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砍刀襲來!外資害超人氣ETF抱團取暖?0050遭倒貨25萬張、0056也難逃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
台股加權指數上週(10/20~10/23)上揚229.89點,收在27,532.26點,週漲幅0.84%。據證交所盤後公布籌碼動向,上週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52.27億元,其中,外資及陸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323.68億元。觀察上週外資賣超ETF狀況,第一名元大台灣50(0050),遭狠砍24萬9,495張;遠遠超過第二名的元大高股息(0056)。
市值型ETF元大台灣50(0050)自分拆後,低價位持續吸引小資族進場,股價從47元一路攀升站上62元,但卻慘遭外資連日倒貨;而它的難兄難弟、元大高股息(0056)上周四除息,但卻難抵抗法人賣壓,填息路相當坎坷。
據證交所統計,外資上週賣超ETF前十名依序為:第一名、元大台灣50(0050),賣超24萬9,495張;第二名、元大高股息(0056),賣超3萬3,217張;第三名、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賣超2萬476張;第四名、國泰台灣領袖50 (00922),賣超1萬2,432張;第五名、富邦越南 (00885),賣超6,880張。
第六名、主動群益台灣強棒(00982A),賣超4,627張;第七名、貝萊德標普卓越50(009813),賣超3,454張;第八名、富邦台50 (006208),賣超3,144張;第九名、元大美債20正2(00680L),賣超2,751張;第十名、富邦特選高股息30(00900),賣超1,806張。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外資上週買近9萬張「這檔」ETF 高股息ETF 00882、00713也獲進貨破萬張
外資單週爆賣30萬張0050!累積達連9賣 「這檔」ETF也被倒破10萬張
規模突破7,600億元!外資卻爆丟0050逾17萬張...提款99億出場 「這檔」搭上軍工題材創天價也難逃
其他人也在看

14天倒貨68萬張!外資再砍0050提款3.7億元 多檔美債ETF也成刀下魂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台股昨(27)日開高震盪,終場加權指數收在27993.63點,上漲461.37點,漲幅1.68%,成交量為5489.85億元。根據證交所公布籌...
FTNN新聞網 ・ 15 小時前
普發1萬元即將開跑!警政署籲「防詐四不」小心領款變匯款
普發1萬元即將上路,不少民眾引頸翹望,已經開始規畫怎麼利用這筆錢,詐騙集團也看準時機,準備趁虛而入,對此「165全民防騙」特別發文,呼籲民眾不要亂點釣魚簡訊或E-mail,領普發現金,請上官方網站或指定金融機構,別讓詐騙集團有機可乘。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8 小時前
跨國股票基金 績昂
全球股市行情季季高,進一步帶動跨國投資股票型基金規模連四個月成長,創今年來次高,其中強勢題材如美股及科技股票、自低檔反彈的大中華股票及公用事業等防禦型主題各擁題材利多,規模增長躍居類型前茅。
工商時報 ・ 1 天前兆豐雙動能組合基金 資產配置良方
全球金融市場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快速輪動,從科技股的狂熱到價值股的復甦,再到能源與原物料的急漲,投資人若墨守成規,極易錯失良機或慘遭套牢。兆豐投信指出,傳統的「買入並長期持有」策略,在如今高波動、主題快速切換的環境下已然不足,投資人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套能夠動態適應市場風向的「戰術性資產配置」。
工商時報 ・ 1 天前
新世代最青-ETF多元配置 打造總報酬思維
高股息ETF成為許多投資人認識ETF的起點,但若想讓報酬更具續航力,法人建議,年輕投資人在資產組合中除高股息外,也應結合市值型或成長型標的,並根據現金流需求與風險承受度分配布局比例,進行「核心」與「衛星」配置,其中,高股息也包含了台股、海外與不同主題類型,在追求穩定領息以外,也要同時具有可創造資本利得的部位,才能達到長期累計資產之目的,打造更完整的「總報酬」組合。
工商時報 ・ 1 天前台股ETF績效洗牌 科技族群讚
隨著台美重量級科技大廠陸續揭曉第三季財報,市場資金的關愛眼神再次回流科技族群身上,統計台股ETF近一周表現前十強,可以發現布局半導體、AI族群相關的ETF就有4檔進榜,包括台新臺灣IC設計(00947)、台新AI優息動能(00962)、凱基台灣AI50(00952),以及群益半導體收益(00927)。
工商時報 ・ 1 天前境內外黃金ETF淘金 專家授訣
金價高漲帶動全球掀起「黃金投資熱」,投資人若想用ETF參與行情,晨星點名就境外黃金ETF而言,以SPDR Gold MiniShares(GLDM)費用率最低、最適合長期持有;而SPDR Gold Shares(GLD)流動性最高,最利短線交易。法人表示,若基於稅負及方便性考量,國內黃金ETF則勝出,是台灣投資人長期布局首選。
工商時報 ・ 1 天前5檔高股息ETF 掛牌後績效翻倍
盤勢創高後進入震盪,高股息ETF又再度吸引市場目光,檢視高股息ETF表現,近年搭上台股多頭列車經歷一波上漲風潮,除了成份股漲勢帶動以外也加上配息逐步累計績效,檢視前十大巨型高股息ETF績效市況,隨台股於上周再寫歷史新高,目前已有五檔ETF在掛牌後陸續達成100%的含息累計報酬表現。
工商時報 ・ 1 天前印股看多 分批布局印度基金
印度股市近期反彈強勁,顯示出短期多頭趨勢延續。法人指出,隨著印度央行啟動降息,銀行類股漲勢凌厲,領先大盤表現;相較之下,中小型股則是表現相對疲弱,顯示出資金偏好集中於大型藍籌股,市場呈現分化格局。整體而言,印度股市維持中性偏多的看法,建議投資人可以採分批布局方式,進場投資印度基金。
工商時報 ・ 1 天前
9月獲利年增125%!這檔「股價猛噴71%」打入處置股 成交爆量坐穩週量價王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上週(10/20~10/23)上揚229.89點,收在27,532.26點,週漲幅0.84%。化工廠雙鍵(4764)切入電子材料市場成果...
FTNN新聞網 ・ 1 天前債券ETF除息潮 4檔年化配息率亮眼
10月底前還有13檔債券ETF將除息,其中,年化配息率超過5%共有4檔,依序為第一金優選非投債8.98%、國泰新興投等債6.02%、元大優息投等債5.47%,及元大投資級公司債5.39%。投信法人指出,美國聯準會在9月宣布降息1碼後,主席鮑爾明確表示,這是預防性降息,接下來市場仍高度預期年底前持續降息的可能性。其中,非投資等級債券可望持續受惠降息所帶來的資金行情,推升表現空間。
工商時報 ・ 1 天前
資金分流 境外基金逆勢吸金
台灣基金市場資金版圖持續重組!根據碁石智庫研究部最新統計,2025年9月境內ETF淨流出411億元、境內基金淨流出881億元,已連三個月呈現資金淨流出;反觀境外基金逆勢吸金725億元,資金明顯分流。
工商時報 ・ 1 天前9月固定收益型基金最夯
根據基金資訊觀測站統計,境外基金在9月份持續吸金,當月淨流入達362.7億元新台幣。其中固定收益型產品淨流入291.9億元,平衡(混合)型產品也有213.5億元的淨流入;相較之下,股票型基金則持續失血,當月淨流出157億元新台幣。整體在台規模截至9月底逼近4.7兆元,月增2.3%、年增7%。
工商時報 ・ 1 天前
新世代最青-青年瘋高息ETF 留意四原則
台股高股息ETF近年成為許多年輕投資人的熱門標配,不過,經理人提醒,高殖利率不等於高報酬,許多投資人誤以為只要股息領得到,就能穩穩賺,卻忽略了「股價下跌吃掉股息」的風險,而若要避免落入「股息陷阱」,投資人可遵循四大選股原則,並依據四大步驟來挑選適合自己的高股息ETF。
工商時報 ・ 1 天前
【Follow法人】玉山金高價搶親卻遭外資重砍逾11萬張 登賣超榜第一
台股今(27)日盤中閃現2萬8千點,三大法人合計買超510.03億元,其中自營商買超215.68億元,為今年以來最大單日買超紀錄,外資則買超326.39億元,掃貨力積電(6770)15.4萬張居冠;反觀,因市場傳出高價搶親三商壽(2867)而引發關注的玉山金(2884)則遭外資大砍逾11萬張,成為今日賣超王。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熱門族群》迎輝達GTC大會 AI爆發!台積電、鴻海、台達電攻高
【時報-台北電】台積電(2330)及鴻海(2317)等具AI概念之電子權值股領軍,率台股衝過二萬八新高。今早AI全面上揚,等待輝達將釋出的利多進一步引爆。 輝達(Nvidia)即將在10月27~29日於華盛頓D.C.舉行GTC AI大會。輝達上周五股價上漲2.25%,創10月13日以來收盤新高。 台積電今日開盤大漲50元至1500元,追平新高,率台股早盤開高近500點,飛越28000點大關直接創新高。 台股今開高再創史上新高,台積電、鴻海、廣達(2382)等電子權值股強攻挹注。今早台積電追平新高,振奮AI多頭信心,鴻海大漲,以及機殼股勤誠(8210)再創歷史新猷。台積電領軍,持續族群輪動輪漲的健康格局。 台積電在日前召開的法說會宣布,上調今年美元營收年增率預測至35%,顯示出公司對未來營運的強勁信心,且指AI相關需求比三個月前預期的還要強勁,對明年展望仍正向。 受惠AI景氣循環持續,催生需求,伺服器ODM廠鴻海今早再攻本波新高249元,以及緯創(3231)、廣達同步走升,緯穎(6669)盤初再創新天價,電源相關的台達電(2308)站穩千元。 輝達2027聚焦HVDC架構,電源供應鏈喜迎
時報資訊 ・ 1 天前
水位降了! 9月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創今年新低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為解決房貸荒,金管會9月宣布新青安貸款不計入銀行法放款天條,台灣房屋彙整金管會統計資料,銀行不動產放款今年9月較上月減少約100億,而整體資產增加2400億元,不動產放款比率降至25.77%,已連續4個月下滑,創下今年以來新低。且水位超過27%的銀行,也從年初的11家下降到8家,意味著銀行的不動產放款彈性逐漸寬鬆。
民視財經網 ・ 1 天前
大摩喊加碼!這「晶圓代工廠」飆漲停炸量34萬張 攜手中工同登量價雙增王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昨(27)日終場收在27,993.63點,上漲461.37、漲幅1.68%。根據摩根士丹利(大摩)最新出具報告顯示,看好DDR4...
FTNN新聞網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