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重度營養不良與腸胃炎:打點滴並非總是最佳選擇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在台灣,許多家長在照顧孩子生病時,都會遇到孩子拉肚子、嘔吐的情況,尤其擔心孩子是否會脫水。當孩子營養狀況不佳時,這樣的擔心更甚。不少人認為,打點滴(靜脈輸液)是一種快速有效的方法。
然而,一項近期發表於全球頂尖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的研究指出,對於患有重度營養不良並合併腸胃炎的兒童而言,輸液策略並非「愈快愈多愈有效」。該研究顛覆長期以來的臨床假設,提醒我們在營養失衡、器官功能較弱的兒童身上,輸液速度與方式應更為謹慎,避免引發額外風險。
針對重度營養不良兒童,靜脈輸液未必更有效
這項研究針對非洲三個國家的兒童進行,對象是患有重度營養不良,並伴隨腸胃炎症狀(如:腹瀉、嘔吐)的兒童。研究中比較了三種輸液方式:標準速度的靜脈輸液、較慢速度的靜脈輸液,以及只使用口服輸液(如ORS電解質水),觀察哪種方式對孩子最安全。
原先大家可能以為靜脈輸液能更快補充水分與電解質,有助於改善病情,但研究發現,不論是標準還是慢速的靜脈輸液,與單純使用口服輸液相比,並沒有明顯降低兒童的死亡率。對於本身體力較差、器官功能尚未穩定的孩子,過快或大量的靜脈輸液可能帶來額外風險,反而不利康復。
為什麼補太多反而不好?兒童輸液需精準拿捏
對營養狀況不佳的孩子來說,身體器官的調節能力本就相對脆弱,特別是心臟與腎臟功能。當大量液體短時間內快速輸入體內,容易導致水分累積過多,使心臟負擔加重,嚴重時甚至可能引發肺水腫等併發症。這些風險在重度營養不良的兒童中更為明顯。
因此,輸液方式的選擇並非越快越多越好,而是必須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審慎評估。醫師應根據病童的脫水程度、意識狀況及整體器官功能,選擇最適當的輸液方式與速度。
研究指出,對於能夠進食的兒童來說,使用口服輸液仍是最安全且有效的方法。不論是透過小口慢飲、湯匙餵食,或借助鼻胃管輔助,持續提供足量的電解質水即可逐步補足身體水分與電解質,有助於穩定病情並促進體力恢復。
給家長的提醒:掌握正確補水觀念,守護孩子健康
當孩子出現嘔吐、腹瀉時,重點是「少量多次補充水分」。
若孩子意識清楚、可吞嚥,應首選口服輸液。
若孩子精神差、無法進食,需盡快就醫,由醫師決定是否需要靜脈輸液。
長期偏食、營養不良的孩子更需要注意,避免在腸胃炎發作時惡化病情。
輸液不是愈快愈多就愈好,而是要依據孩子的整體狀況,做出最安全的判斷。家長與醫療人員應共同關注孩子的營養與水分補充,確保每一位小朋友都能健康成長。
參考資料
Maitland, K., Ouattara, S. M., Sainna, H., Chara, A., Ogundipe, O. F., Sunyoto, T., Hamaluba, M., Olupot‑Olupot, P., Alaroker, F., Connon, R., Maguina, A. S., Okiror, W., Amorut, D., Mwajombo, E., Oguda, E., Mogaka, C., Langendorf, C., Dewez, J. E., Ciglenecki, I., ... George, E. C. (2025). Intravenous rehydration for severe acute malnutrition with gastroenteriti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93(13), 1257–1268. https://doi.org/10.1056/NEJMoa2505752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原文出自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兒童重度營養不良與腸胃炎:打點滴並非總是最佳選擇
其他人也在看
高兒美館《生活藏寶圖》 引導孩童探索身邊藝術寶藏
高雄兒童美術館推出全新藝術教育展《生活藏寶圖》,集結13位藝術家透過繪畫、雕塑、複合媒材等多元作品,引導孩童從最熟悉的日常出發,探索身邊微小而珍貴的藝術寶藏。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顏名宏表示,《生活藏寶圖》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份給予孩子的「生活觀察指南」,每位小朋友心中都有一座繽紛劇場,期望藝術成為開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研究:七分之一人從未了解家族病史 心理師教你「這樣開口」揪出遺傳病風險!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你是否也不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覺得開口問這類問題很不吉利,或不認為有什麼重要性?根據CNBC報導,近期有研究揭示,約有七分之一的人從未與家人談過家族病史。專家指出,這樣的沉默可能讓家庭成員錯失及早篩檢、預防遺傳疾病的機會,也為大家說明了解家族病史的重要性,和與家人討論相關議題的方法。 14%人未與家人聊過家族病史 專家:每一位背後都是一個家庭 國際知名保險公司近期發表一項跨國調查,研究團隊針對英國、澳洲、西班牙等多國共8,000位成人及169位醫療專業人員進行問卷訪談。結果發現,有14%的人從未與家人、親屬聊過家族病史,30%的人表示「未曾有過開啟對話的想法」,另有20%坦言「家人之間很少開口談健康問題」。 參與研究的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健康科學系教授Sherry Pagoto臨床心理師指出,雖然數字上看起來只有七分之一的人,「但每個人背後都代表一個家庭,意味著有七分之一的家庭從未進行過此類對話。」 專家揭「了解家族病史」重要性 助及早預防、篩檢 調查也顯示,近8成的醫療人員同意,若民眾能更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將有助於拯救更多生命,且掌握家族病史也有利於臨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駕駛打瞌睡「自撞收費站」!轎車翻覆燒成火球 濃煙狂竄畫面曝光
恐怖!泰國曼谷一名33歲的男子昨(1)日凌晨駕駛轎車行經收費站時,因為打瞌睡失控撞上收費站,導致轎車翻覆現場燃起熊熊烈火,所幸駕駛順利從車內逃出,但是轎車已經完全燒毀。警方表示,這起案件中無人死亡,火勢控制後道路也已恢復通行。
鏡報 ・ 1 天前
小哈利超暖!不管距離多遠「堅持護送女生走夜路」 伊能靜讚:對妹妹也百般呵護
伊能靜和兒子庾恩利(小哈利)一起直播,聊到女性走夜路往往感到害怕的話題。恩利透露,在紐約讀書時總會陪女性朋友回家,言語間流露滿滿對女性的尊重、對性別議題的反思,正直的言論引起網友熱烈討論。
姊妹淘 ・ 16 小時前
中職》曾參與紅襪封王遊行 林子偉返台初體驗依然興奮
樂天桃猿林子偉效力大聯盟紅襪隊時期,就曾參與過封王遊行,返台後今年終於首度重溫榮耀時刻。林子偉表示,兩次封王遊行一樣興奮,希望明年能帶全家人一起共享難得的時刻。林子偉下午抵達遊行終點時,第一句話就說:「好累!」他表示,在遊行車隊上站了兩個多小時,有時還停下來等紅綠燈,對體力真的是很大的考驗,但是更多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非洲豬瘟疫情進入關鍵第3階段 台中市即起加嚴2措施
台中市22日爆非洲豬瘟,中央進駐急滅火,到目前為止案例成功鎖在單一案例豬場,自昨(1日)起到6日進入第3階段防疫關鍵5天,台中市長盧秀燕指出,台中採最嚴標準再擴大封鎖範圍,案場前道路封鎖,禁止非必要通行,另採檢案場周邊兩處排水溝,目前檢測全為陰性。
自由時報 ・ 1 天前為救貓頭鷹先殺50萬隻貓頭鷹?美參院放行橫斑林鴞撲殺計畫
美國參議院10月29日以72票對25票,否決了一項旨在阻止拜登政府批准美國魚類及野生動物管理局(USFWS)計畫的提案。該計畫爭議性極高,預計撲殺近50萬隻橫斑林鴞(barred owl),以拯救其瀕危表親,北斑點梟(northern spotted owl)。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鏡爆頭條/同看演唱會共享1杯飲料 9m88、章廣辰10年情升格戀人
人氣歌手9m88出道以來就是緋聞絕緣體,自稱單身超過3年的她,如今爆出熱戀,對象是演出《舊金山美容院》的章廣辰。兩人以好友身分相處10年,進化成愛情;日前被目擊在周興哲演唱會上手勾手、肩碰肩,同喝一杯飲料,親密關係就此曝光。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週日及國定假日輕急症中心首次開診(3) (圖)
為紓解假日急診壅塞、提升醫療服務效率,健保署宣布自11月2日起試行「假日急症中心(Urgent Care Center,UCC)」,專門收治輕急症患者。2日首次開診,衛福部長石崇良(2排中)上午出席主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信義門診部UCC記者會並視導醫療流程。
中央社 ・ 1 天前歐巴馬批川普政府魯莽行事 籲選民投票反制
(中央社紐約1日綜合外電報導)前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今天在為兩位民主籍州長候選人站台時,批評當今川普政府「無法無天、魯莽行事」,他呼籲選民在下週的期中選舉,以選票拒絕這樣的政府。
中央社 ・ 1 天前
非洲豬瘟應變中心記者會 陳駿季主持(2) (圖)
農業部長陳駿季(中)2日下午主持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記者會表示,防疫工作應該是中央與地方一起努力,而不是自走砲,希望台中市政府不要再有私下行為,影響後續疫調判斷。
中央社 ・ 1 天前哈佛醫學院驚傳爆炸 疑蓄意犯案2人逃離現場
哈佛醫學院一棟建築1日淩晨發生爆炸,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報告,波士頓消防局懷疑事件是有人蓄意所為,另有消息指爆炸並不是炸彈裝...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漸凍人症」成因大突破! 研究首度發現與另一罕病基因重疊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項最新研究首度發現,「漸凍人症」(ALS)患者與另一種名為「遺傳性痙攣性下身麻痺」(HSP)的罕見運動神經元疾病患者之間,存在著大量重疊的基因變異,為解開ALS的成因提供了全新線索。美國田納西州聖裘德兒童研究醫院的科學家們,分析了包含ALS在內的四種運動神經元疾病、共600名
自由時報 ・ 1 天前路跑/史努比現身!療癒系路跑台北場先起跑
療癒系路跑盛事「2025 SNOOPY RUN TAIWAN」今天在新北二重疏洪道運動公園熱鬧開跑,以「史努比家人(Snoopy Family)」為主題,由展逸國際企業與Norns樂恩仕股份有限...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 天前國民全代會在成功高中抽菸⋯⋯台北市衛生局:先邀行為人說明
國民昨召開第22屆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地點選在台北市立成功高中,卻有多人在校園禁菸環境內集體抽菸,還留下一堆菸蒂與垃圾。台北市衛生局今(2)日回應,將等行為人說明,並確定事證後才會裁罰。衛生局表示,目前已接獲相關檢舉,雖已有照片證明,衛生局仍會依程序,函文請成功高中提供監視器影像畫面,確認吸菸人數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快訊/北投溫泉池清潔意外!2工人疑吸入過量硫化氫中毒無呼吸心跳
台北市北投區溫泉路天主巷,今(2)日上午10時49分,發生疑似吸入有毒氣體事故,現場一男一女在清潔溫泉蓄水池作業時突然暈倒,救援人員到場後發現兩人均呈現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狀態,已緊急施以搶救,消防單位偵測現場硫化氫濃度一度高達85ppm,已持續進行通風與排氣作業,以防止二次災害。事故詳細原因仍待釐清。
鏡報 ・ 1 天前
洋蔥可防流感、新冠病毒 專家:最營養的部位常被丟掉
洋蔥不僅是平價蔬菜,更是營養價值極高的健康食材。傅裕翔醫師與薛曉晶營養師分別指出,洋蔥富含槲皮素及硫化合物等多種營養素,而最常被丟棄的外皮是槲皮素含量最高的部位,有助於預防流感與新冠病毒感染。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不是小黃瓜!醫大推「它」超營養、無農藥:早餐必啃幾根
減重是現代風潮,醫師蔡明劼表示,均衡飲食是其中關鍵,首先就是吃到足夠的蔬菜量,以早餐而言,可食用不必煮的食材,例如小黃瓜、牛番茄、玉米筍。他自己最常用玉米筍作為早餐的蔬菜來源。玉米筍幾乎不含農藥,且低熱量、低碳水化合物,並富含多種營養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香蕉也不是黑巧克力! 營養師認證「最強抗壓食物」一天一顆,皮質醇下降、免疫力升
說到能幫助紓壓的食物,很多人會想到富含油脂的魚類、黑巧克力或洋甘菊茶。但你知道嗎?水果其實也能幫助舒緩壓力,關鍵就在於它們含有豐富的必需營養素,能同時支持身體與心理健康。其中,有一種水果對抗壓力特別有幫助,而且可能不是你第一時間想到的那種。根據「realsimple」網站分享,以下是註冊營養師的首選,以及幾個在家輕鬆多吃的方法。 最佳抗壓水果:橘子 你可能會驚訝,橘子其實是減輕壓力的水果冠軍。Lorenz指出,這種柑橘類水果含有大量能支持免疫功能的營養素,進而提升身體的壓力應對能力。橘子富含維生素 C——這是維持免疫力不可或缺的營養素。維生素 C 能促進並提升白血球(負責對抗感染的免疫細胞)的生成與功能,同時身為抗氧化劑,它還能保護免疫細胞免受氧化傷害。除此之外,維生素 C 還能支持皮膚屏障、促進傷口癒合,提升整體免疫韌性。 免疫與壓力的關係? 免疫系統與壓力反應息息相關。當免疫系統獲得良好支持(例如攝取足夠的維生素 C),它能更有效地調節身體在面對壓力時的發炎反應,減少長期慢性壓力對健康造成的影響。相反地,身心壓力會促使身體分泌皮質醇(俗稱壓力荷爾蒙),長期高壓與皮質醇過高會抑制免疫
常春月刊 ・ 15 小時前
失智症,是50歲後人生的殺手!腦科名醫勸:這10食物最好少碰,吃錯恐腦鈍、大腦退化
腸道與大腦息息相關, 如果吃下不對的食物,不只腸道有狀況,也會藉由神經,引發大腦一系列發炎反應,因此腸道有「第二大腦」之稱。
幸福熟齡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