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 新竹馬偕協助癌友延續未來希望
政府為減輕癌症患者的經濟負擔、保障生育權,推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補助18至40歲的乳癌及血液癌患者進行取卵或取精保存。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響應政策,成為新竹縣市具資格執行該方案的醫療院所之一,盼協助癌友在治療前預留生育力,讓生命的希望得以延續。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院長翁順隆表示,許多年輕的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前,並不了解藥物可能對卵巢或精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若能在治療開始前完成醫療性凍卵或凍精,不僅能減少日後的遺憾,也為治療後的人生預留更多選擇與可能。
血液腫瘤科主任許彥寧指出,過去臨床上常見年輕病患在治療後才得知化療可能導致不孕。「我印象很深刻,十多年前有位19歲女大學生罹患淋巴癌,當時醫師告訴她治療後將無法生育,她只是淡淡地說沒關係。現在回想起來,若當時有這樣的生育保存觀念與資源,也許她就能多一個選擇。」許主任表示,仍有許多患者因資訊不足或病情緊急而錯過凍卵、凍精時機,希望透過政府補助與醫院跨科合作,讓乳癌及血液癌患者在確診初期即可由主治醫師轉介至生殖醫學中心,迅速完成評估與保存。
一般外科主任張建仁補充,隨著醫療進步,乳癌治癒率明顯提升。目前院內已建置完善的轉介流程,確保乳癌患者確診後能即時獲得生育保存諮詢與協助。希望癌友在治療的同時,也能保有生育的權利。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突發劇烈胸痛 竟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
50多歲男性突發劇烈胸痛被送至急診,檢查發現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這是一種致命性心血管急症,若未能在黃金時間手術,死亡率會隨時間大幅增加。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立即啟動流程,僅用30分鐘完成評估並將病人送入手術室,病情已脫離險境並持續接受治療追蹤。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長時間操作電腦與滑鼠手肘疼痛不只是「網球肘」 微創關節鏡手術助復原
35歲的C小姐是一名會計師,日常工作長時間操作電腦與滑鼠,三年前開始出現手肘外側疼痛。起初只是偶爾痠痛,但隨著工作量增加,疼痛頻率逐漸升高,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她曾到多家診所就醫,被診斷為「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接受過物理治療、震波治療及局部類固醇注射等保守療法,症狀雖能暫時緩解,但疼痛總是反覆發作,讓她感到十分困擾。C小姐後來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陳重宇醫師門診求診,經採用微創關節鏡手術恢復良好,兩週後即可開始進行伸展訓練,三個月後疼痛幾乎完全消失,日常生活與工作表現均明顯改善。她開心地表示,終於不用再擔心手肘痛到拿不動東西!陳重宇醫師表示,C小姐經理學檢查及核磁共振(MRI)後發現,除了肱骨外上髁炎外,還合併肘關節滑膜皺襞增生與軟骨軟化。這類結構性病因若僅以「網球肘」的治療方式處理,往往難以根治。陳重宇醫師解釋,「網球肘」是最常見的手肘外側疼痛原因之一,主要由重複使用手腕伸展或抓握動作引起,造成肌腱慢性拉扯與微小撕裂,導致局部發炎與疼痛。常見症狀包括抓握無力、提重物時疼痛等。治療上,初期可透過休息、伸展運動、護具、物理治療控制症狀;若疼痛持續或反覆發作,可考慮
台灣好新聞 ・ 2 小時前女嬰出生臀部帶大肉球 醫師: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24日電)台中市1名女嬰出生時臀部帶著直徑16公分的大肉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今天表示,這是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隨著懷孕週數成長,經手術切除530公克腫瘤,女嬰目前正常成長。
中央社 ・ 2 小時前
冬天滑手機超傷身?醫曝「1疾病」風險暴增67%
迎接冬天天氣轉涼,很多人喜歡洗完澡後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看電視,不知不覺就在光亮的環境中睡著。這樣的習慣看似無害,但其實是默默在幫讓身體累積風險。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研究顯示,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可能增加67%。(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破壞電子腳鐐被捕 巴西前總統辯:藥物調整引發幻覺
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22日傳出因破壞電子腳鐐而遭最高法院下令逮捕後,他在入獄首日向法官宣稱,由於藥物調整引發其精神崩潰與出現幻覺,才會導致他在家軟禁期間違反規定,企圖使用熨斗破壞電子腳鐐。
太報 ・ 2 小時前失能患者省去舟車勞頓 中醫到宅針灸助長者復能
為了讓中風後遺症、骨折、退化性疾病等行動不便、難以定期到醫院治療的長者不中斷治療,高雄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與居家護理所推出「中醫到宅針灸」,把診間搬到客廳,透過針灸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為患者減痛、增能。聖功醫院中醫師許景勝已執行居家醫療服務多年,他表示,到宅針灸對「神經系統疾病」、「肌肉骨骼與慢性疼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支持「徐生明盃」 小球員棒球與在地文化同場綻放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王佐銘、李衣綸/高雄報導 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長期投入基層棒球發展,今年再度在高雄美濃舉辦「第十三屆徐生明國際少棒錦標賽」(簡稱徐生明盃),以素有「棒球魔術師」之稱的徐生明總教練命名,象徵性地將賽事帶回徐總教練的家鄉。開幕當天,來自全台各地的少棒隊伍齊聚球場,湧入的大批球迷為孩子們加油打氣,現場氣氛熱烈。 除了比賽,賽事也延續在地文化體...
匯流新聞網 ・ 18 小時前
非洲豬瘟風波 台南龍崎放山雞銷量增2成
之前非洲豬瘟風波期間,國內一度祭出禁宰令,民眾尋找替代肉品,原本就很受歡迎的台南龍崎區農會生鮮跑山雞更是熱賣,銷量增加2成。龍崎區農會總幹事林韋如表示,土雞產銷班成立4年,依照地理環境特色放養,肉質鮮嫩、好吃,已建立市場口碑。目前龍崎區農會在竹炭故事館協助販售的都是生鮮肉品,林韋如說,整隻或剁好的全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大腸癌發生率持續攀升!醫:很多人以為只是「腸胃不好」
大腸癌發生率持續攀升,忽視預防可能造成嚴重後果。黃士維醫師分享大腸癌預防的五大正確觀念,強調飲食習慣、運動強度、篩檢標準、生活習慣及腸道症狀警訊的重要性。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基隆社區傳槍響!40歲男反鎖廁所「開10多發子彈」傷重不治
根據警方指出,接獲報案時,民眾表示聽到該社區廁所內傳出槍響,且門鎖住、無法開啟,擔心有人受傷才通報求援。消防人員破門後,發現李男頭部有約5公分槍傷,位置靠近太陽穴,生命跡象微弱,送醫後仍不治。警方在場查扣手槍與子彈,並將相關人士帶回製作筆錄,也已通報基隆地...
CTWANT ・ 2 小時前
立院擬放寬近親結婚限制 醫:先天缺陷率風險增1倍
立法院法制局擬議修改現行法規,建議將近親結婚限制從六親等放寬至四親等,此舉引發醫界強烈反對。醫師專家指出,近親結婚將大幅提高後代罹患遺傳疾病與先天畸形的風險,不僅違反倫理原則,也不符現代醫學建議。此修法建議同時挑戰華人社會傳統倫常觀念,引發各界關注。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喝醉打賭吞打火機!陸男胃裡卡30年 取出「發黑泡爛」嚇壞醫
大陸四川省成都市一名男子因腹痛就醫,接受胃鏡檢查時,醫生竟在胃部深處發現一個發黑的長方體異物,竟是一個打火機,男子憶起這是30多年前喝醉跟人打賭吞下的,所幸醫師順利取出。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30年種5千棵台灣原生樹種! 81歲國寶作家「植」人精神是他
文化總會《匠人魂》今(24)日正式推出全新集數「種樹的詩人」,與擅長以鏡頭訴說永續議題的盧建彰導演合作,帶領觀眾跟著現年81歲的國寶級作家吳晟,看看他如何把屬於台灣的樹「種回來」。文總表示,吳晟家族世代定居於彰化溪州圳寮村,滋養當地的莿仔埤圳,是台灣第一條官設埤圳,引入了濁水溪富含有機質的河水;吳晟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3 天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4 小時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55 分鐘前
40歲男曬衣突中風倒地!醫:救命4口訣「FAST」一定要牢記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一名40歲男子日前在家曬衣服時,突然感覺右手沒力、步伐不穩、話也說不清楚,隨即倒地不起。家人發現異狀,立刻送醫急診。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林瑛哲醫師表示,這名患者為缺血性腦中風,立即施打血栓溶解劑後,成功打通阻塞血管,男子意識才恢復清楚,現已能自行行走,僅留輕微手部無力。 啟動「中風黃金搶救流程」到院一小時內血栓溶解治療 林瑛哲醫師回憶,患者到院時,一側肢體完全癱軟、語言不清,判斷為典型的急性中風表現。經緊急影像檢查確認為缺血性中風後,團隊立即啟動「中風黃金搶救流程」,於到院一小時內完成評估並給予血栓溶解治療,血流恢復後,患者肢體活動力迅速改善。進一步檢查後也發現,該名男子有「心房顫動」病史,卻因工作忙碌未規律服藥,導致血液凝結形成血栓,隨血流跑進腦部,引發中風。 隱性殺手「心房顫動」無明顯症狀 風險比一般人高5倍 林瑛哲醫師指出,這名患者年紀不到50歲,其實屬於年輕型中風,臨床上常見因「心律不整」或「甲狀腺亢進」造成血流不穩,導致腦部血管栓塞。 他提醒,心房顫動是一種隱性殺手,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症狀,卻比一般人高出5倍以上中風風險;若有心悸、胸悶或脈搏忽快忽
健康醫療網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