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論質計酬擬115年第1季上路 初步鎖定2類醫院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5日電)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說,乳癌論質計酬方案預計明年第1季上路,規劃以全國約70家通過癌症診療品質認證醫院,或年收治乳癌新個案超過50人為基礎門檻,讓照顧品質穩定。
乳癌是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之冠,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新診斷乳癌人數超過1.7萬人,民國112年有2972人因乳癌死亡,相當於每天有8人死於乳癌。
為扭轉國內乳癌死亡率,衛福部將首度在癌症治療導入「論質計酬(Pay for Performance,P4P)」制度。石崇良今天上午出席台北國際乳癌研討會活動,並在會前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制度將建立一套完整的品質指標。
石崇良指出,全國女性乳癌五年存活率平均約85%,但各醫院間差距仍明顯,有的高達90%,有的卻僅約76%,這正是P4P制度希望改善的問題。
「台灣健保覆蓋率高,且健保針對乳癌用藥幾乎到位。」石崇良表示,國際上有些國家雖有藥物給付,卻缺乏制度規劃,導致醫院間治療落差,台灣希望透過持續監測,讓用藥可近性與治療一致性。
他解釋,P4P分階段推動方式,第一階段是「Pay for Reporting」先蒐集並建立各院的治療資料,第二階段再進入「Pay for Improvement」與「Pay for Excellence」,也就是醫院若持續進步或表現優異,都能獲得獎勵。
石崇良強調,從醫療團隊的組成、治療流程是否依臨床指引執行,到手術、放療、標靶治療等過程品質,最後再觀察復發率與長期存活率等結果,希望透過這些過程面的指標,確認治療品質是否符合規範,最後再看結果面,才知道整體是不是改善。
他補充,健保乳癌用藥大致已到位,僅部分標靶藥物的給付時間尚待檢討,對晚期病人而言,若能延長給付時間,將有助於長期穩定,未來衛福部會持續研議。
此外,衛福部醫事司2019年推動腎臟配對捐贈,開放非親屬活體腎臟捐贈。有意捐腎的家屬若跟病人無法配對,可與其他擬換腎家庭交叉比對,「一腎換一腎」。但有媒體報導上路至今,國內未出現成功案例。
石崇良坦言,若有無血緣關係的人比對成功就可互捐,難度當然是很高,未來將強化心死後腎捐作業,心臟停止後,腎臟移植的成功率仍與腦死捐贈相當,但很多醫院不熟,還需加把勁熟悉。(編輯:李亨山)1141025
其他人也在看

乳癌死亡率上升 衛福部明年第一季推「論質計酬」穩定照顧品質
國內乳癌死亡率上升,衛福部將在明年推動「論質計酬(Pay for Performance, P4P)」方案,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0/25)表示,P4P預計明年第一季上路,規劃以通過「癌症品質認證醫院」,或年收治乳癌個案超過50例以上為參與門檻,讓病患集中在具專業經驗與高品質的院所,讓照顧品質更穩定。
太報 ・ 4 小時前
漫改來台找港味4/台灣人《動物森友會》島民無誤! 炎夏親切借電扇給日本劇組
日本漫改電影《九龍大眾浪漫》由女神吉岡里帆搭檔水上恒司演出,原著故事融合奇幻、懸疑與愛情等元素深獲觀眾喜愛,打造真人電影版時,故事舞台的「九龍城」也是一大課題。監製有澤亮哉表示,團隊曾考慮利用搭景和CG後製重現漫畫中的九龍城,但礙於預算有限,決定採實景拍攝,並選定台灣。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測速取締警示牌過低…女子開車超速挨罰提訴訟 法官信了撤罰單
蔡姓女子今年1月21日開車經台南市歸仁區速限50公里路段,超速13公里為警舉發,台南市交通局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裁處1...
聯合新聞網 ・ 4 小時前

《流亡黯道》3.27更新「黯焰看守者」11月1日登場,新強化方式與非同步交易系統搶先看
由熱酷科技代理的《流亡黯道》台灣時間上週五(10月24日)凌晨進行線上直播發布會,正式公布將於台灣時間11月1日更新的3.27版本—《流亡黯道:黯焰看守者》繁體中文版的重點內容,玩家將以嶄新而扭曲的方式,重新點燃昔日裂痕挑戰聯盟的傳奇,一個古老的僧侶教團正奮力守護瓦爾克拉斯,抵抗裂痕領主的再臨。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
快訊/通膨降溫!美股四指創新高 費半噴逾2.54%「這股」卻慘跌
美國勞工統計局於週五(24日)公布的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低於市場預期,有效緩解市場對通膨的擔憂。這項數據強化了投資人對於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年底前可能數次降息的樂觀預期,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全面走揚,盤中更一舉改寫歷史新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不想惹川普生氣!美制裁俄油後印度不敢再多買 購油重心轉向中東與美國
在美國制裁兩家俄羅斯主要石油企業後,印度信實工業公司(Reliance Industries Ltd.)迅速將採購重心轉向中東與美國市場來購買原油,引發外界對全球石油供應穩定的疑慮;而信實工業也正計畫大幅降低,或完全停止從俄國進口石油。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屏東來義鄉推原民傳統堆砌工法智慧課程(1) (圖)
屏東縣來義鄉傳統狩獵文化協會25日在南和村橋頭pavalius石板屋舉辦「排灣族傳統堆砌工法智慧」課程,82歲講師羅安初(圖)應邀講解各式石材運用方式。
中央社 ・ 2 小時前
非洲豬瘟中央應變中心記者會 陳時中親自主持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台中傳出首例疑似非洲豬瘟確診案例!農業部今天上午表示,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將於下午3時30分在防檢署舉行記者會,由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親自主持,說明目前防疫狀況與後續措施。
壹蘋新聞網 ・ 3 小時前
台灣同志遊行 倡議理解差異(2) (圖)
第23屆台灣同志遊行25日在台北市政府前廣場登場。今年主題「超.連結-跨越標籤,理解差異」,期望人們理解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邁向更有韌性與多元包容的社會。圖為民眾拉起彩虹旗。
中央社 ・ 4 小時前

老公明明沒吃多少肚子卻很大?專家揭「真正元兇」:不是年紀 晚餐必吃這1蔬菜
「他根本沒吃多少,怎麼肚子還是越來越大?」這句話可能是很多媽媽們的心聲,每天只有一餐可以聚在一起吃飯,當然要豐盛的款待家中的支柱。可是看著老公越來越大的肚子,自責煮得太豐盛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背後真正的元兇——壓力與生活型態!根據《Przegla̜d Gastroenterologiczny》2025年研究指出,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失調會讓皮質醇長期升高,促進腹部脂肪堆積與代謝症候群發展。當壓力沒有出口,身體會用「囤積脂肪」來自保,這也正是很多爸爸們不知不覺中肚子變大的原因。很多女性以為:「叫他少吃一點就好」,但實情是——壓力大、睡不好、沒有動,才是導致中廣身材與代謝症候群的真兇! 壓力型肥胖 根本不是「年紀大了」而已 當老公抱怨說「最近比較累」、「一吃就胖」、「晚上睡不好」嗎?這些不是單純年齡在作怪,而是壓力正在「悄悄改寫」他的身體代謝!根據《Obesity Reviews》在2019年的研究顯示,高壓男性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比一般人高出45%。這種風險不是突然冒出來,而是長期慢性壓力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皮質醇過高、胰島素阻抗、三酸甘油脂升高與高血壓發生。更令人擔憂的是,《Meta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主動脈剝離」恐秒奪命!醫警告若發現有5大危險因子任一 速就醫!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致命性高的心血管急症,根據統計,死亡率竟高達五成!雖然它發生率不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普遍,然而一旦發生,往往如風暴般來襲,很可能來不及救回來。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提醒,血
健康2.0 ・ 1 天前
跟著趙露思吃出仙女體態!「7日減重菜單」公開,營養師提醒1大關鍵點
有追陸劇《許我耀眼》的觀眾應該都注意到了——趙露思比以往更顯纖細。身高161公分的她,體態維持得相當勻稱,據傳長期控制在約39公斤。她曾分享一套自訂的「七日清淡菜單」,藉由控制飲食搭配運動,成功讓身形線條更緊實,就連同劇男主角陳偉霆都稱讚她「背部線條很好看」。
姊妹淘 ・ 9 小時前
「地瓜+五穀粉」是偽健康早餐 醫師提醒血糖恐爆炸
早餐選擇清淡不代表健康,某些看似營養的食物組合可能是隱藏的「血糖炸彈」。減重醫師范亞萱指出,許多人自以為健康的早餐組合,實際上可能導致血糖飆升,甚至讓人越吃越餓,影響減重效果和整體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 天前

喜歡吃冰塊消暑? 醫示警背後含義:身體在求救
吳昌騰分享自己曾經遇到的案例,一名年輕上班族小陳,近幾個月來總是感到異常疲倦、精神不濟,工作效率也直線下降,連爬幾層樓梯都氣喘吁吁。除了疲勞,他每天還要咀嚼好幾杯冰塊,這種清脆的聲響和冰涼的口感讓他無法自拔。他從未想過,這個「吃冰塊」的習慣會和自己的健康...
CTWANT ・ 8 小時前
90歲李富城讀碩士克服失智 每天騎車13公里!醫師都佩服他做到大腦活化6關鍵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後的「第三人生」如何保持心智健康、頭腦清晰,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議題。90歲高齡的氣象專家李富城,用行動詮釋「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人不老」的真諦。 跨越90高齡的學習熱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