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拉民間投資促消費,遠洋捕撈會否重演?
中國經濟持續下行的趨勢在四中全會之後並未改變,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在10月份的消費指數持續下降,尤其是在剛剛過去的中國雙十一電商消費節里,民眾持續低迷的購買力給消費市場雪上加霜。北京為努力獲得一個良好的全年經濟成績單,近期推出包括允許民間資本介入鐵路、電力、水電、輸電、油氣管道、進口液化天然氣等項目,以及“有序參與”商業航天等領域的基礎設施等建設的“新十三條”。從目前來看,試圖希望民間資本入市救場,目的是填補當前財政資金的大幅缺口所導致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過低的局面。不過,讓民間資本入場的政策真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新冠疫情結束後的2023年各地就密集出台優化民營企業營商環境的舉措,但是從實施效果來看卻是杯水車薪。
挽救消費頹勢 民間資本入局能否有效?
在剛剛過去的中國雙十一電商節,不少民眾並未踴躍購物,而是小範圍的買一些生活必需品,而如此局面商家和電商平台雖折扣力度大,實際成交量卻很少。一位來自江蘇某電商服裝賣家在受訪時表示“自己的店鋪雙十一前就找平台買好了流量,目的是讓買家能第一時間看到,促銷也是十天前就開始了,但雙十一過了成交量依舊和平日無常,自己賣條褲子,算上快遞費和平台抽成就只能掙幾塊錢”。
為吸引大額消費者,阿里巴巴在 10 月份承諾向其 5300 萬 88VIP 會員提供500 億元人民幣的補貼,旗下的淘寶在 20 多個國家推出了與“雙十一”相關的促銷活動,尤其是關注在台灣地區的業務增長。
雖然像這些中國電商巨頭們花真金白銀來吸引消費者,但是消費者們也不會買單。在小紅書上年輕人也不再開始為資本買單,一些年輕消費者們發帖稱“雙十一就是割韭菜節,平時賣幾塊的東西,雙十一前給你漲到十多塊,再用上所謂優惠券,最後一看打折了”。
此番民間資本的切入雖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消費市場的緩慢增長和相關上下遊行業的發展,但從長遠來看,沒有合理提升收入的改革措施,也很難將這一局面維持下去,畢竟錢最終會花光的。
通脹與通縮並行下的中國經濟將持續更長時間
現在,很多大陸民眾發現逛超市的時候,老買的一些商品價格持續上漲,糧食末端銷售價格持續走高。隨著帶來的則是其他副食商品出現“降價又降質量”的趨勢。據彭博社統計的數據顯示,包括住房成本、品牌汽車、食品、雜貨、消費品和服務等類別,追蹤的67種商品中,有51種的價格在過去兩年有所下降。而這些領域正是民間資本擅長投資的,無疑這次高層“借放開市場準入制度,割民營資本韭菜”。表面上看,這些涉及民生的領域常年被國企央企所把持,一下子開放似乎是經濟轉型的好處,但仔細分析發現若不是政府缺錢,誰會吸引民間資本注入?
在外資接二連三推出中國市場或者被中資機構收購的背景下,北京方面更需要強勁的資金循環來維持整體的經濟運轉。這隨之帶來的就是,未來這些被收購或者改組的外資品牌將成為國有資本的洗牌籌碼,即面向消費者們推出一個更好的概念,來不斷擠壓民營資本的生存空間。有分析認為,這樣的做法不僅將成為名副其實的“計劃經濟”模式,更在一定程度上將現有的市場經濟徹底獨立於國際資本運營。
一些大陸生活博主們也漸漸發現,當這些國際資本被重組後,其產品質量也在不斷下降,像是星巴克已經開始播放快節奏的中文歌曲,明擺著是希望你不要多在店內逗留;麥當勞中國業務被中信集團收購後,許多產品的質量開始下降。另外,這些改變並不能夠緩解當前就業形勢的緊張,因為中國企業更加注重效率而非員工的個人權益。
整體消費趨勢的下降,勢必會引發更大的社會危機。近幾個月以來,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民眾上訪找政府要欠的工程款的案例越來越多,地方維穩壓力越來越大。越到年底,中國各地信訪和駐京維穩辦更在乎自身的信訪率,因為這會直接影響到地方政績考核和領導的薪資。
拉民間資本監管難題能否徹底解決?
中國民間資本最擔心的就是政府利用公權力進行“遠洋捕撈”。早在今年年初,大陸多地就頻繁出現各種異地挖坑式的執法,不少地方公安為政績考核不惜跨省對一些民營企業進行肆意抓捕。這樣的現象在今年六月份,政治局會議上由高層提出並整治,數月以來雖現象減少,但是還是依舊存在。
對此,在中國“遠洋捕撈”的重災區浙滬蘇皖地區,四地的市場監管部門率先發布《嚴格規範長三角地區市場監管異地執法行為八項舉措》(下稱“八項舉措”),充分發揮長三角市場監管執法協作優勢,積極防範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
當地解釋稱“由於四地的地緣相近、文化相通、人緣相親、經濟相融,市場監管部門查辦的涉網案件數量占比高、電子數據取證能力強,故此辦法可以很好的對民企進行保護”。
但是依照過往對民間資本的態度,這八項措施的出台能否取得一定效果還有待觀察。至少,這對於來自其他地區的跨省捕撈活動短期內能夠得到暫緩。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身無分文的超人」 Andy現身走鐘紅毯認:夜夜落淚難以入眠
紅毯主持人拿拿摳以「身無分文的超人,好人好事代表」介紹Andy老師,他笑言每次看到網友的留言鼓勵相當感動,「好幾天沒睡好,看到流眼淚,我真的太感謝大家」。談及創作最難的地方,Andy老師說,他透過旅行尋找靈感,「在旅行過程,台灣人跟風景給我很多故事的啟發,給了我...
CTWANT ・ 1 天前

Andy與家寧鬧翻後獨走紅毯 坦言:夜夜落淚難以入眠
以新媒體、網路創作者為主的「走鐘獎」第七屆在今(15)日盛大舉辦,昔為「眾量級」成員的Andy老師,3月與前女友家寧鬧翻,事情成全網關注話題,今日走上走鐘獎紅毯,更被主持人拿拿摳稱是「身無分文的超人」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廚餘之亂補破網!盧秀燕下令「清運車全面加裝GPS」 每天視訊查核蒸煮情形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中報導台中上月爆出非洲豬瘟疫情,所幸並未向外擴散,然而餵豬廚餘的處理過程也備受檢討。台中市長盧秀燕下令各局處以更高規格加...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焦點股》信驊:股王無極限 早盤噴6420元再創新高
台股近期隨著美股劇烈震盪,股王信驊(5274)上週四拉出漲停價6335元創下新高後,隔日因大盤重挫回檔,今日隨著大盤反彈,股王以平盤價開盤後,買單急拉,氣勢如虹,一度大漲7.6%,以每股6420元再刷歷史新高,最貴的股王上漲無極限,然而逢高調節賣壓出籠,漲幅快速收斂。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美股AI泡沫疑慮升溫 科技股下週恐更震盪
[NOWnews今日新聞]投資人對於科技股估值過高的憂慮持續,使得美股在週五(14日)雖略有反彈,但仍未真正止瀉。隨著投資人準備迎接全球市值最大、也是華爾街人工智慧交易核心企業的輝達(Nvidia)季...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供應瓶頸+泡沫化壓力!AI訂單暴增但台積電不急擴產 外媒曝原因
[FTNN新聞網]記者蔡曉容/綜合報導全球AI熱潮不斷升溫,帶動對高階晶片的需求急速飆升。輝達、OpenAI、博通(Broadcom)等科技巨頭紛紛下訂數千億美元的訂單...
FTNN新聞網 ・ 22 小時前
輝達財報不能容錯! 外資押寶預告最強的一季、將讓市場跌破眼鏡
AI霸主輝達(Nvidia)財報將揭曉,市場預估營收將拚年增56%,凸顯市場的高度期待不能容錯。美系外資先押寶表示,本次財報是輝達過去幾個季度中表現最強勁的一季,輝達股價表現不俗,但相對AI產業股票表現滯後,預計財報後將出現逆轉。
太報 ・ 4 小時前
建榮、一詮 業績題材護體
台股14日跳水重挫,權值電子股表現疲弱,法人認為,短線在國際資金撤出情況下,建議轉進較不占權值,且有業績題材支撐的中小型績優股,如建榮(5340)、一詮(2486)等,股價有望續航向上。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
中職》樂天棒球場入場觀眾僅7000人 民代擔心2~2.5萬人大巨蛋無法營運
桃園市政府計畫在中壢體育園區興建一座可容納2~2.5萬人的大型巨蛋體育場館,填補北部地區2~3萬席位市場缺口;但桃園市議員張曉筠質疑桃園樂天棒球場入場觀眾只有平均7000人,後續桃園大巨蛋將如何營運;體育局長許彥輝說明,除職棒賽事外,非賽季期間可舉辦演唱會,經評估二萬席以上巨蛋場館為市場缺口,可望創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鴻海科技日上菜啦!攜手OpenAI大藍圖將揭曉
鴻海科技日將於11月21~22日於南港展覽館一館4樓舉行,第二天開放民眾免費入場參觀;今年活動主軸為「三大智慧平台結合AI技術應用」,展示AI Factory、機器人、半導體等九大主題成果,呈現集團垂直整合與3+3+3轉型策略的實踐。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台股盤前/美股下跌收斂!台指期反彈86點 台股迎止跌契機
美股週五(14) 日在震盪中收盤,道瓊、標普 500 與那斯達克走勢分歧,市場對聯準會 12 月降息的期待快速降溫,使一週行情呈現高低震盪。不過,費半跌幅有限、科技股尾盤買盤回流,使市場情緒略為回穩。那指小漲 0.13%,標普 500 幾乎持平,道瓊則下跌逾 300 點,終場收低 0.65%。整體來看,美股雖然缺乏明確方向,但波動明顯縮小,有助下週台股開盤止跌回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三星2奈米找到新客戶!外媒曝加密貨幣中企「搶不到台積電」只好買三星
三星力拼晶圓代工業務,試圖追趕台積電龍頭地位,而科技媒體《Wccftech》引述韓媒消息指出,中國2家加密貨幣的挖礦設備製造商,因台積電產能滿載、合作不易,因此轉向與三星合作,已在排隊洽購其2奈米晶片,顯示三星正朝正確方向前進,但距離能與台積電平起平坐,仍有一段差距。韓媒《韓國經濟》(Hankyung)報導指出,三星繼開始量產Exynos 2600與接到特斯......
風傳媒 ・ 12 小時前

AI雙王撐腰 台股多頭續命
美股科技股估值偏高疑慮蔓延,然外資持股看好AI動能,繼摩根士丹利調高台積電3奈米製程2026年產能預估,好消息是摩根大通最新也調高CoWoS產能預期,加上外資看好輝達業績優預期並上調財測,外資點AI兩大領頭大將台積電及輝達,有望替台股多頭續命。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
押寶 10檔「含輝」ETF先卡位
AI巨頭輝達(NVIDIA)財報本周即將重磅出爐,外資押注財報將上演營收超預期、指引上修的戲碼,買盤蠢蠢欲動。專家分析,輝達股價前波因AI估值過高疑慮出現回檔,波段跌幅逾15%,然隨美國政府重新開門,可望吸引押寶買盤提前進場,復華S&P500成長(00924)、中信美國創新科技(009801)等10檔含「輝」ETF,法人資金搶先卡位,可望成為本周投資的焦點。
工商時報 ・ 1 天前
蘋果、輝達全靠它!外媒解析投資人必懂「台積電3大關鍵」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藍彥欣/綜合報導外媒「MotleyFool」近日解析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指出投資人若想掌握半導體產業趨勢,必須了解台積電的三...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房市之外,台灣還有更大的功課
前兩天,《經濟學人》把台灣抬上封面,匯率、順差、房價、壽險資金,全都端上檯面。這些名詞,台灣人聽了二、三十年,耳朵早就長繭。那篇文章真正有趣的地方,不在於它揭開了什麼新面紗,而是簡單把眾人熟悉的東西換了一次排列,就出現讓人不忍卒睹的病徵。
住展房屋網 ・ 20 小時前
〈熱門股〉南亞轉型受惠高頻高速材料需求增 法人單周買近10萬張飆漲3成
塑化股南亞 (1303-TW) 受惠資金輪動、轉型題材挹注,加上持股轉投資南亞科 (2408-TW) 因全球 AI 應用需求大增,記憶體 (DRAM) 缺貨、漲價題材表現出色,周五 (14 日) 盤中一度衝上 57.1 元創近 5 個多月以來新高,單周股價飆漲 30.67%,三大法人也狂掃 9
鉅亨網 ・ 1 天前
台股震盪抓基本面 伺服器拉動PCB 12檔
週五台股受美股AI巨頭股價回檔拖累,指數終場大跌506.06點,跌幅-1.81%,收在27397.5點,跌破月線支撐;本週台股週線連2黑,全週下挫253.91點,週線跌幅-0.92%,平均日均量5901.81億元。三大法人方面則是全數站在賣方,外資本週賣超981.78億元,已連續第6週減碼台股,投信單週減持26.48億元,自營商也連續第2週減碼148.92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157.18億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