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爸爸、一個女兒:亞洲第一對擁共同親權同志伴侶的養育之路
文/Sheena Wu吳亭儀
他們是亞洲第一對擁有共同親權的同志伴侶,也是肉肉最親的「兩個爸爸」。
2022年1月,家家戶戶準備迎接農曆新年,圍圍和喵喵卻迎來人生中最特別的一刻——他們終於以「父親」與「養父」的身分,正式收養女兒肉肉。從此,這個三口之家有了法律上的名字,也有了完整的愛。
本文為2022年10月26日上架,2025年10月23日更新推出。
👉 看更多LGBTQ新聞專題 擁抱多元認同 🏳️🌈
為了讓肉肉的身分證上出現「兩位父親」,他們無數次往返機關、遞件、補件,只為了拿回一份「公平」。圍圍說:「異性戀家庭收養孩子,身分證不用加註養父、養母字樣,同性家庭卻要,這不就是特別而設的歧視嗎?」
為什麼要爭取「法律」上的共同親權,事實上不都生活在一起了嗎?旁人看來,也許只是幾個字,但圍爸、喵爸卻很堅持,因為曾經只有單一親權的他們最了解,孩子少了一位可以保護他、照顧他的家長,會損失多大的權益。
外界常問:「你們不都住在一起了嗎?為什麼還要爭共同親權?」他們總是耐心解釋,因為當只有一人擁有親權時,另一位就無法為孩子簽醫療同意書、無法替她辦任何手續。「我每天照顧她、送她上學,卻在醫院被告知不能簽字。那一刻才真正明白,平等不是口號,而是能否保護孩子的現實。」
當法律走在前面,人沒轉換平等思考時...
而有「法律認證親權」的圍爸,除了在許多時刻宛如單親爸爸外,外界對這塊領域的資訊落差,也常讓他心力交瘁。像是育嬰津貼的申請,一般人只要一天就搞定,他們卻要花上二周處理各種文件,與多方來回討論,公務人員不懂、銀行人員也不懂,最後只能請對方打到台北問法務。此外,喵爸不能申請延長碩士班修業年限;肉肉也不能就讀喵爸職場合作的幼兒園。
儘管生活上出現各種不便,還要面對非一般常人能理解的不尋常,不過對於肉肉的愛、親子相處的點點滴滴,讓他們撐過這段路。
但看見6個月大的肉肉寶寶願意接近我、讓我抱著,很安靜地陪我,內心還是有種悸動,覺得好溫暖。」一切彷彿歷歷在目,他們帶著肉肉搭乘高雄捷運、高鐵,人潮眾多,途中還得餵奶,圍爸坦言很擔心照護者換人讓寶寶不適應,「但肉肉好乖喔。」
與肉肉相處後,更多的感動與美好,一一浮現在生活中。他們笑說,從沒想過有一天會因便便而感動,「因為當時肉肉可能換環境,排便不太順,我們盼到第四天看見便便時,真的沒想到會令人這麼感動!」
述說著生活點滴,圍圍、喵喵的家,有肉肉的加入似乎更圓滿,但他們對於這件事,有自己的詮釋。「比較像是一個更成長的家庭,孩子長大,我們陪著她。」
「我們也在學怎麼樣當父母,感受到很多人說的『重新長大一次』。」
相信孩子的判斷 嬰兒時期展開身教
圍圍和喵喵在收養肉肉後,才深刻體認到身為家長的兩難。「知道小孩吃糖會很快樂,但並不健康;在戶外跑跑跳跳很健康,可是夏天很熱又怕中暑。」他們希望努力嘗試不要急著有太多的先入為主,相信孩子有能力判斷,尊重她的決定。
這份教養方針從肉肉還是6、7個月大的嬰兒時,就已開始執行。即便孩子仍不會表達、不知怎麼玩,兩人還是盡力去揣摩、聽懂她想做什麼?想玩什麼玩具?想穿什麼衣服?想去那裡?
堅持尊重孩子,是他們想帶給肉肉的身教,培養她獨立思考的能力、尊重每個人的選擇。當肉肉逐漸長大,開始進入校園後,圍圍和喵喵除了主動擔任家長代表、說故事爸爸志工,親近女兒的就學環境;也安排跟同志家庭聚會機會,讓孩子自己去發展對同志家庭的認知。
肉肉2歲時,圍圍曾問她,「我們家好像跟別人家不太一樣,別人是一個爸爸、一個媽媽,我們是二個爸爸,妳怎麼看?」女兒回答:「沒有呀,某某家也是二個爸爸。」肉肉4歲時,再次面對圍圍提問相同問題,她的回答更有趣了。
「是別人家跟我們不一樣,不是我們家不一樣。」
圍圍分享,肉肉同儕、同儕家長和老師,對他們都十分友善,有時甚至會向他們請益,朋友也想要有小孩,該怎樣收養、做人工生殖。碰上觀念較傳統的中高齡長輩,覺得他們自我介紹「二個爸爸」是在開玩笑,還說「應該有個人是乾爸、叔叔吧?」他們也不製造衝突,打哈哈帶過,轉為萬用話題,改聊育兒經。
外界因為不了解常有諸多想像,像是同性家庭得特別教養孩子的問題,其實並不存在。兩人認為,他們面臨的問題,像是伴侶關係改變、孩子教育的共識等,這些異性戀家庭也會遇到,同性家庭並沒有什麼不同。
延伸閱讀》「同」卻與眾不同!四叉貓的性別平權之路:我只希望跟別人一樣
兩代愛的傳承 盼更多孩子不用等家
兩人在陪伴肉肉長大的過程中,不時會想起自己與父母的互動,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段愛的傳承的故事。喵喵説:「我媽很愛我,因為被愛,我可以去愛學生,也覺得我可以像一般人,去擁有一個家庭生活,傳承爸媽的愛給需要收養的孩子,讓他們有個永遠的避風港。」圍圍則因媽媽是保母,自己是輔導老師,希望收養安置機構孩子。
這個念頭在兩人交往、確認關係後逐漸萌芽。2017年,是他們交往的第12年,即使當時同婚公投受挫、社會充滿汙名氛圍,兩人還是向兒盟送件、開始跑流程,積極研讀同志家庭與異性戀家長的教育是否有差別的相關研究,接受家訪評估經濟與心理狀態,甚至打起訴訟,社工肯定他們的高準備度,但過程中仍頻頻受阻,皆因他們是同志家庭。
兩人不曾因同志身份而對收養產生動搖,唯一有過的疑問跟擔心,就跟所有新手父母一樣:「我沒有當過家長,我怎麼知道要怎麼養小孩?」
「 Children will tell you. 」
這是當時美國心理諮商師告訴他們的一句話。時至今日,回首來時路,兩人格外能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每個小孩有每個小孩不同的個性,小孩會表達他需要什麼,他會用各種方式來去告訴你,不用擔心。」
經歷同性結婚受阻、孩子被迫多年單親,如今仍不是兩人心中的「Happy Ending」。他們將持續推動同志家庭走向「婚生推定」,幫助人工生殖的同志家庭,A卵B生的女同志伴侶,不必再面對孩子擁有兩人的基因,台灣法律卻只認生母,不認基因母的窘境;也希望肉肉下次更換身份證時,上面寫的是「二個父」。
「相信自己是值得被平等對待的,了解自己、照顧自己,願意跟自己在一起,才有可能教我們的孩子,也願意了解自己,照顧自己。」圍圍、喵喵持續與希望收養小孩的同志家庭互相支持。因為養育孩子的難,並不會因為異性戀或同志家庭有所不同,差別只在於是否真心去愛。
延伸閱讀》走過青澀歲月、爭取性別平權!苗博雅配戴彩虹信物 全力守護台灣同志的驕傲
擁抱多元認同
從學生運動到市議會 苗博雅走上守護同志的路
婦運、同運女戰神!乖乖牌覺醒的平權之路 尤美女:希望人們完整地做自己
「同」卻與眾不同!四叉貓的性別平權之路:我只希望跟別人一樣
非男非女非二元 跨性別者: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跨性別者奪最佳女主角 小A辣變性手術影片藏深意
跨性別是什麼? 跨性別者的難處有哪些?我的孩子是跨性別者,我該怎麼做?
其他人也在看

非男非女非二元 跨性別者: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
從哪裡開始?那時我家妹妹還沒出生,我是家裡唯一的「獨生女」,雖然年紀還不到十歲,但是已經隱約知道爸媽為了生一個男孩,不斷嘗試,但始終未能如願。年幼的我原本就討厭媽媽老是把我打扮成小公主的樣子,知道父母一直想要男孩後,又給自己下了心理暗示,把自己變得越來越陽剛。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3 年前
「我一定讓大家能結婚」 尤美女從「乖乖牌」到同婚推手的平權之路
從婦女運動到為同性人權奔走,40年來,尤美女在爭取平權路上從未停歇,她的存在,對於被社會差別對待的人們來說,是女戰神、是觀世音菩薩。面對外界的稱號,尤美女一向以溫暖的淺笑回應,因為,過去曾是乖乖牌的她,在意識覺醒後,已成為了心中所想望「獨立思考、有稜有角的女性。」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3 年前

灰色地帶的愛:一對香港跨性別伴侶的「婚姻」故事
像Josephine跟Liam這樣的跨性別伴侶,在香港始終是法律上最親密的陌生人。依照法院裁決,港府最遲須在今年10月前為同性伴侶關係確立替代框架。眼看大限將至,他們不抱希望,但正試圖重塑「婚姻」想像。
德國之聲 ・ 3 小時前
拿出身分證就等於出櫃:跨性別者的真實人生 連超商領包裹都有困難
跨性別者從小到大通常會遇到自我懷疑、就學時對制服、廁所等性別二分的抗拒,等到畢業後,又得面對拿出身分證就等同出櫃、備受老闆、同事議論的窘境。以女跨男的跨性別者Deven為例,他從小就只能被打扮成小公主:粉紅色、華麗澎澎裙是標準配備,再搭配美麗的芭比娃娃,他想玩的玩具車和寶劍則是其他男生的東西,從不屬於他。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4 年前

護照是女、戶籍是男:跨性別者宇萱的無術換證之路
擁有雙重國籍、男跨女的宇萱,本具有男性性徵,戶籍登記男性。但從2017年開始,經由精神科醫師診斷「性別不安」,2019年持醫師證明,向美國聯邦政府申請變更護照為女性獲准。不過宇萱在2020年11月20日國際跨性別紀念日,向台北市中正區戶政事務所申請性別變更,卻因不具有摘除男性性器官的診斷書遭拒,宇萱先是提起訴願遭駁回,後又向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訟訴,同意聲請憲法解釋。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4 年前
跨越成見、照亮多元!台北跨性別遊行24日登場 交管時間、範圍一次看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2025第7屆台灣跨性別遊行」將在明(24)日晚間於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及周邊衡陽路、漢口街、懷寧街等路段舉辦,而時間則為中午12時至晚間10時。對此,台北市警局中正一分局也公布當天的交通管制時間與範圍,相關內容也曝光了!
民視 ・ 1 天前柬埔寨再逮57名韓國人 涉跨境網路詐騙犯罪
(中央社金邊23日綜合外電報導)柬埔寨政府委員會今天表示,當局逮捕了57名涉嫌參與跨國網路詐騙的韓國籍人士。數天前,才有數十名被控在非法網絡工作的韓國人被遣返回國。
中央社 ・ 1 天前
從學生運動到市議會 苗博雅走上守護同志的路
苗博雅指著外套上的彩虹胸章,說起它的故事。這個配件,是同志諮詢熱線募款晚會小物,不論走到哪裡,他始終佩戴著它,就連出國也不例外。某次到國外參訪,當地人看見這個胸章,立刻對他豎起大拇指説:「台灣!」讓他既訝異又驕傲,「台灣,亞洲第一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我以這個彩虹配件為榮,以台灣為傲。」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3 年前
跨性別是什麼?那些被誤解、被忽略的真實故事 孩子說「我不是男生也不是女生」—家長該怎麼辦?
在談論多元性別時,常提到「 LGBTQ+ 」族群,其中字母「T」指的便是「跨性別者 Transgender」。雖然在這日益重視性別平權的社會,越來越多人選擇勇敢面對自己的性別認同,也不再受到男性、女性二元性別的限制,但你真的知道什麼是「跨性別」嗎?他們可能面臨什麼樣的困難?在台灣的處境又是如何呢?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4 年前
2025臺灣同志遊行盛大登場!必勝客打卡送比薩,彩虹觀光巴士、變裝藝術節打造繽紛十月!
臺灣同志遊行每年皆吸引超過10萬名國內外旅客參與,觀傳局特別於10月推出期間限定的「彩虹觀光巴士」,即日起至26日每日皆安排班次,遊程中可與變裝皇后導覽員互動交流,終點更安排於酒吧欣賞皇后華麗演出。25日當天在臺北市有多個LGBTQ+主題活動登場,除了由臺灣彩虹公民行...
styletc ・ 1 天前
沒性行為也中標!60歲老闆娘染菜花 醫師揭1日常習慣惹禍
俗稱「菜花」的性病疣(又稱性器疣)通常透過性行為傳染。不過,曾有一名60歲的酒店老闆娘卻在舌頭上長出「菜花」,讓她相當錯愕,她明明早已不接客,沒想到竟因一個平常的小動作,讓病毒有機可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温嵐認愛公開女女戀!對象曝光是台劇女神:請大家給予祝福
唱跳天后温嵐日前被拍到跟台劇女神賴雅妍一起聚會,兩人熱情擁抱互動,好交情的互動全被拍下,沒想到新聞曝光後,温嵐在Threads上面寫著:「我們公開了!請大家給予祝福」,一席看似認真的玩笑話,掀起網友討論。事實上,賴雅妍早在2001年就演出温嵐《眼淚知道》的MV,去年温嵐也受邀為了為了賴雅妍演出的電視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挺「以中國人自豪」論述?最新民調超驚人
[NOWnews今日新聞]《震傳媒》今(23)日公布最新時事民調,主持人康仁俊在網路節目《新聞!給問嗎?》指出,有關鄭麗文的兩岸論述,他曾經說過,未來要全數台灣人都自豪地說「我是中國人」,民調結果顯示...
今日新聞NOWNEWS ・ 20 小時前
林心如陸綜才播一集無預警爆停播 「震撼原因」曝光...最慘恐下架
林心如與霍建華結婚9年,婚後育有8歲女兒,近來,林心如才在中國綜藝節目《再見愛人》擔任觀察室的嘉賓,並分享自己跟老公的私下生活方式,豈料節目開播一集就驚傳陷入風波恐停播,原因出自於其中一位嘉賓的丈夫涉嫌行賄。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保溫瓶洗錯「恐喝到毒水」!台大醫示警了:別裝2飲品
隨著天氣逐漸轉涼,許多人都習慣用保溫瓶裝溫熱開水飲用,卻常忽略清潔的重要性。對此,台大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至剛就曾示警,保溫瓶不僅要清洗,更需用軟性刷子輕刷,同時要避免裝奶類的飲品及碳酸飲料,才不會孳生細菌或改變保溫瓶內的壓力,以延長壽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光復連假天氣曝光! 雨下到「這天」趨緩、氣溫再轉涼
雨還沒停!今(23)天仍受東北季風影響水氣偏多,雙北及宜蘭持續發布「豪雨特報」,接下來就是3天光復連假,中央氣象署預報,顯著降雨到週五(24日)晚起有較為有感的好轉,但北東還是較容易下雨,只是雨勢較小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爆拒簽婚前協議鬧離婚!賭王千金何超蓮打破沉默首發聲 婚姻現況曝
賭王千金何超蓮與中國男星竇驍的婚姻近期成為輿論焦點,先前網路上流傳兩人婚禮費用與財產分配疑雲,更有消息稱竇驍拒簽何家保護財產的婚前協議,甚至有人傳出「只辦婚禮未登記」的說法,對此,夫妻倆終於透過社群媒體打破沉默,駁斥謠言並強調感情穩定。林宜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