專制的反革命,不許結束其專制的真正「革命」的發生。隨後將「顛覆政府,分裂國家」都列入了「危害國家安全罪」,同時對抗議或異議增加了刑事罪名,如「尋釁滋事罪」、「擾亂社會秩序」等。通過不斷更換政治術語,掩蓋了專制權力結構的延續,過去的30年多以「國家安全」或「社會穩定」為名,使暴力的合法化,形成制度化的記憶過濾機制─記住政權光榮,忘記過去人禍,漠視正在發生的人道災難。
在1979年的「平反政策」,主要針對是體制內部被清洗的高層人士,也恢復了被清洗部分人士的名譽,其目的是為了重新吸納認同國體制的人士,維持專制機器運行。平反或改正成為修復性吸納的政治手段─通過個別赦免化解、分裂群體對的追責,通過恢復名譽替代制度反思。然而,也有知識人延續1957年「519運動」的思考,探討胡風事件等背後的制度性問題,揭示以「平反」掩蓋專制、讓專制延長和擴張。這種探索也被過濾和邊緣化。
毛時代的遺產繼續成為政權合法性的象徵。毛的遺體經防腐處理後安放在天安門廣場中央,被塑造成權力的「永久聖物」。毛的肖像依舊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上、新華門兩側標語被用作既是「打江山者」又是「坐江山」的象徵。毛式個人崇拜在不同階段不斷被重新包裝:從江澤民以「三個代表」吸納資本家入,同時對地下組、工運人士、民主及各種拒絕服從管控的宗教團體採取取締與高壓措施;再到胡溫時期以「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粉飾制度性不公。胡溫後期,對藏區抗議全面鎮壓,對「零八憲章」和公民運動的全面壓制,對異議人士和上訪者長期任意羈押,以精神病治療方式關押,這與處理胡風事件、肅反以及後續鎮壓類似。習近平時期以各種名義整肅,以及針對勞工、人權律師、女權群體的系統性壓制,被抗議人士更頻繁死於關押之中。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建立大規模集中營,更是直接繼承毛時代的社會控制方式。以現代化、GDP增長、發展、以及「國家強大」、「民族復興」等敘事,包裝所謂「效績合法性」,但這些都無法遮掩其極權與帝國的非法與不義。
「兩個三十年不應相互否定」或者「70多年成就」是為專制的辯護辭。知識界也被捲入「毛優越」或「鄧江胡溫優越」的虛假辯論,迴避了制度的根本問題。在自我檢查的討論中,在「民族復興」的意識形態統攝下,不少人迴避「民族自決」與民主原則的關係,對保護個人/少數/異端權利保持沉默,拒絕對專制制度的公開審視,更迴避公共討論如何結束專制,或把希望寄託於好皇帝、青天、強人或霸權。
以「國家成就」取代人禍記憶和現實災難的紀念體系,正是統治術的主要特徵:通過塑造記憶,偽造真相,封鎖異議,捏造合法性。
請讀續篇「反抗專制,挖掘公共記憶的抵抗和民主的討論─胡風事件及肅反七十年」。
作者》邵江 1966年出生。北大數學系期間,是北大「民主沙龍」主要成員,八九民運爆發後成為北高聯常委,「六四」後被捕入獄十七個月。1997年輾轉流亡海外。為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政治學博士,現居英國倫敦。2017年曾來台在中研院擔任訪問學者。是「華維藏團結會」發起人。
其他人也在看

辦反講座被恐嚇「放彈」 10便衣警藏人群
近期通緝民進立委沈伯洋,學者感嘆「跨國鎮壓」、「長臂管轄」越來越誇張,邀請曾受迫害的人權工作者李明哲舉辦座談會,沒想到卻收到留言,「敢辦座談就去扔汽油彈、砍人」,甚至寄信到警政署長信箱恐嚇,導致座談會臨時更改地點,警方也出動武裝部隊和便衣員警巡邏,目前已經掌握確定是境外帳號所為。
TVBS新聞網 ・ 1 天前【戰略快評】臺海安全成印太穩定關鍵 民主友盟共抗威脅
◎蘇紫雲 近期與周邊國家的爭議與外交對峙升高,衍生出威脅首相高市早苗人身安全、擴大黃海軍演、抵制赴日旅遊等雙方對峙的現象,雖然武裝衝突機率不高,但北京
青年日報 ・ 21 小時前
影片自稱「一刀未剪」卻刪掉賴清德「台灣人有錢有閒」 三立回應了
南韓女團TWICE世界巡迴演唱會高雄站今明兩天在高雄國家體育場登場,這不僅是TWICE出道10年來首次在台開唱,更是台灣成員周子瑜首次以工作身分回到家鄉。總統賴清德昨(21)日談到此事卻脫口說出「台灣人有錢又有閒,可以買演唱會的門票去觀賞」引發關注。網友發現,《三立新聞》一段標榜「一刀未剪」的影片中,把賴清德「台灣人有錢又有閒」的語句給剪掉;對此,三立在原片......
風傳媒 ・ 1 天前
變天了!「街頭有派對」台南民調續集 謝龍介「逆風」奪冠
[FTNN新聞網]政治中心/綜合報導國內街頭民調的「始祖」YouTube頻道「街頭有派對」繼上週日(16)公布首次2026年台南市長可能人選街頭民調(上集)後,今日再...
FTNN新聞網 ・ 22 小時前
15-19歲對中國有好感21% 民團:演算法世代需更多媒體識讀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對台文攻武嚇,令多數國人反感,根據最新民調,超過五成民眾對中國沒有好感,只有一成還能接受,但15到19歲,被稱為"抖音小紅書"世代的年輕學子,對中國有好感來到21%,是所有年齡層最高,民團分析他們需更多媒體識讀,苗博雅也認為需加強宣傳,建立正確認知。中國解放軍近年,不斷加大對台軍事恫嚇,加上國際場合各種打壓,讓國人對中國始終沒有好感,這也反應在相關民調上。對中國好感度與統獨議題,是最新民意調查重點。(圖/民視新聞)根據民調內容,超過五成對中國沒有好感,僅有12%不到的國人,對中國仍抱持善意,雖然百分比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15到19歲,被視為"抖音小紅書"世代的年輕學子,對中國有好感的來到21%,不只比全體平均還高,甚至是所有年齡層最高,民團示警必須注意。黑熊學院執行長朱福銘:「19歲以下他們對中國的親和度,是其他所有年齡層是高達兩倍,很明顯的在演算法前的世代,他們可能需要我們更多更多成人,還有社會教育裡面,在媒體識讀還有對中國的判斷,有更多我們需要去教導的地方。」台北市議員(社民)苗博雅:「只要我們能夠把正確的資訊,適當的揭露在年輕人,會接觸的管道裡面,讓年輕人可以接觸到正確的資訊,那年輕人當然他就會用,他們卓越的思考力,卓越的判斷力去正確的認知到,台灣跟中國之間的關係。」對中國好感度與統獨議題,是最新民意調查重點。(圖/民視新聞)北市議員苗博雅直言,必須加強宣傳,讓年輕人瞭解事實,除了對中國好感度,統獨立場也是關注重點,若有獨立、維持現狀與統一三個選項,傾向獨立與維持現狀差距不到6%,傾向統一僅有10%左右,若只能在獨立與統一二選一,高達6成1民眾想獨立,但支持統一也上升到21.8%,學者這樣解讀。台灣青年世代交流協會理事長陳俐甫:「逐漸統一減少不是整個統一的人減少,是馬上統一的人增加,所以大罷免之後確實,也有讓親中派激進化,結合現在鄭麗文當選,中國國民的主席,然後之後發表的這些談話,我覺得這個民調有符合現實。」鄭麗文擔任國民主席,走靠攏中國路線,多數國人買不買單?數字會說話。原文出處:15-19歲國人友中數量高 21%學子對中國「有好感」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鄭麗文先拜吳石又謁蔣經國 鍾佳濱:她不錯亂地下的人都跳腳沈伯洋揭「中國抹黑套路」!不忍喊:要「徹底反擊」洪秀柱怒批高市早苗不負責任!吳思瑤反嗆國民:應聲蟲
民視影音 ・ 7 小時前
港台影星齊聚! 現身豪華婚宴...梁朝偉夫婦、邱淑貞都到場
昨(23日)台灣、香港人氣明星全都聚集在台北寒舍艾美酒店,包含梁朝偉、劉嘉玲、邱淑貞、鍾鎮濤、張小燕、張清芳等人,都來到台灣參加婚禮,根據資深藝人李明依的說法,這次大家齊聚,是來參加閨蜜兒子的婚禮。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曾經的奪冠功臣 道奇拜了6月TJ手術的昔日終結者菲利浦斯
今年完成世界大賽2連霸的洛杉磯道奇今(22日)再傳出球員異動,由於今天是大聯盟不續約(Non-tender)最後期限,他們確定不與今年6月剛動完TJ手術的前終結者菲利浦斯(Evan Phillips),但棒球事務部總裁Andrew Friedman仍強調,他們有意願再次簽回他。
太報 ・ 2 天前
黃國昌、盧秀燕站搭高鐵「沒搭商務艙」 律師:當民眾是猴子?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社群平台Threads近日瘋傳民眾主席黃國昌與台中市長盧秀燕在高鐵站著滑手機的畫面,引發網友討論。對此,律師林智群今(23)日在臉書痛批,若本業表現不佳,包括推違憲法案、亂刪預算、火力發電堅持不改天然氣、花3.6億元辦購物節、垃圾山問題擺爛、興建巨蛋等,卻省小錢(商務艙的錢)花大錢(亂花預算),還要大家感動,以為民眾是朝三暮四的猴子嗎?
民視 ・ 1 天前
山本、佐佐木不選洋基是「這原因」!總管凱許曼直言:不是我們給不起錢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道奇「日籍三本柱」大谷、山本、佐佐木讓大聯盟吹起「日本球員」熱潮,加上今年有多位日本球星都透過入札制度挑戰大聯盟,也讓過去曾積極網羅日籍球員的洋基隊動向受關注,對此球隊總管凱許曼(Brian Cashman)除了表達對今井達也的高度興趣,同時也表示其實並不是不願意砸錢網羅山本由伸和佐佐木朗希,而是因為「跟錢無關」的另外原因。
FTV Sports ・ 1 天前
今晚變天轉雨!最冷14°C時間曝 「天琴颱風」估將生成
【高沛生/台北報導】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接受《壹蘋新聞網》訪問表示,今(24)日白天水氣不多,各地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有局部短暫雨;但傍晚後水氣增多,北台灣率先轉雨,入夜後雨區將逐漸往中南部與東半部擴大。東北季風今晚起明顯增強,北台灣感受轉涼,中南部日夜溫差也更大,清晨中南部局部霧或低雲恐再度壓低能見度,台南今晨一度低於200公尺,提醒駕駛務必小心。
壹蘋新聞網 ・ 4 小時前
美烏達成「更新版和平框架」 澤倫斯基:感謝美國與川普
美國與烏克蘭23日在瑞士日內瓦就俄烏和平方案展開會談。美國與烏克蘭目前表示,他們已創建一個「更新與精進的和平框架」,以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該新框架顯然修改了川普政府起草的早期計畫,而該計畫被基輔及其盟友視為過於同情莫斯科。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將迎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5度 「先濕冷、後乾冷」變天時間曝
今(23)日東北季風減弱,中央氣象署表示,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各地低溫約16至20度,局部近山區及空曠地區氣溫會在低一些,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地區高溫約25到27度,中南部、臺東可來到28到30度;降雨方面,臺灣各地大多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大臺北山區有零星短暫雨。此外,氣象專家就提醒,下週二晚起新一波東北季風開始南下,將迎來斷崖式降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股尾盤爆2855億元「史上最大量」!成交量衝破7130億元破紀錄 專家示警
台股今(24)日尾盤在指數編纂公司MSCI(明晟)最新權重調整今日收盤生效之下,最後一盤成交爆出新台幣2,855億元「史上最巨量」,創下歷史新高,收盤小漲69點,收在26,504點,成交值達7,130億元,也是今年單日最大量,專家表示,目前五日線26,740點未站穩,仍需觀察反覆測底的走勢。
Yahoo奇摩股市 ・ 5 小時前
國民2028誰出戰?吳子嘉喊「他」:盧秀燕可能根本沒意願
2026年九合一大選,新北市長部分,民進確定由立委蘇巧慧出戰,國民則是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呼聲最高,民眾主席黃國昌也宣布投入選戰,不少人也對2028總統大選選情有諸多討論。對此,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也在節目直指,國民「這兩人」才是最後兩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熱帶低壓生成!最快明增強為「天琴颱風」 對台影響曝光
日本氣象廳今(24)日上午發布烈風警報(Gale Warning),指出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且強度還會再增強,預估最快明日上午就會生成為「天琴颱風」,其未來路徑將一路往西,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外資大甩尾!台積電最後一盤被大砍3.9萬張!跌10元收1375元 名師最新解析
台積電(2330)收盤最後一筆賣單暴增逾3.9萬張,股價跌10元收在1375元,專家表示,主要是MSCI今(24)日生效,外資大甩尾,後續緊盯外資動向,但短線震盪機率大。
Yahoo奇摩股市 ・ 7 小時前
下週「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4度!2地區「急凍4天」又濕冷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本週末天氣回暖,氣象署指出,今(23日)雖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但隨著東北季風減弱,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高溫可達27度,中南部、台東甚至最高到30度。不過氣象專家林得恩提醒,「斷崖式降溫」即將到來,下週二(25日)起又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屆時北部、東北部低溫下探15度,南部也只有20度,需多注意氣溫劇烈變化。
民視 ・ 1 天前
陳妍希「中國直播賣貨」掀議!42歲真實近況流出
娛樂中心/李汶臻報導台灣女星陳妍希今(2025)年2月,對外宣布與中國演員陳曉的8年婚姻走到盡頭。斷開中國老公後的陳妍希,仍將工作重心擺在中國,日前在中國社群平台小紅書直播帶貨,提到鬆口談懷孕問題,認了肚皮的變化一度讓她崩潰。而外界也持續關注她「人在中國」的最新近況,日前她終於時隔近半個月再度更新近況照,上半身「劇烈膨脹」的超反差狀態流出,引發眾多粉絲圍觀。
民視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Netflix第三名《他為什麼依然單身》5大劇情看點、評價:沒人受得了霍建華那張嘴 痔瘡爆發邂逅朱珠成歡喜冤家
【文/徐瑞安】Netflix、WeTV熱播的陸劇《他為什麼依然單身》,由霍建華與朱珠主演,霍建華演出不婚主義的中年室內設計師「俞瑜」,個性傲嬌又毒舌,雖然長得帥,但沒人受得了他那張嘴,堪稱是最怪直男,劇情也探討都會男女對待愛情與婚姻的不同態度,爆笑又逗趣,自開播就掀起話題,收穫不少好評。
Yahoo奇摩電影戲劇編輯部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