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選股,我才賺到錢:財經記者從投資黑歷史中學到的真教訓,持續買進才是唯一解
投資本身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整個金融業卻極力將它複雜化,以證明自身存在的價值。—尼古拉·貝胡貝(圖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投資是一項簡單的活動,但整個行業都努力將其複雜化以證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尼古拉·貝胡貝 (Nicolas Bérubé)
如果我請你舉出幾種能讓人致富的職業,你很可能會立刻回答「醫生」。
大家都知道,家醫科醫生的收入不錯,而專科醫生的收入則更高。
但是我要告訴你一個祕密:許多醫生其實並不富有。他們之所以沒有致富,在於他們不是好的投資人。
如果你想知道對你財務未來的最大威脅,那就回家照照鏡子吧。—喬納森.克雷蒙(Jonathan Clements),財經作家
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洲的內科醫生,通常預期自己會在60歲左右退休,但實際平均退休年齡接近69歲。
近期一項研究指出,除了其他因素外,「財務負擔」是他們繼續工作的原因之一。「對醫生而言,退休儲蓄比許多其他職業更加重要,因為多數醫生屬於自雇者,缺乏穩定退休收入來源,例如公司退休金。」
一位在離婚後陷入財務困境的醫生朋友曾表示,她知道如何投資。她說:「如果我真的需要錢,會去買生技股。我就在這個產業裡,所以應該很簡單。」
我試著向她解釋,買生技股是一種投機行為,根本算不上投資計畫,但我的話完全沒有效果。她禮貌地聽著,但我始終無法說服她。
財經作家、前美國證券交易員丹.索林(Dan Solin)在職業生涯中研究過數千個投資組合。他寫道:「我見過最糟糕的投資組合,大多來自醫生和牙醫。」為什麼?丹.索林指出,這些專業人士賺得多,因此誤以為自己有能力選擇對的基金經理人,從而使財富增加好幾倍並能保障退休生活。
成功人士往往將金融市場視為一種能夠辨別並獎勵投資人優越能力的工具。拿破崙曾說:「人就像數字,只有當他們處於適當的位置時才有價值。」擁有顯赫地位確實帶來許多優勢,但其中並不包括成為優秀的投資人。
其實,非常聰明的人經常是糟糕的投資人。財經記者艾莉諾.萊斯(Eleanor Laise)曾研究過這種現象,她追蹤門薩(Mensa)組織的投資團體15 年的股市報酬率。該組織成員智商達132 以上,也就是說他們比世界上98%的人還要聰明。
但是門薩這些聰明絕頂的投資人所選擇的投資,每年報酬率僅2.5%,而同期標準普爾500 指數的年成長率則達15.3%。
美國億萬富翁投資人查理.蒙格如此總結:「我想人們認為,只要是聰明又努力的人,就能成為優秀的投資人。我認為,任何聰明人都能成為不錯的投資人,並避開一些顯而易見的陷阱。但我不認為每個人都能成為卓越的投資人,或是厲害的西洋棋手。」
高報酬的誘惑
我們說,不要去動投資,要讓它自己賺錢。但我所看到的投資人都辦不到。
有些親友能夠建立一個指數型ETF投資組合,定期拿儲蓄加碼,然後就不再去理它了。當市場發生大波動時,我問他們有什麼反應,他們回答:「我什麼也沒做。我知道市場下跌了,但我根本不去注意它。」
但也有比較難的情況。一位朋友擁有一個平衡型的指數ETF 投資組合,但是當他看到蘋果或特斯拉等股票大漲,自己的帳戶價值卻不斷波動,就會忍不住。
每次我聯絡他,他都說自己又調整了投資組合。
他一開始把資金轉給一位朋友推薦、收費偏高的投資組合管理人,但對結果不滿意,後來又轉給一名擁有更輝煌紀錄、專收高淨值客戶(其中一些是名人)的專業人士。然後他又被一位「聰明且理性」的朋友吸引住,這位朋友正在開發一款「能夠每月創造10%報酬」的投資演算法。但是到目前為止,這些演算法都還沒有被開發出來。這位朋友到底能不能不要再亂轉移他的投資?無論我如何用邏輯、論點和統計數字試圖說服,他總是會被新的、誘人的東西吸引,重燃對快速致富的希望。
我曾針對這個話題,和另一個人費了不少功夫深談過一次。
這個人年近50 歲,沒有退休基金也沒有房地產,從開始工作以來只存了3 萬美元。他的目標是讓這筆錢迅速成長,實現財務自由,盡快停止工作。
「我了解指數ETF 和長期投資的好處。」他告訴我。「但我的目標是獲得高報酬。以我的年紀和資產規模,沒有時間可以浪費。我不想投資之後每年只賺1,500 美元,我想讓資產增加3 倍。我知道有90% 的投資人無法打敗大盤,但我相信只要夠努力,我可以成為那10% 的成功者。」
這位投資人主要投入所謂的「雞蛋水餃股」(每股交易價格低於5 美元的高風險公司股票),以及一些迷幻藥產業類股,例如LSD(搖腳丸)、K他命、迷幻蘑菇及其他高波動性的邊緣產業。
他從3 年前開始投資股市,將所有交易成果計算後,整體是虧損的,並且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但在同一時期,一個分散投資的指數ETF組合已上漲30%。
我對這位投資人深表同情。當我們開始每天關注股市、閱讀部落格、認真投資時,感覺有點像站在人行道上,看著酒吧窗戶裡一場盛大的派對。裡面的人光鮮亮麗,手裡拿著酒杯,一切看起來似乎都很順利。我們渴望參與其中,尤其是這場派對看似近在咫尺、伸手可及。
但是當我們決定進去時,才發現原來自己不是站在酒吧窗戶前,而是站在麥迪遜廣場花園的曲棍球場上。突然間,那些優雅的派對客人變成了身高六英尺(約183 公分)、全速滑行的防守球員,他們直衝而來,準備撞倒我們並奪走冰球。
在經歷3 年的虧損後,那位焦慮不安的投資朋友逐漸看清現實。但他還是想繼續嘗試。
「你在追逐海市蜃樓,」我說,「你的目標是致富,但你的行為卻在阻礙你。」
如果我們晚一點才開始投資,會遇到一個陷阱,那就是試圖透過追逐爆炸性的報酬以彌補之前尚未投資的日子—但這些報酬根本無法持續、無法預測,還會帶來遭受毀滅性損失的高風險。
40 多歲或50 多歲才開始投資的人,確實處於劣勢,但他們也有一些優勢。
通常,這個年齡層的人比20 幾歲時賺得更多,因此有能力存更多的錢。他們或許還能在稍後獲得一筆遺產(美國中產階級的平均遺產超過10 萬美元),這可以增加資產基礎。
此外,你的投資生涯並不會在65 歲時結束。50 歲的人可能還會在市場中投資40 年甚至更久。
在我們的對話中,我建議這位焦慮的投資人停止投機,並增加儲蓄。如果將這筆錢分散投資,那麼投資就能為他工作一輩子,也能將日後對自己財務決策的遺憾降至最低。
他聽著我的話,但我能感覺到他沒有聽進去:高報酬的誘惑占據了他所有的心思。我最後只是祝他好運,結束了這場對話。
持續投資就對了
巴菲特曾說,即使是那些深刻影響時代的災難性事件,例如戰爭或大流行病,也不應該阻止我們投資。
在給股東的一封信中,巴菲特提到自己在1942年3月11日,也就是11歲時,買進人生的第一支股票,那是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三個月之後。
說得委婉一點,1942年的新聞並不樂觀。美國才剛加入同盟國,而且戰況並未如預期發展。
就在巴菲特買進股票前三天,《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的頭條新聞是「日軍摧毀萬隆防線」。次日的標題為「日軍在零點入侵新幾內亞;攻占仰光,並向緬甸西部推進」。再隔一天則是「敵軍清除通往澳洲的道路;據報爪哇98,000 人投降」。
哦,還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剛剛崩盤,回吐自大蕭條結束以來的所有漲幅。
但在二戰期間匆忙進場的巴菲特,最終卻獲得了驚人的報酬。如果當時他因局勢不穩而害怕,或許根本不會踏上投資之路。
有人說,如今我們所處的時代更加不確定,國家債務使經濟成長變得更加脆弱,一場史無前例的經濟衰退或巨大的政治危機可能即將來臨。
我的回應是:時代一直都充滿不確定性。劇烈的事件總是威脅著世界和平,經濟衰退和蕭條的風險從未消失。
以下列舉過去10 年發生的一些重大負面事件:
● 俄羅斯發動非法大規模入侵烏克蘭,導致數千人喪生。
● 美國國會大廈遭受致命暴動襲擊。
● 新冠疫情奪走數百萬人的生命,引發股市崩盤與全球經濟衰退。
● 伊朗支持的叛軍攻擊沙烏地阿拉伯的煉油廠。
● 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
● 北韓進行第六次核試驗。
● 俄羅斯非法干預美國總統大選,唐納.川普出乎意料當選總統。
● 歐盟拒絕希臘多次提出的經濟紓困請求。
● 歐洲央行採取負利率政策。
● 波士頓馬拉松發生恐怖攻擊,造成3 人死亡、280人受傷。
我不知道你覺得如何,但光是看到這份清單就讓我感到緊張。這些主導新聞版面、引發無數討論的災難,是否讓投資人卻步?
並沒有。
儘管發生了這些悲劇性、戲劇性的事件,過去10年間,若投資1萬美元於美國股市,如今已增值至超過3萬4,000 美元,年報酬率超過13%。
每個年代都有它的危機、悲劇和不確定性,但這些都不該阻止我們投資。
至於投資方面,我認為這些擔憂並不與長期投資相矛盾。即使未來的報酬率低於過去,我們仍然可以學會適應這些新的市場條件。
全球暖化時代的投資
全球暖化是一個全新的、前所未有的議題,一些投資人可能會擔心,這個威脅將導致未來的投資報酬令人失望。
然而各種關於未來幾十年的暖化情境討論不斷,但人類將如何應對這些風險,目前仍然不明朗。
總部位於英國的國際資產管理集團施羅德(Schroders)曾進行一項研究,探討氣溫升高和更頻繁的極端氣候事件,將在未來30 年內如何影響金融市場。
他們的分析顯示,受全球暖化影響最嚴重的國家可能包括印度、新加坡和澳洲,這些國家的市場報酬率可能會低於無暖化影響下的表現。
另一些國家則可能會經歷相反的影響。例如,加拿大、英國和瑞士的生產力將有所提升,股市報酬率在這段時間內也會優於未受暖化影響的情況。
研究人員克雷格.博薩姆(Craig Botham)和艾琳.勞羅(Irene Lauro)寫道:「雖然這為這些國家未來30 年描繪了一幅樂觀的畫面,但是長期來看,氣溫仍將持續上升,並導致更廣泛的經濟損失。此外,這項分析關注的是經濟影響與市場報酬,而非全球暖化帶來的其他諸多負面影響。因此,我們絕不支持面對氣候變遷卻不採取行動。」
內容來源:《不選股,我才賺到錢:財經記者從投資黑歷史中學到的真教訓,持續買進才是唯一解》聯經出版公司授權轉載。
更多信傳媒報導
長者用藥不可輕忽!藥師提醒:多重用藥易增跌倒與失能風險
「我不喜歡數學!」嘉大楊德清談臺灣中小學數學課本發生了什麼事?
一棟會自己發電的建築:智慧微電網,為臺灣電力系統帶來新解方
其他人也在看

馬斯克恐離開特斯拉?董事會致函警告股東 年度股東大會11月6日登場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特斯拉(Tesla)董事會主席丹霍姆(RobynDenholm),周一(27日)致函股東警告,若執行長馬斯克(ElonMusk)提出的1兆美元...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大摩喊加碼!這「晶圓代工廠」飆漲停炸量34萬張 攜手中工同登量價雙增王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昨(27)日終場收在27,993.63點,上漲461.37、漲幅1.68%。根據摩根士丹利(大摩)最新出具報告顯示,看好DDR4...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股飆2萬8企業卻「跌多於漲」阮慕驊揭關鍵
[NOWnews今日新聞]美股近日屢創新高,而台股也跟著一路飛起,台股今(28)日早盤開低走高,盤中再度飆上28000點關卡,昨日最高點則觸及28196.33點,不斷寫下新紀錄。但財經專家阮慕驊點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超車大摩目標價!這檔「連5漲寫歷史新高」成強勢股王 法說會前衝一波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台股昨(28)日下滑44.52點,收在27,949.11點,跌幅0.16%,成交金額5339.31億元。電源供應器廠光寶科(2301)受惠AI浪潮持...
FTNN新聞網 ・ 15 小時前
搭記憶體漲價順風車!「晶圓代工大廠」股價翻倍漲 今遭三大法人重砍7.4萬張...提款24億元
[FTNN新聞網]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台股今(28)日開高走低,早盤一度衝上2萬8千點大關,終場翻黑下挫至27,949.11點,下跌44.52點,跌幅0.16%。據證交所盤後...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台股站高點不能進場?吳淡如揭「慘賠案例」提醒投資人
財經中心/李明融報導台股今天持續維持今年強勢, 今天(27日)連假後再度開高走高,終場勁揚461.37點,收27993.63點,成交值新台幣5480.51億元,今年有望挑戰28000點大關,續寫收盤新高紀錄,然而在股市高點之際,有人認為可能會有過熱的風險,對此,知名作家吳淡如指出,市場未必會搭理做空者,股市仍有可能走漲,強調股市大約有七成時間是牛市,真正的熊市只佔三成,另外,他也提醒投資人要建立自己的交易紀律、分析能力、或時間精力,讓時間和複利替自己存退休金,或是另一種創富途徑。
民視財經網 ・ 1 天前
中工賣出12億豪宅「陶朱隱園」 股價兩天飆近兩成!專家提醒別太衝
中工(2515)最近賣出一戶價值12億元的「陶朱隱園」豪宅,消息一出立刻引爆市場熱度,股價連兩天狂漲、今(28)日盤中一度亮燈漲停,創下一年多來新高,成交量暴增到五萬多張。不過運達投顧分析師吳官隆提醒,這樣的豪宅成交雖是好消息,但短線漲太快、量太大,建議投資人別太追高、以小量觀望為宜。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取錢不容易/獨家!退股手搖飲沒收到錢 ㄚ頭打法律戰索討666萬
曾被封為「副業女王」的丫頭詹子晴,近年跨足電商、餐飲、投資領域,商場表現亮眼。然而,丫頭2016年共同創立的手搖飲品牌「不要對我尖叫」,近期風波不斷;據了解,2023年她退出該品牌經營與股東身分後,原本應可領得新台幣6,666,600元退股款,之後卻未收到款項。今年3月她向法院聲請強制執行獲准,只是得面臨冗長程序,要拿到錢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黃仁勳開講釋利多!台股、台積電再刷歷史新高/輝達北士科築巢 概念股「借題發揮」可期/鴻家軍強攻AI鏈 乙盛建漢亮燈慶功|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周二表現續強,四大指數連三個交易日刷新收盤新高,道瓊指數上漲0.34%,標普500指數上漲0.23%,那斯達克指數漲0.8%,費半走揚0.37%。市場聚焦輝達GTC大會利多消息,執行長黃仁勳宣布AI晶片接單金額達5,000億美元,並將為美國能源部打造7部AI超級電腦、Blackwell晶片全面在美落地生產,同時斥資10億美元入股Nokia,帶動Nokia單日股價飆漲21%,利多消息同步激勵輝達股價大漲4.98%至201.03美元創收盤新高,市值一度逼近4.94兆美元;微軟則因入股OpenAI、持續推進Azure雲端服務面的合作,而讓股價跳空漲近2%,也創下收盤新高,雙巨頭齊揚激勵科技股氣勢延續。台積電ADR同步上漲1.1%。亞股表現漲多跌少,日股勁揚1,088點收51,307.65點,突破5萬1千點關卡再創新猷;在多位重量級政商人物接連訪韓題材帶動市場情緒,韓股上漲1.76%,站穩4千點關卡;陸港則走勢分歧,上證指數小漲,港股走弱。台股今(29)日承接美股強勢氣氛,盤中最高觸及28,395點再寫新紀錄,終場上漲345.63點收28,294.74點,成交量放大至5,789.93億元。權值股領軍強攻,台積電(2330)再創1515元盤中新高價,收在1505元也創新歷史收盤新高;鴻海(2317)強漲至260元,市值衝破3.6兆元,日月光投控(3711)續漲逾4%。盤面焦點除鴻家軍外,AI、封測、半導體及被動元件族群齊揚;記憶體股旺宏(2337)爆量強漲、南亞科(2408)衝上波段新高,電源族群康舒(6282)放量續強,整體市場氛圍多頭氣盛,指數與台積電雙創歷史天價。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6 小時前資深分析師信心爆棚!台積電挑戰2500元、十年內3千元
台積電屢創新高,衝上1,500元之後還能漲到多少?知名分析師杜金龍長線看好台積電,預估明年4月將是這一波的高點,接下來股價會隨著EPS增加而成長,若EPS在2027年達到100元,主升段本益比25倍,台積電將挑戰2,500元,但首要目標是先突破1,560元,接著持續往上攻堅。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17個交易日只買超1天!0050遭外資痛揍 10月「失血446億」被狂倒72萬張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昨(28)日收27,949.11點,跌44.52點或0.16%。外資昨日提款台股逾271億元,其中賣超台積電8298張,結帳金額高...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錢鏡你家/一手台積電、一手美債ETF 億元教授揭既簡單又粗暴的致富法
美國聯準會預期10月與12月有機會再降息3碼,市場掀起債券回溫話題。債蛙的春天快來了嗎?億元教授鄭廳宜透露自己與兩個女兒共持有逾2000萬元美債,從不擔心被套牢。他認為美債正迎來兩大利多,將耐心等到20年期公債殖利率跌破3%再考慮賣出,同時看好台股與台積電明年仍是多頭格局。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7 小時前
【Yahoo早盤】台股攻上2萬8再創新高 分析師陳石輝:多頭續航、宜換股操作
台股再創新高,今(29)日盤中一度突破28,286點,上漲逾300點,再創下歷史新高。運達投顧分析師陳石輝指出,現階段應掌握資金輪動節奏,這個階段不是空頭,而是換股操作的時機。
Yahoo奇摩股市 ・ 13 小時前
台股一度飆到28386點新高!市值破91兆 專家示警:小心套牢
黃仁勳加持!台積電(2330)今(29)日股價衝上1515元天價,帶動台股漲逾400點最高觸及28386點,市值一度衝破91兆元,專家表示,台股尚未過熱。不過若出現創高且爆量的情況,要留意高檔獲利了結的賣壓。
Yahoo奇摩股市 ・ 10 小時前
記憶體火力全開!大摩喊買這5檔目標價同步上修 最看好「它」從30元一路衝上65元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記憶體族群近日強勢上攻,台股昨(27)日盤中一度突破28,000點大關,摩根士丹利證券(MorganStanley)指出,網通需求延長DD...
FTNN新聞網 ・ 1 天前黃金閃崩破4000美元 空手能買?專家揭牛市3大致命破綻
國際金價近日劇烈震盪,週一(10月27日)亞洲交易時段,現貨黃金價格跳空大跌逾50美元,報每盎司4058.61美元。紐約早盤更一度重挫近3%,至每盎司3993.81美元,失守4000美元大關,主因美中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市場避險情緒急轉直下。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現在不賣等何時? 金價崩跌 大咖喊話獲利了結
今年來漲勢兇猛的黃金價格,近來卻急遽崩跌,上周二盤中一度重挫逾6%,創下12年來單日最大跌幅,本周一(27日)更進一步失守4000美元大關。然而在許多投資人急著進場「撿便宜」之際,菲律賓央行官員卻強烈建議,應盡快把握當前的高價位獲利了結,更疾呼,「現在不賣還等何時?」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外資倒貨台積翻黑 台股28000點得而復失/國旅難敵出國熱 貴又無亮點成最大危機/輝達概念再掀熱潮 矽光子、散熱雙主線發光|Yahoo財經掃描
市場預期川普與習近平即將在南韓會面並敲定貿易框架、後續關稅壓力可望緩解,同時期待聯準會本週降息與多家大型科技股公布財報,美股四大指數連二個交易日改寫歷史新高。道瓊工業指數上漲0.71%;那斯達克指走強1.86%;標普500指數漲幅1.23%;費城半導體指數強漲2.74%。市場風險情緒回溫,稀土與資源類股走弱,但半導體與AI供應鏈大幅走高,高通宣布進軍資料中心AI推論晶片並推出新加速卡與液冷方案,股價大漲逾11%,創今年7月以來新高;輝達、科林研發、科磊與ASML ADR同步走強。台積電ADR也受惠半導體買氣回溫而走高。美股接下來將迎來超級財報周,包括Meta、微軟、Alphabet、亞馬遜、蘋果等科技巨頭即將公布成績單。亞股方面,日股回檔0.58%,仍守在5萬點上方;韓股跌0.8%,也挺住4千點之上;港股、上證指數同步下挫。台股今天開高後震盪,盤中一度上攻到28,087.93點,但追價意願不足,指數翻黑,終場下跌44.52點,收27,949.11點,跌幅0.16%,成交金額5,339.31億元,力守2萬8千點整數關卡附近。權值股走勢分歧,台積電(2330)早盤一度突破1,490元,尾盤翻黑,收1,475元,小跌5元;鴻海(2317)延續AI伺服器與自建超算中心題材,股價上攻至250元上方,刷新近18年高點;聯發科(2454)則是呈現壓回。盤面資金明顯轉往題材股,記憶體與散熱雙主線火熱:南亞科(2408)盤中衝上131.5元創新高,收漲逾8%;旺宏(2337)強鎖漲停;群聯(8299)收1,025元、雙鴻(3324)收1,040元,帶動「千金股」家數擴大到26檔。散熱指標奇鋐(3017)在AI伺服器與蘋果高階平板散熱題材發酵下,尾盤仍逼近漲停、收1,300元,顯示資金依舊鎖定AI供應鏈與高速運算受惠股;而金融族群與部分傳產走弱,壓抑指數表現。整體來看,台股處高檔震盪,電子特定族群續扮演撐盤主力。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
「主動式ETF股王」太猛!00981A盤中飆破15元天價 網崩潰:還沒上車
主動式台股ETF股王「主動統一台股增長(00981A)」今(28) 日早盤一度衝到15.11元,漲2.58%,在主動式台股ETF中唯一漲超過2%,且漲幅居所有台股ETF之冠。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台股上二萬八!3.7萬人凍未條搶進ETF 總人數飆破1144萬創新高
大盤頻創新高,台股ETF買氣持續升溫!根據集保戶股權分散10月23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股ETF受益人數上周增加3萬6930人,統計總人數來到1144萬9063人創下歷史新高,相當於台灣每兩人就有1人買台股ETF,顯示出台股ETF已成國人投資標配。
Yahoo奇摩股市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