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傳、文策院合資臺韓娛樂、遠樂文創娛樂雙基金
遠傳(9925)攜手文策院、韓國娛樂媒體巨擘CJ ENM、TVBS等重量級夥伴,共同成立「臺韓娛樂文化內容基金」與「遠樂文創娛樂基金」,雙基金規模合計逾15億元,全面推動臺灣影視內容的產業化與國際化。
遠傳與文策院合資的「遠樂文創娛樂基金」聚焦國內外優質電影、戲劇與演唱會內容,透過跨國團隊合作合製,提升臺灣原創內容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臺韓娛樂文化內容基金」則由CJ ENM、遠傳與TVBS共同運作,鎖定具有國際潛力的影視作品,打造跨國製作與發行平台,推動台灣影視內容國際化發展。
此外,米神國際攜手文策院、灰魚影像與公共電視共同出品的跨國實境綜藝《出去一下WHAT A TRIP》已在多個國際串流平台同步上線,展現遠傳與文策院共同推動國際級內容製作的企圖心。
遠傳亦持續深化本土內容布局。自2023年4月起,遠傳friDay 影音率先開設ESG頻道,集結環境、人文與永續議題相關影片,從平台端推動永續教育與公共關懷。
其他人也在看

TISA基金績優 台股基金搶鏡
TISA級別基金近一月表現排名前十的績效落在8-12%,其中前五名績效皆突破12%,全數都是台股基金。投信法人表示,近期美股波動加劇,以AI為首的股票出現回調,市場法人認為,儘管美股AI權值股短線多有波動,但台股基本面無虞,仍是AI核心硬體供應鏈的關鍵節點,後市仍可期,掌握台股相關題材,布局TISA級別基金參與。
工商時報 ・ 1 天前擁3利多 陸股基金回春
根據晨星統計,截至11月14日A股基金近一個月全面回升,前10名基金近月報酬介於7.87%至 2.78%,多檔基金今年來累計漲幅更超過2成,反映市場情緒改善、政策支持與AI概念升溫,資金回流大陸資產趨勢逐漸增強。
工商時報 ・ 1 天前《金融》12檔ETF買氣熱 兩類型最火
【時報-台北電】各主要股市11月以來,陸續受到AI前景出現雜音、評價面偏高等因素影響,震盪幅度加劇,台股與美股均跌破季線,投資人則趁勢湧入股票型ETF當中。據統計,有12檔ETF單周湧入超過千人以上,受益人數創下掛牌來新高,主要集中於美、台股市值型ETF以及主動式ETF當中。 其中,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主動群益台灣強棒等ETF近一周分別皆獲得萬人湧入布局,主動野村臺灣優選、主動統一台股增長、主動統一全球創新、貝萊德標普卓越50、國泰台灣領袖50、元大S&P500、國泰數位支付服務、富邦NASDAQ、主動安聯台灣高息等也皆獲得超過千人在上周加碼。 貝萊德標普卓越50基金經理人楊貽甯指出,美股後市雖仍看俏,但目前位於相對高點,短線波動難免加劇,想靠「精準擇時」搶賺波段並不容易。統計顯示,自金融海嘯後,美股已走逾15年大多頭,標普500指數累計大漲近9倍,但平均每個交易日上漲機率僅約55%,凸顯短線操作難度高。市場短線容易受到經濟數據、政策變化及突發事件影響而波動。但若能跳脫短期干擾,從長線角度布局具產業領先地位、並掌握AI趨勢的龍頭企業,將更有機會分享美股長期成長紅利。 安聯台灣高息
時報資訊 ・ 1 天前台股市值型主動ETF 逢低布局
美國政府結束長達43天關門,官方數據將重新公布,市場焦點轉向將到來聯準會12月利率決議,數據回歸勢必放大解讀,短線波動難免,但整體屬短期雜音而非長期利空,同時AI產業從狂熱預期逐漸轉向獲利驗證階段。投信法人表示,全球AI產業進入獲利驗證期,台灣供應鏈展現韌性與前瞻布局,可關注台灣半導體及光通訊供應鏈相關主流供應商,逢低布局市值型主動式ETF。
工商時報 ・ 1 天前《基金》擁3利多 陸股基金回春
【時報-台北電】根據晨星統計,截至11月14日A股基金近一個月全面回升,前10名基金近月報酬介於7.87%至 2.78%,多檔基金今年來累計漲幅更超過2成,反映市場情緒改善、政策支持與AI概念升溫,資金回流大陸資產趨勢逐漸增強。 PGIM保德信中國中小基金經理人陳舜津指出,大陸第三季GDP符合預期,展望第四季,應可完成年初預期增速目標,基建投資增速有望隨著財政政策的持續加碼而回升,出口方面則持續由非美地區出口支撐,但由於去年第四季消費的基期較高,加上「以舊換新」政策的效力邊際遞減,因此將形成較大壓力。隨著全球AI熱潮快速崛起,陸股這波投資由科技股領投,在AI、資料中心發展,價值量也得到明顯提升。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大陸正加速推動AI產業發展,三大互聯網企業未來兩季合計投入將逼近600億人民幣,體現對AI長期布局的決心。Patentfield 研究顯示,2024 年大陸AI專利申請量達 3 萬件,是美國的2.5倍,AI 論文數量同樣領先全球,未來全球AI技術生態將可能形成中美兩套標準並行的局面。 回到估值面,目前A股遠期本益比約12~13倍,僅略高於五年平均,企業未來
時報資訊 ・ 1 天前投信基金三個月失血千億 主動、貨幣基金反受寵
台美股市近期屢次創高,逢高獲利了結潮,使8月、9月投信基金大失血,逾半數淨流出,10月雖轉淨流入,但主要集中於貨幣市場基金,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至10月底,全部投信基金近三個月資金淨流出逾千億元,淨流出最多是台股基金和被動式台股ETF,淨流入最多是貨幣市場基金及主動式股票ETF。
工商時報 ・ 1 天前
《貴金屬》COMEX黃金上漲0.5% ETF持倉減少
MoneyDJ新聞 2025-11-24 06:29:09 黃文章 發佈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COMEX)12月黃金期貨11月21日收盤上漲19.5美元或0.5%至每盎司4,079.5美元,美元指數下跌0.1%,12月白銀期貨下跌0.8%至每盎司49.913美元。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月鉑金期貨上漲0.6%至每盎司1,124.2美元,12月鈀金期貨上漲0.02%至每盎司1,386.8美元。上週,金銀鉑鈀分別下跌0.4%、1.5%、2.6%、2.8%。 紐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約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週五表示,聯準會仍可能在短期內下調利率,而不會危及其通膨目標。金拓金屬(Kitco Metals)資深分析師吉姆·威科夫(Jim Wyckoff)表示,這些評論具有支撐作用,給了黃金市場多頭一些彈藥。 全球最大黃金ETF道富財富黃金指數基金(SPDR Gold Shares, GLD)21日黃金持有量減少3.15公噸至1,040.57公噸。最大的白銀ETF安碩白銀指數基金(iShares Silver Trust, SLV),白銀持有量增加31.04公噸至15,257.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玉山銀行獲IDC未來企業大獎雙項殊榮
國際知名研究調查機構IDC於(20)日在新加坡舉行2025年未來企業大獎頒獎典禮,玉山銀行以創新「全通路智能互動平台」虛實通路整合及「金秘書」AI賦能服務,榮獲台灣「最佳AI應用平台」及「最佳創新作法」雙項殊榮。
工商時報 ・ 1 天前
期交所展現永續新典範
臺灣期貨交易所於11月21日榮獲文化內容策進院「2025 ESG for Culture影響力獎」之「資源協助獎」,長期以來期交所對文化傳承、創新的支持與跨界合作之共融互助,實踐其對企業與文化永續發展的堅持與承諾,展現金融服務業結合文化永續的新典範。
工商時報 ・ 1 天前
櫃買 獲國家永續發展獎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為表揚推動永續發展績效卓越單位,鼓勵全民參與永續發展推動工作,以落實永續發展在地化及生活化目標,實現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自2004年起舉辦國家永續發展獎選拔。櫃買中心憑藉著長期深耕資本市場、積極推動永續發展的成果,榮獲「2025年國家永續發展獎」,成為證券期貨周邊單位中首家獲獎機構。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
投等債基金 扮資金避風港
近期美國聯準會對降息前景釋出偏鷹訊號,加上市場再度浮現「AI泡沫化」疑慮,投資情緒急速轉弱,主要股市、加密貨幣等高波動資產全面下挫,使得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成為資金避風港。統計全球投資等級債基金近三個月績效前五名報酬率仍超過5%,前十名也都有4%以上,凸顯低波動、抗風險優勢。
工商時報 ・ 1 天前《金融》退休理財術-台灣主動式ETF 退休族新法寶
【時報-台北電】台灣在全球供應鏈扮演關鍵地位,產業優勢鮮明,AI半導體,AI伺服器、人形機器人、低軌道衛星皆可望成為新護國群山,強化台灣成長股韌性,遇市場亂流能迅速反彈。在2022年聯準會暴力升息後的反彈格局中,台灣成長股指數大漲166%;在2025年川普關稅政策亂流過後的反彈格局中,台灣成長股指數大漲77%,皆明顯超越加權指數的彈幅。在全球AI浪潮推動下,台灣成長股長多行情可期,台灣主動式ETF成退休族樂活新法寶。 台新臺灣優勢成長主動式ETF基金經理人魏永祥指出,近期多家AI巨頭展開策略合作與交叉投資,引發部分投資人對AI投入過多、投資架構過於複雜的質疑,甚至擔憂可能引發泡沫。但2025年美國AI投資占GDP比重不到1%,明顯低於過往技術革命高峰期,如1920年代電氣化與1990年代資訊科技浪潮的高峰均達1.5%~2%,甚至不及19世紀鐵路建設高峰的2%~5%。此顯示AI資金投入仍處於早期階段,未來成長空間仍大。 魏永祥表示,近期包括甲骨文(Oracle)、CoreWeave(NVIDIA轉投資)、Nebius等中小型雲端服務供應商(CSP)積極提高資料中心的資本支出,中小型CSP
時報資訊 ・ 1 天前美股基金連五週吸金,大型股獨攬買盤、小型股僅見試探性回補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資金在科技股評價壓力與經濟數據雜訊夾擊下,仍持續回流美股。最新統計顯示,截至11月19日當週,美國股票型基金連續第五週出現淨流入,單週吸金規模放大至43.6億美元,較前一週不足10億美元的水位幾乎放大四倍,顯示投資人選擇押注企業獲利韌性與AI、長壽醫療等結構性題材。數據顯示,在標普500指數成分股中,已有473家企業公布第三季財報,整體獲利年增16.3%,遠優於市場原先預估的4.9%,為支撐美股中期基本面的關鍵理由之一。儘管標普500指數在科技股重挫拖累下,週內一度回落至兩個月低點6,534.05點,但大型資產管理機構分析指出,在經濟成長與企業獲利仍具韌性、AI與醫療創新帶動長期成長的背景下,美股整體吸引力依舊不弱。從風格與市值分布來看,該週大盤型基金成為絕對贏家,單週淨流入高達69.3億美元,較前一週約23.8億美元明顯放大;小型股基金則僅見約4.04億美元的試探性回補,反映風險偏好尚未全面恢復,而中型股基金更出現約20.4億美元淨流出,顯示資金在權值股與成長股之間進行更有選擇性的布局。債券與現金部位則呈現結構微調。美國債券型基金單週仍有約41.1億美元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富邦美國傘型基金 開啟投資新世代
富邦投信24日正式展開募集「富邦美國傘型基金」,一次推出三檔核心產品,包括:富邦標普500指數基金、富邦NASDAQ-100指數基金,以及國內唯一追蹤S&P500指數且採季配息的ETF—富邦標普500 ETF基金(009814)。三檔基金最低申購門檻皆為新台幣1萬元,以親民的價格,協助投資人輕鬆布局美股長線行情。
工商時報 ・ 1 天前全球股市基金連九週吸金,醫療股獲史上最大買盤,科技與歐股遭調節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在第三季財報全面優於預期的支撐下,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持續回流。截至11月19日當週,全球股票基金已連續九週出現淨流入,單週再吸金約44.3億美元,略高於前一週約43.9億美元,顯示投資人雖對科技股估值與利率前景有所保留,但對股市中期表現仍抱持正向看法。瑞銀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總監海福禮(Mark Haefele)指出,今年第三季財報「整體相當強勁,雖然仍由科技類股領漲,但已見到更廣泛的獲利復甦跡象」。統計約4,448檔大型與中型股企業,第三季獲利年增約15.66%,遠優於先前預估的8.23%。在此背景下,該機構仍給予「全球股市具吸引力」的評等。不過,MSCI世界指數最近一週一度回落至兩個半月低點963.34點,反映市場對美國利率走向與科技股高估值的憂慮仍未完全消散。從區域來看,資金明顯偏愛美股與亞洲股市。當週美國股票基金與亞洲股票基金分別出現約43.6億與31.3億美元淨流入;反觀,歐洲股票基金則遭到約60.3億美元的大幅淨流出,顯示在經濟成長動能偏弱、地緣政治與能源價格不確定性升高的情況下,歐股仍是全球資金調節與風險控管的主要標的之一。防禦與長線成長題材
財訊快報 ・ 1 天前文創產業拚韌性 三大面向成關鍵
由於文創產業獲利、營收不穩,不易吸引國內外大企業投資。文策院今天(24日)指出,業者應從策略、營運與財務三大面向強化自身韌性,透過內容IP延伸以及健全財務體質吸引長期資金挹注,建立更健康的產業生態。 「2025亞洲新媒體高峰會」24日登場,文策院院長王敏惠、能率資本總經理游智元、烏杉資本董事長謝孟恭以「長期資本跨域賦能與韌性發展」為題進行對談。 根據文策院統計,台灣文創以初創型公司居多,其中,資本額新台幣500萬元以下的公司達8成6。由於台灣內容業者多以「專案型製作」,營收、獲利不穩,加上產業特性風險較高,不易吸引國內外大企業投資。 王敏惠分析文創產業若要維持獲利能力,必須從策略、營運與財務三大方面強化自身韌性,他說:『(原音)我想從3個面向來做討論,第一個是韌性,策略上面的韌性;第二個是營運上面的韌性;第三個是財務上面的韌性。從策略上面來看,現在趨勢是跨域合作、跨國拓展、策略聯盟跟併購,讓企業獲利能力可以提升。在營運或作品方面,強調IP的延展性,一源多用、科技賦能,讓獲利更穩定,然後具有成長性。在財務方面,首先的先決條件是要健全財務的體質,取得長期的資金,讓企業可以永續的發展。』 文
中央廣播電台 ・ 19 小時前主動式ETF掛牌夯
台灣主動式ETF元年,統計至10月底已累積13檔,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和MoneyDJ統計,近期多檔新基金陸續開募或完成募集,包括元大全球AI新經濟主動ETF(00990A)、台新台灣優勢成長主動式ETF(00987A)、復華台灣未來50主動ETF(00991A)及群益台灣科技創新主動ETF(00992A)等接連登場,預期第四季至年底前掀起一波掛牌潮,題材主要鎖定AI及科技等主流領域。
工商時報 ・ 1 天前《基金》投等債基金 扮資金避風港
【時報-台北電】近期美國聯準會對降息前景釋出偏鷹訊號,加上市場再度浮現「AI泡沫化」疑慮,投資情緒急速轉弱,主要股市、加密貨幣等高波動資產全面下挫,使得投資等級債券型基金成為資金避風港。統計全球投資等級債基金近三個月績效前五名報酬率仍超過5%,前十名也都有4%以上,凸顯低波動、抗風險優勢。 華南永昌全球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黃威凱表示,投資等級債券能在市場下行期間展現相對抗跌,主因包含在經濟放緩與不確定性升溫下,市場避險情緒增加,使債市成為資金匯聚的主要方向,10月更創下年內資金流入高點。 企業獲利能力自年初以來持續改善,並降低槓桿、強化財務結構,使償債能力提升,投等債發行公司的信評調升亦多於降評,整體企業基本面保持穩健。 當前市場仍處高估值壓力與政策不確定性並存的階段,但投資等級債因信用水準高、波動度低,在震盪環境中更能展現防禦性。隨著降息預期持續發酵、利率走向轉折,投資等級債可望受惠於價格上揚與資金推動,成為投資組合中穩健回報的重要核心。 台新美國20年期以上A級公司債券ETF基金研究團隊指出,美國聯準會近期二次降息,正是布局利率轉折受惠資產的絕佳時點,債券再次成為資金追捧的焦點。
時報資訊 ・ 1 天前
存股族走路有風 「這10檔」台股ETF近三月大漲雙位數
順序先後排名為台新臺灣IC設計(00947)、富邦科技(0052)、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元大電子(0053)、新光臺灣半導體30(00904)、中信小資高價30(00894)、野村臺灣新科技50(00935)、群益半導體收益(00927)、富邦台50(006208)、元大台灣50(0050);其近三個...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