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女骨頭痠痛一個月!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NOWnews今日新聞] 藝人沈玉琳日前因血癌暫停演藝事業,引起社會討論。而血癌根據細胞分化程度、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醫師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常見症狀有4大類,包括容易疲倦、不明原因反覆發燒等。先前有一位35歲女性抽血發現異常,在就診前一個月持續感到骨頭痠痛,後續前往就醫,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馮盈勳說明,血癌根據細胞分化程度及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2種,當中以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在成年人較為常見;而台灣每年約新增950至1000名病患。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常見的4大症狀包含,「臉色蒼白、容易疲倦」、「不明原因的反覆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骨骼或關節疼痛」。
馮盈勳說,由於這些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常被誤以為是貧血或感冒,導致民眾錯過就醫時機。民眾如出現上述4症狀應提高警覺,可至醫院進行血液及骨髓檢查確認是否罹病。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癌症中心主任蕭惠樺提到,先前曾收治一名35歲女性因為抽血檢查發現血液異常,前往就診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蕭惠樺表示,個案相當驚訝,因為自己前往高醫就診前一個月,持續感到骨頭痠痛,至他科就診時先以關節痠痛治療,後續才轉來就醫。醫師解釋,患者骨頭疼痛是因為癌細胞於骨髓內增生所致,卻容易被誤認為常見的腰痛、關節痛。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位有特定致癌因子 醫:冒4大症狀小心
馮盈勳提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尚未有特定致癌因子,輻射線、核災則是較為明確會導致基因突變,增加血癌風險的危險因子,也因為症狀不典型,且病情惡化快速,若延遲治療,恐引起嚴重感染或大量出血等併發症。
當持續出現莫名發燒、未受外力碰撞卻出現瘀青或出血、臉色蒼白、骨頭關節疼痛超過數週,應提高警覺盡速就醫進行抽血檢驗,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蕭惠樺表示,除了常見4大症狀外,也有病人出現胃口不佳、體重下降;或是出現血尿、血便,誤以為是泌尿道發炎、胃腸發炎或惡性腫瘤等疾病。醫師呼籲,只要有疑似症狀就盡快就醫,避免病情惡化、導致器官衰竭。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醫美改革引醫界內戰!石崇良表態:不應因愛美枉送性命
化粧品染蘇丹紅風暴 石崇良:未來將納入查驗必檢項
摻入蘇丹紅化粧品新增2品項!食藥署出重手 本週開罰進口商500萬
其他人也在看



限貸令不是規定錢不能進房市嗎?怎麼銀行還主動教我繞道投資?
「限貸令不是規定錢不能進房市嗎?怎麼銀行還主動教我繞道投資?」一位準備換屋的民眾最近遇到這樣的困惑。他發現名下兩間房子可增貸1600萬元,但銀行明說因限貸令規定,這筆錢不能直接買房,卻可以投入股市基金。這種「開後門」的現象,正引發市場對資金轉向炒作股市、形成新泡沫的憂慮。
賣厝阿明 ・ 3 小時前
心情差、沒動力?小心大腦少了快樂原料 權威醫曝光影響情緒三大營養素
「我們的快樂,不只是心理問題,也跟每天吃什麼有關!」我國基因權威張家銘醫師表示,有許多民眾常會覺得每天提不起勁,甚至沒什麼動力,什麼事都不想做,第一直覺會想:「我是不是得了憂鬱症?」但醫師指出,其實有個常被忽略的關鍵,那就是飲食。張家銘醫師進一步解釋,若飲食出了問題,那大腦根本就沒有快樂原料可用,近年研究顯示,營養攝取與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密切相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琳妲宣布家人離世「硬撐到休息才離開」 發長文心痛道別:去找爸爸玩吧
藝人琳妲(林羿禎)今(26)日悲痛宣布心愛的貓咪「逗逗」離世。她在社群平台長文吐露思念,字字揪心,令人不捨。陪伴她六年的逗逗温馴乖巧,如家人般陪伴她的生活,如今離開,琳妲坦言「心痛到快死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肝癌成國人第二大癌症殺手!真的罹癌該如何治療?這兩類人更需注意!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啟辰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的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肝癌在113年造成 7,513 人死亡,僅次於肺癌,仍是國人主要健康威脅之一。由於肝臟本身缺乏明顯痛覺神經,多數病患在出現症狀時已屬中晚期,使治療選擇相對受限。三軍總醫院一般外科陳登偉醫師提醒,早期肝癌往往難以察覺,若能透過定期檢查及早發現,能在治療策略上保有更充裕的空間。 疲倦、胃口差其實是警訊?醫:可能與肝功能異常有關 陳登偉醫師表示,早期肝癌通常沒有特殊徵兆,許多病患是在健康檢查中意外發現。民眾若出現容易疲倦、食慾下降或體重減輕等情形,雖未必代表罹癌,但這類變化可能與肝功能異常相關,仍建議進一步檢查。若已發展到上腹部疼痛、精神狀態改變或食慾明顯不振,往往代表疾病已進展較晚。臨床上真正能接受手術治療的病患約僅 15%~20%,顯示早期發現的重要性。因此,如何讓高風險族群更早掌握病情,陳登偉醫師指出,家族中有 B 型或 C 型肝炎者,或曾接受可能造成肝炎風險的行為、長期飲酒或作息不規律者,皆應提高警覺。他建議每半年可安排一次抽血檢查肝功能及血清中的胎兒球蛋白指標等,並搭配腹部超音波,有助及早發現異常。 肝癌依期別如何治療?肝癌「轉換治療」是什麼? 在治療層面,肝癌依期別不同,醫療策略也有所差異。陳登偉醫師說,若於早期診斷,治療規劃通常以較完整的處置方式為目標,包括手術切除、肝臟移植,或針對較小腫瘤的局部治療(如高頻燒灼或微波治療等)。但若病灶較多或位置受限,無法採取根除性處置,則會視情況改以控制腫瘤進展為主,例如經動脈腫瘤栓塞(TACE)或特定放射治療。至於較晚期或腫瘤侵犯範圍較廣者,則可能評估全身性治療,包括標靶藥物及免疫治療等,但仍須依個別條件與肝功能狀態審慎評估。他進一步分享,近年國際上逐漸發展出「轉換治療」(conversion therapy)的概念,指的是在無法立即手術的情況下,先以藥物或其他方式控制腫瘤,若病灶縮小、肝功能穩定,便有機會再評估是否能進一步手術。他提到院內曾有一名五十多歲、具有 B 型肝炎病史的病患,在多年治療後肝功能逐漸下降,無法再進行傳統介入性治療。後續團隊改以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藥物進行控制,患者耐受度良好且腫瘤縮小,最終成功接受肝臟移植,術後追蹤至今四年多未見復發。不過,陳登偉醫師也強調,個案結果因人而異,任何治療規劃仍需醫療團隊綜合評估後決定。 肝癌治療走向個人化 多專科會診讓治療判斷更全面 免疫治療近年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策略,引起不少病患關注。對此陳登偉醫師表示,免疫藥物屬於調整免疫反應的治療方式,但也可能出現免疫相關副作用,如內分泌或皮膚症狀等,多數情況在專業監測下可透過短期藥物控制。若病患本身具有特定自體免疫疾病,治療前需與醫師充分討論,以確保安全性。他強調,不論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均需依據肝功能狀態、病灶特性及個人健康條件進行調整,並非所有患者都適用相同方式。面對肝癌治療愈趨多元,陳登偉醫師提醒,治療不再依賴單一醫師,而是仰賴由外科、肝膽腸胃科、放射腫瘤科、復健科以及血液腫瘤科等多領域專家組成的團隊合作,透過整合不同專業意見,為病患量身規劃最合宜的治療路徑。他鼓勵民眾遇到癌症診斷時,不需過度恐慌,與醫療團隊保持良好溝通,有助於在治療過程中及早處理副作用並調整策略。 日常保肝該怎麼做?B、C肝患者切勿諱疾忌醫 此外,他也提醒 B 型及 C 型肝炎仍是台灣肝癌的重要風險因子。現行 B 型肝炎的治療方式主要著重在病毒控制,而 C 型肝炎的治療在近年已有顯著進展,在政府推動政策下,台灣正朝向 2030 年消除 C 肝的目標邁進。若能妥善控制慢性肝炎,對降低肝臟受損風險具有重要意義。最後,陳登偉醫師呼籲,有肝病史或具高風險因子的民眾切勿諱疾忌醫,定期追蹤與良好生活習慣,仍是維護肝臟健康的基礎。他也提醒,在治療期間如出現任何不適,應及早告知醫療團隊,以便即時處理。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bottom: 56.25%; height: 0; overflow: hidden; max-width: 100%; }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iframe,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object,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embed {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width: 100%; height: 100%; }
健康醫療網影音 ・ 14 小時前俄肯定美最新和平計畫部分內容 但許多議題待磋商
(中央社莫斯科/史特拉斯堡26日綜合外電報導)克里姆林宮今天表示,美國最新提出的結束烏克蘭戰爭方案中,部分內容值得肯定,但仍有許多議題需要進一步討論。
中央社 ・ 5 小時前聽奧》東京閉幕教練安慶隆掌旗 我國代表團勇奪13面獎牌返國
2025年東京第25屆達福林匹克運動會(簡稱聽奧)今日舉辦閉幕典禮,我國由曾於2001、2005及2009年分別拿下聽奧田徑十項全能金、銀、銅牌的教練安慶隆代表掌旗進場,台灣代表團本屆收獲1金6銀6銅,共計13面獎牌,雖未突破近屆佳績,仍排獎牌榜第23名、總獎牌數第14名。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中日衝突升 美對台立場不變 美國盟友第一島鏈制中 南韓恐成最大破口?賴清德投書華郵宣示防衛決心 打造台灣之盾 美國表示認同 烏俄和平計畫各自表述|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5:33 中日衝突升 美對台立場不變 7:15 賴投書宣示 打造台灣之盾 9:30 中網抹黑高市 離間台日互信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海言論,引發北京一連串經濟施壓。近日北京再祭新招:限縮赴日航班至2026年3月,整套「經濟組合拳」被視為與日本,甚至整個印太盟友圈長期抗戰的準備。 ◎美國總統川普透露,川習熱線時,答應習近平之邀請,將於2026年訪中,顯示美中互動微妙升溫。分析指出,北京藉此提醒川普勿在台灣問題上越線。但川普同日也與高市通話,展現與日本的緊密聯繫。 ◎南韓則像是印太安全的新變數,北京可能透過外交示好拉攏首爾,削弱美日韓三邊合作。而台灣方面,總統賴清德強調追加400億美元國防預算,強化不對稱作戰能力,獲美方支持。中美爭霸、日韓勢必得表態甚至站隊,台灣則選擇提升防衛能力,印太局勢一環扣一環。 ◎美國與俄羅斯和烏克蘭,針對「和平計劃」展開新一輪的協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計劃前往美國華盛頓與川普見面,討論相關細節。澤倫斯基也在與西方盟友「志願者聯盟」的視訊會議中,呼籲在戰後可能派駐部隊的國家,盡快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一個具體可行的架構,對烏克蘭的安全提出一個明確的保障。 《全球聊天室》播出時間 週一至週五2330-2400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3 小時前
黃金男雙少了李洋就出狀況?王齊麟兩度錯失藥檢再犯恐遭禁賽
體育中心/丁泰祥 報導運動部長李洋,今天(26號)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以及備詢時,國民立委柯志恩的質詢提到,他的奧運黃金男雙打搭檔王齊麟,已經累積兩次錯失藥檢了,再一次就要被禁賽,李洋則幫搭檔緩頰,說他已經有注意了,會避免再次發生。
FTV Sports ・ 6 小時前
王齊麟兩度錯失藥檢!再一次恐禁賽 李洋坦言「真的很嚴重」已設鬧鐘提醒
國民立委柯志恩今(26)日在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質詢運動部長李洋,公開指出昔日奧運金牌搭檔王齊麟已兩度「錯失藥檢」(Unsuccessful Attempt, UA),若再發生一次,恐依世界反禁藥組織(WADA)規定面臨1至2年禁賽。李洋坦言「目前情況很嚴重」,但強調據了解王齊麟已有設鬧鐘提醒,盼能避免第三次發生。
鏡報 ・ 12 小時前
染流感別只吃成藥!醫警告「雙病毒株共存」:成人有1情況恐住院
72歲葉大哥長期罹患高血壓與肺阻塞等慢性疾病,近期出遊時,同行家人陸續出現類似感冒症狀,他自己也開始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和倦怠症狀,但僅自行服用成藥、未及時就醫,返家後病情卻急速惡化,甚至因呼吸衰竭被緊急送醫插管,經檢驗確診為A型流感。醫師提醒,今年流行的病毒株以H3N2為主,更容易出現發高燒症狀,提醒高風險民眾盡速接種流感疫苗。
優活健康網 ・ 6 小時前
20歲男大生發燒2周當感冒 母親察覺有異「一查竟是急性血癌」
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雖好發於65歲以上老年人,但臨床觀察發現年輕及中壯年患者也不在少數,且因容易忽視或隱忍症狀,導致病情快速惡化。一名20歲男大學生,平時陽光健壯、很少感冒,暑假期間卻反覆發燒長達2週,並出現臉色蒼白症狀,所幸母親察覺異狀帶他就醫,才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提醒,血癌症狀不具特異性,常被誤認為貧血或感冒,導致錯過及時治療的機會。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李洋5點就起床準備首次備詢 還被問中國「棒球統戰」必考題
運動部部長李洋今天首度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在會前受訪時透露,前一晚9點半就睡,今天一早5點多就起床為報告做準備;在接受立委萬美玲質詢被問及「首秀」緊不緊張時,李洋直言「蠻緊張刺...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5 小時前
馬鈴薯發芽有毒! 營養師教你哪些「發芽食材」能安心吃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運動部》葉元之突問「該如何對付大谷翔平?」李洋尷尬:有運科...
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將於2026年3月登場,台灣隊表現備受國人關注,近期也積極備戰當中。今天運動部長李洋赴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備詢,多次被詢問關於WBC備戰相關問題,國民立委葉元之也向李洋提問,希望他可以給予一些經驗分享和策略建議,李洋表示,聯盟已送上相關計畫和報告,運動部會全力支持。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上班族骨頭痠痛以為關節炎 急性血癌悄報到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6日電)1名30多歲上班族最近常骨頭痠痛,本以為是關節炎,抽血檢查發現異常,才揪出竟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提醒,其他常見症狀如容易累、反覆發燒、莫名瘀青,持續逾2週快就醫。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1.25兆強化國防護民主 美對台立場不變4/賴清德投1.25兆國防預算 國台辦批:討好外部勢力
總統賴清德在美國《華盛頓郵報》投書,宣布台灣政府將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展現捍衛民主的決心,此舉獲得美國軍方高層的支持。不過,中國國台辦則又見縫插針地批評,宣稱這筆原本可以用來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錢,卻用來買武器,把台灣推向災難境地。
鏡新聞 ・ 5 小時前
「8關節手臂超靈敏!陸機器人旺達爆紅 學會刷馬桶
大陸服務型機器人正快速進化!江蘇蘇州的「旺達」機器人近期透過第一視角影片展現令人驚豔的家務能力,不僅能執行撿垃圾、擦玻璃等基本任務,甚至能勝任刷馬桶等複雜清潔工作。「旺達」擁有8個獨立驅動關節的手臂,動作靈活,從拼積木到玩溜溜球等精細動作都難不倒它。蘇州更打造了1500坪的訓練場地,能同時容納200台機器人接受培訓,顯示大陸在服務型機器人領域的積極投入與快速發展!
TVBS新聞網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