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與「習特會」:元首「場邊會面」頻頻上演,是否能收穫更多實質成果?
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三(10月29日)已抵達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舉辦地韓國慶州,計劃週四在距離當地一個多小時車程的釜山會面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這將是特朗普開展第二任期以來,兩國領導人的首次面對面會晤。
這次雙邊會談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舉行,屬於一次「場邊會面」——自2014年習近平上任以來,中美元首有8次類似會晤均在多邊峰會期間舉行。
BBC中文訪問學者,分析元首的「場邊會面」為何越來越多?它和正式峰會又有何不同?
何謂「場邊會面」?
一般來說,兩國領導人會面可分幾種形式。
第一種是領導人出訪,當中以國事訪問(state visit)為最高級別的外交交往形式。場面壯大,禮賓安排嚴格,會鳴禮炮、舉行晚宴。兩國元首在訪問時間內,除了就關心議題交換意見外,也會有特別的活動安排——像奧巴馬在任期間訪華時,就曾經登過長城、逛故宫。特朗普2017年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習近平關閉故宮接待了他。
第二種會面是雙邊峰會(summit meeting)。兩國領導人為解決重大議題而召開,事前會先準備議程、討論的框架,會面時間一般不會太長。近年來,這些元首的雙邊峰會大多在大型的多邊會議和論壇舉行期間安排,又稱為「場邊會面」(sideline meeting)。
美國大西洋理事會中國研究員宋文笛向BBC中文解釋,在第三地舉行大型會議時進行的場邊會議,一方面可以大幅減少組織國宴、21響禮炮等活動的後勤成本,同時也降低了正式會晤的政治成本。
「對於兩個敵對關係的國家來說,如果一方決定給予另一方國事訪問的榮譽,可能會引發國內民族主義的強烈反對;或者,對方可能會覺得進行非正式訪問(而不是國事訪問)會丟面子,令人難堪。」
最近一次,習近平以國事訪問到訪美國,已經要追溯到2015年奧巴馬執政時期;美國元首訪華則也要回溯到2017年,當年特朗普獲中方超規格接待,將其稱為「國事訪問+」。但之後中美爆發貿易戰,雙方關係轉差,未有再進行「國事訪問」級別互訪。而自2018年開始,中美雙方的會談均在G20峰會及APEC舉辦期間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除正式會談外,元首間還有一種「非正式會面」。領導人在會議場地「相遇」,然後短暫交流數分鐘。有些會面被稱為「走廊外交」,視為兩國緩解緊張關係的手段。
比如,2010年中日爆發釣魚台風波後,時任中國總理溫家寶與日本首相菅直人在比利時亞歐會議間「偶然」相遇,交談了25分鐘。2012年,日韓同為島嶼主權問題關係緊張,當年APEC峰會結束後,兩國元首也在場外站著交流5分鐘。
「有時候,一些議題太敏感,且雙方都沒有形成一個最終的立場時,舉行非正式會談就很有必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阮宗澤曾指出,非正式會談較靈活,不僅除去「繁文縟節」,可以在開會的間隙中「見縫插針」地舉行,雙方也可只就階段性的想法進行交流。
「場邊會面」更易達成實質性結果?
外界有聲音認為,一般大型的多邊峰會達到的實質結果不大,主舞台外的會談更值得關注。美國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曾援引專家分析,在高峰會期間舉行的雙邊會談,有時能夠促成重要的國際協議。
若回顧中美元首早年的場邊會談,確實發現不少「成果」達成。比如2022年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美關係急速轉差。11月,習近平與拜登在巴厘島舉行的G20峰會上會晤。當時雙方重申對台灣問題、兩國競爭及俄烏問題的共識。
牛津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傅若詩(Rosemary Foot)曾形容,「這似乎是一次富有成效的會議」。
之後「習拜會」也分別在2023及2024年的APEC峰會期間進行,雙方同意恢復高層的軍事對話和領導直接通話,也同意攜手應對芬太尼問題。
相隔六年再舉行「習特會」,稀土、美國農產品、芬太尼及TikTok協議料成為會談的重點。
但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學副教授莊嘉穎認為,中美未必會達成很大成果。在他看來,APEC只是一個「偶然」的時間點和平台讓雙方會談,中美或有局部性的調整,但根本的競爭關係不會改變。
其中一個主要因素是兩人的風格。莊嘉穎指出,特朗普經常不按常理出牌,「談判以後,似乎有些他又會反悔,讓對方有點措手不及」。面對不可預測的特朗普,習近平以強力姿態反擊,「在這樣子的條件下,美中雙邊的領導即便是見面,也未必保證說會有很明顯的進展」。
宋文笛也認為,「習特會」不會達成任何中美「大協議」,包括外界關注的台灣問題。「充其量,它只會是一份臨時的、部分的合作備忘錄(MOU),為雙方爭取更多時間解決問題。」
此前,《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北京或要白宮公開明確「反對台灣獨立」而非「不支持台灣獨立」,以此作為交換美中貿易協議的條件,為「一個中國」原則定錨。
宋文笛說,要達成如此複雜的「大妥協」需要中美極高的政治信任。「而這根本不存在——在奉行交易主義的美國政府領導下,這種信任也不太可能實現。」
「拿台灣做交易讓步,美國能換到什麼同等價值的東西?」宋文笛提到,特朗普政府或將針對中國履行2020年貿易協定情況(301條款)啟動調查——這是一個例證,特朗普政府不認為中國是一個「善意且信守承諾」的國家。
不過,中美代表日前在馬來西亞結束第五輪經貿磋商後,特朗普表示預計會與習近平「進行一次成功的協商」,又透露「可能取消」對中國調查。
特朗普會正式訪華?
據韓國媒體《東亞日報》引述政府消息指,這次「習特會」將在釜山金海國際機場舉行。中美本週也先後官宣了這一會面場地安排。
特朗普曾稱與習近平將有一場「相當長的會談」,但韓國國家安保室長魏聖洛表示,因為會面在第三國地帶、多邊舞台上進行,「不會花很長時間進行協商」。
特朗普此前又表示已經收到訪華的邀請,時間「基本確定」在明年年初前往。據報他甚至說「我想對中國好一點」。
如果事成,這將是中美兩國領導人相隔八年的第一次正式訪問。中國外交部昨日回應,目前沒有可以發布的消息。
《華爾街日報》有分析稱,此次「習特會」將達成的協議帶有「休戰」性質、定下未來兩國高層互訪的框架,同時對兩國也有象徵意義——特朗普可以表明他是按照自己的條件,將北京拉回談判桌。
對習近平而言,如果特朗普訪華成行,也能向民眾展示「就連美國總統也想來中國」。文章寫道,在國內經濟持續不確定的時期,這樣的排場將成為「厚重的政治禮物」,習近平得以進一步提升自己作全球政治家的形象。
其他人也在看

不發賀電到握手!習近平原不想跟高市早苗會談 見這1事態度180度大變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昨日在南韓出席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領袖峰會期間,與台灣領袖代表林信義會晤,並連續兩天於社群平台發布兩人合照與會談內容,卻引發中國外交部強烈抗議。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透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高市相當鄙視,也不想安排日中元首會談,見到日前美國總統川普與高市極度友好的互動後,態度大轉變,主動促成會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不滿鄭麗文新任主席「話太多」內開砲不忍了 蔡正元猛轟:嘴巴那麼大幹什麼
[FTNN新聞網]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曾任立委以及名嘴的新任國民主席鄭麗文近來仍不改大砲風格,對國防預算、內總統人選等重大時事與內事務仍大鳴大放評...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F-16V戰機0交付讓賴政府再上國際版面! 林士峰曝求償無門
據《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報導,2019年台灣向美國採購的66架F-16V型戰機,總價值2472億元,原定陸續交機,至2026年第四季全部交付完畢,但美方至今1架都未交。此外,美國積欠台灣的軍售裝備總額已經高達6572億元還沒交貨。「藥師林士峰」批評,「賴清德政府再度躍上國際版面」。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分析馬英九為何落淚 黃暐瀚:鄭麗文選總統機率超過盧秀燕
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昨(1日)正式在全代會交接下上任,她在台上致詞,讓台下前總統馬英九激動到幾度落淚。昨晚媒體人黃暐瀚就在節目上談到這現象,他認為,馬英九在鄭身上看見他的九二共識政治路線被延續,燃起他的期待,黃暐瀚還斷言,以目前狀況來看,鄭麗文成為2028候選人機率高過台中市長盧秀燕,約超過5成。
鏡新聞 ・ 1 天前
鄭麗文稱國防預算太多!蔡正元怒嗆「大嘴巴」 蕭旭岑:他在激勵國民
國民主席鄭麗文近日接受《德國之聲》專訪,直指國防預算超過3%的GDP已經「太多了」,若兩岸和解就不需要把錢投資在軍備上,引發前立委蔡正元痛批「嘴巴那麼大幹什麼?」對此,國民副主席蕭旭岑今(3日)表示,蔡正元的本意在激勵鄭麗文與國民,「抗中保台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大家應該思考兩岸穩定與台灣安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鄭麗文稱「普丁不是獨裁者」歐洲駐台機構炸鍋「未來不會和國民中央互動」!賴寇蒂酸:奔向懸崖沒煞車
知情人士感嘆,過去光是邀請俄羅斯代表來酒會,歐洲盟友就氣成那樣,更何況鄭麗文還說「普丁並不是獨裁者」...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反烏托邦式的假和平論述 鄭麗文的真正目的
[FTNN新聞網]文/楊晶晶(資深記者、政論節目主持人、台大法學博士)新任國民主席鄭麗文接受《德國之聲》專訪中一番無稽之語「普丁不是獨裁者」,成功占領...
FTNN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侯友宜迎政壇句點?他曝「說再見之日」
[NOWnews今日新聞]2026地方大選腳步逼近,新北市長選戰提前升溫,國民將派誰出征,成為政壇的話題焦點,至於現任市長侯友宜,在歷經總統大選吞敗仗後回歸市政,任期也將於明年屆滿,針對其卸任後的動...
今日新聞NOWNEWS ・ 10 小時前
林岱樺涉貪執意初選! 周玉蔻:民進2026恐面臨大屠殺級崩盤慘劇
[Newtalk新聞] 民進立委林岱樺涉嫌詐領助理費1496餘萬,遭檢方依貪污治罪條例等罪起訴,但她仍執意參與高雄市長初選,為綠營選情帶來變數。民進正國會掌門人、外交部長林佳龍等派系公職發文表態力挺林岱樺參選,引起反彈聲浪。資深媒體人周玉蔻直言,若民進持續迴避處理林岱樺的停權問題,2026地方選舉恐面臨「大屠殺級」的崩盤慘劇。 周玉蔻今(2)天稍早在臉書發文寫道,民進廉政會若是繼續「鄉愿」、不處理林岱樺涉貪遭起訴的停權問題,且初選民調又不排除藍營樣本,勢必讓藍營有機可乘、集中力量挺林岱樺。她警告接下來的發展,民進迎來的將會是2026被大屠殺、高雄失去政權,屏東台南危險,以及其他地方無法翻盤的崩潰最悲慘結果。 周玉蔻指出,首先林岱樺初選獲勝並依制度提名參選高雄市長,提名並登記參選後,一旦在選舉投票日前被一審宣判,將無法更換候選人,國民可藉此加足馬力攻擊民進「護貪」。屆時「正國會的全台議員候選人陷入啞吧困境,林佳龍再度成為笑話,火勢蔓延,最近這幾天公然肯定林佳龍有情有義的媒體人偷偷大笑⋯⋯」。 周玉蔻續指,若事態延燒,綠營支持者可能全面抵制、拒絕投票,全台效應渲染,2026
新頭殼 ・ 1 天前
鄭麗文上任 藍委盼提好2028不分區立委名單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正式上任,對於未來四年中央期望,國民立委有深深感觸。有位不願具名的藍委表示,「最大盼望就是2028年不分區立委提名,要知人善任」,這屆團空前團結,...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林岱樺積極爭取提名 周玉蔻曝民進最慘劇本:2026選舉全面崩潰
民進高雄市長初選競爭激烈,立委林岱樺涉詐領助理費遭起訴,但廉政會三次會議均未做成處分決議,林岱樺仍積極爭取提名,話題不斷;資深媒體人周玉蔻今(2)天直言,民進準備迎接2026地方選舉遭到大屠殺,全面崩潰、最慘烈的劇本了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彰化百里侯戰/拚藍天變綠地!綠內戰白熱化 藍謝家選不選陷兩難
佈局2026選戰,民進力拚彰化縣藍天變綠地,內有4人正卡位拚提名,檯面下動作頻頻,各陣營互放耳語,近日立委黃秀芳、彰化市前市長邱建富相繼成立競選辦公室,引爆戰火;國民則陷入謝家、縣府系統與地方派系角力,白營也虎視眈眈,彰化選情撲朔迷離,成為2026藍綠白三方現階段最膠著的戰場。
太報 ・ 1 天前
賴清德北市「滿手好牌」 張景森喊非綠人選:比蔣萬安強的逾百人
行政院前政務委員張景森今(2日)表示,民進台北市長人選應該推出一位淺藍、淺綠與白都能接受的人選,但不一定非得是民進籍。檯面上大家推薦的人不精彩、沒爆發力,帶不動士氣,也捲不起風潮。他認為,比台北市長蔣萬安強的超過100個。單單民進主席賴清德民間友人或內閣就有滿手好牌。
太報 ・ 1 天前
選戰傷痕、路線偏鋒:鄭麗文時代到來面臨三大難題
[FTNN新聞網]記者方炳超/特稿終於,國民改朝換代的大戲落幕。鄭麗文在昨(1)日正式接任國民主席,但國民人的擔憂恐怕才正要開始:能否團結、能否重新...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美官員缺席林佳龍設宴?外交部:錯誤訊息
[Newtalk新聞] 在川習會前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一篇名為〈台灣擔憂美國對台灣的支持在川普與習近平會晤前出現動搖〉的文章指出,外交部長林佳龍曾在紐約設宴,原本預計出席的多位美國政府高層官員卻臨時未現身。美方透露缺席只是行程過於緊湊所致,不過這仍然讓台灣方面感到挫折,引起外交焦慮。 文章指出,外交部長林佳龍曾在紐約高級餐廳Le Bernardin 與多位政要舉行一場聯合國大會期間的場邊聚會。據一名與會者透露,原本預計出席的多位美國政府高層官員卻臨時未現身。儘管美方透過中間人表示,缺席只是行程過於緊湊所致,仍讓台灣方面感到挫折與失落。 文章也說到,消息人士指出,台灣目前正積極重新評估如何爭取川普政府的支持。在華府與北京的雙重壓力下,總統賴清德承諾將在 2026 年前把國防支出提高至 GDP 的 3.32%,並在 2030 年前進一步提升至 5%。 不過綜合消息報導,也有一些行動正在進行或被考慮中。其中一個選項是召回駐美代表俞大㵢(Alexander Yui),改由一位更具政治手腕的外交官接任。有前川普政府官員批評現任職業外交官「缺乏影響力」,無法有效與美方互動,儘管仍獲得
新頭殼 ・ 1 天前
若台灣軍費拉到GDP 5%... 徐巧芯回擊「怕您不會算」給答案
國民主席鄭麗文日前受訪時表示,自己未放棄以武力保衛台灣,但質疑「全世界有哪個國家願意把GDP 5%投入國防?」此言一出引發討論,不少網友指出俄羅斯、以色列等國的軍費比例都超過5%。對此,國民立委徐巧芯昨(2)日在社群平台上表示,強調若台灣真的把國防開支拉至GDP 5%,「勢必會擠壓其他重要預算」。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吳怡農能贏蔣萬安?許美華曝選戰難題:他有勇氣要給掌聲
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10月31日向民進中央部遞交台北市長參選意願書,正式爭取民進的提名,盼能力戰現任市長蔣萬安,不過有部分綠營支持者意見相左。科技專家許美華談到綠營在台北市的難題,大讚吳怡農有勇氣要給掌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鄭麗文就任主席 中國官媒央視罕見採訪國民全代會
國民1日舉行第22屆全代會,主席朱立倫與新任主席鄭麗文進行交接儀式。過去朱立倫時期未有中國媒體採訪全代會,但路線傾中又從涉中國介選疑雲的鄭麗文一上任,竟吸引中國官媒中國中央電視台(央視)、中國新聞社(中新社)等媒體罕見前來採訪。這次國民主席選舉有6名候選人,競爭激烈,傳出中國介選疑雲,前中廣董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林岱樺岡山造勢湧3萬人到場相挺 游盈隆:她為綠營初選投下「超級變數」
有意參選2026年高雄市長的民進立委林岱樺昨晚(1日)於岡山河堤公園舉辦首場造勢活動,雖然原本要到場助陣的多名正國會民代臨時缺席,但現場人潮依舊不減,主辦單位仍喊破現場突破3萬人。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在臉書發文表示,這場晚會堪稱近1、2年來高雄最成功的一場群眾造勢活動,就在今夜,林岱樺已經為民進高雄市長初選投下一個超級變數。
鏡報 ・ 1 天前
鄭麗文掌藍營/親中論述必衝擊地方選舉 內基層醞釀抗爭
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走馬上任,因其在主席選舉中不乏展現親中言論,也引發藍營內部擔憂,2026年地方九合一大選選情恐因此受到衝擊。據《鏡報》掌握,鄭麗文接掌國民後,就有地方立委直言「明年選舉恐怕不樂觀」,更有地方基層員醞釀抗爭;接下來就看鄭麗文上任後如何調整路線,淡化政治、強化民生,否則中間選民不買單,對潛在縣市首長參選人而言也是相當為難。
鏡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