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大雨濕氣纏身!中醫教你10招除濕祕方 運動、飲食、泡腳都有效
文章也可以用聽的
最近台灣各地連日大雨,空氣濕度飆高,不僅衣服難乾、牆壁發霉,就連身體也容易「濕答答」。中醫認為,外濕久滯,容易導致體內濕氣堆積,引發疲倦、水腫、頭重、關節痠痛等症狀。耕莘醫院中醫師許禎育提醒,屋子濕氣重可以開除濕機,但身體濕氣重就得靠「內外兼治」,透過運動、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幫助身體代謝水分、驅除濕氣。
中醫師許禎育說,中醫醫治除濕主要治療三大方向,第一是幫助身體發汗;第二是健脾,因為脾主運化,是幫助水分代謝的重要器官;第三則是利小便,讓水分排除正常。
適當運動,有助發汗
運動可以幫助排汗,是夏季除濕寒的好利器。可知道流汗之後,皮膚溫度平均可以降約4℃左右,所以經常流汗的人,通常也比較不會怕熱;相反的,汗流得少的人,不僅怕熱,濕氣也重。
許禎育特別提醒,若想透過運動幫助發汗,建議微微出汗即可,因為適度的流汗有助陽氣的升發,但汗流浹背、大汗淋漓反而就傷身了,除了容易流失電解質外,因毛細孔打開,一不小心吹到冷風,寒邪就入骨了,很容易感冒。建議夏天可以選擇清晨或傍晚,不那麼熱的時候做點有氧運動、健走、瑜伽、太極等有點喘,微微流汗的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增強水分代謝。
2、適當補充發汗的食材
一些溫熱的食物,有助身體的發汗除濕。譬如熱辣辣的薑湯,最適合不小心淋雨過後,祛散身體濕氣、預防感冒;又或者不小心受寒時,用熱水沖幾段蔥白,去除寒氣。但醫師提醒,體質燥熱的人不宜過量食用。
3、泡腳
可利用40℃的溫水泡腳,加速血液循環,幫助身體發汗、去濕氣,若能加幾片紫蘇葉或是霍香,去濕效果更好。
4、不吃燒烤炸辣、重口味
脾胃攸關營養與水分代謝,最好的方法就是飲食清淡、營養均衡。如果吃得太鹹,鈉攝取過多,容易水腫,加重濕氣聚集;而不易消化的燒烤炸辣等食物,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不利脾胃健康。5、避免喝冷飲、冰品
中醫認為,生冷的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譬如西瓜、苦瓜、白菜等,會使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連帶影響脾的運化。英國一篇研究就指出,長期喝冰水,會使身體運作功能會減緩15 %,阻礙脾胃化濕的能力。
特別是運動後,很多人喜歡喝大口冰水,這個壞習慣最容易導致濕痰的體質,應該改喝溫開水,因為溫開水可以溫暖內臟,當內臟溫度升高1℃,基礎代謝率也跟著提高10至20%,有助促進體內循環、幫助消水腫、排廢物。另外,夏天游完泳,也別忘了喝杯溫水,抵禦濕氣的入侵。
6、不吃甜食
「甘入脾」,適量攝取味甘的食物能為腸胃帶來能量,幫助消化吸收吃進肚子裡的食物;但是,如果吃多甜食,會使脾胃功能異常,運化能力不好,久了就形成痰濕、痰濁,誘發呼吸道等問題。
7、喝些綠豆湯
針對體內濕氣重的民眾,許禎育建議不妨喝些具有除濕、清熱、消腫的「綠豆薏仁湯」(這裡說的薏仁是傳統薏仁,而不是珍珠燕麥),各食材以一比一的比例熬煮,依個人口味加些冰糖。
8、喝荷葉茶
針對火氣大、早上起來眼屎很多等症狀,許禎育建議煮荷葉茶,可依個人喜好加點冰糖,或加決明子、金銀花各5克,以達祛濕、清熱、利尿、消暑之效。
9、吃些山藥薏仁芡實粥
將薏仁、芡實、山藥去皮切塊洗淨後,與小米或白米以滾水烹煮成粥,視個人口味增減即可,有助養脾胃,達到去濕的作用;針對氣比較不足的人,可以加點枸杞、紅棗。
10、喝紅豆薏仁湯
薏仁和紅豆二者一起熬湯喝,有助清除體內濕氣。這個食療方除了最基本的兩味食材,還可以有些變化,譬如體質偏寒的民眾,可加點溫補的桂圓、紅棗等;失眠的人可以加點蓮子或百合,有助安神;痛經的女性,可以去掉薏仁,加薑片、紅棗、黑糖等,緩解疼痛。
(記者陳大樂、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台北連日大雨濕氣重 中醫提醒:濕邪易困身 12症狀警示體內「太濕」
.下大雨鞋襪濕爆!「5個速乾妙招」曝:灑點鹽也有用 吹風機別開熱風
其他人也在看
政府關門軍人斷餉 五角大廈收私人捐款應急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防部今天表示,他們接受一筆1億3000萬美元的私人捐款,用以在政府關門期間支付130多萬官兵薪資。然而五角大廈收受這筆捐款有違反聯邦法律之虞。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模擬手術圓滿 202位醫師感恩無語良師付出
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為期四天的模擬手術課程圓滿,今日上午校方、醫師及家屬送別8名無語良師。本次由台灣血管外科學會、整形外科醫學會、以及顯微重建外科醫學會聯合參與,共有202名醫師、超過26家醫...
大愛電視 ・ 1 天前確認檢出非洲豬瘟病毒 總統:嚴陣以待防堵疫情擴散
(中央社記者溫貴香台北25日電)總統賴清德今天晚間表示,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天確認,台中個案已檢出非洲豬瘟病毒,他已請行政院與農業部嚴陣以待,啟動豬肉庫存的緊急調度,確保國內供應穩定,中央與地方會持續緊密合作,全力防堵疫情擴散。
中央社 ・ 2 小時前
人類誤食不會染病!追蹤梧棲豬場流向 28頭流入8縣市
台中梧棲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28頭問題豬流入8縣市,其中新北市已有468公斤可能被民眾食用!防疫人員嚴格執行消毒,高雄、桃園則及時攔截問題肉品。雖然人食用感染豬肉不會生病,但病毒存活力強,除盡快回收,也呼籲民眾避免食用來路不明豬肉,共同防止病毒傳播。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劉品言婚禮遭連晨翔破壞!情緒崩潰質問:是不是覺得我的人生很好笑?
台劇《舊金山美容院》首集播出開出好成績,劉品言與林鶴軒的婚禮遭破壞,引發熱議。這週播出的第三集中,劉品言的青梅竹馬連晨翔坦言自己就是破壞婚禮的那個人,讓女方情緒崩潰,紅著眼眶質問對方:「你是不是覺得我的人生很好笑。」並帶著怒氣離開,讓兩人友情陷入考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銳鳶二型等多款無人機掛彈射擊 中科院11月初九鵬外海密集測試
為驗證國造無人機「即偵即打」戰術運用,軍方人士今天指出,中科院規劃在11月初於九鵬基地外海,密集進行一系列的無人機掛彈射擊測試項目,其中,包括銳鳶二型無人機將分別掛載2.75吋火箭彈及勁蜂一型自殺無人機,對海上目標進行攻擊,驗證國造無人機的「偵打一體」作戰效能。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10/29重陽節 命理專家提醒開運11招快筆記!
皇帝就是「九五至尊」,農曆9月9日為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古代是驅凶避邪之日,「9」為陽數之最,當天也是陽氣最重的日子,在重陽節利用簡單的開運方法如下: 1.淨宅:農曆9月9日當天11點至13點,中午取「午時水」來灑淨家中每一角落,可達到淨宅的效果,要由內而外、由...
CTWANT ・ 4 小時前
台灣電路版產業國際展覽會登場 會研董事長參訪偉勝乾燥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台灣電路版產業國際展覽會TPCA Show 2025,於10/22~10/24在台北市南港展覽館登場,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怡心於10月24日,特別前往展覽一館四樓L1113攤位,參訪「偉勝乾燥工業」,並與總經理陳玟翰針對企業ESG行動與無形資產評價進行交流。
民視 ・ 11 小時前
于朦朧冤魂疑現身點名「下個受害者」!超毛音檔曝
娛樂中心/周孟漢報導中國男星于朦朧9月11日墜樓身亡,震驚兩岸娛樂圈。由於案情疑點重重,引發各種揣測、陰謀論。而在近日,擁有YouTube頻道《True張嘴》與《204檔案》則上傳了與于朦朧利用對講機連線對話的影片,沒想到當主持人問「還會有什麼事陸續發生?」沒想到對講機那端卻回「易烊」兩字,讓不少人猜測下一位受害者就是中國男星易烊千璽。
民視 ・ 5 小時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她天天嗑便當長息肉!2習慣沒改切了又復發 醫警告:恐變癌
當代人生活忙碌、飲食失衡,導致各種腸胃疾病與文明病逐漸年輕化,其中「腸躁症」與「大腸息肉」更是常見困擾。一名42歲的上班族婦女因長期外食、飲食不均,健康檢查時竟發現大腸長出息肉,切除後雖改吃得較清淡,但息肉仍再度出現,最後才找出真正的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地瓜+五穀粉」是偽健康早餐 醫師提醒血糖恐爆炸
早餐選擇清淡不代表健康,某些看似營養的食物組合可能是隱藏的「血糖炸彈」。減重醫師范亞萱指出,許多人自以為健康的早餐組合,實際上可能導致血糖飆升,甚至讓人越吃越餓,影響減重效果和整體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老公明明沒吃多少肚子卻很大?專家揭「真正元兇」:不是年紀 晚餐必吃這1蔬菜
「他根本沒吃多少,怎麼肚子還是越來越大?」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媽媽們的心聲,每天只有一餐可以聚在一起吃飯,當然要豐盛的款待家中的支柱。可是看著老公越來越大的肚子,自責煮得太豐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真正的元兇——壓力與生活型態!根據《Przegla̜d Gastroenterologiczny》2025年研究指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會讓皮質醇長期升高,促進腹部脂肪堆積與代謝症候群發展。當壓力沒有出口,身體會用「囤積脂肪」來自保,這也正是很多爸爸們不知不覺中肚子變大的原因。很多女性以為:「叫他少吃一點就好」,但實情是——壓力大、睡不好、沒有動,才是導致中廣身材與代謝症候群的真兇! 壓力型肥胖 根本不是「年紀大了」而已 當老公抱怨說「最近比較累」、「一吃就胖」、「晚上睡不好」嗎?這些不是單純年齡在作怪,而是壓力正在「悄悄改寫」他的身體代謝!根據《Obesity Reviews》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高壓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這種風險不是突然冒出來,而是長期慢性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皮質醇過高、胰島素阻抗、三酸甘油脂升高與高血壓發生。更令人擔憂的是,《Meta
常春月刊 ・ 1 天前
70歲韓柏檉靠2招抗癌17年!抗癌早餐曝光 每天必喝2杯加1食物
70歲北醫名譽教授韓柏檉,17年前罹患肝癌4期,靠著治療和自療,成功抗癌17年。他分享每天必吃抗癌早餐,就是一杯蔬果汁、一杯全穀雜糧飲,再加上1顆水煮蛋。 韓柏檉成功抗癌17年 建同文教基金會
健康2.0 ・ 1 週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3 天前
【下班經濟學】「新抗發炎冠軍」比薑黃還猛!名醫曝早餐這樣吃年輕10歲!
早餐吃這些,抗發炎還超減脂!今天邀請到預防醫學洛桑加參醫師來告訴大家,八種超級食物不僅天然,更可以抗發炎、預防癌症,醫師天天都在吃!加碼教你「5招抗發炎養生術」,一起來看看。吃對食物預防癌症!名醫曝8類天然食物抗發炎!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全球每年有將近 4,000萬人死於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而根據世界頂級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
風傳媒 ・ 1 天前
毛豆輸了!這食物蛋白質高2倍 吃蔬食也能補蛋白質
花蓮縣秀林鄉近年推廣蔬食,把台灣原住民原生種植物,如紅藜、樹豆、馬告,融合在地食材製作成吐司、餅乾,不但風味特殊,還能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新選擇 花蓮縣秀林鄉鄉政首席顧問蕭采君指出,紅藜、
健康2.0 ・ 1 天前
逾65歲近兩成人骨質疏鬆 「三大狀況」出現就是警訊!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調查,65歲以上國人近兩成自述罹患骨質疏鬆,比例不低,骨折風險高且會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提醒,一旦出現「駝背、變矮、不明原因下背痛」三大情況,就可能是身體出現警訊,代表可能開始產生骨質疏鬆症。 根據國健署202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國人當中自述有骨質疏鬆的比率為18.2%。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女子陰道滲尿!5次手術皆無效 醫解「骨灰級難題」獲國際肯定
一名女性在婦科手術後罹患罕見併發症「膀胱陰道廔管」,導致尿液從陰道口不斷滲漏,身上散發尿騷味,嚴重影響生活。經歷5次失敗手術後,她被醫師宣告「無法治癒」,需終身包尿布。所幸轉診至高雄四季台安醫院後,成功接受修復手術,術後追蹤一年已完全康復,相關手術案例更登上國際醫學會並獲選為最佳手術影片。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