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也要高科技!經濟部曝5項「台灣之光」
財經中心/師瑞德報導
台灣運動科技產業迎來升級關鍵時刻。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17)日舉辦「運動科技研發成果」記者會,正式公開五大具代表性的創新技術,全面展現台灣在運動科技化與產業高值化的發展潛力。從職棒場上的「台灣鷹眼」精準追蹤系統、高爾夫AI教練,到支援無訊號山域的登山留守科技,以及結合訓練台的室內智慧自行車平台,展現出從研發、產品化、應用到場域驗證的完整鏈結布局,讓台灣不只在硬體製造上有一席之地,更積極搶攻國際智慧運動新藍海。
經濟部指出,這場展示的五項技術,是在「運動×科技行動計畫」下逐步孕育而成。該計畫自2023年啟動,預計投入新台幣五億元、執行至2026年,整體將帶動產業投資逾30億元,預估衍生產值高達75億元以上。技術司司長郭肇中強調,這不只是單一產品的突破,而是讓科技與全民運動深度融合,真正實踐「Sports Everywhere」的未來願景。
「台灣鷹眼」導入大巨蛋、天母球場 偏鄉少棒也能科學化訓練
記者會現場最吸睛的亮點,無疑是運動科技領域的明星系統,「台灣鷹眼」投球軌跡偵測平台。這套系統透過高速影像與AI演算,可將投手每一球的軌跡準確呈現,誤差小於1公分,精準度幾乎媲美美國大聯盟的職業規格,目前已導入台北大巨蛋、天母、洲際等一線球場,不只用於比賽判決輔助,更能提供球員訓練數據分析。
這項技術也進一步下放應用到偏鄉基層,協助紅葉少棒等資源相對不足的球隊導入科學化訓練,讓台灣的「國球」在育成與精準訓練上同步升級。郭肇中表示,這就是科技應用真正的價值所在,「不只是看得見、說得好,更是要用得上。」
山林迷航有解 「科技登山人」系統結合SOS與超距訊號
台灣每年登山人口持續上升,隨之而來的山難救援問題也日益受到關注。此次經濟部展示的「科技登山人—科技留守人平台(MountLink)」成為焦點之一。系統具備無基地台通訊能力,即便在無訊號環境下也可發送位置與求救資訊,並整合SOS警示功能,目前已與各地消防局、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強化山域安全監控網絡。這樣的創新應用,讓戶外活動從興趣升級為可控風險的全民運動生活方式。
高爾夫AI教練上線 結合可攜感知裝置創造「即時回饋訓練」場域
「科技產業運動化」的另一代表作是高球領域的創新應用。「智慧高球服務系統」首度亮相,可攜式複合感知裝置能同步回饋揮桿數據、姿勢與力道,大幅縮短傳統設備的建置時間,同時讓教練與選手能即時修正姿勢。目前該裝置已在2025世界壯年運動會導入揚昇球場與霧峰球場,實際驗證其在各種場域的可行性。
搭配AI揮桿分析技術所開發的「高爾夫AI虛擬教練」,可自動產出個人化訓練建議,使用者從入門玩家到資深選手皆可受益。與此同時,「體適能AI檢測平台」也同步推展,協助健身族群進行身體功能評估與動作優化,支持全民健康生活的目標。
自行車訓練更智慧 室內台加上互動軟體抓住每個關鍵坡度
台灣擁有全球數一數二的自行車製造鏈,如何把「硬」產品變得更「聰明」,是產業升級的重要關鍵。技術司此次展示的室內智慧騎乘系統,整合了訓練台與即時互動軟體,不但可模擬各種坡度與路況,更能追蹤選手心跳、踏頻與力量輸出,讓教練在每一次訓練中都能即時做出反饋調整,提高運動成效。
目前此技術已獲得多家國內外教練與隊伍採用,進一步證明「從訓練室走到賽場」不再是口號。
研發、產業、應用一線串聯 政府打造智慧運動產業鏈原型
這次成果發表不僅僅展示技術本身,也同步邀請產業代表、法人單位與終端使用者參與,包括棒球名將張泰山、高球金牌教練李瑞慧、霧峰球場總經理黃京珠,以及多家國內智慧運動設備廠商與AI感測公司,共同討論技術落地、產品商業化與國際市場拓展策略。
技術司強調,台灣的優勢不只是製造能力,更在於能夠整合研發與應用,快速回應市場需求。接下來,政府也將持續與工研院、資策會、自行車中心等法人單位合作,透過場域驗證、國際媒合與跨部會資源整合,讓「科技運動、全民參與」不只是口號,而是成為台灣運動經濟的下一個常態。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獨家/全裸登山俠被拍到了!光滑流暢零風阻 網友企圖圍捕竟「追不到」
投資人觀望輝達財報美股齊跌!道瓊崩577點、費半降1.69%
亞洲版納斯達克!台灣創新版派「他」攬客
儲能工程營收飆升315%!雲豹能源海外布局起飛 台普威一戰成名
其他人也在看

運動經濟拚翻倍! AI操場、潛水舞台 TaiSPO 2026引爆2,020億鎂商機
迎接全球健身風潮持續升溫,「2026台灣國際運動及健身展(TaiSPO)」將於2026年3月25日至28日在台北南港展覽2館盛大登場。主辦單位外貿協會今(15)日宣布,即日起開放業內人士線上預先登記免費參觀。本屆展會以「Stay Fit, Stay Well」為主軸,展出內容橫跨健身器材、球類運動、運動科技、潛水運動、運動營養與修復等,全面反映運動產業的最新趨勢與跨域創新能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立委籲拒絕場館歧視 落實運動平權 (圖)
新北市汐止網球場以擔心場地被破壞為由,拒絕身心障礙者入場。民進立委張雅琳(左3)18日與身障團體一同召開記者會,譴責歧視行為,並呼籲中央與地方政府正視現場執行問題,全面檢視並改善運動場館的無障礙環境、管理規範與人員教育訓練。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工研院「科技登山人」安全守護系統 (圖)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17日舉辦運動科技研發成果記者會,其中工研院「科技登山人」安全守護系統,結合無基站超距通訊與SOS警示,已與政府及消防單位合作,串接第三方協同留守平台機制,提升台灣山域活動安全管理、降低搜救成本。
中央社 ・ 1 天前
經濟部推「5大運動科技」創新 啟動智慧運動新時代
財經中心/陳致帆、賴文軒 台北報導經濟部技術司秀出最新運動科技,從訓練到觀賽全面升級。最亮眼的「台灣鷹眼」投球軌跡超精準,已用在天母、洲際和大巨蛋,還協助紅葉少棒科學訓練。現場也有AI腳踏車、高爾夫揮桿分析,展現台灣AI智慧運動的新實力。棒球一投出,軌跡全被「台灣鷹眼」精準捕捉,誤差不到1公分,不只降低比賽爭議,也能幫紅葉少棒科學訓練。雙手握緊球桿,手肘微彎一揮!「智慧高球系統」就像ai私人教練,判讀動作,給出改善策略。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舉辦「運動科技研發成果」記者會。(圖/民視新聞)工研院服務系統科技中心執行長鄭仁傑:「針對你的揮桿的姿勢,他會有一個AI的教練來給予你回饋,coach改善你的運動姿勢,讓你的娛樂的運動又可以達到這個技能的提升。」腳踩踏板,依據坡度切換檔位,不到幾分鐘就汗流浹背,爬坡擬真模擬,不用怕刮風下雨,室內也能運動。還有石頭大小般的3D傳輸器,這些都是導入AI技術,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舉辦「運動科技研發成果」記者會,展出五大創新成果,從訓練、觀賽到防護全面升級。經濟部技術司司長郭肇中:「驕傲的這些國球等等,我們在國際享譽名稱,那如果把這樣的科技融入到運動裡面,大家可以想像,是不是會讓更多人來參與運動,是不是會讓我們的球員的技術越來越好。我想這就是我們在這一個部分,所謂的科技跟運動結合之下,我們想達到的一個效果。」虛實合一,展現台灣智慧運動的新實力。(圖/民視新聞)科技加持,運動變得聰明又好玩!不管球場、室內、山林,都能隨時隨地挑戰自我,玩出專業感,虛實合一,展現台灣智慧運動的新實力。原文出處:經濟部推「5大運動科技」創新 啟動智慧運動新時代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揚言全球抓捕沈伯洋! 國際刑警組織"狠狠打臉"義大利披薩事件延燒!同團部落客還原真相披薩店公審台人惹義大利市長震怒!她見1事驚「台灣國際地位」變了
民視財經網影音 ・ 1 天前
運動部》國際運動交流行政研習會 強化國際能見度、影響力
運動部表示,今天舉辦「114年國際運動交流行政研習會」宣導辦理國際運動交流應注意事項,及強化各單位相關行政作業知能,研習會邀請包含地方政府及運動團體代表參與,盼與各單位攜手共同推動國際事務,強化臺灣國際能見度及影響力。
TSNA ・ 7 小時前
張泰山閃現經濟部示範投球 力倡運動科技商機
經濟部技術司今(17)日發表運動科技研發成果,前職棒球員張泰山現身說法表示,台灣過去的棒球運動成績,靠的是球員的「苦練」,透過教練的眼睛、球員的經驗進行嚴格的訓練,當他擔任教練後才知道什麼叫「運動科學」,透過揮棒軌跡、仰角角度、揮棒速度等科學數據收集,成為科學化訓練球員的最佳助力。
太報 ・ 1 天前經部發表運動科技5技術 「Sports Everywhere」智慧運動新商機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今(17)日舉辦「運動科技研發成果」記者會,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表示,此計畫依據行政院「臺灣運動x科技產業策略(SRB)行動方案」執行,鎖定「運動產業科技化」與「科技產業運動化」主軸,所展出棒球、高爾夫球、自行車與登山等創新研發成果,從訓練、觀賽到防護全面升級,打造「Sports Everywhere」的新世代智慧運動場景。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高科技出口加碼管制 專家:宣示意義大
為了與國際出口管制清單接軌,經濟部17日預告將修正戰略性高科技出口管制清單,其中新增半導體設備、高階3D列印設備及量子電腦等18項,不過專家認為,修正出口清單的宣示意義較大,主要表態跟上國際管制,但有心人士仍有辦法從第3方國家取得管制項目。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車禍熱點! "衝撞待轉區"釀1死8傷 高雄交通局會勘案發地點
南部中心/蘇晟維、陳家祥 高雄報導這起釀成1死8傷的追撞車禍,發生的地點,過去就是車禍熱點,因為不但是陸橋的下橋口,中間還穿插了平面道路,車流交織,產生了不少碰撞點,警方統計,光是2025年就發生了8起車禍,違規右轉釀禍就佔了4起,但道路劃設及相關標示不明,恐怕也是釀禍主因。
民視 ・ 1 天前經部產發署盼爭取2億預算 打造高雄亞灣無人機應用基地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今天(18日)指出,兩年來投入新台幣13億發展高雄亞灣科技產業聚落,目前共有23家高科技產業落腳當地,促進95億元投資,海外輸出產值達22.28億。產發署表示,希望再爭取4年至少2億元預算,讓高雄亞灣成為無人機場域應用的發展基地。 經濟部產發署18日發表亞灣智慧科技產業聚落推動成果。產發署長邱求慧指出,亞灣1.0計畫原由經濟部技術司推動,在高雄亞灣建立5G、AIOT創新園區,而考量新興科技應用擴增,經濟部2024年決定將計劃擴展至2.0,並轉由產發署主責,應用範疇延伸到智慧科技應用,2年來投入新台幣13億預算,全力發展亞灣科技產業聚落。 邱求慧說明,亞灣2.0計畫除了擴大智慧科技發展範疇,強化科技應用落地之外,補足科技缺口、培育在地人才也列為重點項目。他表示,考量高雄已有IC製造、封裝,仍缺IC設計,因此也鏈結信驊等6家IC設計廠進駐亞灣,目前共有23家高科技產業落腳當地,促成95億投資,串聯176家供應鏈夥伴共創研發,且新興科技應用發展仰賴算力,經濟部也促成3座AI算力中心落腳亞灣。 邱求慧表示,亞灣科技聚落正發展智慧製造、治理、娛樂、醫療、港灣五大智慧領域,並已有2
中央廣播電台 ・ 9 小時前
樂天桃猿》球團開5年以上長約留人 林立不排斥單年或複數年:「留在同一隊不好也不壞」
樂天桃猿在季後持續跟林立談新合約,據悉球團開出5年以上長約想要綁住他,對此,林立今未證實,僅表示,不排斥合約的長度,單年也可以,目前還沒有確定,交給經紀人去談。
TSNA ・ 1 天前
賴清德太親民「背後有車子經過」 方恩格驚:這樣安全嗎
全民街舞大賽14日起在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及重慶南路周邊盛大舉行四天,凱達格蘭大道(重慶南路至懷寧街)全天候雙向封閉。賴清德16日以一襲親民帽T穿著出席賽事記者會,但國際政治觀察家方恩格發現,賴致詞時背後竟有街車呼嘯而過,直呼這樣安全嗎?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大竹北建校終於有新進展 連同碧禎館7棟校舍準備動工
國立台灣大學竹北分校終於有新進展!新竹縣議員張珈源針對台大竹北分校遲遲沒進展提出質詢。縣府行政處長周秋堯答詢指出,台大竹北分部包含現有的碧禎館,共將有7棟校舍,其中科技創業中心今年底可行性評估初稿將出
中廣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創新板吉祥物tibit獨角獸亮相 (圖)
證交所17日推出創新板IP吉祥物tibit獨角獸。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前排左4)表示,tibit獨角獸不只是吉祥物,背後承載台灣創新板三重堅定的戰略意圖,希望助力打造台灣成為獨角獸孵育基地。
中央社 ・ 1 天前《經濟》無薪假8456人「重災區在1縣市」 廠商苦撐曝心聲:怕年關難過
【時報-台北電】勞動部今(17)日公布最新一期減班休息(俗稱無薪假)統計,雖然實施家數較前一期減少,但整體人數反而增加到 8,456 人、再增 125 人。官員指出,製造業仍是重災區,占比逾九成,其中金屬機電業受到訂單波動影響最深,實施人數超過 6000 人。 依地區別來看,台中市本期受影響勞工達 2,759 人居冠,其次是台南市的 1,279 人。另有 72 家企業因屆期未續報或提前終止無薪假,有 1,137 名勞工恢復原工時。 來自中部某家金屬加工廠的林姓負責人私下對記者表示,「客戶現在都不敢給長單,只下小單、短單觀望情勢。我們九成產品出口美國,關稅談不定,我們也不敢貿然備料。」他坦言,雖然公司尚未到裁員階段,但產線已放慢,若談判持續卡關,明年初壓力可能會更大,擔心年關不好過。 台灣手工具工業公會理事長謝武志10 月底表示,手工具產業正同時面臨美國關稅壓力、全球供應鏈重組,以及綠色製造與 AI 數位化轉型等多重挑戰。他指出,手工具主要材料是鋼鐵,正面對美國訂單延後或減少,現在積極跟客戶研商關稅分攤問題,第四季及明年第一季會急速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因美國關稅衝擊而啟動無薪假的企業截
時報資訊 ・ 1 天前中德達成27項共識 何立峰:同意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與德國副總理兼財長克林拜耳(Lars Klingbeil)17日在北京共同主持第四次中德高級別財金對話,雙方在對話中達成27項共識。何立峰與克林拜耳會後會見記者。何立峰表示,,雙方同意通過多雙邊管道加強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推動兩國和全球經濟的增長。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全新IP 臺灣創新板獨角獸tibit正式登場
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臺灣證券交易所2021年推出創新板,吸引全球創新資本,現在更推出全新IP,要以創造「獨角獸孵育基地」為核心使命,加速推動臺灣資本市場的國際地位。
TVBS新聞網 ・ 22 小時前
蘇澳水患煙波飯店30幾輛車泡水 車主批「人禍」集體訴訟求償
鳳凰颱風豪雨日前狂襲宜蘭蘇澳鎮,滾滾洪流灌入煙波四季雙泉館地下室停車場,造成30幾輛車慘遭滅頂,部分受災房客今天委任律師...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養胖普發萬元 金管會授3祕訣
普發現金1萬元各項領取方式已經開跑,全台超過1000萬人已經領到「穩穩入袋」!不少民眾考慮拿這筆錢好好理財、投資,「養胖」這筆「小小財富」。公股金融機構透露,透過「核心、衛星」投資配置、適當地選擇AI、衛星題材股票或基金,甚至以機器人、智慧型理財方式,養胖這筆1萬元、成為財富累積的起點。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