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醫院幼兒打錯疫苗!疾管署啟動疏失調查 A肝劑次有效、將補打流感
[FTNN新聞網]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衛福部金門醫院傳出接種疏失,一名幼兒原訂施打水痘+流感第2劑,實際卻打成水痘+A型肝炎,流感未施打。疾管署表示,已要求院方正式通報「預防接種異常事件」,並啟動院內調查與醫療疏失調查機制,後續將持續追蹤幼兒健康狀況;也再度提醒醫療院所確實落實「三讀五對」核對流程。
院方在當日晚間盤點時發現異常,隨即通知家屬並向衛生局通報。疾管署說明,該幼兒為一歲多,依國際建議12~23個月接種第1劑A肝疫苗屬安全有效;雖未完全符合我國2025年起調整的18個月時程,但此次A肝為有效劑次,無須重打。院方將依原訂時程安排第2劑A肝,並補齊流感疫苗接種,同步提供醫療追蹤與必要的心理支持。
疾管署要求金門醫院進行根本原因分析(RCA),從流程、環境與人員管理檢討並提出改進方案,建立防呆/防錯機制,避免類似事件再發。也提醒第一線人員務必嚴格落實「三讀五對」原則,逐一確認疫苗名稱、批號、劑型、效期,以及對的人、對的針、對的劑量、對的時間、對的途徑與部位,把關接種安全。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快打疫苗!流感疫情本週脫離流行期? 疾管署示警「12月恐再迎高峰」:公費疫苗剩不到200萬劑
氣溫驟降!上週全台破10萬人因流感就醫 疾管署籲符合公費疫苗對象盡速接種
全聯就能接種! 公費流感疫苗今開放50歲以上族群施打
其他人也在看

潭子火車站前宛如東協廣場移工聚集 商店街雜亂挨批台鐵要改善了
台中市潭子火車站前站商場委外經營,目前約有20餘家攤商,幾乎都是越南或泰國等麵食小吃,因潭子有加工區(潭子科技產業園區),假日吸引許多外籍移工到場,宛如第二個東協廣場,不過,因商場店舖各自為政,現場顯得十分雜亂,引發民怨。立委楊瓊瓔日前邀集台鐵等會勘,台鐵表示,原業者管理失當、屢遭投訴,已確定不續約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金門醫院出包!1歲嬰流感疫苗打成A肝 家屬PO文怒轟「離譜」
[Newtalk新聞] 金門一對年輕夫妻7日帶著1歲1個月大的寶寶前往衛福部金門醫院,準備接種流感及水痘疫苗,不料護理師誤拿A型肝炎疫苗進行施打,晚間發現打錯後立刻致電家屬道歉並通報縣衛生局,家屬在社群平台痛批「太離譜!醫院必須徹底檢討疫苗施打流程」。 金門醫院指出,當日門診兒科醫生問診後開立流感疫苗針劑準備幫嬰兒接種,值班護理師誤拿成A型肝炎疫苗施打,晚間結算發現疫苗品項有誤,護理師立即依程序通報,院方同步回報縣衛生局及疾管署。 院方指出,該劑A肝疫苗視為有效劑次,無安全疑慮,後續無須補打,但需補接種流感疫苗;兒科醫師親自致電嬰兒家長表達歉意,並詳細說明事件經過與疫苗安全性。 家屬PO文指出,接獲院方來電才得知嬰兒打錯疫苗,全家人當場傻眼又氣憤不已,雖然院方解釋,A型肝炎疫苗原本可於滿1歲施打,與水痘疫苗同時接種並無大礙,但全家仍憂心孩子是否受影響,整晚緊盯狀況,好在目前沒有出現不良反應。 事件曝光引來諸多網友留言統批「這種錯誤不可原諒,幸好寶寶沒事」、「有些診所在施打前會把盒子讓家屬看一下.確定沒有拿錯...才打」、「怎麼拿人命開玩笑呢?」「太扯了真是低級的錯誤祈願愛孫平安沒事」。
新頭殼 ・ 5 小時前
感冒亂吃抗生素更慘!36歲男喉嚨「長滿雪花」超驚悚 醫生示警了
綜合陸媒報導,張先生從事銷售工作,經常熬夜、出差,生活作息不規律,近日出現喉嚨痛,他便自行購買阿奇黴素等藥品服用,然而病情不僅未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這才到寧波市北侖區第二人民醫院就診。耳鼻喉科主任鄔忠偉在喉鏡檢查中發現,他的咽喉後壁佈滿白茫茫斑點,猶如...
CTWANT ・ 20 小時前
喝太多水反而傷身?泌尿醫「尿液變透明」藏危機:腎臟早就撐不住
無論天氣是否炎熱,都應多加喝水,但許多人都以為「多喝水、尿越透明就越健康」,而泌尿科醫師王士綱就點出「這句話只對一半」,因為真正的重點在於讓身體維持穩定代謝,而不是讓尿液像清水一樣無色,適量飲水、定期留意尿液變化,才是觀察腎臟健康最簡單卻最有效的方法。
鏡報 ・ 22 小時前
76歲翁體檢正常卻罹癌!醫揭「5大警訊」:身體早已透支
廖繼鼎醫師日前分享一名76歲患者的案例,一位長者平常生活規律、每天運動,且體檢報告也很正常,怎料,卻在某次手術後突然發高燒、器官衰竭,最後確診癌症。對此,廖繼鼎列出「5大警訊」,認為此狀況並非偶然,而是身體長期透支所致。
鏡報 ・ 3 天前
地瓜葉媲美藍莓!醫師外食選這4樣小菜:便宜好吃、瘦得快又抗老
你以為減重只能吃水煮雞胸加白花椰菜?其實,在平價麵店挑對小菜,不只可以幫助瘦身,還能兼顧抗老與健康!以下減重醫師公開自己在麵店選的小菜,不僅抗氧化、控糖,還愈吃愈瘦! 醫師麵店點菜全公開!地瓜葉
健康2.0 ・ 8 小時前
40歲南韓導演金燦民腦出血逝!常是「1病」釀禍:500萬人注意
南韓導演金燦民傳來噩耗,10月20日腦出血送醫,但仍於11月7日被院方宣判腦死,離世後捐出了4個器官遺愛人間,享年40歲。醫師表示,腦出血就是腦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高血壓。因此,高血壓病患者務必控制日常的血壓值。根據統計,台灣約有500萬名高血壓患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止痛藥有2大類!同時、交替吃都不行 肝腎恐出狀況
止痛藥使用不當不僅無法緩解疼痛,還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微笑藥師廖偉呈提醒民眾,雖然頭痛、牙痛、生理痛都屬於疼痛反應,但不應使用相同的止痛藥物治療。他強調,正確選擇止痛藥的關鍵在於先了解「疼痛分級」,才能達到有效止痛又不傷身的效果。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台大女學霸體重攀升絕望「胖一輩子」 早餐換掉一食品輕鬆瘦7公斤
想瘦身不必餓肚子!不少女生為了減重而苦惱,屢戰屢敗。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點出關鍵,很可能就是沒有達到飲食的均衡。他分享一位任職於金融業的台大女學霸案例表示,這位女病患生活忙碌、壓力大,體重不斷攀升,曾以為自己會「胖一輩子」。沒想到,她只是做了個小小的調整,把早餐的麵包換成豆腐、優格、地瓜等原型食物,加上一份大番茄,在完全不挨餓、甚至吃得更飽的情況下,竟順利瘦下7公斤,整個人也變得神清氣爽、更加健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90%女性肺癌沒抽菸!醫揭「這三大」隱形兇手躲不了 下場慘!
長久以來,肺癌被視為吸菸者的疾病。然而,近十年來台灣的流行病學統計卻顯示出令人震驚的轉變--女性肺癌患者中有九成從未抽菸。這群非吸菸女性患者多數是生活作息正常、飲食清淡、甚至重視健康檢查的族群,卻在例行健檢或身體不適時發現罹患肺癌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 陳時中喊「2萬元太多」:恐衝擊小資族
衛福部長石崇良原規畫推動補充保費3方向改革,首先是導入結算制,利息、股利、租金1年分別超過2萬元就得繳補充保費,防堵拆單;獎金部分,起徵點從薪資4倍以上,改為最低薪資4倍以上,讓高收入者的繳費門檻與最低薪者打平;單筆扣繳上限,則從1000萬調至5000萬,讓股息上億的...
CTWANT ・ 1 天前
38歲上班族「一說話就哽咽」求醫一年無解!身心科找出心理創傷:身體記住恐懼
「只要開口講話,我的聲音就像要哭出來。」38歲王小姐一年來飽受困擾,每次與人對話個性容易緊張焦慮,一年前曾經因為講話太快嗆被口水嗆到後,只要和人說話,就會感覺喉嚨緊縮、聲音會突然變成哭腔,讓她一度以為自己得了重大疾病,影響到人際和工作,先後一年來求治各大醫院耳鼻喉科,檢查結果均是正常,因此被建議到身心科求診。
姊妹淘 ・ 5 小時前
「退化性脊椎滑脫」易腿麻、走不遠 醫:正確治療才能維持行走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退化性脊椎滑脫是常見於中老年人的脊椎問題,指的是,由於年齡增長導致脊椎結構退化,椎骨出現不正常的滑動移位。隨著年齡增長,脊椎骨頭之間的椎間盤軟骨,會逐漸磨損、變薄,韌帶和關節也會鬆弛,讓原本緊密排列的椎骨變得不穩定。 汐止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任暨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哲瑋指出,女性因停經後骨質流失,更容易發生此退化性改變,所以50歲以上女性發生脊椎滑脫的機率較男性高。 不是普通的下背痛!醫:脊椎滑脫可能壓迫坐骨神經 劉哲瑋醫師說明,滑脫最常見於腰椎(如第四、五節腰椎)承受壓力最大的部位,也可能發生在頸椎。由於脊椎不穩定,一些長輩會出現姿勢性下背痛、久站或坐後腰背痠痛,改變姿勢或休息後可能稍微舒緩。如果滑脫的椎骨,壓迫到附近的神經,還可能引起坐骨神經痛,表現為從臀部沿大腿、小腿往下的刺痛或麻木感,腿腳可能變得無力。 有些患者描述一站久或走遠路,腿就麻得走不動,必須停下休息(這稱為間歇性神經性跛行)。嚴重時,腳踝抬不太起來,甚至影響行走能力,連日常活動都受到限制。 保守治療無效要及時評估手術 微創脊椎手術減壓又穩定 輕微的脊椎滑脫,醫師通常會先以保守治療觀察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居家常見4物是「沉默殺手」 醫師示警:務必遠離
美國長壽醫師凱迪近日在社群平台TikTok發布警示影片,指出多數人在家中與「沉默殺手」朝夕相處卻渾然不覺。從人體荷爾蒙濃度、睡眠品質及長期保健角度來看,香氛蠟燭、空氣清新劑、微波袋裝爆米花、夜燈等4種常見居家物品應立即遠離,以免危害健康。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最近感冒人變多?喉嚨癢、咳不停、酸倦…醫曝「真正禍首」:6招防病毒入侵,做1事就「贏一半」
入秋氣溫明顯轉涼,許多人喉嚨癢、咳不停、整個人酸痛倦怠。劉博仁醫師在門診觀察指出,這些症狀正是呼吸道病毒活躍的徵兆。劉博仁提醒,秋冬是流感、COVID-19、腸病毒蠢蠢欲動的季節,特別是在人多密閉的空間,病毒傳播力最強。他提出6個保護自己的簡單方法,也呼籲符合資格的人可以考慮接種流感疫苗,給身體多一層保護。
幸福熟齡 ・ 1 天前管仁健觀點》台灣健保藥是中國大媽的返鄉伴手禮?
[Newtalk新聞] 沒救了!民進這個沙包真的是沒救了!內閣還專找一些台語說「戇甲袂扒癢」的奇葩,也就是形容一個人笨到連抓癢都不會,因此才會「癢的不抓,痛的抓到破皮」。 健保經費多年來始終入不敷出,虧損黑洞越來越大,衛福部因而提出的開源政策,針對現行二代健保,擬修法調整《健保法》中關於補充保費的計算方式,針對薪資以外的利息、股利等收入,改採年度結算方式收取補充保費。 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明年將啟動修法程序,導入年度結算制度,日後所有利息、股利、租金等一年累計逾2萬元,就要收取2.11%的補充保費,且扣繳上限將從1000萬元提升至5000萬元,最快將於2027年上路,影響人數約480萬人,預計可為健保增加100至200億元收入。 無奈這項消息一出,立刻引發爭議,民怨大反彈到連執政立委都大發雷霆。11月6日中午,石崇良部長親上火線,舉行記者會說明;但到了晚間,行政院長卓榮泰下令急踩煞車,暫緩了這項極具爭議的規畫。 衛福部也發出新聞稿,表示會尋求更周延、更有共識的做法,再行推動。此時距離石崇良的記者會,中間只相隔7小時。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也表示,關於健保補充保費的修法方向,還在廣納意
新頭殼 ・ 1 天前
每天喝牛奶還是缺鈣?骨科醫曝「4大補鈣關鍵」 很多人都做錯
「我每天都有喝牛奶,為什麼骨密度還是偏低?」板橋亞東醫院骨科陳鈺泓主治醫師指出,這句話,是在門診裡最常聽到的補鈣困惑之一。其實,鈣質攝取「量」重要,但「吸收率」才是關鍵,若補錯時間、吃錯東西、甚至搭配錯誤,辛苦補的鈣就這樣白白流掉,骨本一樣存不起來。 鈣這樣補才有效 4吃法強化鈣吸收 對此,陳鈺泓整理出補鈣4大關鍵+實用飲食建議,讓你吃得對、吸收得好,才能真正在日常中預防骨質疏鬆! 1、分次攝取,吸收才不打折腸道一次能吸收的鈣有限,建議將鈣質分早、中、晚三餐補充,不僅吸收率更高,也較不會造成身體負擔。.實例建議:早餐豆漿+午餐海帶湯+晚餐芝麻醬拌青菜,就比一次喝兩杯牛奶更有效。.推薦豆製品類:吸收穩定、植物蛋白豐富.推薦食物:傳統豆腐、豆干、毛豆豆製品含鈣又富含蛋白質,是植物性飲食者補鈣的好選擇,建議與其他來源搭配更佳。 2、避開高草酸、高植酸食物高纖蔬菜(如菠菜)與未處理的穀豆類,含有草酸與植酸,容易與鈣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建議補鈣時段盡量避開燕麥片、糙米、菠菜沙拉等高植酸類食物,可以隔一餐再吃。.推薦魚乾海藻類:高鈣密度、小體積高效吸收.推薦食物:小魚乾、海帶、紫菜富含天然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早餐吃得晚「死亡風險竟上升8%至11%」! 最佳進食時間曝光
醫學研究指出,早餐進食時間可能影響健康與壽命!根據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Medicine》期刊的研究發現,太晚吃早餐的人不僅身心健康容易隨年齡惡化,死亡風險也可能隨之增加。
姊妹淘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