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突遭「多重打擊」 專家揭真正兇手:並非川普
美中目前雖處於關稅休戰階段,但研究機構Yardeni Research最新報告指出,中國經濟正面臨多重壓力,而問題核心並非外部衝突,而是來自內部政策面。報告指出,中國近期遭遇出口疲軟、工廠訂單減少、零售與汽車銷售下滑,以及「五年多來最疲弱的固定資產投資」,顯示經濟正受到多方面衝擊。
根據《Investing.com》報導,Yardeni Research在這份報告中示警,中國目前面臨的壓力大多源於內部而非外部。他們指出:「內部逆風對GDP增長構成更大威脅,而習近平主席的政策正在延續這些問題。」以零售消費來看,中國實際零售銷售年增率已降至3.1%,明顯低於2002年至2018年期間約10%的平均水準,顯示內需疲軟、消費者信心不足。
報告也提到,雖然中國目前擁有19兆美元的經濟規模、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短期內難以超越美國,內部政策可能影響追趕速度。報告指出:「可能擴大差距的不是美國總統川普的政策,而是中國自己的領導人習近平的政策。」
此外,Yardeni Research強調,中國製造業持續疲弱,加上目前正進入「第四年通縮」。北京遲未推出更積極的貨幣寬鬆政策,使市場擔憂「通縮風險」將成為首要挑戰。報告指出,中國10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下降2.1%,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僅略高於零,顯示物價壓力持續偏弱。再加上房地產危機尚未解決,報告警告,這些因素可能引發市場對「日本式失落十年」的憂慮。
儘管習近平與川普目前已同意展開為期一年的關稅休戰,但Yardeni Research 指出,北京是否會利用這段時間加速改革仍不明確。休戰帶來短期喘息,但經濟走向仍待觀察。報告最後直言,在習近平領導的12年後,中國經濟「短期內不會在規模上超越美國經濟」,而內部政策可能影響追趕速度。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川習會沒提台灣! 川普解惑:習近平知道動武後果
川習會「內幕照」曝光!川普秀神祕小卡習近平「笑到瞇眼」
CNN爆:台灣設宴 美國受邀官員「都沒出席」
其他人也在看

【錯誤】川普面對習近平、笑都懶得笑,只丟一句話?無根據說法!虛構文章
網傳「川普:台灣就是台灣」的圖卡及「川普面對習近平、笑都懶得笑,只丟一句話」的文章。經查證,網傳圖卡內容正確,是川普日前從日本飛往韓國參加亞太經濟合作會議時,在空軍一號上接受媒體訪問的回應,畫面出自美國《FOX News》電視台的報導;但網傳文章為虛構內容,目前並無任何消息指出川習會上有討論到台灣,傳言為錯誤訊息。
MyGoPen ・ 1 天前單靠制裁擋不住中國解放軍 蘭德智庫:嚇阻犯台需「軍經組合拳」
面對中國對台軍事威脅日益升高,經濟制裁是否足以成為有效的「護台盾牌」引發討論。美國權威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11月6日發布的《中國突發事件的經濟嚇阻》報告,給出了現實的答案,也就是單靠制裁很難嚇阻北京,必須結合外交聯盟與可信的軍事準備。報告更直言,除非美國施加強大壓力,否則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台灣有事已開始!專家:習近平恐兩年內行動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上旬在國會答辯時,發表了「台灣有事」的相關言論,引起中國大力反彈,中日關係隨之急劇惡化。對此,有專家表示,「台灣有事」已經開始,中國很可能在兩年內行動,並...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AI 加持!今年GDP拚增6% 前三季平均成長7.01% 超越預期
主計總處將於28日公布最新國民所得統計。受惠人工智慧(AI)商機大爆發,今年前三季經濟成長率平均達7.01%,表現遠超預...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三星堆文明不屬於中華文明(下)—極權統治不可能尊重多元文明
文明的多元性,自由與自主性是前提,也是寬容、包容與交流的結果,統治者不寬容不包容,就不可能有文明的多元性,甚至文化多樣性也難以存在。 晚清儒臣提出『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中華文明的主體性已然確立,國體與文明的獨特性異於西方世界,文明或文化的獨特性是儒家主導確立的,即道統(堯舜之道、敬天愛民)與人文歷史傳統,而國體則是一家一族統治中國,朝貢體系形成天下關係,當郭嵩焘出使英倫,發現英國政治與民風竟然符合堯舜之道,觀念隨之發生巨大變化。原來,大清中國與西方的衝突,是國體的衝突,即政治體制的衝突而非『文明的衝突』。 無論是家天下還是天下,強調的都是自我主體性,不允許政治理念多元,最極端的專制統治甚至不允許信仰與文化的多元與多樣性。 有史家認為,青銅時代之前,長江黃河流域的文明是『滿天星斗』狀態。在周封建之前,中原文明並無國家意識,無邊際的自給自足或無邊際的征服都是常態,既不存在『國體』觀念,也沒有產生文明共同體意識。有一點可以肯定,自遠古到今天,擴張與征服都是野蠻,而自生存狀態與演進的文化,都體現文明。 當中國學界與當局說古代中華文明多元一體,『一體』所指是什麼?無論是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還是
中央廣播電台 ・ 7 小時前
傳台灣將投資美國12兆 鄭麗君這句話被酸爆
[NOWnews今日新聞]台美關稅進入最後磋商階段,英國《金融時報》日前引述多位知情人士說法,指出台灣可能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元),就有網友拿過去駐美副代表楊懿珊的言論,狠酸負責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利空連環爆!這記憶體模組廠「連虧30季」6天狂瀉38% 今開盤即吞第4根跌停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今(24)日以26,596.03點開高,最高來到26,764.13點,截至上午10點15時,仍維持在平盤之上。觀察盤中跌停個股...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
投資12.5兆換降低5%關稅?翁履中示警「慘痛代價」 曝台日韓最致命差異
《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台美關稅協議已達成共識,台灣將透過投資4000億美元(約12.5兆新台幣)換取關稅下降5個百分點;在經濟部長龔明鑫重申「尚未確定」的同時,旅美教授翁履中指出,雖然日韓台對美投資金額看似接近,但三國最大差異在於台灣的GDP與財政量體遠小於日韓,加上台灣將製造能力、人才等「生財工具」一併輸美,將嚴重稀釋台灣的不......
風傳媒 ・ 1 天前
全球海運市場迎「重大變革」 航商重組對台關鍵影響曝光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2025年貨櫃海運市場迎來重大變革,全球航商重組為Gemini、OCEAN、Premier三大聯盟,而全球最大航商地中海航運(MSC)則採獨...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
美智庫報告:嚇阻犯台 制裁可作為重要工具之一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2日專電)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一份報告指出,嚇阻中國攻擊台灣是華府及其盟友安全規劃的核心焦點;像是制裁等經濟措施可作為嚇阻工具組合的重要元素,並結合外交、軍事等手段,盟友與夥伴也須共同參與,以發揮最大效力。
中央社 ・ 1 天前
大股東領頭喊漲!「這被動元件」現沖放量2.2張成當沖王 金山電噴漲停也被沖翻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上週五(21日)下挫991.42點,收26,434.94點,跌幅3.61%。光頡(3624)為台灣第一家結合薄膜、厚膜的製程技術...
FTNN新聞網 ・ 9 小時前
奈及利亞逾300師生遭綁架!僅50人成功脫逃 川普要出手了
奈及利亞21日發生大規模綁架事件,基督教協會(CAN)表示,共有303名學生和12名教師被綁架,另有88名學生在襲擊中試圖逃跑被抓回,協會發言人阿托里指出,被綁架學生中男、女性年齡最小至10歲;然而最新資料顯示,目前僅有50名學生逃脫,不僅教宗良一世在禱告中呼籲武裝份子應釋放師生,美國總統川普也有所行動。
鏡報 ・ 2 小時前
千億遺產藏很深/味王家族千億股權人間蒸發 法官罰10控股公司2萬元
食品大廠味王家族千億資產大戰,如今全面演變成遺產大戰!台裔日本籍名譽董事長頴川建忠(本名陳建忠)過世後,頴川家族掌控千億資產的10家核心控股公司,爆出「千億股票」離奇消失。台北地院本月罕見對大洋僑果、僑果實業等10家公司集體裁罰,原因是所有公司一致拒絕提供股票去向資訊。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1 小時前

AI測試需求大爆發!「探針卡大廠」強勢攻上漲停 前三季EPS年增280%超亮眼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受惠於AI相關測試需求不斷增加,以探針卡為主要業務的晶圓測試大廠精測(6510)Q3財報成果搶眼,單季獲利年成長近160%,前...
FTNN新聞網 ・ 4 小時前
《我的英雄學院》動畫最終季封神!單集IMDb衝上9.9分創系列紀錄
動畫《我的英雄學院》最終季第 8 集(167 集)播出後引起全球熱烈的迴響,在知名影評網站 IMDb 上更是一舉拿下 9.9 分(滿分 10 分)的驚人成績,正式成為該系列播出 9 年以來評分最高的一集。根據數據顯示,有超過 4,000 名觀眾一面倒給出 10/10 的滿分評價,粉絲更大讚這集是「2025 年度最讚的一話」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6 小時前
「台灣+中華民國」認同滑落至34.9% 王興煥:社會看清中華民國定位模糊
[Newtalk新聞] 「台灣獨立建國聯盟」與「台灣安保協會」今(24)日發布「國家認同民調」,並召開「2025 台美建交民調公佈記者會」。台灣基進主席王興煥指出,台灣認同今年終止連三年下跌、回升至 31.6%,同時「台灣+中華民國」認同自 2022 年高點 39.9% 持續下降至 34.9%,中華民國認同也在一年內減少 2.2%。相對地,中國認同雖仍偏低,但已緩步上升至 6.5%。他認為,這些變化顯示台灣社會正逐漸看清中華民國的曖昧性,理解「ROC 既不是台灣,也不是中國」,而這個模糊空間已無法提供穩定認同。 王興煥表示,「中華民國台灣」自蔡英文在 2019 年提出後曾快速增溫,但其高峰主要來自台灣認同的位移,並非社會真正的最大公約數;隨著年年下降,不少民意已意識到,中華民國作為國家認同既無法代表台灣,更無法與中國區隔。他指出,近年國民的赤化傾向,包括傅崐萁直接受北京指令、鄭麗文挾北京力挺當選主席後祭拜共諜等行為,讓民眾更清楚地看見「中華民國」難以自洽,進而加速其認同瓦解。他強調:「國際上普遍認知 ROC 指向 PRC,是基本常識。川普都說 Taiwan is Taiwan,只
新頭殼 ・ 6 小時前
香港人照去日本!因1事為中國遊客減少高興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關於「台灣有事」的發言,觸動中國敏感神經,中國政府呼籲國民避免前往日本,而在「一國兩制」下的香港當局也跟隨其後,向市民發出提醒。不過,日本向來是香港人喜愛的旅...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