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了!川普將不出席美最高法院的關稅辯論:會轉移焦點
記者高珞曦/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第2任期的關稅政策引起譁然,原先川普表示自己「可能會親自去最高法院旁聽辯論」,但他11月2日改口,稱自己很想去,但不願因出席干擾聽證會進行,決定不去。
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最高法院先前宣布,受理司法部對下級法院裁決的上訴,該項裁決認定,川普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 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實施的關稅,許多都超過法律所明定的權力。為此,美最高法院原定於11月5日針對「全球關稅合法性」舉行言詞辯論,這也被視為對川普行政權力的重大考驗。
當時川普表示,美國的進口商品多年來遭各國徵收高關稅,他這次推行的關稅政策增加美財政收入,還推動股市創下新高,他是透過關稅手段平衡原先對美國不公平的貿易體系。
他強調,「如果我們沒有關稅,就沒有國家安全,世界各國會嘲笑我們,因為他們多年來持續用關稅對付我們,占我們的便宜」。他說,我們過去一直受到中國大陸在內的許多國家欺壓,但今時已非往日,如今關稅政策為美國帶來極大的國家安全保障。
而川普10月底曾暗示會親自赴最高法院旁聽辯論,且其競選團隊內部人士11月1日也稱川普「確實考慮出席」,因為這將影響他執政期間的貿易權限。不過川普11月2日就改口了,「我非常想去(聽證會),但不想因為我做出任何事轉移人們對此事的焦點,我不想引起太多人注意。這和我無關,這關乎我們的國家」。他甚至警告,若最高法院就關稅問題做出對他不利的裁決,美國將面臨「毀滅」。
延伸閱讀
日職/西武獅同意讓他入札! 高橋光成:我會全力以赴
MLB/球迷舉牌:大谷娶我媽! 田中真美子笑開懷了
MLB/世界大賽G7挨超前轟痛失冠軍 比伯決定續留藍鳥
其他人也在看

美最高法院將審關稅合法性 貝森特:可望繼續執行
美國最高法院週三將開庭審理美國總統川普全球關稅的合法性,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預期現行關稅將獲判繼續執行。由於國內機械和工具機業者面臨關稅和匯率升值雙重衝擊,工具機業出現做4休3,機械業則預期今(2025)年下半年景氣回升,對於明年展望樂觀。不過,機械工業同業公會榮譽理事長柯拔希表示,希望台灣最終稅率能和競爭國家相同,新台幣能維持在32到33元,機械業才能長遠發展。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最高法院難撼動川普關稅 訴訟失敗恐危及國家安全
美國最高法院5日將審理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政策的合法性,之前聲稱有義務旁聽判決的美國總統川普,2日改口表示不會出席聽證會,強調如果輸掉這場官司,美國將在未來好幾年被削弱,陷入金融困境。此外,川普自豪關稅替美國帶來財富,但根據最新民調,59%的美國人不贊成川普的工作表現,並將通貨膨脹歸咎於他。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微軟擴增AI算力版圖!攜手IREN與Lambda部署輝達晶片 強化雲端競爭力
面對人工智慧 (AI) 應用需求暴升與算力瓶頸壓力,微軟 (MSFT-US) 持續加碼全球運算資源布局。微軟周一 (3 日) 先後宣布與數據中心業者 IREN(IREN-US) 及 AI 雲端新創 Lambda 簽署多項大型合作協議,均聚焦部署大
鉅亨網 ・ 1 天前搶到頭香!微軟獲准出口輝達AI晶片至阿聯 宣布加碼投資
微軟已獲准出口輝達(Nvidia)最新晶片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為美國首家從川普政府手中獲得這類批准的企業,為這家重量級...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美股早盤〉AI題材助攻!科技股推升那指、標普走高
華爾街周一 (3 日) 漲跌互現,開啟 11 月交易以來延續多頭氣勢。投資人情緒受到 OpenAI 與亞馬遜 (AMZN-US) 達成 380 億美元算力合作的激勵,強化人工智慧 (AI) 需求前景,帶動科技股領漲,標普 500 指數開盤攀升。
鉅亨網 ・ 1 天前
美股開盤亞馬遜飆5%!OpenAI簽1.2兆元協議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自11月2日開始進入冬令時間,美股交易時間也從週一開始延後1小時,改為台北時間晚上10點30分開市,今(3日)美股開盤四大指數漲跌互見,美國人工智慧新創巨頭OpenAI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微軟臂助 輝達晶片出口阿聯
微軟3日宣布,他們已取得將輝達晶片出口至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許可,成為美國首家從川普政府手中獲得這類批准的企業,為這家科技巨擘在波斯灣地區推動AI事業掃除障礙。
工商時報 ・ 1 天前
4G吃到飽恐被聯合下架? 王鴻薇喊話NCC出手:注意是否有不合理壟斷
[FTNN新聞網]記者鄧宇婷/綜合報導4G吃到飽方案恐將成為歷史!國民立委王鴻薇昨(3)日指出,遠傳與台灣大哥大自11月起,已陸續在經銷通路停售4G吃到飽資費...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10月PMI為50.3 重回擴張
中華經濟研究院3日公布台灣10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50.3,站上50榮枯線,結束連四個月的緊縮,重回擴張。中經院院長連賢明表示,製造業活動在第三季盤整後出現復甦的跡象,與主計總處公布的出口成長趨勢一致,但廠商對未來半年仍持保守態度,景氣走向需審慎觀察。
工商時報 ・ 1 天前
美關稅回不去了! 官員:認命吧 最高法院難撼川普政策
川普動用國家緊急命令對各國加徵關稅的政策,將在台灣時間11/5晚上11點開庭。白宮向最高法院喊話,強調政府有B計畫讓關稅政策繼續維持,也大力的宣揚過去川普靠關稅達成的成就。
鏡新聞 ・ 11 小時前
美中貿易戰緩和!川習會後達共識 下周一起互降關稅
川習會後,美國與中國貿易戰暫時緩和!中國政府5日宣布,自10日下午1時起,暫停對美加徵的24%關稅,但仍保留因應川普「解放日」關稅而加徵的10%關稅;另外,美國大豆仍將面臨13%關稅。川普4日也宣布,自10日起,芬太尼相關的關稅稅率將從20%降至10%,同時也將先前對等關稅34%降至10%的暫時協議延長一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OpenAI與亞馬遜簽署合作協議 美股早盤走高
(中央社紐約3日綜合外電報導)ChatGPT開發商OpenAI與亞馬遜(Amazon)簽署380億美元合作協議,市場對人工智慧(AI)需求樂觀,美股今天早盤走高,那指揚升1%。
中央社 ・ 1 天前微軟簽訂97億美元合約 掌握輝達晶片供應
(中央社舊金山2025年11月3日綜合外電報導)科技巨頭微軟簽署一項97億美元(約新台幣2994億元)雲端服務合約,內容包含取得5年內使用輝達先進晶片的權限,設法紓解算力短缺,使微軟更加完整掌握AI熱潮帶來的商機。路透社報導,資料中心擁有者暨營運商IREN今天表示,已與微軟(Microsoft)簽署這項為期5年的雲端服務合約。這項合作是微軟強化人工智慧(AI)及資料中心基礎設施所做的最新努力,也顯示AI產業的算力需求正快速成長,以推動像是聊天機器人ChatGPT這類AI應用。目前大型科技公司的自身雲端容量已疲於應付龐大AI需求。IREN也與戴爾科技集團(Dell Technologies)簽署協議,以約58億美元向其採購輝達(NVIDIA)GB300處理器和相關設備,並將提供微軟使用。消息宣布後,IREN今天盤前股價飆漲逾20%,戴爾股價也上揚5%。IREN表示,預計2026年在德州柴德瑞斯(Childress)規模達750百萬瓦(MW)的自家園區分批部署GB300處理器,並表示與微軟簽訂的合約包含一筆20%預付款項。微軟與IREN合作後,不用興建新資料中心或額外取得電力,就能擴張算力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秋冬新冠疫情將升溫,11/12 再增 Novavax JN.1 疫苗供應!12 歲以上可選接種廠牌
新冠疫情雖仍處低點波動,但疾管署今(4)日指出,上週門急診就診人次較前一週略升 2%,預期秋冬季節來臨,疫情將會升溫,呼...
Heho健康網 ・ 17 小時前
美財長將親赴最高法院旁聽川普關稅案:這事關國家安全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週一(3 日)表示,他將親自出席本週最高法院針對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合法性的聽證會,並強調此案涉及「國家安全」
鉅亨網 ・ 1 天前《國際經濟》AI泡沫破了?「大賣空」出手 輝達等飆股倒一片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根據周一最新披露的13F文件,電影「大賣空」主角本尊、華爾街傳奇投資人貝瑞(Michael Burry)旗下對沖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已經大舉放空科技巨頭輝達和AI飆股Palantir。 因準確預測2008年美國房市泡沫引爆全球金融危機,進而放空股票而一戰成名的貝瑞,現在將其基金約八成部位集中押注對輝達 和Palantir的看跌(Put)期權。 周二Palantir Technologies股價下跌7.95%,收在190.70美元。過去三年來,Palantir股價飆升25倍。 以大數據分析技術聞名於世的軟體公司Palantir周一盤後公布的第三季財報意外強勁,並上修全年財測,惟有分析師提出警告,稱Palantir的估值已經過高,與規模更大的科技巨頭相比,其本益比明顯偏高。 周二,輝達下跌3.96%,收在198.69美元。該AI晶片龍頭將於美東時間11月19日公布季報。周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出於國安考量,輝達最先進的晶片將只能保留給美國公司,不能賣給中國和其他國家。 周二白宮表示,目前川普政府不打算讓輝達最先進的A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
川普:輝達Blackwell晶片不許任何人有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總統川普在上週川習會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聊到人工智慧巨頭輝達的晶片,但他提到並未提及最先進的Blackwell晶片;他在周末撥出的CBS節目《60分鐘》(60Minut...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川普關稅戰11月或遭法院封殺? 下場一次看
2025年5月,美國國際貿易法院(United States Cour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CIT)就合併審理的「私人原告與多州原告」訴訟案作出判決。該案核心爭點在於,川普政府是否得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 IEEPA)對全球進口商品加徵所謂「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及「走私與人口移動相關關稅」(Trafficking Tariffs)。CIT認為,這些措施已超出IEEPA授權範圍,總統並無權藉此對幾乎所有進口商品徵收普遍性關稅,因此裁定該政策缺乏合法依據,政府不得強制執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