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操作電腦與滑鼠手肘疼痛不只是「網球肘」 微創關節鏡手術助復原
35歲的C小姐是一名會計師,日常工作長時間操作電腦與滑鼠,三年前開始出現手肘外側疼痛。起初只是偶爾痠痛,但隨著工作量增加,疼痛頻率逐漸升高,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她曾到多家診所就醫,被診斷為「網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接受過物理治療、震波治療及局部類固醇注射等保守療法,症狀雖能暫時緩解,但疼痛總是反覆發作,讓她感到十分困擾。C小姐後來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骨科陳重宇醫師門診求診,經採用微創關節鏡手術恢復良好,兩週後即可開始進行伸展訓練,三個月後疼痛幾乎完全消失,日常生活與工作表現均明顯改善。她開心地表示,終於不用再擔心手肘痛到拿不動東西!
陳重宇醫師表示,C小姐經理學檢查及核磁共振(MRI)後發現,除了肱骨外上髁炎外,還合併肘關節滑膜皺襞增生與軟骨軟化。這類結構性病因若僅以「網球肘」的治療方式處理,往往難以根治。
陳重宇醫師解釋,「網球肘」是最常見的手肘外側疼痛原因之一,主要由重複使用手腕伸展或抓握動作引起,造成肌腱慢性拉扯與微小撕裂,導致局部發炎與疼痛。常見症狀包括抓握無力、提重物時疼痛等。治療上,初期可透過休息、伸展運動、護具、物理治療控制症狀;若疼痛持續或反覆發作,可考慮震波治療或局部注射以促進修復。但若經過六個月以上積極治療仍無改善,建議進一步評估是否有其他病因。
陳重宇醫師說,外側手肘疼痛並非全是「網球肘」,其他常見原因包括:韌帶或關節囊損傷、剝離性軟骨炎、骨刺或退化性關節炎、滑膜皺襞症候群(synovial plica syndrome)和神經壓迫性疼痛。針對手肘的結構性病因,微創關節鏡手術是一個安全且效果良好的選擇。以C小姐為例,手術透過關節鏡直接觀察肘關節內部結構,精準鬆解發炎的肌腱附著點,並清除增生的滑膜皺襞。手術僅需數個約1公分的小切口,創傷小、出血少,術後疼痛明顯減輕,復原速度快。
陳重宇醫師提醒,若手肘疼痛經過6至12個月治療仍無改善,應及早尋求專科醫師檢查,找出病因,對症治療,才能真正改善生活品質。
更多新聞推薦
其他人也在看

冬天滑手機超傷身?醫曝「1疾病」風險暴增67%
迎接冬天天氣轉涼,很多人喜歡洗完澡後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看電視,不知不覺就在光亮的環境中睡著。這樣的習慣看似無害,但其實是默默在幫讓身體累積風險。家醫科醫師魏士航指出,研究顯示,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可能增加67%。(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失能患者省去舟車勞頓 中醫到宅針灸助長者復能
為了讓中風後遺症、骨折、退化性疾病等行動不便、難以定期到醫院治療的長者不中斷治療,高雄天主教聖功醫院中醫部與居家護理所推出「中醫到宅針灸」,把診間搬到客廳,透過針灸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為患者減痛、增能。聖功醫院中醫師許景勝已執行居家醫療服務多年,他表示,到宅針灸對「神經系統疾病」、「肌肉骨骼與慢性疼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響應「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 新竹馬偕協助癌友延續未來希望
政府為減輕癌症患者的經濟負擔、保障生育權,推動「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補助18至40歲的乳癌及血液癌患者進行取卵或取精保存。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響應政策,成為新竹縣市具資格執行該方案的醫療院所之一,盼協助癌友在治療前預留生育力,讓生命的希望得以延續。新竹馬偕紀念醫院院長翁順隆表示,許多年輕的癌症患者在接受化療或放射線治療前,並不了解藥物可能對卵巢或精子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若能在治療開始前完成醫療性凍卵或凍精,不僅能減少日後的遺憾,也為治療後的人生預留更多選擇與可能。血液腫瘤科主任許彥寧指出,過去臨床上常見年輕病患在治療後才得知化療可能導致不孕。「我印象很深刻,十多年前有位19歲女大學生罹患淋巴癌,當時醫師告訴她治療後將無法生育,她只是淡淡地說沒關係。現在回想起來,若當時有這樣的生育保存觀念與資源,也許她就能多一個選擇。」許主任表示,仍有許多患者因資訊不足或病情緊急而錯過凍卵、凍精時機,希望透過政府補助與醫院跨科合作,讓乳癌及血液癌患者在確診初期即可由主治醫師轉介至生殖醫學中心,迅速完成評估與保存。一般外科主任張建仁補充,隨著醫療進步,乳癌治癒率明顯提升。目前院內已建置完善的轉介流程,
台灣好新聞 ・ 1 小時前突發劇烈胸痛 竟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
50多歲男性突發劇烈胸痛被送至急診,檢查發現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這是一種致命性心血管急症,若未能在黃金時間手術,死亡率會隨時間大幅增加。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立即啟動流程,僅用30分鐘完成評估並將病人送入手術室,病情已脫離險境並持續接受治療追蹤。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女性心臟病更難察覺!醫示警4大非典型症狀
[NOWnews今日新聞]一名64歲女性本身無特殊疾病史,近期出現上腹痛情況,前往消化內科檢查,但並未發現肝膽腸胃有問題,後來到心臟科評估,發現有心肌缺血情形,左冠狀動脈嚴重阻塞,經過血管支架置放後,...
今日新聞NOWNEWS ・ 18 小時前


私密處搔癢不只夏天有!醫揭「過度清潔」恐是罪魁禍首
氣溫降低反而引發私密處不適,外陰部搔癢問題不會隨著氣溫下降而消失,反而可能因冬季衣物厚重或環境乾燥而加劇,若搔癢已影響日常生活,或外陰出現紅斑、疹子、突起等症狀,應儘速就醫檢查。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桃園之星」一週運勢11/24~11/30雙魚貴人提攜
牡羊座 牡羊座溝通不暢的一周。耐心溝通,重要備份。本周牡羊座無論是與團隊討論方案、還是對外合作接洽,都易因表達不清晰而產生誤解,需反復確認細節。牡羊的電子設備突然故障率也很高,重要文件需立即備份。本周財務一般,健康良好。愛情是信號延遲。 金牛座 金牛座扎實積累的一周。保守理財,杜絕借貸。本
桃園電子報 ・ 2 小時前
法官周靜妮擺爛曠職 懲戒法院判撤職
備受爭議的苗栗地院前法官周靜妮今遭懲戒法院撤職,2021年本刊踢爆周靜妮一連串的違法失職行為,司法院、監察院調查認定,她涉及對當事人動私刑、曠職等違失,竟還因值班時不想晚上開羈押庭而與被告私下談交保金額,周靜妮共有4案遭移送懲戒法院審理,今(24日)遭判撤職(撤法官職),停止任用3年(停止公務員資格3年);仍可上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 小時前
AI股集體上衝一片紅!這檔「EPS季增4071%」盤中強彈8% 創意摸漲停追平歷史天價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今(24)日以26,596.03點開高,最高觸及26,764.13點,截至上午11時,仍保持走揚趨勢。觀察盤中AI概念股,在台...
FTNN新聞網 ・ 1 小時前
他「肩膀痛半年」確診肺癌末期!醫示警:2種人最要小心 早期不會咳、喘
60歲的退休水電師傅右肩疼痛半年,以為是職業病造成的五十肩,自行貼痠痛貼布、做復健都沒改善。直到右手臂明顯無力、連拿水杯都困難,加上開始咳嗽,才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肺部頂端有腫瘤,已侵犯神經和肋骨,確診肺癌第四期,若能早半年發現,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肺尖腫瘤 最愛偽裝成五十肩 很多人不知道肺癌會引起肩膀痛。國泰醫院胸腔外科劉祖豪醫師解釋,肺臟頂端緊鄰控制手臂的神經、血管和肋骨,當腫瘤長在這裡會壓迫神經,引發劇烈的肩膀和手臂疼痛。這種肺尖腫瘤雖然只占所有肺癌的3%至5%,但最大問題是早期沒有咳嗽、喘不過氣等明顯肺部症狀,很容易被當成五十肩或肌腱炎治療,因此延誤病情。劉祖豪醫師提醒,如果肩膀痛超過一個月沒改善,特別是長期吸菸者、菸齡超過20年的人要特別注意。若疼痛在休息時也不會緩解,或合併手臂無力、肌肉萎縮、持續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應主動要求胸部X光檢查,千萬別因為害怕而逃避。 相關警訊出現 需要馬上就醫 一般骨科問題的疼痛在休息後會改善,但如果肩膀痛持續加重、痛到睡不著,或發現手掌無力、肌肉變瘦、感覺遲鈍,甚至出現單側眼皮下垂、瞳孔大小不一等這些都是腫瘤壓迫神經的表現,務必盡快就醫。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13 小時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3 天前
別再誤會海鮮了!醫揭「慢性蕁麻疹」兇手:3招讓人不再癢
很多人曾有蕁麻疹而爆癢的經驗,為了找出兇手,開始戒吃海鮮、牛奶等,但過敏原檢測仍找不出元兇。皮膚科醫師烏惟新表示,若蕁麻疹已持續超過6週,就非食物的錯誤,應尋求皮膚科或風濕免疫科醫師的協助,將之視為一種需要耐心調養的體質問題。只要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回歸平靜無癢的生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4 小時前
男星爆罹腦動脈瘤「隨時會死」痛哭!醫揭高血壓恐致命
37歲韓國演員丁一宇自曝10年前被診斷出腦動脈瘤,得知自己「隨時可能會死」的他,在聖地牙哥朝聖時忍不住放聲痛哭。專家指出,腦動脈瘤平時可能沒有症狀,一旦破裂引發腦出血恐致命,而高血壓是造成腦動脈瘤主要
健康2.0 ・ 4 小時前
不是咖啡就健康!這款恐害失明 研究:增7倍黃斑部病變風險
很多研究證實,咖啡可防糖尿病、脂肪肝,可護腎、心血管、大腦等,但一篇2025年發表的研究指出,即溶咖啡與乾性黃斑部病變存在相關性。習慣飲用即溶咖啡的人,發生乾性黃斑部病變的風險提高了將近7倍。而此病是銀髮族失明的主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