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投書華郵宣布1.2兆國防預算!林飛帆駁「美國逼買武器」並揭三大用途;國際專家警示「台灣時間有限」
去年12月99艘船包圍島鏈、5000架次擾台,林飛帆:不投資代價更高
賴清德總統今日(26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將提出史無前例的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國防特別預算。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今日接受黃暐瀚訪問時首度說明,這筆預算將投資在不對稱戰力、AI無人系統,以及總統國慶提到的「台灣之盾」三大方向。面對外界質疑「美國逼台灣買武器」、「藍白會擋預算」等爭議,林飛帆也逐一回應。
投書時機敏感:川習通話後台灣展現防衛決心
賴清德這篇投書標題為「我將提升國防預算以捍衛我們的民主」(I Will Boost Defense Spending to Defend Our Democracy),時間點格外敏感。就在川普與習近平通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因「台灣有事」言論引發爭議的此刻,賴清德透過美國主流媒體發聲,強調台灣將深化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強化印太區域的共同嚇阻架構。
林飛帆表示,「這個經過了非常長時間的討論,接下來國防部很快就會有對外相關說明。」他透露,這筆1.2兆預算的投資方向,都是針對台灣面臨的實際威脅而設計。
回應質疑一:美國在逼台灣買武器當提款機?
「美方努力的原因,並不是要賣我們武器。」林飛帆直接回應外界最常見的質疑。他解釋,美方之所以積極協助台灣爭取國會支持,是因為希望台灣能夠更快具備所有必要的防衛能力。
林飛帆指出,很多國際智庫和美方專家一直不斷強調「台灣的時間有限」,台灣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強化實力,以達到嚇阻效果,儘可能延遲或delay對方可能進犯的各種意圖。他強調:「這才是美方努力的真正原因。」
回應質疑二:錢要花在哪裡?有沒有必要性?
「這些所有的軍事投資都是有應對敵情威脅的必要性。」林飛帆強調,政府不會建構一個沒有辦法針對台灣所要面對威脅的投資計劃,所有投資一定都有實際需求。
第一大投資方向是不對稱戰力。林飛帆說,台灣現在急需要發展的不對稱戰力,這是必須擴大投資的其中一個關鍵。他舉例,像是前陣子大家討論的海馬士等相關武器設備,以及機動式的武器載具,都屬於這個範疇。
林飛帆特別提到俄烏戰爭的啟示。他說:「我們在過去一段時間看到俄烏戰爭戰場上面,整個戰場環境已經完全不同了,現代戰爭的形態也已經不一樣了。」他強調,更多的無人載具跟不對稱戰力的投資是有必要性的。
他也指出,台灣作為防禦性的國家,並不是要去擴張跟侵略別人,所以在武器系統方面的工作,應該是以更有彈性、不對稱的方式去思考。「所以機動式的這些武器的載態,能不能有更多的投資在上面,其實這是我們現在正在這個1.2兆的國防預算當中要進一步做討論的。」
第二大投資方向是AI與新興科技。林飛帆說明,台灣必須加速投資在新興跟創新科技,包括如何運用AI、如何運用無人系統,不管是從軟體到硬體,如何整合相關的界面,這是第二大塊投資重點。
第三大投資方向則是「台灣之盾」。林飛帆透露,這是總統在國慶演說當中提到,也在投書中特別強調的項目。他解釋,台灣之盾要發展的就是一個綿密的多層次飛彈防禦系統。
「台灣本身已經有好幾層不同的飛彈防禦系統,我們的飛彈防禦系統的密集程度其實不輸給其他國家。」林飛帆說,但關鍵在於如何把不同的界面整合在一起,更有效地分配資源。
他舉例說明:「當敵方如果是用比較便宜的武器,不管是無人機還是所謂的遠程火箭,我們能不能夠用相對應成本資源比較少的方式去做應對?」他表示,這就是台灣之盾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林飛帆進一步說明,整合這整個系統,不管是多層次的飛彈系統,包括從sensor(感知能力)到shooter(以火力應對),這整套系統如何建構,是目前政府正在努力的工作。他強調,未來1.2兆的國防投資會著重在這幾個面向。
回應質疑三:藍白佔多數,預算過得了嗎?
面對國會現實,林飛帆並不迴避挑戰。當被問到「可是現在國會藍白還是佔多數,如果在野立委不支持,預算還是沒辦法通過」時,林飛帆坦言,「我們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夠爭取到更多立委的支持,包括跨派委員的支持。」
他特別強調「跨派」這個關鍵字,顯示政府的策略是尋求超越政的共識。林飛帆也透露,不只是台灣政府自己在努力,其實美方也很努力在協助爭取支持。
回應質疑四:會不會挑釁中國、引發戰爭?
對於「強化國防是否會挑釁中國」的質疑,林飛帆的回應與小橘書的邏輯一致。他說,「這是同一個概念,就是增加韌性,然後告訴可能想要對你有侵略意圖的那一方,讓他知道我們是做準備的,所以降低他想要侵略你的意圖跟動機。」
林飛帆強調,在國防的實際投資上面,當然還有實質上能力的建構。他認為,準備充足反而能達到嚇阻效果,避免戰爭發生。
軍事威脅持續升級:投資有其迫切性
談到為何現在要大規模投資國防,林飛帆揭露了最新的軍事威脅數據。他說,「我們光看去年,去年5000架次的共機共艦的擾台,那今年其實到了現在11月還沒有滿,我們現在已經看到說整個不管是共機共艦的次數,不只沒有減少,而且還是持續在增加。」
林飛帆還透露一個驚人的案例。他說,「你光看去年12月,去年12月曾經發動了一個所謂99艘船包圍整個第一島鏈。不是只是針對台灣而已,它是針對東海、台海、南海同步進行海上的演習。」
這些具體數據說明,的軍事威脅不是假想,而是持續升級的現實,這也是政府決定提出史無前例國防預算的重要背景。
投書的戰略意涵:深化印太區域合作
林飛帆轉述賴清德投書的重點時特別提到,總統在文章中強調要「深化跟理念相近國家一起合作」,以及「強化印太區域的共同嚇阻架構」。這顯示台灣的國防戰略不是單打獨鬥,而是融入更大的區域安全架構。
這篇投書的發表時機也格外微妙。就在川普與習近平通話後,隔天川普又致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顯示美日台持續保持密切協調。林飛帆分析,「如果認真去看過去第一任川普執政時期,也跟習近平有過雙邊峰會,那之後的結果其實大家都很清楚,其實是貿易戰。所以到底會不會就雙邊的狀況就會有一個很180度的大翻轉,這個我想我們都必須要再觀察。」
林飛帆:三大核心邏輯,時間有限必須快速行動
林飛帆總結政府推動這筆預算的核心邏輯。他強調,「這些所有的軍事投資都是有應對敵情威脅的必要性,我們不會建構一個沒有辦法針對我們所要面對威脅的投資計劃。」
談到時間急迫性,林飛帆引述國際共識,「很多國際智庫、美方專家一直不斷在提說,台灣的時間有限。我們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強化實力,以達到嚇阻,儘可能延遲或delay對方可能進犯的各種意圖。」
他也回應「是否挑釁中國」的質疑。林飛帆說,「增加韌性,告訴可能想要對你有侵略意圖的那一方,讓他知道我們是做準備的,所以降低他想要侵略你的意圖跟動機。」這與小橘書的邏輯一致:準備充足反而能避免戰爭。
「台灣作為防禦性的國家,我們並不是要去擴張跟侵略別人,所以在武器系統方面應該以更有彈性、不對稱的方式去思考。」林飛帆解釋,這就是為什麼不對稱戰力、AI無人系統、多層次防禦整合會成為三大投資重點。
面對國會藍白佔多數的挑戰,林飛帆坦言,「我們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夠爭取到更多立委的支持,包括跨派委員的支持。不只是我們自己在努力,美方也很努力。」他表示,接下來國防部會有詳細對外說明,立法院的審查過程也將是關鍵。
其他人也在看

王婉諭:2027不是空穴來風 習近平已下令解放軍做好攻台準備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昨日公開指出「中國將以2027年為目標完成武統台灣準備」一事,時代力量主席王婉諭今(27)日表示,這是我國史上首次由元首直接揭露具體侵略時程,但絕非賴總統「自行推論」,而是累積多年的國際情報判斷與軍事評估。她痛批國民立委急著跳出來反應過度,「忽視訊號才是真正危險」。 王婉諭指出,2027之所以成為國際安全圈持續關注的關鍵年份,最早源自美國印太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於2021年國會聽證會上的警告,認為中國解放軍可能在2027年具備攻台能力,這也被稱為「戴維森窗口」。2024年,美國蘭德公司(RAND)受國會委託的研究報告更進一步明確指出,解放軍將在2027年前完成侵台準備。 更重要的是,王婉諭提到,美國國防部前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上週在國會作證時再度確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親自下令解放軍在2027年前做好攻台準備。這些跡象並非巧合,而是指向同一個時間點。 她進一步分析,背後牽涉兩項重大政治意義:其一,2027 年將召開二十一大,若能宣稱「解決台灣問題」,將成為習近平續任的最強政治工具。其二
新頭殼 ・ 20 小時前影》批陸以武逼統 賴清德說明1.25兆國防預算:應付迫切威脅
總統賴清德最新投書《華盛頓郵報》,強調將提出總額約40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25兆元的國防特別追加預算,用來對美軍購、強化台灣不對稱作戰能力,提升整體嚇阻效能。投書內容曝光後引發各界關切,賴清德也在11時30分於總統府大禮堂親自開記者會說明;國防部長顧立雄也將針對特別預算進行簡報。《中時新聞網》也直播為讀者提供最新現場訊。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賴清德1.25兆國防預算「先斬後奏」 國民:嚴重債留子孫
賴清德總統投書《華盛頓郵報》並召開國安會議、記者者,宣布追加編列1.25兆元國防特別預算。對此,國民批評,此舉「史無前例」,規模超過年度總預算三分之一,恐使整體舉債規模突破5000億元,遠遠突破法定
中廣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宣布新增1.25兆國防預算 賴清德:最具威脅的不是武力而是「放棄」
面對武力威脅,總統賴清德今(26)日於總統府親自主持「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記者會,宣布台灣為因應前所未有的嚴峻情勢,國安團隊規劃兩大行動方案,將新增1.25兆元國防特別預算。他強調,在中國所有併吞台灣的劇本當中,最具威脅的不是武力,而是「放棄」,若向侵略者妥協,最後只會換得無止境的戰禍和奴役。他呼籲國人團結共同守護國家主權。
鏡報 ・ 1 天前
川普通話習近平後致電高市早苗是去訓誡?林飛帆駁斥:對美日關係極大誤解! 首度揭露美日台幾乎「每日溝通」內幕
川普通話習近平後致電高市早苗是訓誡?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駁斥:完全誤解美日關係。新華社稱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川普Truth Social隻字未提。首揭美日台每日溝通機制,去年5000架次擾台、99艘船包圍島鏈,美日台持續密切協調應對威脅。
風向台灣 ・ 1 天前
賴清德證實北京2027年武力侵台? 總統府嚴正駁斥:錯誤片面解讀
郭雅慧表示,這是錯誤的片面解讀。事實上,總統於記者會所指的是,中國正以 2027 年為節點,推進武統台灣的各項軍事準備,同時也透過軍事以外的各種複合式威脅,包括滲透分化,企圖將自由的「民主台灣」,變成威權統治下的「中國台灣」。郭雅慧指出,這並非指稱中國將於 2027...
CTWANT ・ 1 天前
將提1.25兆國防特別預算 賴清德:建構先進防衛作戰體系
總統賴清德投書《華盛頓郵報》,表明將提出400億美金的國防特別預算,合約新台幣1.25兆,要向美方採購新型武器等重大軍購案,也著重提升不對稱戰力。賴清德上午已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稍早也在總統府親自回應。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香港大火失控!44死、279人失聯...住戶怒控:警鈴根本沒響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香港新界大埔「宏福苑」26日下午爆發大火,火勢在短時間內全面失控,從外牆一路往上竄燒,最終延燒到8棟大樓中的7棟,截至今...
FTNN新聞網 ・ 22 小時前
賴拋1.2兆國防特別預算 林飛帆駁「美國逼買武器」曝二大關鍵
賴清德總統在美國華盛頓郵報投書,表示將會提出一項總額400億美元、約為台幣一兆兩千億的國防特別預算,來提升台灣的防衛、保護民主,國安會副秘書長林飛帆今天(11/26)上午出席電台節目專訪時表示,國際智庫與美方學者都提及台灣應對中國進犯威脅,準備的時間有限,因此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強化實力,以達到嚇阻的、盡可能的去延遲對方可能進犯的各種的意圖。而且俄烏戰爭顯示,現代戰爭形態已完全不同,所以更多的無人載具跟不對稱戰力的投資,是有必要性的,而且投資台灣之盾(T-DOME)是更能有效益的運用多層次防空系統應對威脅。
太報 ・ 1 天前
賴清德「證實」中國2027年攻台? 總統府駁:錯誤的片面解讀
總統賴清德昨(26)日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記者會,提出預計在未來8年投入1兆2500億元國防特別預算。不過賴清德在致詞中提到,「中國正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加速侵略台灣的軍事整備...
華視 ・ 19 小時前
不只是色素!蘇丹紅會卡住肝臟代謝 醫師教你4招防隱形毒
你以為鮮紅的食物只是顏色漂亮?小心,它可能正在悄悄傷害你的肝臟!近期蘇丹紅事件再度引起關注,這種非法添加的工業染料不僅讓食物、化妝品「紅得均勻」,更會卡住肝臟代謝,造成膽酸堆積、慢性發炎,甚至增加罹癌風險。基因醫師張家銘分享4招生活防護,降低隱形毒的威脅。
鏡報 ・ 20 小時前
路檢抓包!高雄毒駕女未戴安全帽栽了...快篩驗出陽性遭送辦
高市鼓山區36歲鄭姓女子,昨(11/26)凌晨3點多騎機車行經明華路時,因未戴安全帽遭員警攔查,竟在她手提袋發現新興毒品「哈密瓜錠」,警方隨即以唾液毒品快篩試劑檢測,結果呈現依托咪酯及K他命陽性反應,當場確認涉及毒駕,全案依法送辦。
太報 ・ 20 小時前
賴清德曝2027武統目標!馬英九:形同宣布台灣進入「準戰爭狀態」
總統賴清德昨日召開記者會,提到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並宣布將推出1.25兆新臺幣「強化防衛韌性及不對稱戰力特別預算」。對此,前總統馬英九今(27日)表示,看到賴總統這些舉措,只覺得幾乎已經形同宣布臺灣進入「準戰爭狀態」,同時將國人劃分為「中國臺灣」與「民主臺灣」,要針對未來進行兩岸交流的政與民間團體,開始展開相關的嚇阻甚至具體的措施,他呼籲「請賴總統放過兩岸交流,給兩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史上最高國防預算 實力捍衛台灣民主2/賴總統投書 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台灣川普雙贏
賴總統投書《華盛頓郵報》,捍衛國家主權,美國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也讚揚,這對台灣還有川普來說是雙贏。不過外交人士很表達肯定,認為台灣與國際潮流同步,但也相當好奇,台灣的在野立場又是如何? 民進立委王定宇跟藍白喊話,不要再擋特別預算。賴士葆則是提問,這些預算到底要花在哪裡要講清楚。
鏡新聞 ・ 1 天前
跨宗教和平之旅 慈濟參加禧年活動
為促進國際間宗教交流與互動,慈濟基金會於11月進行跨宗教和平之旅,先後走入阿布達比與梵蒂岡,與伊斯蘭及天主教宗教領袖進行深度對話。此次行程亦恰逢梵蒂岡每二十五年舉行一次的禧年(Jubilee),慈...
大愛電視 ・ 23 小時前

賴清德拋「2027武統台灣」惹議 陸委會幫滅火:料敵從寬才是最佳應對之道
總統賴清德昨親自主持記者會時提到,北京當局以2027年武統台灣為目標,引發在野質疑。對此,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今天(27日)說明,除了美國國會報告,世界各國智庫或研究單位,也都拿2027年做為觀察點。他也強調,國家安全沒有輕忽空間,料敵從寬才是最佳的應對之道,因此總統會提出這個時間點,是因為對台灣的威脅實實在在,所以從自保的角度來說,台灣也必須要有相應作為。
鏡報 ・ 13 小時前川普怒斥紐時報導 堅稱自己精力充沛
(中央社華盛頓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對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一則針對他年齡和漸顯疲態的報導表示憤怒,堅稱自己精力充沛;他並批評此則報導的女記者「長相難看」。
中央社 ・ 1 天前
南投推動社區永續發展 辦理業務聯繫會報
【記者林玉芬/南投報導】縣府社會及勞動局26日辦理社區發展業務聯繫會報,41位代表出席,包括全縣12鄉鎮市公所的社區主管與承辦人員,以及縣府8個局處的相關業務單位,共同就社區發展政策、推動成效及跨域合...
自立晚報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