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前國防部長李鍾燮逃往澳洲事件 尹錫悅遭起訴
(中央社首爾27日綜合外電報導)韓國前國防部長李鍾燮去年3月原本因「蔡上兵殉職事件」遭限制出境,但被任命為駐澳洲大使,特檢組今天就「逃往澳洲」事件起訴前總統尹錫悅、前國家情報院院長趙太庸等6人。
韓聯社今天報導,去年3月前國防部長李鍾燮作為「蔡上兵殉職事件」主要嫌疑人正接受調查,原本被限制出境,但因為被任命為駐澳洲大使,任命後4天就解除禁令,立刻出國赴任。不過當時韓國輿論惡化,赴任過了11天後,李鍾燮即返回韓國。
特檢組今天表示,以犯人藏匿、濫用職權、違反國家公務員法等嫌疑,起訴前總統尹錫悅、前國家情報院院長趙太庸、前外交部第一次官張虎鎭、前法務部長朴性載等6人。
特檢組指出,當時尹錫悅因為擔心對李鍾燮的調查若繼續進行,自己也可能成為調查對象,因此為阻斷調查而任命大使,且國情院、外交部、法務部皆遵循尹錫悅指示,參與大使任命及協助李鍾燮出境。
特檢組認定,他們在出國禁令審議委員會召開前,就已先決定「解除方針」,並下令照此執行。
不過特檢組表示,接受法務部指示並傳達出境禁令解除的前出入境外國人政策本部長李宰有(音譯),因在調查中充分配合,予以不起訴處分。(編譯:楊啟芳)1141127
其他人也在看

快訊/南韓前總理韓悳洙涉內亂罪遭起訴 檢方求刑15年
據南韓媒體今天(11/26)報導,南韓特檢組今天依內亂罪嫌,起訴前國務總理韓悳洙,並求刑有期徒刑15年。去年底時任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當初涉嫌協助尹錫悅的官員,陸續遭到追究。
太報 ・ 1 天前
「青瓦台詛咒」再添註腳?南韓前總理韓悳洙遭控「協助尹錫悅內亂」 韓檢求刑15年
[Newtalk新聞] 南韓特檢組今(26)日起訴前國務總理韓悳洙(한덕수),指控他在去年前總統尹錫悅宣布戒嚴事件中,涉嫌協助內亂、執行內亂重要任務、做偽證等,求刑 15 年有期徒刑。 南韓前總統尹錫悅因在 2024 年年末發動戒嚴,遭南韓國會彈劾,並遭涉嫌內亂罪起訴。 圖:翻攝自 騰訊網 曹興教授 2024 年 12 月 3 日晚間,時任南韓總統尹錫悅稱,國會反對為「親北韓勢力」,並在不經內閣會議的情況下,逕自宣布戒嚴。南韓軍隊獲訊後,只得依法進入首都,有不少士兵搞不清楚狀況。部分士兵嘗試進入國會大樓,但被國會保全力量和警方阻止。最終該次戒嚴被國會表決通過駁回,軍隊遂於表決後撤離,整起事件僅持續約 6 小時。 戒嚴日當夜,首爾街頭的情況堪稱混亂,據傳甚至有士兵在商店「吃泡麵」消極抵抗。 圖:翻攝陸網/網易 事後,尹錫悅遭到彈劾,並於 4 月 14 日啟動「叛亂罪」的審判。韓國政治圈向來有一種說法,擔任總統的人經常落得被刺殺、推翻、判刑、起訴的下場。以長期作為總統府的地點命名,人稱「青瓦台詛咒」,從首任總統李承晚到文在寅,幾乎每任總統皆卷入其中,如今,尹錫悅縱然把辦公地點搬到別處,恐
新頭殼 ・ 1 天前
韓前總理韓悳洙涉助內亂 遭起訴求刑15年
南韓特檢今(26)日以協助內亂、做偽證等罪嫌,起訴前國務總理韓悳洙,並求刑15年。檢方在一審的最後一場庭審上表示,被告是去(2024)年12月的戒嚴風波中,唯一能阻止的人,但他不僅沒有履行義務,反而參與內亂,對國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損失。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印度2030辦大英國協運動會 推瑜伽納比賽項目
(中央社記者李晉緯新德里27日專電)2030年大英國協運動會確定由阿默達巴德(Ahmedabad)搶下主辦權,印度為此歡欣鼓舞之際,也著手推動要將瑜伽納入比賽項目。
中央社 ・ 9 小時前韓議員秋慶鎬涉妨礙解除戒嚴 國會通過逮捕同意案
(中央社首爾27日綜合外電報導)韓國國民力量議員秋慶鎬因涉嫌在去年12月3日妨礙解除戒嚴進行,遭特檢請求拘捕令,逮捕同意案今天在國會本會議中通過,預計將在下個月初進行拘捕前嫌疑人審問。
中央社 ・ 8 小時前川普稱襲擊國民兵凶嫌為阿富汗移民 屬恐怖行動
(中央社華盛頓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兩名國民兵在白宮附近遭到槍擊,犯嫌是一名逃離塔利班(Taliban)的阿富汗男子,並稱這是一樁「恐怖行動」。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緊急喊卡!SpaceX火箭驚傳「不明狀況」 齊柏林衛星被迫滯留地球
原訂於今(27)日凌晨發射的「齊柏林衛星」(FS-8A)任務,因SpaceX火箭準備過程中出現不明狀況,發射倒數一度停在T-15分33秒後即中止倒數,SpaceX隨後正式宣布取消本日發射,並將下一次發射視窗順延至台灣時間11月29日凌晨2時18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不該修國籍法!時力主修「兩岸條例」:中配參政應進行國安審查
[Newtalk新聞] 中配參政爭議持續延燒,時代力量今(27)日指出,台灣社會其實早已存在「隱形共識」,來自中國的配偶若要參政或擔任公職,應接受比一般外國人更嚴謹的安全與忠誠審查。這本應是理性討論國安制度的基礎,但目前修法方向卻被帶偏,不但沒解決問題,反而流於形式。 時力強調,傅崐萁版《國籍法》修正案只是「玩文字遊戲」,完全迴避中配問題的本質。真正該修的不是《國籍法》,而是攸關敵對勢力滲透的《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因為這才是中配參政權爭議的核心法源。 時代力量續指,中配之所以陷入「無法放棄中國國籍」的困境,有其結構性原因:一方面現行憲法仍停留在「大陸地區」的過時架構,與現實脫節;另一方面,持續否認台灣主權、從未放棄武力犯台,因此根本不可能讓中配自由放棄中國籍。台灣處境雖特殊,但國際上也有類似情況,例如阿根廷、摩洛哥、厄瓜多等國都不允許人民放棄原國籍。其他民主國家也並非因此就放任不管,而是採取背景調查、忠誠切結等方式,確保新歸化者不會危害國家安全。 時力表示,台灣身為民主國家與移民社會,尊重多元背景,但中國是現今對台最具敵意的國家,仍持續武力威脅,因此中配參政不能只是形式審查,而必須
新頭殼 ・ 10 小時前打擊不公平競爭!日本擬取消小額進口商品免稅 Shein與Temu首當其衝
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正在協調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準備取消現行一萬日圓以下小額進口商品免徵消費稅的制度,並努力爭取列入年底將制定的2026年度稅制修改大綱當中。報導指出,日本政府希望藉此降低海外銷售平台透過免稅條款而對日本境內商家構成的不公平競爭現象,預料中國電商SHEIN與Temu將首當其衝。 報導指出,在現行制度下,消費者透過電子商務平台向國外商家購買課稅價格在1萬日圓以下的商品時,原則上可以免除消費稅。目前日本政府正計畫將制度修改為要求居中銷售的仲介企業必須繳納消費稅,並由企業向稅務單位申報納稅。有方案為徵稅對象是在日本國內物品銷售等超過50億日圓的企業。 根據財務省的介紹,課稅價格總計1萬日圓以下的「小額貨物」進口數量在2024年約達1.7億件,這個龐大的數量約佔到所有進口許可數量的九成。其中來自中國的電商平台,如以商品價格低廉聞名的 「SHEIN」 和 「Temu」,正是利用該免稅制度擴大了其銷售。 小額進口商品數量的驟增,除了對日本境內商家構成不公平競爭外,也已對海關業務造成了壓力。另一方面,這個現象還引發外界的擔憂,認為這可能對口岸查獲假冒商品和違法藥物的工作造成負
中央廣播電台 ・ 12 小時前傳川普建議高市避免就台灣刺激北京 日本不評論
(中央社東京2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華爾街日報」26日引述日本官員與美方消息人士披露,美國總統川普本週與日相高市早苗通話時,建議她避免在台灣主權問題上刺激北京。日本政府今天並未正面回應此事。
中央社 ・ 11 小時前亞洲通用航空展珠海開幕 主辦方拒日媒採訪
(中央社台北27日電)共同社報導,27日在廣東省珠海市開幕的亞洲通用航空展,主辦方負責人不允許日本人嘉賓出席及日媒採訪;負責人並指是收到上級指示,由於近期政治和外交原因而拒絕相關人士進場。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即時情資交流 共同打擊跨境犯罪
國際刑警組織(INTERPOL)成立於1923年,是全球僅次於聯合國的第二大國際組織,現有196個會員國,是各國執法機關合作打擊跨境犯罪的重要平臺。該組織致力於防制恐怖主義、網路詐欺、毒品走私與人口販
台視新聞網 ・ 12 小時前
「湄公河在哭泣」東南亞逾2400礦場 排放氰化物、汞入河川 衝擊7000萬人生計
位於泰緬邊界、湄公河的支流「郭河」(Kok River),一直是清萊省、清邁部分社區重要的生命線,但如今因為採礦污染,當局2025年4月要求停止使用河水,不能用來種植作物、也沒有漁獲,重創民生之外,更讓居民情感受創。有人形容沒有河水,自己彷彿被掏空,更有漁民說,「如果湄公河會說話,它會說它想哭。」 漁民表示,湄公河如今面臨多重挑戰:廢棄物污染、採礦、水力發電大壩等問題,讓水流不斷改變,水位難以預測。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The Stimson Center)發布研究,利用衛星影像辨識礦場活動,指出在整個東南亞地區,有逾2400處礦場,其中許多為非法且未受監管,恐怕正將氰化物和汞等致命物質,排入河川中。 研究指出,包括366處沖積礦、359處堆浸礦場以及77處稀土礦,其排放最終都匯入湄公河流域。緬甸的薩爾溫江(Salween)、伊洛瓦底江(Irrawaddy)等主要河流的眾多支流,可能已經受到嚴重污染。 湄公河是亞洲第三大河,養活超過7000萬人,也支撐當地農漁產品出口。泰國科研機構的採樣也顯示,支流郭河中已出現與稀土、金礦開採相關的「砷」,以及重稀土元素如鏑與鋱。 泰國政府表示,已經成立三個新的小組,協調國際合作、監測礦場對環境的影響,並確保擁有替代水源。另一方面,緬甸礦場的原料還會被運往中國加工,而中國幾乎壟斷這些關鍵金屬的生產,也成為中美關稅戰的籌碼。
Yahoo奇摩(國際通) ・ 1 天前
走讀台北中山街區 老牌建商打造新居住理念
為了讓住家能達成宜居、適居的目標,老字號建商推出五感十築的理念,也就是以好氧、好水、健康、美學等等的概念、再加入十項建築標準、以完美建築硬體的需求,但是接班老牌建設公司的林柏源,再把理念升級、推出非家
台視新聞網 ・ 13 小時前
高雄影像人才齊聚建業新村 影視產業交流助青年打造南部創作基地
高雄市政府青年局透過「114年度補助創業育成機構及青年職涯發展活動計畫」,支持溺斃巨人有限公司推動「看不見電影院實驗室」,於左營區建業新村舉辦「Open Day:影像產業交流會」。集結30位影視專業工作者交流對話,協助青年建構專業能力並深化產業串聯,打造更友善的影像創作與就業環境。
品觀點 ・ 12 小時前
北市長人選難產?傳綠高層徵詢 名嘴爆聽到「他」就跳過?
論壇中心/董思旻報導有意參選台北市長選舉的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今天曝光民進台北市長互比式民調,五位潛在參選人中,綠委王世堅領先第一,吳怡農位居第二名,但他表示自己最有底氣突破綠營基本盤,喊話台北市艱困選區,提名不能像過去憑感覺。面對台北市長選舉,民進目前僅吳怡農積極爭取,而內民調穩居第一的王世堅,則表態沒有意願,反而推薦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對此,資深媒體人邱明玉在《台灣最前線》節目中爆料,民進高層有對外徵詢意見,選對會也有提到「鄭麗君」,但問題卡在關稅談判進行中,且本人似乎無意要選,另外有人推薦疾管署長「羅一鈞」,又傳出先前要將他列為不分區立委時,遭到對方強烈拒絕,恐怕對市長選舉更沒興趣。關鍵在於,當高層聽到「王世堅」的名字時,反應卻是直接略過,邱明玉表示,除了王世堅沒意願外,可能高層對他的表現也有顧慮,目前台北市這局來說還是難產。原文出處:台北市長人選難產?傳綠高層各方徵詢 邱明玉:聽到「王世堅」直接略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民調居冠「挑戰蔣萬安」?王世堅震撼表態了:「她」才是最強人選真能扳倒蔣萬安?吳怡農自稱民調只輸王世堅 吳思瑤、沈伯洋這樣回民調出爐支持度第一 王世堅「不會爭取、也不奢望」:一日市長就夠了
民視影音 ・ 18 小時前
1.25兆國防特別預算!藍營喊嚴審 立院綠團:提升戰備能預防戰爭發生
總統賴清德日前宣布,要推出分八年、共1.25兆的國防特別預算,國民則喊出「一定嚴審」,並要總統先催美國交付軍購裝備。民進立院團幹事長鍾佳濱今(27)日指出,民主同盟正面肯定總統的宣布,且歐盟、北約也採類似作法提升國防。他強調,台灣每年為不一定登陸的颱風做好準備,做了不能改變颱風登陸,不做卻會損失慘重;提升戰備更能預防戰爭發生,因此更該投資防範中國的侵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2026國民最強母雞!學者斷言就是韓國瑜
2026地方選舉誰會是藍營「最強母雞」,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鈕則勳認為,這重擔恐怕得落在立法院長韓國瑜肩上。鈕則勳表示,就造勢能力、議題操作以及語言使用這三方面來看,韓國瑜依舊比盧秀燕及蔣萬安要強上一些。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中國稱日本治安惡化籲勿赴日 日方公布數據反駁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27日專電)中國駐日大使館再次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赴日,聲稱日本治安惡化、對中國公民的歧視與暴力案例增加。不過,根據日本當局近期公開的數據顯示,日本治安並未惡化,「中國暗示在日本旅遊的安全風險上升,這樣的說法並不準確」。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