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川普與拜登犯相同錯誤「壓抑不了對高物價的民怨」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在去年競選時,以「降低拜登時期飆升的物價」作為重要政見重返白宮,但如今,他依舊面臨與前任相同的難題:物價一旦上漲就難以回跌,而選民對高物價的厭惡從未減輕。
《路透社》報導指出,近期包括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訪美期間,川普多次強調,美國即將迎來「數兆美元的投資」,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同時宣稱「通膨已受控」,並以低油價為主要證據。然而,政策分析人士指出,這種論述與拜登過去的策略相似,同樣忽視民眾對生活成本上升的切身感受、淡化物價上漲的影響,並指望企業投資來提振就業和工資,但策略需要數年才能見效。
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政策主任麥可・史崔恩(Michael Strain)表示:「兩人犯的錯誤其實一樣,就是不願承認政治與民意的現實,就是美國民眾非常在意國內物價快速上漲。」
目前美國通膨率雖已從拜登任內高峰的逾 9%,降至約 3%,但整體物價水準仍遠高於疫情前。尤其在川普加徵關稅的商品中,價格持續攀升,部分工資增幅也被生活成本抵銷。依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來看,牛肉價格較去年飆近 15%、香蕉上漲 7%、咖啡更大增逾 20%。大量進口的工具與五金價格同比上漲 6.2%,創兩年來最大增幅;清潔用品如紙巾則漲 5.5%,創去年 12 月以來新高。
高物價正侵蝕川普的支持度。根據路透/益普索(Reuters/Ipsos)最新民調,其支持率跌至 38%,為重返總統職位以來新低。密西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亦顯示全美跨政不滿情緒升高,11 月指數跌至史上第二低,其中獨立選民創下新低,就連共和支持者的信心也出現一年半來最大跌幅。
隨著美國即將過感恩節,晚餐的食材準備更凸顯民眾的壓力。美國農業局聯合會估算,今年感恩節大餐成本雖比 2024 年低 5%,主要因火雞大降價,但整體費用仍比 2019 年高出 13%,且包括地瓜、冷凍青豆與蔬菜拼盤等半數配菜,都比去年更昂貴。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美國以削減情報、武器施壓烏克蘭!逼澤連斯基「下週四前簽協議」
美國提「和平計畫」遷就俄羅斯逼烏克蘭讓步!川普:不是最終方案
其他人也在看

MLB 2025自由市場懶人包: 休賽季補強、30大自由球員簽約、重大交易總整理【MLB美國職棒大聯盟】
MLB 2025自由市場懶人包,整理2025至2026年期間,休賽季大聯盟自由球員簽約、續約和重大交易整理。
Yahoo奇摩運動 ・ 7 小時前
百元現鈔沒人拿?網點名「2物常被偷」 眾人熱議揭關鍵
近日社群平台Threads上有一則貼文引發熱議,一名網友分享在蝦皮智取店看到的景象,機台上有400元現鈔直接大剌剌擺著,沒有人會拿走,但機車上的鹽酥雞或安全帽卻會被偷,讓該網友直呼台灣真的很奇怪。許多網友紛紛議論表示,偷400元可能會被監視器拍下告侵占,但偷機車上的鹽酥雞結果卻會不一樣。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3 小時前
沙國王儲訪美會川普 購買美F-35匿蹤戰機
隆重的軍樂表演,紅地毯旁高官列隊歡迎。美國總統川普確保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來訪,所有禮數都到位。身為沙國國王第8子,穆罕默德雖然是國家實質領袖,但還不是元首。但川普政府高規格接待,戰機飛越白宮,為
台視新聞網 ・ 4 小時前「高市早苗事先想好說的」 矢板明夫:不可能收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發言認為「臺灣有事」有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認為,高市早苗不是突然被問到後不小心說出來的,是事先想好說出來的。而這話可以不說,一旦說完以後沒辦法否定,否則就把自己手腳綁住,日本任何首相不會這麼做,所以收回這句話是不可能的。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
「養美國小孩」勝過買台灣房產? 網友反駁:名校貴、投資回報有限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王保伶/綜合報導隨著國內房價提高,許多人想方設法在房產以外尋找投資管道,更有人討論「去美國生小孩、讓孩子拿美國籍」是否比存錢買...
FTNN新聞網 ・ 1 天前台美談判 怕談崩 我方未提投保協定
華府盼望台灣對美投資逾新台幣10兆元,這麼大筆錢,我方談判團隊在台美談判時,竟未提出投資保障議題。據悉是擔心美方不喜歡,怕一提出來,台美貿易談判就「談崩了」。不過知情人士感嘆,日、韓勇於表達對美施壓的不滿,營造國內輿論壓力,不僅成功爭取到關稅不疊加,韓國甚至還爭取到美國批准發展建造核動力潛艦及造船業可維修美艦。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曾經的奪冠功臣 道奇拜了6月TJ手術的昔日終結者菲利浦斯
今年完成世界大賽2連霸的洛杉磯道奇今(22日)再傳出球員異動,由於今天是大聯盟不續約(Non-tender)最後期限,他們確定不與今年6月剛動完TJ手術的前終結者菲利浦斯(Evan Phillips),但棒球事務部總裁Andrew Friedman仍強調,他們有意願再次簽回他。
太報 ・ 2 天前美國提「和平計畫」遷就俄羅斯逼烏克蘭讓步!川普:不是最終方案
[Newtalk新聞] 俄羅斯持續侵犯烏克蘭之際,美國近日向烏克蘭遞交一份烏俄和平方案,涉及要求基輔讓步,烏克蘭面臨艱難抉擇,歐洲多國也認為方案仍需補強。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今天聲稱,這並非提給烏克蘭的最終方案,不論用什麼方式「我們必須讓它(戰爭)結束」。 根據中央社及外媒報導,川普政府近期提出一項烏俄和平計畫,內容涉及烏克蘭割讓整個頓巴斯(Donbas)地區、將烏克蘭軍隊規模限制在60萬人,以及禁止烏克蘭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等,觸及基輔多項「紅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坦言,基輔可能面臨在尊嚴與維持美國作為關鍵夥伴之間的困難抉擇。 歐洲及其他西方領袖也認為,美國提出的28點和平方案可作為終結烏俄戰爭的談判基礎,但「仍需進一步研議」。川普今天在白宮被媒體問及這項和平計畫是否為提給烏克蘭的最終方案時回答:「不是」並再次強調希望達成和平,他聲稱:「我們正試圖讓它(戰爭)結束,不論用什麼方式,我們必須讓它結束。」 華盛頓郵報報導(The Washington Post)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揭露,白宮正在施壓烏克蘭於下週四感恩
新頭殼 ・ 1 天前
美國對中不再從容 台灣須清醒
如果說冷戰時期的美國是自信滿滿的「老大哥」,那麼現在的美國面對中國挑戰時,似乎失去了原本的從容,而多了深層的焦慮。美中互動明顯出現變化,從近期華府對台政策釋出矛盾訊號,以及北京展現的戰略定力可以看出端倪。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專論》「川普式政治」來襲 歐洲須盡快停止對自由貿易信仰的依附
[Newtalk新聞] 《21世紀的資本(Le Capital au XXIe siècle)》的作者皮凱提(Thomas Piketty)的建言:歐洲若不停止對「自由貿易教」的信仰,社會與產業將面臨災難。 一、為什麼必須課徵關稅? 在「川普式政治」如巨浪般襲來的當下,歐洲也和世界其他地區一樣,必須從根本重新檢視貿易的基本方針。 我要直言不諱地說:歐洲必須盡快停止對自由貿易這種信仰的依附。否則,歐洲的社會與產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風險。這對整個地球而言,這也是百害而無一利。 川普依循的是一種狹隘的民族主義邏輯,只關注對美的貿易順差,並依照他當天的心情來設定關稅,其結果是相當混亂的。當前真正需要的,正好是與此完全相反的做法:關稅應該依循普遍性且可預測的原則來加以制定。 為什麼要課徵關稅?第一個理由是,跨境商品運輸所造成的污染,這占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7%。 經濟學者長期以來低估了這項環境成本,通常只將每噸二氧化碳的成本估算在 100~200 歐元。但是,隨著全球暖化日益嚴重,這個數字已被重新檢討。如今,二氧化碳排放所帶來的成本(包括自然災害與經濟活動減緩等)被估算為每噸 1,000
新頭殼 ・ 1 天前
貝森特稱停擺衝擊有限,美經濟無衰退風險、明年「擴張+通膨溫和」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最新發言表示,歷時43天的政府停擺雖對經濟造成約110億美元的「永久損失」,但整體經濟並無陷入衰退風險,他對明年成長前景仍抱持樂觀態度。貝森特強調,在利率逐步回落、減稅政策陸續上路的支撐下,2026年有機會實現「強勁且不再升溫的成長」,而目前真正承壓的僅是住房等對利率高度敏感的部門,屬局部衰退,並非全域衰退。談到通膨來源,貝森特重申,當前物價壓力主要來自服務業,而非川普政府大幅調整關稅的貿易政策。他指出,能源價格在10月已出現回落,最新年度通膨率約在3%左右,未來隨著油價與部分商品價格續跌,整體物價可望進一步降溫。不過,最新的製造業與消費者調查顯示,高物價仍讓民眾頗為不滿,川普近期也將政策主軸緊緊鎖定「生活負擔」,在選舉壓力與支持度回落背景下加快推動降價與減稅組合拳。在財政與稅制面,貝森特釋出一連串提振實質所得的訊號,包括對加班工資、部分小費與社會保障所得減稅,並研擬讓汽車貸款利息得以抵稅。他預期,隨著稅率調整落地,2026年第一季納稅人可望領到明顯放大的退稅支票,有助抵銷前期物價上升對家庭帶來的壓力。同時,近期
財訊快報 ・ 6 小時前格林退出政壇 親友稱她飽受威脅騷擾 川普:希望她能復出
共和籍聯邦眾議員格林(Marjorie Taylor Greene)與總統川普公開決裂後,21日突然宣布辭去國會議員職...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民主議員鼓動軍方抗命 川普不滿嗆「煽動叛亂的人應馬上入獄」
事件起因於一段由多位曾在軍方與情報體系服役、現任國會議員的民主人共同拍攝的影片,影片標題為「不要放棄這艘船」(Don't Give Up the Ship),本週在社群平台X上被廣泛轉傳。影片中,這些議員呼籲軍人和情報人員應拒絕違法命令,強調「我們的法律非常清楚,你可以拒絕非...
CTWANT ・ 10 小時前
歐洲領袖:美國川普和平計畫需「進一步修正」
歐洲及西方領袖對美國川普提出的 28 點和平計畫表示審慎支持,認為該計畫可作為結束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的談判基礎,但仍需修改以保障烏克蘭尊嚴與安全。日內瓦會議將成焦點。
鉅亨網 ・ 1 天前明年中日韓首腦會談 傳中國拒出席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關於召開日本擔任輪值主席國的中日韓首腦會談一事,日本向中韓兩國徵詢了明年1月實施的意向,據悉中方已拒絕。目前也無法磋商今後的具體召開時間,能否實現會談變得不明朗。
工商時報 ・ 1 天前民主眾議員被控盜領500萬救災經費 她否認指控、拒絕辭職
聯邦檢察官指控佛州聯邦民主眾議員謝菲勒斯-麥考米克(Sheila Cherfilus-McCormick)竊取500萬...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4 小時前接力發射成功!淡大「淡江二型」火箭射高逾7公里
新北淡江大學第4支科研火箭「淡江二型」今天清晨在抵抗強勁的東北季風下,在旭海拜研火箭發射場發射升空,且射高因為已突破訊號傳輸極限的7公里,至少高飛7公里,計畫主持人、淡江大學航太系教授王怡仁開心地表示,航電系統成功即確認可以往姿態控制方向前進,為團隊感到驕傲。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