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助攻 大同醫院邁入微創醫療新紀元 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再突破
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於9月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成為高雄市首座導入該系統的市立醫院,並於9月24日成功完成首例達文西手術,正式宣告邁入微創醫療新時代,讓俗稱「打鼾」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治療再突破。
圖說:大同醫院9月成功完成首例達文西手術。圖片來源/大同醫院提供
一名罹患打鼾併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中年男子,因上呼吸道反覆塌陷導致睡眠中呼吸暫停,加上無法適應長期使用陽壓呼吸器保守治療,經醫師評估若未妥善治療,恐引發缺氧、心臟與腦血管疾病,甚至有猝死風險,於是接受達文西系統的高解析3D立體影像與靈活機械手臂手術,過程順利,術後恢復良好。
收治該名患者的高雄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林新景表示,達文西系統提供10倍放大的3D高清影像,讓醫師能清晰辨識神經與血管等細微結構;機械手臂具7個自由度,可精準模擬人類手部動作,靈活到達傳統手術難以觸及的深層部位。
「這項技術也適用於頭頸部、骨盆腔、腹腔等解剖複雜區域,可顯著降低出血量與術後疼痛,並縮短住院及恢復時間。」專長達文西手術的耳鼻喉部醫師林新景說。
圖說:完成大同醫院首例達文西手術的耳鼻喉科醫師林新景。圖片來源/大同醫院提供
在高雄長庚團隊經驗助攻下,大同醫院建立達文西中心。大同醫院院長林孟志表示:「大同醫院達文西手術團隊秉持『要做就做最好』的精神,在啟動初期即獲擁有近5,000例臨床經驗的高雄長庚達文西團隊技術指導與經驗傳承」。各外科團隊並建立定期交流與觀摩機制,手術品質期能達到醫學中心水準。
截至10月31日止,大同醫院已成功完成15例達文西手術,涵蓋泌尿科、直腸外科、胸腔外科及一般外科等多專科,手術項目包括攝護腺癌與腎臟腫瘤切除、直腸與橫結腸腫瘤切除、肺結節與胸肋膜腫瘤處理,以及腹股溝與腹壁疝氣修補等。11月起更將拓展至婦產科領域,為女性病患帶來更低創傷、更精準的手術選擇。
更多品觀點報導
南台灣泌尿腫瘤權威高雄榮總外科余家政 榮獲2025「台灣醫療貢獻獎」
肺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榜首 高醫打造完整胸腔微創手術中心
其他人也在看

打鼾不是睡太熟!27歲男術後不再「卡卡睡」,醫:一半以上恐是睡眠呼吸中止症
27歲的潘姓男子長期深受白天精神不濟及嚴重打鼾困擾,甚至伴隨黃鼻涕,影響工作與生活作息。日前他至醫院求診,經檢查後發現其同時罹患慢性鼻竇炎、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大,以及扁桃腺與懸壅垂肥大等問題。雖然嘗試藥物與正壓呼吸器(CPAP)治療,但改善有限。 奇美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沈至軒表示,潘男屬於多重上呼吸道阻塞的複雜案例,因此醫療團隊先以微創鼻竇手術及鼻中膈鼻道成形手術改善鼻腔通氣,再進行雙極射頻扁桃腺切除輔助懸壅垂顎咽成型術;術中搭配可吸收止血材質與組織凝膠,術後潘男呼吸道通暢度明顯改善,沒有明顯疼痛或出血,不再需要使用 CPAP,也不再打鼾,精神狀況大幅提升。 打鼾恐是致命警訊 一半患者伴隨睡眠呼吸中止症沈至軒提醒,許多人誤以為打鼾只是睡得熟,但研究指出,約五成的打鼾患者同時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呼吸道阻力過高,會增加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風險,甚至提高夜間猝死機率;對兒童更可能影響臉部發育與學習表現。 若長期出現打鼾、白天嗜睡、晨起頭痛,應及早進行睡眠檢查,避免忽略潛在危機。 打鼾原因複雜 需個人化評估找出阻塞點沈至軒指出,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分為中樞性、阻塞性等類型,其中阻塞性最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21 小時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天冷別喝熱薑茶、咖啡!醫揭「1飲品」最暖身又養生
近來氣溫驟降,許多人會喝熱薑茶等熱飲取暖,但醫師黃軒表示,喝溫開水最能有效保暖,因為溫開水能避免身體熱量散失、促進血液循環、舒適地溫暖內臟。相較之下,熱薑茶、熱可可等雖能提升體溫,但過高溫度可能刺激咽喉或胃壁,且身體還需耗費額外能量還冷卻過熱的飲品。他並提醒,過熱的水會傷害口腔、咽喉、食道,甚至導致食道癌。「飲用水的最佳溫度為50°~60°C。」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小雪將至! 「4生肖」健康亮紅燈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24節氣之一「小雪」,將於2025年11月22日(六)早上9時36分正式到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小雪意味著天氣轉冷、雨水逐漸轉為雪,但因地氣尚未完全冰寒,降雪量仍不大。《群芳譜》亦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楊登嵙提醒,進入小雪後的半個月內,「4生肖」健康運勢將轉弱,特別要留意身體保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晚期存活率僅5%!他長年菸檳酒突出現吞嚥不順 一檢查竟罹「2癌症」
48歲的張先生長年抽菸、喝酒、嚼檳榔,今年初出現喉嚨異物感與吞嚥不順,本以為只是發炎,至耳鼻喉科檢查卻發現下咽部有腫瘤。進一步胃鏡檢查又在食道中、下段發現癌變,經切片確診為「鱗狀細胞癌」,並已合併淋巴轉移,為第三期食道癌合併第四期下咽癌。(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嘴巴長皰疹不只是免疫差!醫揭「大腦未來風險」 曝5建議:讓身體語言變保護行動
嘴角的小水泡,與大腦退化暗藏祕密連結?基因醫師張家銘近日表示,在門診裡,他常聽到這樣的話,「張醫師,我嘴巴最近又長皰疹了,是不是太累了?」大家對唇皰疹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壓力太大、熬夜太多、免疫差等表層原因,但其實小小的皰疹,背後可能是在提醒「大腦未來的風險」。
鏡報 ・ 15 小時前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只剩12萬劑 「三類人」再不打恐落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正式轉冷,疾管署預估最快12月上旬就會再有一波流感疫情上升,打疫苗手腳可得快!台北市衛生局今(18)日公布,截至11月17日止,台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僅剩餘約12.3萬劑,呼籲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者應儘速接種。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統計10月1日至11月16日,台北市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總計有30例...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李多慧長年維持48公斤!早餐吃「蘋果沾花生醬」 自製菜單公開:好吃又能減肥
南韓啦啦隊女神李多慧來台超過3年,在球場上跳舞時充滿爆發力,但私下形象又相當親切可愛。外界常好奇她如何在保持良好體力的同時,又長年把體重控制在48公斤,她近日在 YouTube 上傳新影片,難得公開日常飲食控制方法,立刻吸引大量粉絲點閱討論!
姊妹淘 ・ 1 天前
嘴角長水泡≠火氣大 醫揭「慘烈後果」:免疫亂了、最後恐失智
許多人有嘴角長小水泡的經驗,一般以為是壓力大、免疫差所致,醫師張家銘表示,小小皰疹都提醒著大腦未來的風險。單純疱疹病毒第一型是造成唇皰疹的主因,此病毒會潛伏在人的神經系統,一旦發作,就會沿著神經系統、深入到大腦深處,每活化一次,就可能引發局部神經發炎,且增加失智症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喉嚨異物感「恐是罹癌警訊」!4旬男2癌纏身 醫曝4症狀:這情況存活率低於5%
48歲的張先生長年抽菸、喝酒、嚼檳榔,今年初出現喉嚨異物感與吞嚥不順。進一步胃鏡檢查又在食道中、下段發現癌變,經切片確診為「鱗狀細胞癌」,並已合併淋巴轉移,為第三期食道癌合併第四期下咽癌。經過化療、放療與免疫治療後,張先生食道、下咽部腫瘤明顯縮小,由台北慈濟醫院胸腔外科洪嘉聰醫師透過胸腔鏡、腹腔鏡執行微創全食道切除手術,並以胃管與頸部食道縫合進行重建,術後僅......
風傳媒 ・ 14 小時前
有點不敢吃蛋? 營養師曝「5食物」也能補足蛋白質!
芬普尼雞蛋事件影響至今,許多民眾暫時不敢食用雞蛋,擔心蛋白質攝取不足。營養專家指出,日常生活中有多種食物可以替代雞蛋的蛋白質來源,只要均衡攝取不同種類的食物,就能安心補足營養,無須過度擔憂。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糖尿病悄悄「偷視力」 三分之一患者不知已視網膜病變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多年高居十大死因之ㄧ,根據國健署統計,全國糖尿病友超過200多萬,但多數人易忽略的是,糖尿病不僅影響血糖,更可能「偷視力」。亞東醫院眼科部主任王嘉康警告,臨床統計發現,近三分之一糖尿病患可能已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卻毫無自覺,而糖尿病患失明的風險高達一般人的25倍。 亞東醫院即日起至21日舉辦「守護甜蜜視界~...
匯流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實測曝光!瘦瘦針停打1年「體重回彈14%」 醫:不可能一勞永逸
瘦瘦針減重藥物「猛健樂」雖然效果顯著,但許多人關心停藥後體重是否會快速反彈。根據一項刊登於國際頂尖醫學期刊《JAMA》的大型臨床試驗,停藥一年後體重平均反彈14%,雖然未完全回到治療前狀態,但也證實減重如同馬拉松,沒有任何減重方法能「一勞永逸」。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不會老?陸53歲男子「童顏童聲」 罹患罕見疾病半世紀才確診
大陸重慶市永川區一名53歲男子李明(化名)因出生時遭遇臀位難產並伴有嚴重窒息,導致罹患罕見的垂體柄阻斷綜合症,但直至近期他才得知自己患有這種疾病。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冬天「喝1飲品」醫大推!助暖身、促進代謝 還能穩定血糖
天氣逐漸轉冷,容易出現手腳冰冷的情形,除了添衣保暖外,也可適量飲用薑茶。營養醫學專家劉博仁提到,最新研究發現,薑不只有助於抗發炎、抗氧化,還能擴張末梢微血管、增加循環,達到暖身的作用,而冬天泡薑茶優先選老薑,若怕辣可用嫩薑,但保暖效果較溫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補充保費不收了?健保費確定「明年不調漲」 存股族可鬆口氣
全民健康保險費率明年確定不會調漲。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會19日召開會議,審議2026年度健保費率,依據健保署最新精算結果,安全準備金可達2個月,高於法定1個月水位,因此決議維持現行5.17%費率,讓民眾暫時不必為健保費上漲而增加負擔。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