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不婚不生經濟壓力是主因 「低薪高房價」成壓垮婚育夢最後稻草
台灣少子化危機持續惡化,勞動市場正面臨「低薪、高房價、低婚育」三重夾擊。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台灣不僅結婚年齡不斷延後、且越來越多選擇不婚。2024年,新生兒數更僅剩13.5萬人,創下史上最低。
房價與薪資的巨大落差,讓年輕世代不敢結婚、不敢生養。尤其2025年第一季台灣整體房價所得比高達10.24倍,成為壓垮許多年輕人婚育夢想的「最後一根稻草」。
「買房」成了婚姻生育結界 6成7年輕人因經濟壓力放棄生子
1111人力銀行針對單身族進行調查顯示,有40.5%單身族與家人同住、28.7%租屋、19.7%有購屋,但其中僅4.9%的人已付清。租屋族平均每月光是房租支出就高達1萬5603元,等同於月薪的三分之一。
當被問及「目前房價對購屋能力的影響」時,近半數(43.5%)的受訪者表達完全不可能買得起、29.7%幾乎無法負擔,僅5.9%自認能輕鬆購屋;超過六成(63.3%)受訪者表示,若父母能提供婚後住所,將更積極考慮結婚或生育。調查也顯示,37.6%受訪者認為薪水完全不夠支撐婚後生活、28.7%覺得不太夠,只有6.9%自認足夠;半數(50.4%)的人承認因「收入僅能養活自己」而選擇單身,更有高達67.3%坦言因經濟壓力放棄生小孩的念頭。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指出,數據顯示,房子已成為婚姻與生育之間的「結界」。對年輕人而言,不是沒有結婚意願,而是現實條件不允許。當買不起房、連租屋都吃緊時,婚育自然被迫延後。
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劉梅君表示,低薪與高居住成本,讓年輕人看不見未來。根據統計,目前未滿30歲的上班族月薪中位數3萬1537元,這樣的薪資恐怕影響年輕人結婚成家的意願。另外,房價高漲,讓年輕人的所得,都得耗在房貸,恐怕導致生活品質下降,更進一步影響結婚、生兒育女、休閒、學習進修、發展興趣等等更有價值的事物上,育兒是所有人的責任,應該加強相關的友善家庭制度與優化政策。
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指出,國內外已有許多文獻研究指出,當房價超過可負擔門檻或無法穩定居住時,青年結婚延後且生育率下降。建議青年安居政策中,應確保「買不起但至少要租的好」。而針對中階層對象,可思考提供另一種可負擔居住選擇--中間型住宅,比傳統租賃更穩定的居住安全感,以及比市場住宅更可負擔的進入門檻。
托育及就業政策催生聯盟研究員江佩芯表示,根據 2023年OECD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 研究指出,女性就業率與生育率的關係已由負轉正,也就是說,女性就業的穩定性是維持生育率的關鍵,由此可看出友善的職場和台灣的生育的相關性。另外,將「男性參與」納入核心的政策也是一個重要方法,並建議擴大育嬰留停適用至小孩8歲、每日減少1小時有薪工時,並做好友善職場配套措施。
經濟壓力成最大阻礙 6成8因加薪、房價跌提高婚育意願
調查顯示,目前單身族最大的經濟壓力來自日常開銷、房租/房貸以及孝親費。曾仲葳分析,台灣年輕世代面對的不是單一經濟挑戰,而是三重負擔——高物價、高房租與家庭照顧責任。許多人要同時養父母分擔家中經濟重擔、繳房租、還要維持生活品質,自然不敢輕易踏入婚姻與育兒。
針對「阻礙結婚的原因」,超過7成認為與經濟壓力有關,再來還包含不想被約束、找不到對象與不想伺候對方父母。在「不生育的原因」方面,更有高達88.1%直指經濟壓力是關鍵因素,其次為職場不友善(46.5%)與沒人帶小孩(45.5%)。
當問到政府應優先解決哪些問題以提升婚育率時,75.2%受訪者希望提高薪資水平、68.3%盼抑制房價、51.4%期待增加托育補助,同時鼓勵遠距工作、修法縮短工時與提供更多社區公托也是單身族認為能提高婚育率的有效手段。
曾仲葳認為,薪資與房價的落差,讓青年世代處於一種「工作再努力也追不上生活」的無力感。這不只是個人選擇,而是結構性困境。值得注意的是,68.3%受訪者表示若薪資提高或房價下跌,會增加結婚與生育意願,也顯示只要經濟環境改善,婚育並非無法逆轉。政府若能同步推動加薪、打房、增加托育補助,讓青年朋友看見希望,或許就能讓婚育率有所提升。
臺北大學社工系教授陳芬苓提到了國外的例子,瑞典於2012年就通過《工作場所性別平等法案》,要求擁有100名以上員工的雇主每年針對6項性別平等指標進行報告。其中第四項指標即為:推動帶薪育嬰假和工作場所的彈性。此指標認為,有效的彈性工作安排,可以支持工作場所性別平等,因為它可促進婦女勞動參與和分擔照顧責任。鄰近的日本,企業即使無空間發展托兒所,也會鼓勵發展小型的「職場保母」制度。在企業內規劃一間辦公室,聘請保母同時照顧少數員工孩童。
前臺大社會系教授、前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認為,少子女化已經是台灣無法迴避的挑戰,接下來若面臨學校招生不足,將導致教師失業校地荒廢周邊蕭條;此外高齡的社會,年金財務危機與醫療照顧也會加重;勞動力老化與減少,恐怕造成經濟衰退稅收減少;人口負成長加速也會導致市場緊縮,因此相關單位應該要正視問題的嚴重性。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素彎特別提到,少子化、低生育率是國安問題,光靠各部會自己的職掌無法完全解決,必須要從至高的國安層級思考,才能更通盤運用政策工具。另外,國民教育法規定15歲之前的青少年需受國民義務教育,勞基法也規定雇主不得僱用未滿15歲之人工作,政府提供15歲之前相關的養育補助,相信可以降低婦女因經濟因素不願意生育的問題。
除了經濟面外,調查也揭示職場文化對婚育的深層影響。46.5%受訪者認為職場不友善是少子化原因之一,尤其女性在升遷、留職停薪、彈性工時等議題上仍承受隱形壓力。曾仲葳強調,要讓年輕人敢結婚、敢生小孩,就必須讓職場更公平。當男性能夠勇敢地請育嬰假、企業願意提供彈性工時與托育資源,婚育才不再是女性的責任,而是家庭與社會的共同責任。
1111人力銀行總經理張篆楷呼籲,政府與企業可以攜手推動性平制度,將育兒支持納入企業ESG行動與永續報告書中,因為少子化不只是國安危機,同時也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指標。
(封面示意圖/翻攝Pixabay)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中古、預售價差幅度驚人 竹南、頭份暴增最多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預售屋因全新屋況、建築成本的推高、以及對未來房價上漲的預期,房價往往比中古屋來得高,但是近年中古屋與預售屋價差有逐漸擴大趨勢。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全台近5年數據,發現...
自立晚報 ・ 1 天前
今低溫探15度!雲圖驚見「台灣上空神秘X」 鄭明典:入夜再降溫
鄭明典今天在臉書曬出衛星雲圖,特別提到箭頭處「X」,指冷高壓逐漸出海,層雲逐漸出現空隙,陸地上的晴空區夜間會有輻射冷卻,冷空氣會沿地形低處流動,有些地方晚上還會降溫,「隨著冷空氣變薄,雲層高度下降,有些山頭突出雲層之上,一樣會有輻射冷卻,會帶來『山風』!」...
CTWANT ・ 1 天前
手插口袋送客惹議 日向陸抗議
日本官員金井正彰赴北京磋商後,陸方未經協調即公開走廊送別畫面,在網路掀起「日本官員被訓話」的討論,引發東京強烈不滿。官房長官木原稔19日證實已向陸方抗議,並反駁大陸宣稱「日本治安惡化」的說法。《朝日新聞》指出,陸方此舉顯示刻意以影像營造外交優勢,而日本輿論批評這是典型的「中國式宣傳」與「擺拍外交」。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撐不住了!中部建商結束13年營運 房子蓋一半慘遭法拍
在房市景氣持續走弱之際,部分中小建商因資金鏈緊縮紛紛退出市場。以台中、彰化地區為主要營運範圍的「豐裕景觀股份有限公司」便因財務狀況惡化宣布停業,其位於彰化縣竹塘鄉的一處透天建案雖仍未完工,近期也將以2604萬8千元底價進入法拍程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電力設備大缺貨 爆漲價潮⋯台電董座:一個變壓器要等24個月
台電董事長曾文生示警,近期電力設備缺貨又漲價,甚至交期長達五年。重電業界表示,全世界都在要貨,台電狂催搶重電設備,現在各大廠的產能都爆滿,大型重電設備缺貨恐成新常態。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年輕人不婚不生「嬰兒室冷清」! 專家警告:台灣進入生育恐慌期
台灣生育率持續下滑,根據最新內政部統計顯示,今年九月全台新生兒僅8600多人,比去年同期驟降二十七%,前九個月的出生總數也比去年少了1萬6000多人。專家分析,下降主因不只是「不想生」,更是主要生育年齡女性減少,從2015到2025年,三十至四十歲女性人口預估減少約兩成,意味即使政策鼓勵生育,出生數仍難回升,而台灣生育率持續下滑,正逐步進入「生育恐慌期」。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40歲後轉職怎麼選?別只看薪水,先學會這3件事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40歲後的轉職,不只是換工作,更是心態的修煉。一位外商高階主管分享了中年轉職的關鍵在於三件事:放下比較心、找到新節奏、持續創造價值。專注於自我成長與專業流動,才能在職場下半場走得穩、走得長遠。中年轉職的智慧:從光環到自我價值的轉換離開外商高階經理人的職位後,他才真正體會到:中年轉換跑道,不只是工作選擇的調整,更是一場心態的修煉。過去,他習慣帶著光鮮的職稱出入會議室,背後有團隊支援,有專人準備資料。如今,第一次自己提著電腦、拉著行李出國洽商,才發現原來過去那些「理所當然」的資源,如今都要靠自己一步步完成。初次獨立的狼狽與充實他回憶,有一次邊拉著行李邊找登機門,手上還在修改簡報,心裡不禁感嘆:「以前這種工作明明都有團隊分工,怎麼現在全包在我身上?」雖然狼狽,但這種全程自主的感覺,卻帶來久違的充實感——因為每一步,都是自己真正的選擇。中年轉職的三大心態智慧他總結出,中年轉職最重要的是心態調整,而非單純職位選擇,主要包括三個方向:放下比較心不再與昔日同儕的職稱、薪水對照。每個人的人生跑道不同,與其比較,不如專注自己能掌控的部分。找到新節奏外商的步調像高速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7 小時前
注意溫差!最猛冷空氣快走了 「這一天」高溫恐飆到30度
東北季風持續增強,全台有感降溫!今(19)日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高溫也僅20度。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冷空氣將持續影響至後日清晨,隨後氣溫將戲劇性回升,「這一天」將出現一週中的最高溫,飆到30度,體感如同夏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北海道大雪!台灣夫妻登日媒封面 「包成羊咩咩」萌翻全場
日本寒流來襲,北海道小樽天氣急凍大飄雪,一對台灣觀光客因全身包緊緊、宛如「羊咩咩」的可愛造型受日媒採訪爆紅;寒流下的小樽天氣、積雪狀況與觀光客反應全被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0 小時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天琴」恐生成!最新路徑曝光
[FTNN新聞網]記者鄧宇婷/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全台今(21)日清晨依舊帶著微涼寒意,多處低溫落在17~19度,部分地區更是再低一些。白天雖稍有回溫,...
FTNN新聞網 ・ 2 小時前
中職/黃子鵬5年大約加盟雄鷹 桃猿連3年留不住人上演「全猿逃走中」
黃子鵬在21日正式和台鋼雄鷹簽下合約,以5年6600萬的大約正式加盟,成為雄鷹隊史首位加入的自由球員,這也代表桃猿連續3個賽季都留不住自由球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中客力挺「禁日旅遊令」!日網驚曝「車站1奇景」嗨了
國際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既定路線,先前拋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強硬說法,展現出力挺台灣的明確立場。此舉讓中國外交部大為不滿,14日緊急發出聲明,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消息一出大批中國旅客紛紛取消、改期機票,避免赴日旅遊。沒想到,近日就有日本網友曬出街景照片,只見本該忙碌的車站前卻空蕩蕩,空氣相當冷清,引起原PO驚嘆,好奇表示「中國人都消失了嗎?」,貼文曝光後掀起一陣熱議。
民視 ・ 7 小時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專家揭「天琴」侵台機率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21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冷空氣逐漸減弱,但早晚仍會感受涼冷,清晨各地低溫約17度至19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早晚請注意保暖,白天高溫北部及宜蘭約22度、23度,花東約24、25度,中南部約26度、27度,感受舒適,然而儘管進入到11月份,仍有颱風持續生成,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下週一至週二(24日至25日)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但對台灣天氣應無影響。
民視 ・ 4 小時前
中國人真的從日本消失!日本網友叫好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相關言論激起中國不滿,祭出多種反制措施包括呼籲民眾別去日本旅遊,航空公司機票、日本飯店乃至郵輪均傳出退訂、行程取消潮。不過,有日本網友對此歡呼叫好...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驚!瓷杯塞爆菊花 大叔3天難解便「破肚開腸」取出
台中市一名已婚中年男子腹脹三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到醫院求診,經過X光檢查,醫師驚見患者的肛門竟然塞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子全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缺血也造成壞死,只好全身麻醉「開腸破肚」將杯子取出,他很怕被家人知情,強調「不知道杯子怎麼塞進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話時代人物/「最美檢察官」暢談蛻變歷程 愛妻認了:曾心生厭惡
鄭弘儀主持的談話節目《話時代人物》邀請到「最美檢察官」陳漢章,分享他從男生轉換為女生的心路歷程、如何勇敢活出自我,同時也訪問到了陳漢章的老婆雪兒,她為何可以接受丈夫的轉變,以及如何處理雙方關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子瑜帶TWICE登高雄!玉澤演暖喊「歡迎來台」網笑:比台灣人還台
不僅大批粉絲爭相接機外,目前正在台中拍戲的男神玉澤演也在IG曬出他拍下TWICE來台的新聞畫面,寫下:「歡迎來到台灣」,引來網友笑翻:「玉澤演比我還像台灣人」、「連男神都歡迎子瑜回台」。記者林汝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