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急症中心使用人數增 石崇良:加強UCC周邊宣導
〔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為緩解大醫院急診壅塞問題,衛福部11月起推動「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目前6都設有13處試辦地點,今天日診看診人數為209人,比上星期11月2號的日診166人,多了43人。13個地點大多數看診人數均有成長,本週亦有5位兒科醫師加入UCC輪值,日診共看了13位病人。
健保署說明,今天看診的209人中,內兒科96人,外骨科113人。以症狀區分,發燒有16人;呼吸道症狀63人;腸胃道症狀23人;簡單傷口47人;小兒急性不適19人,另外有41人,看診原因分別是肌肉痠痛、頭暈、腹痛、蕁麻疹、過敏以及手腳扭傷等。
此外,健保署指出,今天共有3位病人需後送,1位為骨折送亞東醫院,1位腸胃道出血送奇美醫院,1位骨折送台南醫院。
衛福部長石崇良指出,UCC上路首週宣傳時間較短且相對不普及,健保署已聯繫各分區業務組與衛生局,針對容易發生壅塞的醫院與UCC設置地點周邊社區加強宣導,希望民眾可以分散就醫,另在醫療方面,UCC已經預先完成排班,因此人力上沒有問題。
石崇良說,改變民眾就醫習慣需要時間,因此對於今天的使用人數並沒有特別預期,但以上週來說,台南永川醫院一天就有超過百名患者,且其中超過半數是外科個案,相信UCC可以滿足民眾假日的就醫需求,降低急診壓力。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健康網》醫療的希望在花蓮 林欣榮:花慈做到了你也可以
沒掛號闖問病情案 高市衛局:未干擾醫療秩序 醫不得無故拒診
輕急症中心上路夜、假日恐無兒科醫 台南新樓推24H兒科急診
中國頂流吳亦凡驚傳獄中死亡 北京官方封口不談
其他人也在看

居家醫療需求大幅成長 管制藥物受限!讓安寧照護困難重重
衛福部積極推動居家醫療,今年前三季使用人數已逾八萬人,但居家安寧僅占一成三。專家指出,居家安寧比例偏低並非需求不足,而是基層診所面臨管制藥物取得困難及醫師給付不足等問題,使服務難以擴大。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假日急症中心減輕急診負擔 看診數成長外傷占大宗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9日電)假日急症中心上路第2週,今天日診看診209人,與上週相比增加43人,多數據點看診人數均有成長,衛福部長石崇良分析個案多為外傷,對假日外傷提供有效協助,有效減輕急診負擔。
中央社 ・ 1 天前
老化還是肌少症? 「這些症頭覺得吃力」別輕忽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隨著高齡化加劇,「肌少症」成為影響長者健康的重要問題。台北醫學大學攜手台北神經醫學中心、台灣生醫創新學會等單位,共同呼籲希望提升國人對肌少症的認識與重視,同時指出爬樓梯、走路等動作覺得吃力,恐是肌少症的徵兆。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假日急症中心緩解急診壅塞 13據點就醫人數多成長
為緩解急診壅塞,衛福部試辦「假日輕急症中心」(UCC),讓輕症民眾在周日及國定假日就醫。上周日(11/2)首日上路,全台6都13處據點日診共166人、全日共255人就診,人數不多。健保署公布,今日日診看診人數為209人,比上周多了43人,且13據點看診人數幾乎都有成長,會持續強化宣導。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點亮醫療之路 緬懷徐超斌醫師
有超人醫師稱號的、徐超斌,看見偏鄉醫療資源不足,多年來,投身在南迴、台東等偏鄉地區,為自己家鄉的醫療而奔走,卻不料9月中,不敵癌症病魔病逝家中,享年58歲。而他生前成立的南迴基金會,今天也特別為他...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假日輕急症中心第二周就診增2成6 全台209人就醫 這家醫院還是最多人
假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UCC)本周為新制上路第二周,依衛福部健保署統計,今天上午8時至下午4時的日診看診人數為209...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暫緩!石崇良不畏去留 只為健保永續
為求健保永續,衛福部擬改革健保補充保費,但才短短幾天,卻因外界反彈聲浪過大,而胎死腹中。部長石崇良上任後面臨最大官位保衛戰,對此,他說,「去留從來不在我心中,我只想把事情做好。」
NOW健康 ・ 1 天前獨老普查 石崇良:提供送餐、緊急救援裝置 依需求不排富
全台約有70萬名獨居長者,不時傳出孤獨死事件。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9日)表示,衛福部將與內政部合作,明年啟動獨老普查,預計2027年底前完成,屆時將根據需求進行風險分級,提供送餐、緊急救援裝置等服務,相關措施不排富。 社安網2.0預計明年上路,其中一大重點是獨居長輩關懷。衛福部次長呂建德8日受訪指出,社安網2.0計畫結合立法院通過的社會韌性條例特別預算,編列2年新台幣62億元經費,將與內政部共同盤點國內獨居長者的狀況。 衛福部長石崇良9日上午出席「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前受訪表示,隨著台灣社會高齡化與少子女化,獨老問題慢慢浮現,根據各縣市衛生局先前統計,全台約有70萬名獨老,其中除了獨自居住的長輩,也包含配偶同住的「兩兩獨老」。 石崇良指出,今年在韌性條例特別預算中編列62億用於獨居長輩關懷,衛福部將進行全面性獨老訪查,類似人口普查,主要掌握家庭支持情形,根據其健康情況、自我生活能力等,將獨居長者進行風險分級,再針對其需求,進一步補助地方政府提供各項服務。他說:『(原音)之後根據訪視的結果,做風險的分級,那有些需要更頻繁的關懷,或是協助導入社會的資源,那麼有些還會按照他的需求,安排送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輕急症中心上路夜、假日恐無兒科醫 台南新樓推24H兒科急診
隨著醫療分級政策推動,「輕急症中心」上路,目的在分流非重症病人、緩解大型醫院急診室壅塞。但有家長擔憂輕急症中心在夜間或假日時段,不見得有小兒專科醫師駐診,若孩子半夜發高燒或嚴重不適,恐面臨就醫難題。台南新樓醫院急診室主任王志源說,該院急診團隊堅持全年每天24小時都有小兒科醫師在第一線看診。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市售雞蛋檢出農藥芬普尼殘留 (圖)
彰化縣政府配合中央政府抽驗,於縣內畜牧場出貨至鮮健洗選蛋場販售的「鮮健蛋品洗選蛋(白殼雞蛋)(有效日期114.11.27、溯源標示:I47045-251023C)」檢出芬普尼代謝物0.03ppm,農藥殘留不合格。
中央社 ・ 1 天前屏東出現本土登革熱
屏東縣出現本土登革熱病例,患者為居住萬丹鄉的五十餘歲女性,十一月六日起陸續出現登革熱疑似症狀,昨(九)日經疾管署確診,縣府已完成清消等緊急防治。屏縣衛生局表示,經疫調個案平時活動範圍以住家及工作地為主,均在萬丹鄉萬安村,工作地點與日前鳳山確診個案在屏縣元泰街流動攤位距離超過一百五十公尺,近期無出國旅遊史。衛生局指出,該患者十一月六日出現發燒、頭痛、關節痛、肌肉痛、骨頭痛等症狀,當日至診所就醫,八日因症狀未緩解且持續發燒,前往醫院急診就醫,經抽血檢驗NS1快篩陽性、PCR檢驗結果陽性,目前住院治療中,同住家人快篩均陰性。衛生局長張秀君說,為降低社區傳播風險,縣府接獲鳳山確診案每週固定一天在萬丹鄉元泰街流動擺攤後,已立即完成攤販集中場、周邊環境孳生源清除及戶外消毒工作。另外,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陷在焦慮裡?先不要努力想變好 「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方式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長時間受焦慮與恐慌所苦時,我們往往會失去一樣東西:信任。我們不再信任自己的身體、不再信任自己的大腦、不再信任生命,連自己都不再信任。 許多患者曾告訴我,在焦慮症與恐慌症找上他們之前,生活有多輕鬆自在。以前的他們能無憂無慮地享受生活、開心期待明天的到來、從容自在地度過每一天,並能自由感受一切事物。 當然,他們仍會有點小煩惱,或是不時冒出來的擔憂,但大致上來說,他們覺得生活是「可以面對」的,也是「可以處理」的。然而在嚴重的焦慮發生後,這種感覺完全消失了。他們常常覺得不知所措、失去控制—包括身體、思考、生活,甚至是對自己整個人。 當大腦不停製造恐懼 唯一能做的是「不和它對抗」 至於身體,很顯然的,不再聽從自己的意志,不斷產生各種症狀或身體訊號;大腦也有如一部二十四小時運轉的機器似的,持續製造憂慮、恐懼和任何會讓人害怕的想法。我們被困在其中,就像在波濤洶湧中的大海中掙扎,隨時可能滅頂,在萬分驚恐中,無所不用其極地試圖讓自己的頭浮在水面上、手腳亂踢亂划、口中不斷吐出死鹹的海水,卻又因此吞進更多。我們奮力對抗暗流,且看不到任何像是陸地的東西。除了瘋狂揮動雙手雙腳,似乎無計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止痛藥分2種!藥師建議「先判斷疼痛分級」:輕微疼痛「選這種」
止痛藥是十分常見的成藥,一般藥房甚至美妝店都能買到,許多民眾不管是頭痛、牙齒痛、生理痛,時常直接吞一顆止痛藥,很多上班族在辦公室都會備上一盒止痛藥,甚至有人還會隨身攜帶。不過有藥師提醒,其實止痛藥也是有區分的,應該要根據不同的疼痛來選擇不同的止痛藥,輕微疼痛的話,只要選擇「單方止痛藥」就可以了。
鏡報 ・ 1 天前傷口衛生工作坊 強化照護能量
面對高齡化社會帶來的照護挑戰,許多長輩或慢性病患者因糖尿病、血液循環不良或壓力性損傷而產生難癒合的傷口。這類「慢性傷口」不僅造成生活不便,更可能引發感染甚至導致截肢,成為臨床照護的重要課題。為讓東部民眾也能享有與都會區相同水準的醫療照護,臺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於共同舉辦「二○二五秋季研討會-傷口衛生工作坊(WoundHygieneWork-shop)」。這是該學會首次在東部地區舉辦專業學術活動,吸引近五十位來自宜蘭、花蓮及台東地區的臨床醫師與護理人員參與,顯示地方醫療團隊對慢性傷口照護教育的高度重視。此次研討會以「傷口衛生」為核心主題,特別邀請國內多位傷口照護領域的專家學者擔任講師與指導,聚焦臨床常見的壓力性損傷與難癒合傷口照護,介紹國際最新的慢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台大醫植入長效型心室輔助器 成亞洲首例「全人工心臟」
醫療科技創新,台大醫院團隊近來成功執行植入2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模擬全人工心臟」的手術,不僅救活心臟功能衰竭患者,如今術後恢復良好,已能進食與行走,成了亞洲首例。
公視新聞網 ・ 19 小時前
「超人醫師」徐超斌追思會 石崇良致謝:持續增進南迴醫療
長年投入南迴地區偏鄉醫療的「超人醫師」徐超斌,因為罹患鼻咽癌,今年9月18日辭世,今天(11/9)舉辦追思會,賴清德總統也親頒褒揚令。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對徐超斌一生致力於偏鄉醫療,生前許多倡議陸續成為國家政策,衛福部對徐超斌獻上最深的謝意,也會持續增進南迴醫療可近性,延續徐超斌的夢想。
太報 ・ 1 天前
央視「起底沈伯洋」嗆全球抓捕 陸委會強硬回擊了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中國公安日前以「涉嫌分裂國家罪」對民進立委沈伯洋立案偵查,中國官媒《央視》今(9)日更發布7分半鐘的「起底台獨沈伯洋」影片,並揚言透過國際刑警組織全球通緝。沈伯洋反嗆「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一邊一國」。而陸委會也嚴厲譴責進行「跨國鎮壓」,批評其恫嚇台灣民眾、製造寒蟬效應,形塑對台治權假象。陸委會強調,中國對台灣無管轄權,政府有決心保障國人安全,呼籲全民團結抵抗心理戰。
民視 ・ 1 天前冬天憂鬱 2藥膳茶飲助改善
冬季時有些人特別感到憂鬱,感到情緒落寞,沒有動力,做什麼都提不起勁,早上懶洋洋不想起床只想懶在床上。執業中醫師徐瑋億表示,人們看到陽光如同看到希望般雀躍,日照縮短,也容易影響心情,若是加上天氣陰鬱濕冷,精神更易沮喪或低落,這與日光誘發退黑激素分泌少有關,許多人俗稱為冬季憂鬱。其實日照時間縮短、氣溫低,自然界動物原本就處於冬眠狀態,為了應對寒冷環境與覓食匱乏,常會減少消耗大量體力。人類除了活動力減弱之外,還可能引起情緒的變化,比較常見的就是冬季憂鬱。很多人常會詢問,冬季憂鬱有哪些症狀?徐瑋億指出,比如手腳冰冷、疲倦、睡太多、頭暈,有些人則是失眠、睡眠品質不佳,情緒上心情低落,相對難以專心或思考,不愛與人互動,失去原本對事物的興趣,飲食上食慾暴增,體重增加,常有罪惡感。徐瑋億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