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萬人大研究揭:睡覺「做1事」恐讓心臟病風險增42%
生活中心/倪譽瑋報導
不少健康知識都指出,關燈有助於睡眠;而過去幾年澳洲一項追蹤8.8萬人的大型研究,結果顯示夜間睡眠長期暴露在強光下者,罹患心臟病較高,排除年齡、抽菸、飲酒等因素,在最強光線環境下睡覺的參與者,罹患心臟病風險比其他人高42%。但因為研究屬觀察性質,無法證明光照與心血管疾病間有直接因果,若有需求,晚上睡覺還是可以開燈,但建議使用昏暗或溫暖的夜燈。
睡眠研究追蹤8.8萬人 發現長期光害會干擾生理
綜合《CNN》等外媒報導,由澳洲弗林德斯大學醫學與公共衛生學院主導的研究,發表於美國醫學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期刊《JAMA Network Open》上,大學與「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 study)合作,收集8.8萬名參與者的睡眠數據。
參與者在2013年至2022年期間,分別佩戴小型光感測設備、輕便追蹤器1週,記錄他們睡覺時間受到的光照強度,研究收集到約1300萬小時的光照數據,最後也讓參與者接受健康檢測。歷時9.5年的追蹤研究結果顯示,夜間長期暴露在強光下者,罹患心臟病較高。
睡覺環境燈光亮 參與者心臟病風險增高40%
弗林德斯大學研究員溫德雷德(Daniel Windred)說明,在光線較亮的房間裡睡覺,罹患心臟病風險比其他人高27%、在最亮的房間中睡覺,心臟病風險則高出47%,排除年齡、抽菸、飲酒等因素,仍有42%的風險,且心房顫動風險也高出32%。
研究指出,光線是調節生理時鐘的重要因素,身體將光亮視為清醒信號、黑暗視為入睡信號;而夜間光照會對晝夜節律造成一定的干擾,可能讓褪黑激素分泌異常,導致夜間交感神經仍亢奮,進而讓代謝過程失調、心血管負擔加深,長期下來心臟病與心律不整風險恐增加。
睡覺真的完全不能開燈?
溫德雷德強調,研究屬於觀察性質,難以判斷光線與心血管疾病有明確因果,且光的來源、種類也無法確定,不必過於擔憂心臟病,晚上睡覺還是可以開燈,但建議使用昏暗或溫暖的夜燈,不要開太量的頂燈、睡前也應避免使用電子設備,以避免潛在的健康風險。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麵包中恐有2A級致癌物 「這零食」含量比它多1000倍
來台騙愛心?俄女斷手「求6萬醫療費」 遭爆從台中乞討到台南
傳台東跨年晚會「日薪4500元」徵工作人員 饒慶鈴發聲了
「這癌症」台男罹患率第三!年奪近1900條人命 骨頭痛小心了
其他人也在看

薛仕凌「自首閃兵」30萬交保 曾說因病免疫被打臉演很大果然是金鐘視帝
藝人閃兵案再加1 薛仕凌4日主動「自首逃兵」 最後以30萬交保 消息曝光後大家都很震驚 因為他曾說自己有家族病史 免疫當兵 現在資料畫面被挖出 也被虧不愧是視金鐘視帝 這影片真的...不能回顧欸!!
娛樂星聞 ・ 1 天前
黃明志捲入台網紅命案延燒 大馬警方列通緝名單
(中央社記者吳昇鴻新加坡4日專電)日前台灣一名網紅在馬來西亞過世,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遭指當時與網紅同房並持有毒品遭逮。馬來西亞「中國報」今天報導,馬國警方追緝黃明志超過6小時仍未逮捕到案,已將黃明志列入警隊通緝名單。
中央社 ・ 1 天前
沒三高也危險!新研究曝「1處受損」增2倍中風、心梗機率
心血管健康是重要議題。醫師鄭淳予表示,今年10月神經學重要研究指出,口腔健康與中風、腦白質病變息息相關,若同時有牙周病與蛀牙,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近2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綠界多元金流服務 助攻商家雙11業績成長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雙11購物節即將引爆年末電商熱潮,各大品牌與通路紛紛推出強檔優惠,帶動線上交易量持續攀升。身為台灣第三方支付龍頭業者綠界科技(6763),觀察每年雙11期間皆是消費趨勢的重要時刻...
自立晚報 ・ 1 天前
足球教頭齊佐維奇場邊「心臟病發」猝逝 場上球員哭倒、比賽宣布中止
歐洲足壇傳出震撼噩耗。塞爾維亞超級聯賽拉尼奇1923(Radnički 1923)隊主教練齊佐維奇(Nenad Lalatović)在本週一帶隊作戰時,於場邊突發心臟病,年僅44歲的生命就此戛然而止,消息傳出後,整個塞爾維亞足球圈陷入哀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地瓜葉是減重、抗炎好幫手? 醫師提醒:「這2類人」不適合多吃
地瓜葉是日常常見的蔬菜之一,中醫師羅珮琳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地瓜葉不僅助通便、低熱量,還含有豐富多酚、花青素與黃酮類,具備潤腸、抗發炎、防癌潛力。不過她也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或需要低鉀飲食者不適合大量食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0 小時前
股民「補充保費」收定了! 石崇良:謝謝高股息、 高股利者貢獻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擬明年啟動修法,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首當其衝就是存股族、定存族以及包租公們,480萬人荷包恐大失血,消息曝光一天,網路上滿滿民怨反彈,怒批政府是土匪搶錢,拿中產階級開刀。拋出政策的衛福部長石崇良今(6)日中午臨時召開記者會,親上火線,強調改革是為了健保的付費公平性,健保是全民最大的資產,「謝謝高股息、...
匯流新聞網 ・ 5 小時前
癌末患者家人求隱瞞病情 暖醫秒回3字!結局超動人
癌症為人恐懼,許多患者家屬會懇求醫師隱瞞患者病情。醫師蘇一峰表示,他日前發現一名患者有10公分肺部腫瘤,極可能是肺癌末期,但家屬請求隱瞞患者,他短暫沉默後回答「不可能」,因為病人有權得知自己病情。蘇一峰仍告知患者,患者最後決定回家過完人生最後的3個月,過程相當平和,讓人感受到病患自主的重要意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資深歌手坣娜(原名唐娜)病逝享年59歲,原本外界傳她是胰臟癌過世,但坣娜的丈夫薛智偉今(10/31)日發出聲明指出,證實妻子罹患肺腺癌,抗癌4年終不敵病魔,於10月14日離世。薛智偉說,坣娜在2021年演唱會後開始出現咳嗽症狀,當時因疫情影響不便就醫。她長期都有定期抽血檢查,檢查結果一直良好,沒想到同年12月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坣娜離世前3個月,身體明顯虛弱。她沒選擇在醫院病房治療,而是與丈夫商量,希望能以居家安寧的方式走完人生。薛智偉說,坣娜臨終當日,「我在床邊緊緊抱著她,直到她平靜地離開人世。」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逾4.2萬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其中約1.8萬人選擇「居家安寧」,但多數家屬因無照護經驗,仍傾向等待醫院安寧病床。其實目前安寧居家可提供的護理服務有6大項,除了醫療方面的協助,也提供心理、靈性諮詢與家屬的哀傷輔導,圓滿臨終病人「回家圓善終」的心願。
幸福熟齡 ・ 1 天前
76歲翁體檢正常卻罹癌!醫揭「5大警訊」:身體早已透支
廖繼鼎醫師日前分享一名76歲患者的案例,一位長者平常生活規律、每天運動,且體檢報告也很正常,怎料,卻在某次手術後突然發高燒、器官衰竭,最後確診癌症。對此,廖繼鼎列出「5大警訊」,認為此狀況並非偶然,而是身體長期透支所致。
鏡報 ・ 12 小時前
黴菌毒素爆表!醫示警「5類人」小心恐致癌 8種排毒法曝光
台灣溫暖又潮濕的氣候是黴菌生長的最佳環境,但如果家中黴菌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美觀,對人體也有極大的害處,有研究顯示,黴菌毒素和35種癌症息息相關,若想排除黴菌,一定要由體內到環境徹底排除,對此,醫師王偉全就列出8種排毒方法給民眾參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地瓜葉含有豐富的多酚、花青素等營養成分,具有穩定血糖和抗癌潛力,但中醫師提醒,由於其屬性偏涼,不適合涼拌或生食。此外,地瓜葉含有維生素K和高鉀,特定族群應謹慎食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中醫師看診突見病患「耳垂一道溝」 驚喊:小心心血管疾病!
看耳垂就能知道心臟好不好?醫界近年常提到「冠心溝」現象,引發不少網友好奇。中醫師就在社群上分享親身趣事,提醒若耳垂出現一道摺痕,或許要多留意心血管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失智症,是50歲後人生的殺手!腦科名醫勸:這10食物最好少碰,吃錯恐腦鈍、大腦退化
腸道與大腦息息相關, 如果吃下不對的食物,不只腸道有狀況,也會藉由神經,引發大腦一系列發炎反應,因此腸道有「第二大腦」之稱。
幸福熟齡 ・ 3 天前


防心肌梗塞、腦中風!營養師推「3飲品」:可延緩血管老化
維持血管健康是預防慢性病的關鍵,但隨著年齡增長與作息失衡,血管逐漸失去彈性、愈來愈硬,導致「血管年齡上升」,也提高高血壓、心肌梗塞與腦中風風險。對此,營養師點名「3飲品」每天喝1杯,可有助於維持血管健康,並延緩血管老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痛風別怪豆製品!醫點名「番茄、鵝肉」才是真地雷
全台約有百萬名痛風患者,許多人深信豆製品會使其發作。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這是一個長久以來的誤會,雖然黃豆本身的普林含量確實偏高,但研究顯示,大豆中的異黃酮具強力抗發炎作用,反而能降低痛風發作機率,「真正容易使其發作的,反而是番茄與鵝肉」。
聯合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坣娜肺腺癌辭世!中醫揭「肺部5大健康殺手」,教你「生活+飲食」保養秘訣
藝人坣娜於10月中旬辭世,其美籍猶太裔丈夫薛智偉於10月31日發表聲明證實噩耗,並透露坣娜因罹患肺腺癌離世的消息。薛智偉在聲明中回憶,坣娜於2021年演唱會後出現咳嗽症狀,卻因疫情期間就醫不便而延誤檢查,直到同年底才確診為第四期肺腺癌。坣娜的病逝消息曝光後,也引發社會對肺腺癌的關注。
姊妹淘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