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10大「最健康食物」出爐 冠軍竟不是蔬果!台人愛用豬油也上榜
維持身體健康的關鍵,不只是少吃加工食品,更在於攝取多樣化的天然食材。外媒報導,英國研究團隊公布一份「全球最健康食物排行榜」,分析超過一千種食材後,依照營養密度進行評分。結果出乎意料,奪下冠軍的竟不是蔬菜、水果、魚或肉,而是一種超市隨手可得的堅果「杏仁」,調查將其譽為「地表最健康食物」。
前十大「全球最健康食物」排名如下:
一、杏仁
研究指出,杏仁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維持心血管健康,並能穩定血糖、降低糖尿病風險。杏仁同時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蛋白質、纖維及鎂、銅、錳等礦物質,這些成分能保護心臟、延緩老化,並減少自由基造成的發炎反應。
專家指出,杏仁之所以拔得頭籌,是因為它能在少量攝取的情況下滿足多項營養需求,而不會造成脂肪或糖分過量,是營養密度極高的食物。
二、釋迦
總排名第二的釋迦可說是「全球最健康水果」。這種外皮呈綠色錐形、內裡柔滑如奶油的熱帶水果,富含抗氧化物、維生素B6與膳食纖維,有助提升免疫力、減少發炎並促進心血管與眼睛健康。
不過,研究也提醒,釋迦籽與果皮含微量毒素,過量食用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建議僅食用果肉部分。
三、海洋紅魚
總排行第三名的深海魚類「海洋紅魚」(如鱸魚等)榮登「最營養魚類」之首,富含維生素B12、D、硒與磷,能強化神經系統與骨骼健康。
四、鰈魚類
「鰈魚類」包含比目魚、鰈魚等魚種,含高量Omega-3脂肪酸與維生素B1、D,且汞含量較低,是營養與安全兼具的海鮮選擇。
五、奇亞籽
奇亞籽雖小,卻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及抗發炎抗氧化物。
六、南瓜籽
南瓜籽是植物性鐵與錳的極佳來源,有助能量代謝與免疫功能。
七、瑞士甜菜
瑞士甜菜富含維生素A、C、E、K及稀有色素「甜菜鹼」,能調節血壓並穩定血糖,被視為高營養的綠色蔬菜代表。
八、豬油
最令研究團隊驚訝的莫過於排名第八的豬油,研究指出,豬油的單元不飽和脂肪比例高於羊肉與牛肉,且含有Omega-3脂肪酸、維生素B群與礦物質。因此,營養學者認為,若控制攝取量和烹調方式,豬油並非完全不健康脂肪。
不過,衛福部提醒,台灣人普遍愛用豬油,但豬油的壞處是飽和脂肪含量也高,易使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壁,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此仍建議民眾盡量減少攝取。
九、甜菜葉
甜菜葉是甜菜根上方的可食用葉子,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營養價值高。
十、紅鯛魚
紅鯛魚富含鉀、硒與維生素E等關鍵營養素,不過紅鯛魚可能累積汞與海洋毒素,食用前應選擇來源安全的新鮮魚貨。
報導強調,這份「最健康食物」名單並非建議民眾只吃前十名食材,而是提醒「營養平衡與多樣化」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研究團隊也指出,人體腸道菌相(microbiome)被視為「第二大腦」,與免疫力、情緒甚至代謝功能息息相關,而均衡飲食正是維持良好腸道環境的關鍵。
更多udn報導
23歲超美女星驚傳驟逝!特殊疾病搏鬥10年
換季過敏好痛苦怎麼辦?網建議1招改善最有用
南投竟是台中的!寄1封信郵資要8000全網驚呆
老是打不到蚊子?原來手勢錯了!教你一招必中
其他人也在看

秋冬感冒潮「吃維他命」能抵禦病毒? 營養師揭真正免疫力關鍵
曉晶解釋,每年秋冬氣溫驟降,病毒活躍,流感及呼吸道感染更容易傳播,重症風險也隨之升高。許多人習慣依靠維他命或熱湯來保護自己,但研究顯示,免疫系統最怕的是營養失衡加上睡眠不足的雙重影響。2015年《Sleep》期刊研究指出,每晚睡不到五小時的人,感染感冒的風險是睡足...
CTWANT ・ 1 天前
一堆人常踩雷!保健品吃多反傷身 醫:這維生素過量恐腎結石
為了維持身體健康,大家會選擇補充保健食品,不過有些維生素的攝取要小心不要過量,醫師就提醒,有些水溶性維生素若攝取過量恐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腎結石等健康問題,提醒民眾要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乾癬患者罹心血管疾病增3倍 病團籲及早診斷減風險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5日電)乾癬共病連環扣,影響不只是皮膚和關節,病友團體「台灣乾癬協會」今天舉辦講座,提醒乾癬病友罹患心血管機率比一般民眾高出2至3倍,及早診斷,才能降低死亡與失能風險。
中央社 ・ 5 小時前
秋冬常見3疾病!醫:長者「4處」沒保暖增中風風險「黑白」食物助調養
昨日正式進入「霜降」節氣,本週台灣持續受到低壓帶及東北季風影響,連日降雨、氣溫下降。中醫師鍾典育表示,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象徵冬天的腳步即將到來,霜降連結了秋天與冬天的特性,早晚溫差開始變大,天氣也比較乾燥,許多呼吸道、心血管與皮膚疾病也開始蠢蠢欲動。(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年3胎每次生5隻!「外來種」海狸鼠肆虐日本農田 主廚料理了牠:很好吃
原產於南美洲的特定外來生物「海狸鼠(ヌートリア)」在日本快速繁殖,從西日本一路蔓延,如今連靜岡縣濱松市都傳出蹤影。這種體長可達70公分、擁有橘色門牙與長尾巴的大型鼠類,不僅啃食稻苗、蓮藕與蔬菜,甚至闖入民居與農地,造成農業與生活環境的嚴重威脅。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7 小時前
以為抗老卻得癌 5種愛用補充品小心,維生素A過多攝護腺癌B12過多也不行
很多人都有吃保健食品來補充身體所缺乏的營養素的習慣,以為多補可以抗老化、防癌,但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提醒:亂補不如不補,高劑量的營養素補充不但無效,研究發現,有些補充過多,罹癌風險反而大增,
健康2.0 ・ 18 小時前
人類誤食不會染病!追蹤梧棲豬場流向 28頭流入8縣市
台中梧棲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疫情,28頭問題豬流入8縣市,其中新北市已有468公斤可能被民眾食用!防疫人員嚴格執行消毒,高雄、桃園則及時攔截問題肉品。雖然人食用感染豬肉不會生病,但病毒存活力強,除盡快回收,也呼籲民眾避免食用來路不明豬肉,共同防止病毒傳播。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喝冰咖啡還是熱巧克力?研究:飲品溫度差可能左右情緒和消化
福斯新聞24日報導,根據美國聖地牙哥州立大學(UCSD)的一項新研究,無論是喝熱巧克力還是冰咖啡,飲品的溫度與飲用時機都...
聯合新聞網 ・ 9 小時前
70歲韓柏檉靠2招抗癌17年!抗癌早餐曝光 每天必喝2杯加1食物
70歲北醫名譽教授韓柏檉,17年前罹患肝癌4期,靠著治療和自療,成功抗癌17年。他分享每天必吃抗癌早餐,就是一杯蔬果汁、一杯全穀雜糧飲,再加上1顆水煮蛋。 韓柏檉成功抗癌17年 建同文教基金會
健康2.0 ・ 1 週前
9成女性肺癌不吸菸 瓦斯爐竟是隱形殺手!
研究顯示,瓦斯爐燃燒過程中釋放的一氧化碳和致癌物苯可能傷害肺部,甚至提高罹患肺癌的風險。在台灣,約有九成女性肺癌患者不吸菸,除了廚房油煙是已知的危險因子外,瓦斯爐也被指為可能的致病原因。專家建議,民眾應加強廚房通風或考慮改用電磁爐,以降低健康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美國啟動301調查 中國大使館:堅決反對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24日於官網刊載聲明,宣布對中國啟動「301條款」調查,理由是為核實川普總統第一任期時、2國簽署的貿易協議履行情況。對此,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回應...
今日新聞NOWNEWS ・ 19 小時前
美學者投書外媒稱賴清德「魯莽領袖」...外交部回擊「中國才是破壞和平根源!」涉外人士揭他背景:曾盛讚馬英九傾中路線
該人士指出,金萊爾僅能代表極少數意見,與共和、民主執政的美國政府路線背道而馳,也與七大工業國(G7)為首的國際主流看法相去甚遠...
放言 Fount Media ・ 14 小時前HER2陽性乳癌 雙標靶治療防復發
一名40多歲女工程師小美,發現乳房有腫塊後,僅3個月腫塊就迅速增大,經檢查發現腫瘤超過5公分並有2顆同側腋下淋巴結轉移,確診為第三期HER2陽性乳癌。與醫療團隊討論後,決定採術前雙標靶合併化療,不到半年就讓癌細胞歸零,成功完成乳房保留手術。術後每3周施打一次雙標靶藥物,完成一年治療後,目前追蹤穩定、無復發跡象。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台灣砸1.4億 吃爆「這友邦」白蝦
[NOWnews今日新聞]宏都拉斯在與台灣斷交後不久,隨即轉往和中國建交,但宏國當地不斷有媒體踢爆,因為中國原本答應的進口白蝦量跳票,導致當地蝦農出口、收入銳減,政壇也出現要和台灣復交的聲音。為了填補...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乳癌病友延長存活 醫:「副作用管理」是關鍵
一名40多歲、單親媽媽在一次檢查中確診轉移性乳癌,並接受ADC藥物治療,媽媽是高中老師,平時得請假才能到醫院治療,加上小孩尚處於要照顧的階段,工作、家庭兩頭燒,負擔相當大,在接受ADC療程中更出現「癌因性疲憊症」,儘管腫瘤控制良好,卻感到極度疲憊,晚上還睡不好,多重打擊讓她累到一度想放棄治療。
自由時報 ・ 1 天前警戒高市太親台 中國降格致賀電
對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充滿警戒的中國、北韓兩國,果然給予不一樣的待遇。中國國家主席依慣例都會在日本首相上任當天致賀電,但高市21日就任首相時,中國僅由國務院總理李強致賀電,明顯降格,而近年屢屢在日本首相上任30天內發射飛彈挑釁的北韓,這次則在高市上任的隔天就發射極音速短程飛彈。
自由時報 ・ 1 天前美派福特號航艦打擊群赴拉美 打擊販毒引南美不安
(中央社華盛頓2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防部今天指出,華府正向拉丁美洲部署一支航艦打擊群對抗販毒組織,這將大幅升高美國在這個地區的軍事火力。
中央社 ・ 22 小時前非洲豬瘟防疫警戒!金門縣衛生局抽查市售豬肉安全 全部過關
金門縣衛生局表示,針對台中市通報疑似非洲豬瘟案例,為維護金門市場秩序與民眾食的安全,已對地區商家陸續展開查核,總計至昨天(23日)為止,共查核46家次,全部符合規定。衛生局表示,根據例行與機動並行的稽查機制,查核市售豬肉攤、豬肉製品與餐飲場所肉品來源,並針對屠宰證明書、產地標示溯源管理,累計查核46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