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如何改善?眼睛乾澀、有異物感⋯醫揭問題全出在「1關鍵原因」
現代人長時間使用3C產品,手機、電腦與平板成為生活與工作的必需品,但也讓「乾眼症」成為文明病之一。許多人感到眼睛乾澀、灼熱或有異物感時,選擇以人工淚液緩解,卻未意識到,看似輕微的不適,可能是「淚膜失衡」的警訊。醫師提醒透過規律休息、增加眨眼頻率、保持環境濕度及均衡飲食與,可減少眼睛乾澀與疲勞。
近年患有乾眼症患者人數持續增加,亞東醫院乾眼症中心主任蔡紫筠指出,不少民眾以為乾眼症就是眼睛水分不夠,只要單純「補水」就好,但其實乾眼的問題遠比想像中複雜,真正的關鍵在於「淚膜三層失衡」。
精準修復淚膜失衡不適
乾眼症可分為缺水型、蒸發型與黏液層缺乏型3大類,其中「黏蛋白」在維持淚液穩定上扮演關鍵角色,能幫助水分與油脂層均勻分布,同時形成防禦屏障,抵抗細菌與病毒。若分泌不足,淚液容易蒸發,就會出現乾澀、灼熱等不適症狀。
蔡紫筠指出,乾眼症治療是針對淚膜3層:油脂層、水液層、黏液層進行精準修復。依個人狀況評估是否需使用含黏蛋白成分的人工淚液、雙效保濕人工淚液或合併抗發炎藥物,達到「淚膜導向治療」的長效護理效果,讓眼睛恢復舒適與健康。
日常5招守護靈魂之窗
蔡紫筠提醒,預防乾眼症關鍵在日常保養,建議遵守5大護眼原則,才能幫助從生活中改善眼睛狀態:
- 保持濕潤:適時休息並增加眨眼頻率。 
- 避免環境刺激:遠離冷氣出風口或乾燥熱空氣。 
- 眼瞼清潔:以溫和洗面乳或清潔液清潔眼周。 
- 規律熱敷:每日2次、每次10至15分鐘,幫助軟化瞼板腺油脂。 
- 眨眼運動:閉眼2秒→緊閉2秒→睜眼2秒,熱敷後至少重複15次。 
快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揪好友玩失智症小測驗,還可抽$5000 LINE POINTS!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乾眼症反覆發作,小心眼睛慢性發炎!醫揭「1療法」抑制發炎反應
眼睛乾澀、刺痛就是乾眼症?醫圖文解析「3類乾眼症」眼藥水別亂點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乾眼症如何改善?眼睛乾澀、有異物感⋯醫揭問題全出在「1關鍵原因」
其他人也在看

新北議員爭取擴大補助腸病毒、RSV疫苗 侯友宜允諾研議
低薪高房價、高物價等因素夾擊下,青年不敢生,地方政府祭出育兒福利挽救低生育率,新北市議員陳啟能今(30)日在市政總質詢中指出,行政院、市府應攜手擴大補助腸病毒疫苗至0到6歲幼兒;市議員李宇翔則說,「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RSV疫苗)」去年有長效型疫苗問世,這是約90%嬰幼兒都會遇到的疾病,後遺症包含氣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為什麼婚戒一定要帶無名指?一文看懂「手指位置」意涵:帶錯恐招厄運
在許多浪漫電影裡,婚禮總是以「交換戒指」作為高潮收尾。但你是否曾想過,為什麼婚戒一定要戴在無名指?是習俗還是另有玄機?事實上,手指不僅是身體的一部份,在東西方文化裡,也象徵著不同的情感與能量流動。《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手指位置」文化意涵一篇文章看懂。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這也能忘!漏列「柚子」高承睿種子籤 桌協:今下午重抽
115年度中華桌球排名資格賽,即將在11月4日到11月10日舉行,原本10月27日就已經完成抽籤,沒想到隔了兩天桌球協會才發現,男子組國手「柚子同學」高承睿,竟然沒有被列入種子籖。
鏡新聞 ・ 1 天前陳亭妃控介入民進初選 謝龍介:絕不會做這種事
2026台南市長選舉,民進初選競爭激烈。針對立委陳亭妃指控國民立委謝龍介不演了,直接介入民進初選。謝龍介今天表示,國民絕不會做這種事,會贏得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立委謝龍介日前在直播中表示,「民進立委林俊憲的支持度上升當中,與其初選對手陳亭妃的距離會不斷拉近。」對此,陳亭妃昨天指控謝龍介不演
自由時報 ・ 1 天前台灣黑熊族群擴張 宜蘭南澳舉辦演練防範人熊衝突
台灣黑熊主要棲息在中央山脈區域,宜蘭縣目前尚無通報案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因應黑熊族群逐漸擴張,縣內日後也可能爆發人、熊衝突及救援事件,攜手南澳部落辦理黑熊救傷演練未雨綢繆。林保署宜蘭分署今天(30日)指出,國內近幾年屢屢發生黑熊侵擾、誤中陷阱受困通報案件,昨天選在宜蘭縣最靠近黑熊活動範圍的南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因應非洲豬瘟衝擊 花蓮市場豬肉攤商租金減半2個月
因應非洲豬瘟疫情延燒,農業部宣布10月22日至11月6日實施禁宰,全台豬農、肉攤及相關業者生計大受影響;花蓮市公所今天宣布,為協助業者渡過難關,自1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市場豬肉攤商攤位使用費減租五成,其餘蔬果、水產、雜貨等攤商則減租三成,藉此減輕攤商在防疫期間的經營壓力。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治療大腸癌一定要開刀嗎?醫揭「1微創手術」肚皮無傷口、恢復極極短
國健署癌症資料顯示,2022年大腸癌病例1萬7643人,位居10大癌症第2名,2024年大腸癌死亡數7千人,則是10大癌症第3名。若要切除腫瘤,從傳統手術到三孔或兩孔的微創手術,須「開腹」都讓患者憂心。花蓮慈濟以「經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早期消化道腫瘤,可及早治癒早期癌病變,因患者幾乎「無感」,也能快速接軌日常生活。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中鋼自結9月稅前淨損9.81億元,虧損較上月收斂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中鋼(2002)自結9月損益數字,單月合併營業損失9.07億元,合併稅前淨損9.81億元,虧損較上月收斂;累計前9月合併營業損失42.6億元,合併稅前淨損46.8億元。中鋼表示,單月合併稅前淨損較上月減少,主因鋼鐵業銷售數量減少,使得營收減少,且鋼鐵業單位毛利增加,致營業損失減少,另外,礦業投資獲配股利增加,致業外收入增加。中鋼9月鋼品銷售量61.39萬公噸,累計前9月鋼品銷售量555.87萬公噸。中鋼累計前9月合併稅前淨損較去年同期淨利不利,主係鋼鐵業銷售單價減少,導致營收減少及營業損失增加,另外,礦業投資獲配股利減少及財務成本增加,致業外支出增加。展望後勢,中鋼指出,世界鋼鐵協會(worldsteel)預期2026年鋼鐵需求可溫和成長至17.72億公噸,歐盟計劃明年調降鋼鐵進口免稅配額近半並對超額進口課徵50%關稅,後續可能重塑當地甚或全球鋼鐵貿易格局,目前國內外鋼需復甦相對緩慢,終端庫存回補力道溫和,短期鋼市整體呈現築底盤整態勢。觀察國際政經情勢,美歐等主要經濟體平穩運行,但因政策不確定性及高關稅影響經濟前景的風險,OECD對2026年全球經濟成長率估
財訊快報 ・ 1 天前

譚敦慈曝親戚20多歲就大腸癌「愛吃1食物」她絕不碰 醫:1級致癌物很多人天天吃!
大腸癌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台灣每年新增1.7萬名患者,年齡層更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有「無毒教母」之稱的長庚醫院資深護理師譚敦慈就分享,自己一位表妹婿,20多歲時就確診大腸癌。他的日常飲食除了重油重鹹,
健康2.0 ・ 13 小時前
林芳郁失智親臨現場 賴清德暖舉曝光:我質詢過你「要原諒我哦」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今(31)日下午接見「第35屆醫療奉獻獎得獎人」,特別的是,晚年罹患失智症的醫師林芳郁也親臨現場。據了解,賴總統一到場就先向林打招呼,並致意說,「看起來很勇健、精神很好」。隨後致詞完畢來到拍照環節時,賴清德體諒到林芳郁身體不便,因此特別與林的老同學葉金川,一起前去座位區合照。由於林曾於2008年擔任行政院衛生署長,而當時賴清德擔任立委,也藉此機會對他打趣說,「我以前質詢過你耶,要原諒我哦。」據指出,現場氣氛十分溫馨。 賴清德致詞時表示,在總統府親自接見醫療奉獻獎得主,並表達祝賀與感謝是莫大的榮幸,也代表全體國人感謝所有獲獎人在醫療領域無私的奉獻,為人民的健康提供最好的服務。 賴清德指出,醫療奉獻獎的評選過程極為嚴謹,並非依據門診量或知名度評定,或頒發給名醫,而是頒發給願意在人煙罕至之處持續奉獻、超越自我的醫師或醫療服務人員,該獎項可以說是醫界的典範。他曾擔任厚生會會長並參與過醫療奉獻獎的評審工作,深知獲獎不易。因此,對每位得獎人都非常欽佩,對大家的奉獻更是由衷感激。 賴清德表示,今年獲得「團體醫療奉獻獎」的羅東聖母醫院社區醫學部,駐診地點從宜蘭北端頭城
新頭殼 ・ 1 小時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逝!研究揭「1物」超毒:大增罹癌風險
歌手坣娜於16日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一出震驚演藝圈與粉絲。醫師錢政弘表示,一般提到胰臟癌,會先想到糖尿病,但一篇針對成年女性得胰臟癌的研究發現,有抽菸者的罹癌風險多1.5倍。兒童時期曾吸二手菸者多1.47倍;有抽菸且在生活中吸二手菸者多1.68倍;有抽菸且在兒童時期吸二手菸的人更多出2.8倍,相當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坣娜胰臟癌病逝!醫揭5大症狀示警 50歲以上為高風險群
根據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說法,胰臟癌早期可能出現的5大症狀包括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及黃疸引起的皮膚搔癢。林醫師提醒,一旦同時出現這些症狀,應特別提高警覺。林相宏指出,胰臟與背部脊椎鄰近,當出現背痛時也可能是胰臟異常的徵兆。他引述日本學者Ya...
CTWANT ・ 1 天前
年死2.3萬人!「護理系女神」謝侑芯心臟病驟逝「3大症狀」快就醫
網紅謝侑芯曾任護理師,因外貌亮眼被封「護理系女神」,近日她在海外工作期間,因健康因素驟逝,得年31歲。而據悉,她的死因為心臟病發作,「當下好像是未有急救的可能性」。醫師表示,心衰竭是常見的住院原因,因常與其他疾病有共病症狀,較難診斷,嚴重時恐有死亡危機。呼籲民眾一旦出現累、喘、腫症狀,就要到心臟內科進一步檢查。(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坣娜疑胰臟癌離世 50歲後新診斷糖尿病恐為唯一警訊
歌手坣娜疑似因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胰臟癌被稱為「癌王」,其惡性度高且診斷困難,林相宏醫師指出,糖尿病可能是早期發現胰臟癌的唯一機會,尤其50歲以後新診斷的糖尿病患者需特別留意。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海鮮控注意!台人愛吃的「2類水產」重金屬超標,吃錯部位恐加速罹癌
海鮮向來是國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富含豐富的蛋白質與多種營養素,深受大眾喜愛。然而,消費者權益保護基金會最新檢測發現,國人愛吃的旭蟹和丁香魚等水產存在重金屬超標問題,長期食用恐對健康造成威脅。對此,
食尚玩家 ・ 3 天前
從85→55kg驚人變身!韓妞「吃飯改變1件事」輕鬆甩肉30公斤,還能喝可樂吃炸雞不復胖!
想減肥又不想放棄快樂人生?這位韓妞徐宥真(Seoyujin音譯)從85kg→55kg,狂甩30公斤,還能開心喝可樂、吃炸雞!她靠的不是節食,而是掌握「4個關鍵瘦身祕訣」,體脂一路掉、皮膚還變
女人我最大 ・ 13 小時前
「頭痛像被雷劈」49歲六月以為中風送醫!醫揭關鍵原因 中年女性最要小心
49歲藝人六月年初突然頭痛欲裂,她形容像被鐵鎚重擊,血壓飆到180緊急送醫,一度以為中風,檢查後確診「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這個陌生疾病其實是許多高壓族群的隱形威脅。六月確診前兼顧工作、學業和家庭,一年內兩度劇烈頭痛,還出現氣喘、心律不整等症狀,加上家族有心血管病史,讓她驚覺不能再硬撐。 60秒內痛到極點 醫揭「雷擊性頭痛」是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警訊 輔大醫院神經科張哲誠醫師解釋,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是腦血管突然緊縮造成的疾病,最典型症狀是短期內反覆發作的雷擊性頭痛,在60秒內達到最痛。這種頭痛常在排便、運動、洗澡或情緒激動時突襲,也可能是藥物引發。每次持續數小時,兩三週內反覆發作。而中年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好幾倍,好發於40到50多歲。超過三成患者頭痛時血壓會飆高,常被誤以為中風。張哲誠醫師建議,診斷需靠腦血管攝影,而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準確度也有8成。早期檢查可能看不出異常,因為血管收縮從小血管開始向中心蔓延,需要醫師仔細評估症狀。 中年女性注意! 長期壓力、荷爾蒙變化恐誘發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 中年女性為何特別危險?張哲誠醫師認為腦血管張力失調是主因,加上內皮功能障礙和交感
常春月刊 ・ 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