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指數再飆今年新高! 6檔海外生技醫療基金「今年來報酬達雙位數」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聯準會官員鴿派言論、提高市場降息預期,帶動美股主要指數恢復反彈,追蹤生技醫療板塊的NBI指數,25日創今年以來新高,指數衝上5,763.13點,今年以來大漲33.70%,帶旺海外生技醫療基金績效強彈,表現最好的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年初迄今績效上揚逾2成最高,安聯、富蘭克林華美、凱基、PGIM保德信、野村等5檔,今年來也有兩位數報酬。
根據Lipper統計,今年以來至11/26止,NBI指數大漲33.70%,連同追蹤全球醫療保健產業的MSCI世界醫療保健指數,今年到11/25也上漲近15%,顯示2025年美股產業表現,並非科技股一枝獨秀,生技醫療產業也脫穎而出,同步帶旺9檔海外生技醫療基金,今年以來績效表現齊揚,包括1個月、3個月、6個月及年初以來,各期間都維持正報酬,其中,又以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今年以來大漲20.32%表現最佳,至於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凱基醫院及長照產業與PGIM保德信全球醫療生化,也都有兩位數以上的表現。
法人表示,近期市場多空訊息交錯,股市高檔震盪,雖市場傳出,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塞特,被視為下任聯準會主席熱門人選,帶動10年期殖利率跌破4%、12月降息預期升高達85%,有利於提升風險資產偏好,但機構法人看2026年美股展望,仍以審慎樂觀為主軸,資產配置鎖定成長與防禦產業並重,除AI科技股繼續獨領風騷外,生技醫療類股後勁亦不可小覷。
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經理人歐陽禎儀表示,11月以來NBI及MSCI世界醫療指數雙雙上漲,尤其是MSCI世界醫療指數漲幅9.20%領先NBI的7.39%,顯示11月份全球醫療類股迎來重大股價催化劑,包括美國政府與禮來、諾和諾德達成最新 GLP-1 協議,因過去市場最擔心 GLP-1 大幅降價,政府正式給出減重藥的價格路徑後,市場疑慮大幅下降。
另外,先前困擾醫藥政策的MFN(最惠國)藥價風險,已快速淡化;FDA 加速修訂罕見疾病治療的快速通道與審批政策,也開始幫助小型生技公司降低臨床試驗與審批障礙,有效改善整體生技醫療產業明年前景、並提振市場投資人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生技醫療類股儘管今年以來股價波段漲幅強勁,但從整體產業平均本益比來看,現階段仍屬價值窪地,包括大型製藥股平均本益比,相對於美股S&P500指數,至少仍有7%的估值折價需收斂。
展望2026年,新光全球生技醫療基金投資團隊看好心臟病學創新藥及療法,即進入新黃金時代,除心血管市場將成為 2026年生技藥廠的核心主力產品外,加上醫療政策風險逐步解除,使美國大型製藥股在今年甚至到明年,基本面出現估值修復契機,股價有望重新回歸合理估值表現。
投資建議上,則可優先布局具有明確催化劑或產品線突破的領導企業,而具備強勁成長催化劑的重點生醫標的股,包括現階段仍被市場低估的心肌病治療市場機會、HIV預防注射劑、減重藥和心血管藥物、阿茲海默症早期治療領域藥等,都具備中長期投資價值。
投資專家表示,產品線越齊全的中大型新藥股,將繼續成為2026年生技醫療產業投資亮點,至於中小型醫藥股,預估在2026年聯準會降息、生醫產業併購題材帶動下,股價也有機會回溫,建議投資人想追求美股穩健投資,可以選擇全球生技醫療基金,透過投資團隊主動選股,精挑成長潛力強勁、估值合理低估的優質企業,掌握中長期波段報酬表現,或定期定額作中長期投資,分散風險並穩健補捉成長契機。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川普準備簽署法案!史上最長政府停擺「最快今早」落幕
台積電、挪威基金押注金融債 降息啟動「00986B」瞄準商機拚11月掛牌
Fed降息開啟寬鬆周期!美債市Q3已吸金744億美元 法人:長天期投資級債後市可期
其他人也在看
AI助攻 亞洲科技基金閃光
隨著關稅疑慮逐漸消退、全球主要央行維持資金寬鬆,科技股成為今年市場資金追逐焦點,尤其亞股科技板塊今年在AI題材帶動下表現亮眼。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分類中的亞洲區域股票基金,年初至今,平均報酬率普遍落在24%~40%之間,領先群包含第一金亞洲科技、統一新亞洲科技能源、凱基台商天下、復華亞太神龍科技基金等,今年報酬率皆達到30%以上。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台股中小型、股票基金 逆勢紅
台股近月受AI泡沫化疑慮等消息面衝擊,上演多空交戰戲碼,導致大盤報酬由紅翻黑,但主動式操作的台股中小型及一般股票型基金逆勢收紅,績效在各類型中分居冠亞軍,表現突出,據理柏資訊統計,近一個月,台股中小型、一般股票型基金漲幅分別為3.7%、2.7%,領先科技類、上櫃股票型的2.5%、-2.9%。
工商時報 ・ 1 天前南向資金流入 港股科技ETF火熱
儘管近期全球市場受到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策動向,以及中美科技角力等不確定因素干擾,但陸資對「港股科技類資產」的熱情卻不見消退。Wind統計,截至21日,主要由大陸投資人交易的「港股科技類ETF」近一個月合計湧入人民幣(下同)983.14億元,顯示資金趁港股回檔時積極布局。
工商時報 ・ 1 天前銓敘部:退撫基金淨額破兆 投報率近5年平均9.36%
(中央社記者高華謙台北26日電)公教人員年金改革議題再受關注。銓敘部長施能傑今天說,退撫基金投資報酬率近5年平均9.36%,比當初希望達成的目標還高;且退撫基金淨額已達新台幣約1兆1600億,年改繼續走完4年,一定能讓淨值繼續增加。
中央社 ・ 1 天前停砍公教年金…退撫基金「再」提前四年破產 考試院長:洞會變得更大
在野陣營聯手停砍公教年金。考試院院長周弘憲26日表示,此舉等於是對年金改革踩剎車,不但退撫基金挹注款、投資收益都會減少,...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台北股市》外資26日買超股:南亞科、元大金、凱基金
【時報-台北電】台股26日加權指數收27409.54點,漲497.37點或1.85%,總成交值5235.32億元。三大法人買超227.42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24.23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120.22億元及賣超17.03億元。 外資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1檔電子股、6檔金融股及3檔傳產股;依股價分,1檔百元股、2檔中價位股及7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8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南亞科(2408),買超2萬4803張,元大金(2885)、凱基金(2883)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萬3514張及買超1萬3290張。第四及第五名為兆豐金(2886)、大成鋼(2027),其他依序為永豐金(2890)、萬海(2615)、國泰金(2882)、玉山金(2884)及寶成(9904)。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南亞科(2408)33.86億元、萬海(2615)8.76億元、國泰金(2882)6.64億元。 ●外資26日買超前十名: 1.南亞科(2408)收136.50元,跌7.00元或4.88%,成交量16.56萬張,外資買超2萬4803張、估33.86億元,由前一交易日賣超1萬4537
時報資訊 ・ 1 天前
9檔海外生技醫療基金 2026展望後勁強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聯準會官員鴿派言論、提高市場降息預期,帶動美股主要指數恢復反彈,追蹤生技醫療板塊的NBI指數,昨(25)日創今年以來新高,指數衝上5763.13點,今年以來大漲33.70%,帶旺...
自立晚報 ・ 1 天前《基金》定期定額洗牌 盤點新銳人氣高股息ETF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根據投信投顧公會10月最新資料,8檔高股息ETF定期定額高股息的戶數超過1萬戶以上,且今年以來整體高股息ETF定期定額扣款戶成長9%。不過,幾檔大型高人氣的高股息ETF近6個月買氣下滑,影響所及,近6個月整體高股息ETF的定期定額戶數反倒呈現衰退1.79%。 進一步觀察8檔定期定額戶數破萬的高股息ETF半年來定期定額戶數增減變化,發現減少的有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00940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29復華台灣科技優息等大型高股息ETF。其中,定期定額戶數衰退較多的00915凱基優選高股息30,今年以來扣款戶減少逾3成。數據顯示,儘管00878國泰永續高股息與00713元大台灣高息低波兩檔ETF年初以來定期定額戶數微幅成長,近6個月統計數據則顯示定期定額戶數轉為明顯下滑。 至於年初以來定期定額扣款人數持續明顯成長的高股息ETF共3檔,分別是00918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以及0056元大高股息。其中00918今年定期定額戶數成長顯著,由年初的5725戶起步,到10月底定期定額人數突破萬戶大關,今年以來成長幅度高達78.3%,追趕速度
時報資訊 ・ 23 小時前ETF市場-台灣ETF市場持續茁壯 資產與證券服務提供商角色更形重要
隨著台灣ETF市場日益壯大,國際資產管理公司近年來在台灣ETF市場中變得愈趨活躍,且在市場蓬勃發展之下,同時具備在地和國際化能力的證券與資本服務提供商,能讓這些國際資產管理公司在作為ETF發行機構時更加受益。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字節跳動退出遊戲市場?沐瞳科技傳被拋售 沙國基金搶買
根據《彭博》周三 (26 日) 援引知情人士消息報導,TikTok 母公司字節跳動正在洽談出售旗下遊戲工作室上海沐瞳科技 (Moonton Technology),買方為沙烏地阿拉伯主權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 旗下的 Savvy
鉅亨網 ・ 1 天前Gemini 3助威 含谷ETF聚光
Google推出最新AI模型Gemini 3一戰封神、廣受好評,其母公司Alphabet股價衝上318美元、市值強勢叩關4兆美元大關,重奪全球市值探花寶座。Gemini 3帶動Alphabet股價上演慶祝行情,含「谷」ETF也同步聚光。
工商時報 ・ 1 天前《基金》高息ETF 定期定額存股族青睞
【時報-台北電】定期定額存股族的新歡出爐,據投信投顧公會10月最新數據,共有八檔高股息ETF定期定額高股息的戶數超過1萬戶以上,今年以來整體高股息ETF定期定額扣款戶成長9%。 統計顯示,定期定額扣款人數持續成長的高股息ETF共有三檔,分別是大華優利高填息30(00918)、群益台灣精選高息(00919)和元大高股息(0056)。其中00918今年定期定額戶數成長最顯著,由年初的5,725戶起步,到10月底定期定額人數已突破萬戶大關,今年以來成長幅度高達78.3%,成長率居冠。 法人分析,隨投資人對投資觀念的提升,當前市場資金選擇高股息ETF時,不再只是「單看殖利率」,而是進階追求「具成長力的高股息」標的,00918能夠吸引高股息ETF投資人目光,主要還是與其強力填息動能有關。方能在報酬表現以及投資人的投入上雙雙亮眼,更在成立不到三年內含息報酬率就突破100%,成五大季配高股息ETF中最快,展現高股息ETF中少見的成長爆發力,且將於12月中除息,這次是否能像前兩季一樣持續展現有利的填息動能,也一樣受到市場關注。 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經理人謝明志表示,高息型ETF成份股波
時報資訊 ・ 23 小時前《台北股市》三大法人26日買超股:南亞科、永豐金、凱基金
【時報-台北電】台股26日加權指數收27409.54點,漲497.37點或1.85%,總成交值5235.32億元。三大法人買超227.42億元,其中外資買超124.23億元,投信、自營商分別買超120.22億元及賣超17.03億元。 三大法人買超前十大個股,依類別分,3檔電子股、3檔金融股及4檔傳產股;依股價分,3檔百元股、1檔中價位股及6檔銅板股;買超張數方面,7檔買超上萬張,榜首為南亞科(2408),買超2萬1918張,永豐金(2890)、凱基金(2883)名列二、三名,分別買超1萬7917張及買超1萬4556張。第四及第五名為鴻海(2317)、大成鋼(2027),其他依序為萬海(2615)、寶成(9904)、緯創(3231)、中鼎(9933)及玉山金(2884)。 至於前十大個股中買超金額前三大,則為南亞科(2408)29.92億元、鴻海(2317)29.15億元、緯創(3231)12.76億元。 ●三大法人26日買超前十名: 1.南亞科(2408)收136.50元,跌7.00元或4.88%,成交量16.56萬張,三大法人買超2萬1918張、估29.92億元,由前一交易日賣超1萬
時報資訊 ・ 1 天前《基金》挑選市值前150大 00991A打造台灣新50強
【時報-台北電】近日AI概念股再度點火,帶動大盤止穩反彈,重返2萬7大關。復華投信表示,AI時代台股越來越強,身處重要地位的台廠供應鏈隨產業蓬勃發展,持續孕育明日之星誕生,台股市值型ETF投資也要與時俱進,才能提前卡位下一批台股王者,進一步提升投資勝率。 為此,復華投信首檔進軍主動式ETF力作─復華台灣未來50主動式ETF基金(簡稱「主動復華未來50」,00991A),將藉由近百人研究團隊前瞻產業趨勢,透過主動選股與提前產業布局,打造台灣新50強,提供台股投資人同步參與台灣未來主要經濟成長動力與產業投資機會,預計12月3日起展開募集。 復華台灣未來50主動式ETF經理人呂宏宇表示,該ETF成分股布局跳脫傳統市值型ETF框架,不只看市值更重視未來產業成長潛力,因此將選股池擴大至市值前150大,並藉由雙軌篩選,從市值前50大汰弱留強,避免出現「跟跌緩漲」現象;再從市值前51~150大挖掘黑馬股,提前卡位AI及相關新興產業的隱形冠軍,追求更好的投資報酬機會。 CMoney統計(截至2025年9月30日),自2017年以來,每三年各市值股票還原權息後累積報酬率顯示,市值前51~150大股票累積
時報資訊 ・ 1 天前印股戰新高 印度基金有潛利
受印美貿易協商取得進展、企業獲利好轉、外資轉向回補等因素驅動下,近期印度股市表現回神,可望挑戰歷史高點85,836.12點,連帶投信發行印股基金近期也是表現不俗,統計自第四季以來,印度相關股票基金漲幅都在5%以上。
工商時報 ・ 1 天前《基金》12月ETF除息秀 九檔揭序幕
【時報-台北電】時序即將進入今年最後一個月,壓軸一波的九檔ETF除息潮也將於下周揭開序幕,選在年底前後進行最後一次除息,本次發息日落在12月24日至2026年1月6日之間,合計將配發約12.1億元現金股息,全體受益人中約有92萬人將可在歲末年終前後領到現金紅包,再添一波「年終增溫」行情。 首波除息名單中,股票型ETF占三檔,群益科技高息成長(00946)、統一台灣高息動能(00939)、元大台灣價值高息(00940)單月殖利率分別為0.6%、0.52%、0.49%,00946、00939維持每受益權單位預估配發金額0.058元、0.072元,其中,00940則每受益權單位預估配發金額至0.045元。 債市方面,群益優選非投等債(00953B)單月殖利率有0.63%表現居前,每受益權單位預估配發0.061元,此外,大華投等美債15Y+(00959B)、群益ESG投等債0-5(00985B)、統一ESG投等債15+(00966B)、新光BBB投等債20+(00970B)、凱基A級公司債(00950B)等本次單月殖利率也皆有0.47%~0.44%。 00959B經理人郭修誠表示,當前就業市場
時報資訊 ・ 1 天前高息ETF 定期定額存股族青睞
定期定額存股族的新歡出爐,據投信投顧公會10月最新數據,共有八檔高股息ETF定期定額高股息的戶數超過1萬戶以上,今年以來整體高股息ETF定期定額扣款戶成長9%。
工商時報 ・ 1 天前《基金》分割題材+科技股點火 0052行情續熱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小台積」富邦科技(0052)完成分割26日恢復交易帶量上漲,成交量爆出26.8萬張天量,創2006年8月28日成立以來最高紀錄,成交金額衝上95.04億元,同樣刷新歷史新高,是0052成立以來表現最強的一天。今(27)日追價力道雖不若首日強勁,股價受惠於大盤續強仍可穩步上揚,漲幅逾1%。 這次「1拆7」分割,0052單位價格降至小資族可輕鬆負擔的甜蜜價,一張約落在3.5萬元區間,大幅降低入手門檻,吸引大量存股族回流。加上科技股題材持續火熱,以及台積電穩健表態,推升0052行情。 此外,國際科技大事件也有助0052買氣動能。Google全新Gemini 3爆紅,市場傳出Meta將採購Google AI 晶片,點燃Google供應鏈股價。市場並關注聯發科是否成為被低估的Google概念股之一,科技族群情緒再度升溫。 0052分割前最高一度每張達25萬元。其成分股涵蓋台股最具成長性的科技龍頭,包括先進製程、IC設計、AI晶片、伺服器、光通訊、散熱到HPC關鍵零組件等,科技含金量高。27日0052持續伴隨科技股表現續漲,投資熱度穩定延續。
時報資訊 ・ 21 小時前施羅德示警,英國預算案未能消除長期財政擔憂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英國資產管理公司施羅德(Schroders Plc)認為,英國預算案未能消除長期財政擔憂。施羅德固定收益策略分析師Marcus Jennings表示,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公佈的預算案「可能未能消除」部分投資者對長期財政狀況的擔憂。該預算案「基本符合市場預期,帶來了一波短暫的喘息式反彈」。Jennings補充稱,將多項增收措施延遲至未來實施,加上「缺乏任何控制短期債務軌跡的大膽舉措」,意味著對財政前景的擔憂將持續存在。預算責任辦公室預測未來幾年財政赤字將高於今年稍早時及今日預算案公佈前的預期,這正是明證。施羅德傾向於短期債券,因英國央行將加速寬鬆政策,而當前經濟環境呈現「成長疲軟、勞動力市場低迷及通膨持續回落」的態勢。
財訊快報 ・ 22 小時前投信看好半導體、AI鏈及高息股 建議主動式ETF+高息基金投資組合
統一台灣高息優選基金經理人陳釧瑤表示,展望未來,隨著市場焦點轉向企業2026年的營運展望,看好半導體(半導體廠務/IC設計)、AI供應鏈(組裝/散熱),高殖利率成長股,傳產股主要著墨低基期且營運轉佳族群、以及金融類股等。
中時財經即時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