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民調僅落後王世堅 吳怡農:可突破綠營基本盤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2026台北市長選戰,民進目前吳怡農表達意願,但包括立委王世堅、沈伯洋、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都被點名。吳怡農今(26)日公布與其他人的互比式民調,其中在「非藍白支持者」選民中,王世堅以24.2%支持度排名第一,吳怡農則名列第二,認為自己是最有底氣,突破綠營基本盤的人。
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說:「在現階段,我當然不期待我的民調第一,已經趕上民調最高的王世堅委員。」儘管不是第一但對於結果仍是相當滿意,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表態有意爭取民進2026,台北市長提名後動作頻頻,如今更公布與5位潛在參選人的互比式民調。
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說:「藍綠白歸隊之後,誰在台北市的選舉當中最有競爭力,所以我們的民調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是這樣子設計的。」在「綠營支持者」中,王世堅的支持度為22.7%領先吳怡農20.3%,兩者差距在2.4個百分點誤差範圍內,另外被納入的還有立委沈伯洋,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前民進秘書長林右昌的支持度。
若納入偏好其他政以及不偏任何政的所有「非藍白支持者」,王世堅24.2%支持度領先所有人,吳怡農15.3%仍位居第二但落後8.9個百分點,吳怡農公布民調,強調自己能夠拓展「中間選民」,但以目前結果來看都是由立委王世堅遙遙領先,立委(民)王世堅說:「民調只是我們參考的方式之一,有選對小組還有主席,他們會根據各種不同的狀況去做一些判斷。」
過去逢賭必輸的王世堅,日前節目上與主持人打賭,若被內徵召參選台北市長,將發送100份雞排,立委(民)王世堅說:「跟運氣什麼都無關,當然這裡面我最推薦的,還是鄭麗君副院長。」立委(民)吳思瑤說:「還好我沒在民調當中,還是要尊重選對會這些內同仁,最終的一個拍板定奪。」首都之戰誰來征戰,大局底定前一切都還存有變數。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綠北市長民調「僅落後王世堅」 吳怡農:有底氣突破綠營基本盤
2026綠北市長民調領先 王世堅:民調不是提名的唯一參考
吳怡農表態參選台北市長 王世堅相挺:全力幫他
其他人也在看

民眾拋「4+2」議會席次擴張目標 戴錫欽:兄弟登山各自努力
2026百里侯選戰將至,隨著縣市長選舉進入佈局階段,台北市議會選舉也同樣競爭激烈,各選區已有多位政治新人宣布參選。雖然民眾在北市市長提名上仍未定案,但在議會方面,已明確提出「4+2」擴張目標,希望在現有4席基礎上再擴增2席。目前民眾籍議員包括黃瀞瑩、陳宥丞、...
CTWANT ・ 1 天前

中國是外國?謝志偉:中國是武力威脅台灣的「敵國」
內政部長劉世芳稱兩岸分屬兩個不同國籍說法,引發討論。駐歐盟代表謝志偉認為,視武力威脅台灣的中國為「外國」不恰當,因為它根本是「敵國」。
太報 ・ 10 小時前
討論家事意見不同!表兄弟約談判 變7人持刀全武行
新北市新店區,日前兩名男子在電話內起口角,雙方說好談判,卻各自攜帶棍棒、刀械,還叫朋友到場,變成當街四打三,總共七個人鬥毆,嚇得附近鄰居趕緊報警,警方到場盤查發現,其中兩個人是親表兄弟,為了家事鬧不合撕破臉。 #表兄弟#全武行#鬥毆
東森新聞影音 ・ 10 小時前
囂張!英國牛津郡「犯罪集團亂倒垃圾」 首相震怒、官方定調「嚴重事件」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英國風景如畫的牛津郡(Oxfordshire)一處農地,近日遭人非法傾倒大量廢棄物,堆成長達150公尺、高約6公尺的「垃圾山」,引發當地居民強烈憤怒;英國環境署(Environment Agency, EA)宣布,已逮捕一名來自吉爾福德(Guildford)地區的39歲男性嫌犯,並將此事定義為「嚴重事件」。
民視 ・ 9 小時前
老將羅唯仁跳槽疑洩機密 台積電證實已提訴訟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前台積電資深副總羅唯仁疑似帶走台積電先進製程相關資料,後續跳槽英特爾,昨(25)日台積電首度做出回應已經對他提告,不過另外有平面媒體指出,他似乎是因為公司人事安排才心生不滿,至於是否真的有重要機密資料外洩,經濟部表示,將持續配合高檢署來調查。前台積電資深副總羅唯仁(2025.09)說:「AI的興起和運用,呈現出巨大的機會。」前台積電資深副總羅唯仁日前被爆出疑似帶走先進製程資料,隨後加入英特爾事件爆發後一週,台積電喊出要向他提告,台積電證實已經向「智慧財產及商業法院」提出對羅唯仁的訴訟,還提到在去年3月,羅唯仁轉調部門,不用再監督管理研發事務,但他仍要求要了解技術內容。另外市場也傳出羅唯仁跳槽主因是不滿人事安排,希望能延後退休申請卻遭到拒絕感到不平衡,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說:「黑白分明,也是涇渭分明,這條界線不要跨過去,這是職業道德,這次的個案上面,就考驗看看台灣,在智慧財產權的跨國處理。」在智財權的跨國處理,立委(國)賴士葆VS.經濟部次長何晉滄說:「(看起來是有計畫的),(等於是偷了台灣的技術),(這裡面來講,他會不會是),(美國政府埋了一顆棋子在裡面),(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當然我們不敢去預測這個部分,配合高檢署的調查,我們來提供相關的資料。」經濟部承諾會全力配合,只不過眼前英特爾始終沒公開證實羅唯仁職務,高階主管網頁上不見他蹤影,羅唯仁是否還能繼續就任。聚芯資本合夥人陳慧明說:「當初,梁孟松,他不一定要給一個很大的職稱,梁孟松在武林的地位,以羅唯仁在武林的地位,應該是不會不受到重用的。」專家認為儘管老將跳槽,引發市場憂心技術外流,但事實上並不至於足以威脅到護國神山的地位,想和台積電全面競爭短期內還是言之過早。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9 小時前
院版財劃法卡關 張善政籲「別再藍綠對立」:讓制度更公平
桃園市長張善政26日主持市政會議時談及「院版財劃法」,他指出,財劃法多年未休,現在行政院也提出院版修正草案,是跨出關鍵一步,各縣市不應再藍綠對立,反而要提供意見、充分對話,讓整體財政制度更為周延完善,也期盼中央與地方持續合作,推動更公平的統籌分配,真正造福全國所有縣市。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揭北京2027年完成武統!總統宣布2行動方案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今(26)上午9時30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於11時30分舉行記者會時表示,北京當局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企圖「以武逼統」、...
今日新聞NOWNEWS ・ 10 小時前
賴總統示警:中國全面推進2027武統台灣 2大行動方案應對威脅
賴清德總統投書外媒宣布將提出400億美元國防特別預算,今天也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國安高層會議,並召開記者會。賴總統示警,面對北京當局正以2027年完成武統台灣為目標,企圖把「民主台灣」變成「中國台灣」,我們已研擬兩大行動方案,具體因應中國併吞台灣、稱霸印太的野心。
自由時報 ・ 10 小時前
若被攻擊絕不投降!黃暐瀚:我們準備越多「對岸動武越可能失敗」
中國近年來持續加大對台灣的文攻武嚇,不擇手段的想完成兩岸統一。媒體人黃暐瀚今(26)日說,只要我們準備越多,對岸動武越可能失敗,真的動武的可能性,也就隨之降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直言謝龍介贏不了 醫:藍白合也沒用
[NOWnews今日新聞]藍綠備戰2026年九合一選舉,民進內綠委陳亭妃、林俊憲兩強相爭,國民雖有可能派出藍委謝龍介,但前立委陳以信也表態要參與初選。根據TVBS民調,陳亭妃目前支持度領先謝龍介1...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中國致函聯合國怒控日本 外媒:要各國站隊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上發表「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反彈,在約莫三個星期的時間裡,中國祭出經濟報復、民族主義抨擊和外交攻勢來表達強烈不滿。如今中國更將爭端升級,致函聯合...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評賴清德方向正確!白宮前顧問:川普大勝利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昨(26)日投書《華盛頓郵報》,宣布將提出一項4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5兆)的追加國防預算,以強調捍衛台灣民主的承諾。對此,美國白宮前國家安全顧問歐布萊恩(Ro...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賴清德1.25兆國防預算 鄭麗文批玩火!黃國昌:強力把關
總統賴清德今(26日)宣布,面對中國威脅,預計未來8年內投入1兆2,500億元國防預算,對此,國民主席鄭麗文則喊「玩火」,批賴此舉讓台海變成火藥庫、台灣變成兵工廠;帶團到日本出訪的民眾主席黃國昌則表示,絕對支持合理增加國防預算,但民眾也會強力把關。
鏡新聞 ・ 6 小時前
賴清德籲赴日觀光 卓榮泰曝國旅明年3月起多項優惠
國策顧問透露總統賴清德指示組團赴日本旅遊,引發國旅業者不滿,行政院長卓榮泰說,總統的原意是要出國的國人多多到日本,但在國內旅遊則可幫助國內觀光,通部觀光署已研擬在明年要提升觀光旅遊,預計2026年3月就會上路。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賴投書美媒宣布「追加1.25兆國防預算」 藍委轟:有必要阿諛諂媚到如此?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投書美國媒體《華盛頓郵報》,提及政府將提高國防支出捍衛台灣民主的決心,包括將提出一項 400 億美元(約新台幣 1.25 兆)的追加國防預算,用於重大對美軍購、強化台灣不對稱作戰能力。對此,國民立委許宇甄今(26日)痛斥,如此巨額,足以重塑國家財政結構與戰略路線的重大決策,不在國內公開說明,卻繞過國會、台灣社會,以對外投書的方式優先讓美國知情。難道在賴清德心中,向美國交心比向台灣人民負責更重要?有必要阿諛諂媚到如此? 賴清德的投書內容,闡述台灣面對區域安全變局的核心戰略四大重點方向,包含:深化印太友盟與全球夥伴合作、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投資、擴大國內國防軍工產業基礎、穩健堅定於守護國家主權。就軍事投資,台灣國防預算已近年翻倍,明年將提升至 GDP 的 3.3%,2030 年前目標達 5%。 許宇甄質疑,這筆軍購特別預算勢必要透過舉債籌措,但賴政府至今拿不出任何具體需求項目,更沒有國防改革的整體藍圖。既無新戰略、無新兵力結構,也沒有新戰術與採購配套,卻端出一個如天文數字般的金額。這究竟是國防預算,還是對美「過境外交」的政治投名狀?賴清德是在向美國總統
新頭殼 ・ 10 小時前
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 中網友神打臉: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水產?
政治中心/林靜、廖文璞 台北報導日本挺台卻遭中國報復禁只日本水產進口,總統賴清德為了聲援日本,日前po出大啖日本壽司的照片,獲得破三千萬瀏覽,不只台日網友叫好,出身中國的網紅也狠狠打臉中國,質疑"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呢?"外交部次長吳志中也說,國際挺台的朋友越來越多。總統賴清德:「也許現在是吃日本料理的好時候了。」因應中國對日施壓,總統賴清德,日前在社群PO出大啖日本壽司影片挺日,獲台日網友一片好評。中國出身、旅居加拿大的網紅張堯看了不禁大讚,證明中國政府的行政命令、無法在台執行。旅居加拿大中國網紅張堯:「我就很想問,那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呢,如果台灣是中國的台灣,不是中國禁止了,日本的水產品進口嗎,那請問賴清德那個日本扇貝哪來的。」賴總統此舉證明台灣、中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狠狠打臉,台日友好情誼,展陸無遺,就連歐洲各國,近來也對中國對日施壓舉動,頗不以為然。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圖/民視新聞)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大家對於是把重點放在,中國的外交官(薛劍),在日本的言詞,大家覺得是非常非常不妥,甚至有人是講說,應該是立即召回,我們在國際的朋友愈多愈好,現在在歐洲確實是朋友愈來愈多,朋友多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嚇阻戰爭爆發。」不只歐洲挺台盟友越來越多,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近日也到鄰近台灣、戰略位置至關重要的與那國島視察,盼在當地部署飛彈部隊,外界關注,我國是否打算與日本建立常態對話機制,甚至簽訂條約、建立軍事同盟?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圖/民視新聞)立委(國)黃仁vs.外交部次長吳志中:「目前台灣並沒有尋求,跟日本簽訂正式的,軍事同盟這樣子的作法。」立委(民)陳俊宇vs.外交部次長吳志中:「日本強化在上面的軍事設施,我認為基本上是有幫助於,維護台海的安全,跟日本各方面對話一直在進行當中。」沒尋求正式簽訂軍事同盟、但實質對話持續進行,證明我國與民主盟友,溝通無礙。原文出處: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 中國網友神打臉: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X新功能打擊網軍!他揭1悲慘真相:有些是囚犯黃國昌「做1事」恐害到阿北?柯文哲認了:我會很麻煩陸H3N2流感快速升溫!5至14歲陽性率最高 病毒新分支引關注
民視影音 ・ 1 天前
川普與高市通話確認日美合作 涉台言論引爆日中緊張持續升溫
[Newtalk新聞]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25)日與美國總統川普進行約 20 分鐘通話,雙方確認持續強化日美同盟,並就印太局勢及近期美中互動交換意見。這通電話由美方主動提出,也是近期因高市「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國會答辯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後,兩人首次直接對話。 高市僅表示,川普稱兩人是「關係親近的朋友」,她可隨時致電,但對談內容細節不便透露。 高市先前的涉台談話使東京與北京關係急速降溫,中國除口頭強烈抗議,還祭出反彈與抵制。北京批評,日本計劃在距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部署中程地對空飛彈部隊,並指責東京「製造緊張」。日本本週亦偵測到中國無人機在與那國與台灣之間活動,因而緊急派遣戰機升空應對。雖然高市並未收回相關發言,但日本政府強調,仍願透過多層級溝通與中方降低對立。 在美中關係方面,川普日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習近平重申「台灣回歸中國」是北京全球秩序願景的重要部分。然而川普在通話後僅於社群媒體表示美中關係「極為牢固」,未提及台灣議題,引發日本政府內部部分憂慮。日本官員長期擔心川普可能為劇烈追求貿易協議而淡化對台承諾,使區域局勢更加複雜。 美國總統川普(左)與中國國家主席
新頭殼 ・ 1 天前
鄭麗文當家會懷念朱立倫的好?陳學聖舉例「2022這件事」!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甫上任,即將面臨2026年的選舉提名難題,國民跟民眾說好要合作,雙方主席也見面會談,不過要怎麼禮讓也是國民的難題之一,據媒體報導,鄭麗文就職後其實已有定見,「百里侯」限縮在宜蘭縣、新竹市,最多再加個嘉義市,民眾主席黃國昌的新北市長大夢恐怕破碎。國民前立委陳學聖在《頭家來開講》節目上就直言,「鄭麗文恐怕指揮不動藍營地方想參選的人」。
民視 ・ 1 天前
2026台南市長已明朗?沈政男:這局就是「她」的了
根據TVBS民調中心的民調顯示,在2026年台南市長選舉可能人選中,民進陳亭妃領先國民謝龍介達13個百分點,較9月時的5%差距再度拉開。精神科醫師沈政男在臉書發文分析,5%的差距只是受台南風災與總統賴清德雜質說等短期因素影響,當這些因素淡去後,選情便回歸基本盤,也就是陳亭妃領先謝龍介10%至15%的常態。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