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心臟健康 避開這5種日常習慣
〔編譯謝宜哲/綜合報導〕心臟對人來說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此如何維護心臟健康成為重要人生課題。美國心血管外科醫生倫頓(Jeremy London)博士指出,有5種日常習慣會對心臟健康造成傷害。
根據印度時報(TOI)報導,第1個日常習慣是吸電子煙。倫頓表示,人們常認為電子煙是一種「更健康的替代品」,但實際上其化學物質仍然會損害血管和心臟組織。
倫頓聲稱,他見過每天吸電子煙的人很早出現心血管壓力跡象。他認為,正是「安全的錯覺」讓電子煙風險更大。
第2個日常習慣是長期處於壓力。當壓力演變成焦慮、倦怠或情緒衰竭時,就會開始悄無聲息地影響心臟,倫頓把此類影響稱為「隱形傷害」。
倫頓強調,雖壓力是無形的,但會對人的一切造成影響,從血壓到睡眠-覺醒週期,再到對食物的渴望。另外慢性壓力會導致發炎,而發炎通常是疾病的根源。
第3個日常習慣是睡眠不足。如果人不休息,身體就無法自我修復,荷爾蒙會失衡,血壓會升高,心臟也會因為缺乏休息而過度勞累。
除了傷害身體外,睡眠不足也會影醒精神與情緒。倫頓說,它曾親眼目睹睡眠不足會如何影響情緒、注意力和精力。
第4個日常習慣是喝汽水。汽水會升高血糖,促使身體產生胰島素阻抗,最終導致代謝問題。即使是低熱量汽水,也並非完全安全。
倫頓補充,汽水會讓人渴望吃垃圾食物,形成對健康造成傷害的惡性循環。雖然汽水威脅性不高,但仍是營養不良和能量不穩定的潛在因素。
第5種日常習慣是喝酒。酒精會在細胞層面造成損害,尤其是腦細胞和心臟細胞。它會干擾睡眠,升高血壓,在大多數情況下還會導致成癮。
倫頓表示,有研究表明,即使適量飲酒也會增加罹患失智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王姓獸醫師無執照》非洲豬瘟診斷、用藥錯誤 台中老農一肩扛
黃金崩盤吸引世界各地逢低買入者 最樂觀看到這價位
台商也受不了關廠撤離!世界牛仔布中心「天空王國」被關稅敲響警鐘
中國福建號航艦被看破手腳!前美國軍官:戰力僅美50年舊艦6成
其他人也在看

運動後腰痠背痛?小心暖身收操忘了做!醫授「簡單3動作」放鬆脊椎
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健身,除了追求良好的體態外,規律運動也確實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好方法,但是很多人健身完之後都會腰痠背痛,可能彎個腰或是想要起床都難!對此,《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復健科診所院長王竣平分享,如何避免健身後常見的運動傷害,建議可以做10~15分鐘伸展運動,讓肌肉恢復彈性。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NBA、中職球員都在用! 醫揭再生療法「羊膜絨毛膜」適用對象:有望不動刀促進修復
佑立診所院長、疼痛暨復健雙專科醫師吳書毅指出,源自胎盤的「羊膜絨毛膜組織」提供豐富的生長因子外,還含有關鍵的細胞骨架,為受損組織提供更完整的修復原料,在運動醫學與慢性疼痛治療領域逐步嶄露頭角,NBA與中職球員都曾使用此療法。羊膜絨毛膜注射可用於十字韌帶部分撕裂、軟骨磨損、退化性關節炎及足底筋膜炎等,協助緩解疼痛、加速修復,還能讓運動員避免手術風險。吳書毅醫師提醒,應選擇經萃取、去細胞化與滅菌處理的認證製品,以確保安全性與效果。
每日健康 ・ 23 小時前
研究揭「3生活習慣」加速老化!第一種害人老7歲
抗老化是現代重要議題。醫師劉博仁表示,最新研究發現,人在 30、40 歲時,身體老化速度就已開始出現明顯差異,3種生活習慣會讓身體「加速變老」,包括抽菸、肥胖、運動量少都會加速老化,尤其抽菸是最可怕的因子,會使生物年齡較不抽菸者老了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愛咬冰塊是警訊 缺鐵貧血男女都有
平時都會覺得很疲勞、頭痛,大腦無法專注,有時候還會情緒失控,甚至是喜歡咬冰塊,要小心,這可能是缺"鐵"警訊,專家說,這樣的症狀,經常出現在女性或腸胃道不適的人,以及腎臟病、癌症患者身上,至於想要補...
大愛電視 ・ 22 小時前台大兒科值班費遭批低於行情 院長:屬前段班水準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7日電)台大醫院兒科招募專科值班型主治醫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質疑值班費低於市場行情,院長余忠仁今天回應,台大醫院的值班費屬於前段班水準,一般夜間值班費更是排名第二高。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女社畜長期輪大夜班作息亂 乳房小腫塊拖半年確診乳癌第四期
一位來自北部的林小姐,長期輪大夜班、作息不規律,直至2023年5月在自我檢查時發現乳房有硬塊,起初未立即就醫,直到腫塊逐漸變大,才前往醫院檢查。確診時,已罹患乳癌第四期,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骼、肺部與腹部,甚至造成雙側肺積水和呼吸困難,病情比她想像中更為嚴重。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科廖志斌醫師指出,林小姐罹患的是最常見的「管腔型乳癌」,因此,醫療團隊評估屬於內臟轉移急症,先給於化學治療,之後再採用口服標靶合併荷爾蒙藥物治療。經過一段時間,林小姐的症狀逐漸獲得控制,生活品質明顯改善。不過在2025年3月,癌症再次復發,甚至已經出現腹積水。且醫療團隊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林小姐的癌細胞特徵有所變化,從原本的HER2陰性轉為HER2低表現(由0分變為2+,代表介於陰性與陽性之間),使其需接受新一代標靶治療。廖志斌醫師表示,這顯示乳癌是一種會隨著時間與治療而改變的疾病,並非一成不變,患者若出現復發或轉移,應再次接受檢測,以便調整治療方向。目前林小姐已完成四次新型標靶合併荷爾蒙治療,不僅原有的呼吸困難症狀大幅改善,也能恢復正常日常活動。她分享心情說:「還好有醫師幫忙,我現在過得比想像中更好。」她也提醒其他
台灣好新聞 ・ 23 小時前
不是老化!研究:「常吃1類食物」傷腦神經 失智風險增44%
當記憶力變差時,不只是老化徵兆,可能是吃錯食物。營養師薛曉晶提到,研究發現,攝取過多「超加工食品」恐加速腦力提早衰退,因為高糖、高油、高鹽及人工添加物會在無形中傷害腦神經,反之,若以天然原型食物替代,失智風險明顯降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找到小紅莓化療造成心肌損傷之新解方 陽明交大研究登上國際期刊
全球約有30萬至120萬名「小紅莓(癌症化療藥Doxorubicin)」化療的康復者,在治癒癌症後出現不同程度的慢性心臟衰竭。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命科學系暨基因體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蔡亭芬與傳統醫藥研究所教授傅淑玲、國家衛生研究院、林口長庚醫院共同組成研究團隊,找到了新解方「柑橘萃取物─橙皮素(Hesp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
健走也能救「三高」!專家教你運動不求快 掌握「這些原則」更安全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運動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及高血脂,對於改善三高疾病也都有顯著的效益。一般而言,成人只要每星期運動累積達150分鐘以上,兒童每星期運動累積達420分鐘以上,就能有足夠的運動量。 建議成人每天運動30分鐘,即使是分段累積的運動量,例如:每次15分鐘分2次,或是每次10分鐘分3次完成,效果也與一次做完相同。 根據美國大型研究發現,健走比慢跑更能有效降低血壓、血糖及血中總膽固醇量,進而預防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簡文仁建議,健走就是指快走,屬於中度身體活動,會感覺到呼吸及心跳比平常快一些,講話會有一點喘,也會稍微流一些汗,健走完後有輕微酸痛及疲倦感,這樣才表示健走的強度是適宜的。 三高病患運動注意事項 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醒,三高病患運動前,建議量測血壓及血糖,預防發生血糖飆高、血壓飆高或是低血壓、低血糖的情形,並避免選擇過度激烈運動或是競技類的運動,尤其是運動過程中會閉氣,或是增加腦壓的運動,如舉重、倒立等。 三高病患,剛開始從事運動時,應評估病情狀況、體能及身體需求,簡文仁建議,諮詢專業醫師提供慢性疾病運動處方,在不影響健康狀況情況下進行身體活動,並掌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鄭麗文訪竹市議長許修睿 期盼地方佈局延續「藍白合」
即將於本週六上任的中國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上午前往新竹市議會拜訪議長許修睿,由於新竹市是藍白合作城市,鄭麗文期盼竹市能持續延續此基調,未來在地方佈局會「接地氣、尊重地方生態」,並重視許修睿的看法與建議,並期待能合作無間、有高度的默契。當被問到地方部人事布局是否更動地方主委?鄭麗文說,已任命李乾龍
自由時報 ・ 22 小時前
西螺大橋啟動2.31億維修工程 改道溪州大橋通行、明年12月完工
橫跨濁水溪、連結彰化與雲林的重要交通地標「西螺大橋」,因老化鏽蝕、混凝土剝落與結構受損等問題,彰化縣政府爭取交通部補助經費,投入總工程費2.31億元進行維修補強與外觀整新工程。今(27)日進行開工儀式,預計明年12月完工。施工期間大橋將全線封閉,改道使用台1線溪州大橋通行。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
醫學中心「兒醫人力」拉警報! 北榮院長證實今年4人通通出走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少子化加上薪資結構,醫學中心兒科人力又傳拉警報。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今(27)日就證實,該院今年四名總醫師通通「留不下來」,紛紛出走要自己去開業,他已經批可,並強調無所謂,認為年輕人有自己想法,去開業也沒有說不好,也是照顧國人、落實分級醫療。陳威明說,台北榮總是國家級醫學中心,會努力收更多人,培養及留下更多重症人才。 ...
匯流新聞網 ・ 23 小時前象牙海岸83歲總統邁向第4任期 初步計票一面倒領先
(中央社阿必尚26日綜合外電報導)西非國家象牙海岸總統大選部分開票結果顯示,現任總統烏阿塔哈在許多地區大幅領先。他的其中一位對手、前商務部長比揚今天已在聲明中承認敗選。
中央社 ・ 1 天前
英勇外送員救人完趕送餐被開單 大批網友力挺:我來繳
台中豐原近日上演暖心一幕,一名外送員昨(26)日發現有民眾昏倒路邊,具有救護員執照的他立即折返,進行CPR(心肺復甦術)急救,確認對方恢復心跳、交給救護人員後才騎車離去。然而,他也因此延誤送餐,更為了趕單騎上人行道遭警察開單,他坦言自己「下次還是會救人」,感動大批網友。
鏡報 ・ 23 小時前體重夠就不用擔心肌少症? 肌少型肥胖風險更高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7日電)肌少症是造成老年失能的主要原因。董氏基金會今天提醒,即使外表看起來不瘦,也可能因年齡增長使身體組成改變而罹肌少症,且「肌少型肥胖」危險性更比肌少或肥胖都還高。
中央社 ・ 23 小時前
警消皆英勇超人 賴清德:展現台灣尚勇精神
總統賴清德今(27日)接見「2025年第21屆世界警察消防運動會」代表團時說,不是每一個超人都有披風,任何致力讓社會變得更好的人都是英雄,警消們都是英勇的超人,都是社會的英雄,「國家以你們為榮」。
中時財經即時 ・ 21 小時前
高雄機器人公園「5歲童腳卡溜滑梯」 花16分鐘撬開護欄脫困
高雄鳳山有個機器人公園,公園內有座高3層樓的溜滑梯,整體造型呈現貨櫃風,吸引不少家長帶孩子去遊玩,但連續假期傳出有5歲幼童遊戲過程,右腳卡進通道的護欄,家長緊急求救,消防人員抵達,花了16分鐘讓男童脫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看好神經肌肉新藥潛力,諾華斥資120億美元收購生物科技商Avidity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瑞士製藥商諾華公司(Novartis AG)同意收購生物技術公司Avidity Biosciences Inc,交易價值120億美元,這是該公司十多年來的最大一筆收購交易,並在其暢銷藥物面臨仿製藥的競爭之際為該公司帶來幾種潛在的重量級藥物。諾華在公告中表示,將以每股72美元的現金支付,較Avidity上週五收盤價溢價46%。Avidity正在開發治療罕見疾病的實驗性藥物,包括一種名為1型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症的神經肌肉疾病。這筆交易加劇了生物技術併購浪潮,隨著老藥專利到期,大型製藥公司紛紛收購擁有創新技術的小型製藥公司以提高收入。根據諾華公司方面的說明,預計Avidity的三種藥物將在2030年前上市,其中兩種藥物的銷售潛力可能達到數十億美元。公告還補充道,這筆交易將使諾華2024年至2029年期間的預期銷售複合年成長率從5%提升至6%。
財訊快報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